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59节
第102章 上春晚了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叶薇还……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 但叶薇还是让人联系了央视招商的人,结果不出意外,赞助商早已定下,宝贝星球没机会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至少叶薇知道了春晚招商的具体流程。
春晚的准备周期很长, 招商也很早就开始了, 流程基本是有意向的企业准备好资料, 提交申请,央视会从企业资质、品牌知名度、社会形象等多个方面,对申请企业进行评估, 优先选择和春晚受众适配度高的品牌。[1]
然后, 双方会就赞助形势,和赞助金额进行协商, 谈到都没有问题, 赞助商就定下来了。[2]
此外,虽然名义上说有意向的企业,都可以主动申请, 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央视先联系合作过的企业,告知他们有这个资格,企业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申请成为赞助商。
因为这时候信息传播没有那么便利,央视不缺赞助商, 所以他们不会到处打广告,说春晚开始招商了。
普通企业就算有意向,没有门路,连招商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会知道, 更不用说打听规则流程。
叶薇能打听到这些,都是因为宝贝星球在央视投了快两年广。
至于宝贝星球投了广却没有被联系过的原因,叶薇没有多问,想想就能知道的答案,没必要问出来让自己扎心。
想想也是,央视根本不缺广告商,更不缺有钱的广告商。
去年年末,央视举行了首届广告竞价拍卖,其中《新闻联播》前后的黄金时段广告,拍出了三千零七十九万的高价,被称作广告标王。
虽然,标王广告的播出是以年为单位,每天也不止播一次,但那可是三千多万!
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企业一年的利润连三百万都没有,只是投一年广告,就要花三千多万。
所以新闻出来后,不少人都觉得拍下标王的孔府宴酒负责人疯了。
尤其是在大家了解到,孔府宴酒是一家只有十来名员工的小酒厂后,觉得负责人疯了的就更多了。
谁想,拍下标王广告的次年初,广告登上央视后,孔府宴酒迅速红边全国。
今年二月,哦,按阳历算的话已经是去年二月,孔府宴酒更是实现了2.7亿的销售收入,酒厂职工也迅速增长到了上千人。
消息出来,“疯了”的人就从孔府宴酒的负责人,变成了没有拍到的企业负责人,他们后悔疯了。
于是十一月份举行的广告竞价拍卖,参与竞标的品牌都杀疯了,最终,九六年的广告标王由秦池酒业拍得,而标的价格更是高达六千六百多万。
到一月中,秦池酒业的广告已经在央视播了很多轮。
虽然时间尚早,广告效果暂时不好说,但有孔府宴酒在前,谁都能想到,这家以前没多少人知道的酒厂,名称响彻大江南北是迟早的事。
叶薇很看重广告宣传,这几年为了提高宝贝星球的知名度,她做了不少努力。
同时她也很清楚拍下标王的好处,但她实在做不到像那些企业的负责人一样孤注一掷,花几千万投广。
到目前为止,她为提高知名度策划的方案,都是以小博大。
就算是宝贝星球刚成立那会,她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也是在盘过手头资金,确定能承受得住几万块打水漂才做的。
后面搞海选,投入也不过几十万,最后算下来还挣钱了。
植入电视剧的费用也不高,像《孽债》,宝贝星球出场了十次,总投入才十万块,对比收获,性价比超高。
所以十一月份那次广告竞价拍卖,叶薇也参加了,但最终什么都没有拍。
甚至往央视投的广告频率也降低了,如今只在周末播,还不是黄金时段。这样的小客户,央视负责招商的人当然不会注意,更不用说通知她春晚招商已经开始,有兴趣的话可以报名了。
赞助谈不成,叶薇又想能不能联系春晚的演员,和他们个人谈赞助。
叶薇知道,春晚除了舞蹈组,明星演员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准备的,穿什么节目组并不会干涉,像在第一届春晚走红的晓庆衫,就是明星本人在批发市场买的衣服。
而在晓庆衫后,这些年又陆续有不少服装因为登上春晚爆火,掀起潮流,而这些衣服,也都不是节目组要求穿的。
但问题又来了,随着春晚收视率一年比一年高,上面对这场晚会也越来越重视,节目组的保密措施也做得越来越好。
如今不到春晚当天,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节目。
当然,春晚也有常客,比如每年必被邀请来演唱《难忘今宵》的歌唱家,又比如登上春晚后表演效果很好的小品相声演员。
但这些都是成年人,而宝贝星球最近爆火的熊猫服是童装。
按照弹幕说的,熊猫服能登上春晚并爆火,是有小演员穿了这款衣服,所以就算她联系这些人也没有用。
而春晚虽然每年都会有小朋友登台表演,但能被称作春晚常客的几乎没有,就算有人早些年上过几次春晚,这几年也没再上过了。
叶薇试探了几次,弹幕也没有透露出更多信息,于是这条路也没走通。
难道,这一年有小朋友穿着熊猫服上春晚,真是宝贝星球走了狗屎运?
不对,狗屎运应该谈不上。
毕竟《孽债》这部剧挺火的,而且不止剧火,里面的演员和植入都火了一把,熊猫服更是植入中卖得最火爆的。
衣服能火,自然是有长处的,这件熊猫服毛茸茸又奶呼呼的,小朋友穿着非常可爱。
何况娱乐圈的人对市场风向最敏感,熊猫服卖得这么火爆,小朋友的家长或者公司会给他/她穿着熊猫服上春晚也很正常。
而且这衣服虽然是黑白配色,在年三十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穿不够喜庆,但熊猫是国宝,穿它上春晚很有意义,节目组的人看到肯定也不会反对。
总而言之,叶薇认为就算她没有花钱,熊猫服上春晚也不能说是纯偶然,而是众多偶然因素积累引发的必然事件。
既然如此,那她干脆就不折腾了,等春晚开播再说。
哦,也不能完全不做准备。
本来叶薇觉得电视剧带来的效果能持续三个月都算久的,正好过完年就要进三月,到时候南方温度会升起来,还会买熊猫服的人估计没那么多。
而熊猫服因为电视在北方地区没那么火爆,再加上厚度不够,在淮河以北卖得没有那么火爆。
所以这一波加大生产结束后,叶薇打算减少产量,以免积压太多库存。
但如果熊猫服真能登上春晚,形势就不一样了。
因为语言和习俗,春晚的受众一直都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多,说不定熊猫服能在北方也爆一次。
正好北方年后就算回暖,也能再穿几个月棉袄,只要熊猫服能登上春晚,年后在北方的销量肯定会持续走高,所以这产量不能减。
叶薇想清楚后,果断决定产量翻倍,并迅速让助理把这件事通知下去。
消息传开,公司里反对的人不少,之前的备货数量是严格计算得出的,按照预计,就算年后熊猫服销量骤降,积压库存也不会很多,不出意外可以通过打折等促销方式清掉。
但如果按照叶薇说的,产量直接翻倍,除非年后熊猫服销量和现在持平,否则肯定会积压一大批库存。而这些库存很难通过促销方式清掉,恐怕公司会亏一大笔钱。
可熊猫服的销量现在就有了下降趋势,那些二道贩子都不来回跑了,年后销量怎么可能不跌?
如果叶薇能给出合理解释就算了,可她给出的解释是《孽债》马上要二轮播出,能再带一波热度。
这……
谁不知道啊,除非一轮上的是地方小电视台,二轮上了大电视台,否则绝大多数电视剧都是一轮即巅峰。
而沪市电视台虽然比不上央视,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小电视台,何况《孽债》一轮播出的效果那么好,就算二轮上央视,恐怕也很难有这么火爆。
电视剧二轮都没那么火,植入能比剧一轮的时候更火爆?
甚至叶薇提出增产植入的春秋款童装,大家都能理解,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正是薄款童装好卖的时候。
就算销量没有电视剧一轮播出时那么高,他们也能有时间把库存清掉。
现在加大生产冬装,和四九年入国军有什么区别?
但大家意见再大也没用,叶薇是公司老板,她打定主意的事,谁都无法改变。所以大家只能在心里祈祷她早日想清楚,改变主意。
然而叶薇不但没有改变主意,还问设计师能不能在不影响熊猫服上身效果的情况下,把它做成薄款。
等设计图出来,叶薇看过后,就通知童装厂打版生产样品,确定上身效果没差别,便又增加了生产计划。
不过这次,公司里没人反对叶薇的决定,甚至希望她把原先计划增产的冬款熊猫服,全部换成春季薄款。
毕竟处在现在的时间节点,生产春装比冬装保险。
但叶薇显然没有这个意思,一直到过年停工,生产都是以冬款熊猫服为主。
她手下人见了,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还好老板是现在想不开,年初亏钱还有挽回的余地,年底亏钱,这一年的财务报表怕是都要没法看,新年肯定也过不好。
不像现在,公司员工还有心情筹办年会。
今年的年会,叶薇本来打算搞得隆重一些,童装厂和玩具厂办起来了嘛,店铺数量和去年比起来也增加了快一倍,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加起来,也有两千多人了。
这种时候,很该办一场盛大的年会,说些慷慨激昂的话齐齐军心。
但沪市本地的店铺和工厂还好说,参加年会最多也就停工一天,但那些离沪市远的,就算公司给报销机票,肯定也要闭店两三天。
而《孽债》播出后,宝贝星球客流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童装玩具销量持续走高,更不用说熊猫服卖得有多好。
这个节骨眼闭店两三天,简直是把送上门的钱往外推。
职工中肯定也有不乐意在临近过年的时间点,匆匆赶飞机来沪市又匆匆回去的。
经过讨论,叶薇最终决定明年再大办年会,今年的年会就弄得简单些,总公司的人一起吃顿饭,至于下面的工厂和分店,领导安排一两个人来就行。
而员工的辛苦,则用钱来弥补,年终奖直接每人多发几百块。
年会结束,没几天又是新年。
这一年的年夜饭,还是叶薇三姐弟和杨征明一起吃的,不过发红包和送礼物的人又多了一个。
虽然叶兵正职副业加起来,月收入也没四位数,挣的还不如他大一暑假多,但那时候他还是学生,而如今已经参加工作,是真正的大人了,不能再躺着收红包和礼物,所以早早就准备了起来。
到年三十这天,叶薇和杨征明发完红包和礼物,他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
他给叶薇买的是保温杯,希望她上班也能多喝热水,给杨征明的则是护腰,说他前段时间扭了腰,得好好防护。
叶薇一听,看向杨征明:“你什么时候扭了腰?”
“没有扭到,是我有天晚上回来,下车的时候不小心腰扯了一下。”
腰刚扯到的时候有点麻,杨征明就反手按了两下,结果正好被下楼扔垃圾的叶兵看到,问了一句。因为只麻了一下,他就说没事,后面也没把这段插曲当回事。
谁想叶兵一直记到了现在,还给他送了个护腰。
为了避免误会,收下礼物道谢时杨征明重点强调:“虽然我腰很好,你送的礼物我用不到,但还是谢谢。”
叶兵觉得杨征明在逞强,不是很信他的话,但顾忌到今天过年,给了留了面子,没有出声反驳。
送给叶芳的则是磁带随身听,给她学英语的。
叶芳大学报的计算机,上大学前,她对这专业了解不多,只看过基本相关书籍,觉得挺有意思。又听人说这是热门学科,出来很好找工作就报了。
等上了大学,叶芳才知道她看过的那几本书根本不算什么,她班上还有已经会写代码的牛人。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 但叶薇还是让人联系了央视招商的人,结果不出意外,赞助商早已定下,宝贝星球没机会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至少叶薇知道了春晚招商的具体流程。
春晚的准备周期很长, 招商也很早就开始了, 流程基本是有意向的企业准备好资料, 提交申请,央视会从企业资质、品牌知名度、社会形象等多个方面,对申请企业进行评估, 优先选择和春晚受众适配度高的品牌。[1]
然后, 双方会就赞助形势,和赞助金额进行协商, 谈到都没有问题, 赞助商就定下来了。[2]
此外,虽然名义上说有意向的企业,都可以主动申请, 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央视先联系合作过的企业,告知他们有这个资格,企业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申请成为赞助商。
因为这时候信息传播没有那么便利,央视不缺赞助商, 所以他们不会到处打广告,说春晚开始招商了。
普通企业就算有意向,没有门路,连招商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会知道, 更不用说打听规则流程。
叶薇能打听到这些,都是因为宝贝星球在央视投了快两年广。
至于宝贝星球投了广却没有被联系过的原因,叶薇没有多问,想想就能知道的答案,没必要问出来让自己扎心。
想想也是,央视根本不缺广告商,更不缺有钱的广告商。
去年年末,央视举行了首届广告竞价拍卖,其中《新闻联播》前后的黄金时段广告,拍出了三千零七十九万的高价,被称作广告标王。
虽然,标王广告的播出是以年为单位,每天也不止播一次,但那可是三千多万!
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企业一年的利润连三百万都没有,只是投一年广告,就要花三千多万。
所以新闻出来后,不少人都觉得拍下标王的孔府宴酒负责人疯了。
尤其是在大家了解到,孔府宴酒是一家只有十来名员工的小酒厂后,觉得负责人疯了的就更多了。
谁想,拍下标王广告的次年初,广告登上央视后,孔府宴酒迅速红边全国。
今年二月,哦,按阳历算的话已经是去年二月,孔府宴酒更是实现了2.7亿的销售收入,酒厂职工也迅速增长到了上千人。
消息出来,“疯了”的人就从孔府宴酒的负责人,变成了没有拍到的企业负责人,他们后悔疯了。
于是十一月份举行的广告竞价拍卖,参与竞标的品牌都杀疯了,最终,九六年的广告标王由秦池酒业拍得,而标的价格更是高达六千六百多万。
到一月中,秦池酒业的广告已经在央视播了很多轮。
虽然时间尚早,广告效果暂时不好说,但有孔府宴酒在前,谁都能想到,这家以前没多少人知道的酒厂,名称响彻大江南北是迟早的事。
叶薇很看重广告宣传,这几年为了提高宝贝星球的知名度,她做了不少努力。
同时她也很清楚拍下标王的好处,但她实在做不到像那些企业的负责人一样孤注一掷,花几千万投广。
到目前为止,她为提高知名度策划的方案,都是以小博大。
就算是宝贝星球刚成立那会,她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也是在盘过手头资金,确定能承受得住几万块打水漂才做的。
后面搞海选,投入也不过几十万,最后算下来还挣钱了。
植入电视剧的费用也不高,像《孽债》,宝贝星球出场了十次,总投入才十万块,对比收获,性价比超高。
所以十一月份那次广告竞价拍卖,叶薇也参加了,但最终什么都没有拍。
甚至往央视投的广告频率也降低了,如今只在周末播,还不是黄金时段。这样的小客户,央视负责招商的人当然不会注意,更不用说通知她春晚招商已经开始,有兴趣的话可以报名了。
赞助谈不成,叶薇又想能不能联系春晚的演员,和他们个人谈赞助。
叶薇知道,春晚除了舞蹈组,明星演员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准备的,穿什么节目组并不会干涉,像在第一届春晚走红的晓庆衫,就是明星本人在批发市场买的衣服。
而在晓庆衫后,这些年又陆续有不少服装因为登上春晚爆火,掀起潮流,而这些衣服,也都不是节目组要求穿的。
但问题又来了,随着春晚收视率一年比一年高,上面对这场晚会也越来越重视,节目组的保密措施也做得越来越好。
如今不到春晚当天,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节目。
当然,春晚也有常客,比如每年必被邀请来演唱《难忘今宵》的歌唱家,又比如登上春晚后表演效果很好的小品相声演员。
但这些都是成年人,而宝贝星球最近爆火的熊猫服是童装。
按照弹幕说的,熊猫服能登上春晚并爆火,是有小演员穿了这款衣服,所以就算她联系这些人也没有用。
而春晚虽然每年都会有小朋友登台表演,但能被称作春晚常客的几乎没有,就算有人早些年上过几次春晚,这几年也没再上过了。
叶薇试探了几次,弹幕也没有透露出更多信息,于是这条路也没走通。
难道,这一年有小朋友穿着熊猫服上春晚,真是宝贝星球走了狗屎运?
不对,狗屎运应该谈不上。
毕竟《孽债》这部剧挺火的,而且不止剧火,里面的演员和植入都火了一把,熊猫服更是植入中卖得最火爆的。
衣服能火,自然是有长处的,这件熊猫服毛茸茸又奶呼呼的,小朋友穿着非常可爱。
何况娱乐圈的人对市场风向最敏感,熊猫服卖得这么火爆,小朋友的家长或者公司会给他/她穿着熊猫服上春晚也很正常。
而且这衣服虽然是黑白配色,在年三十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穿不够喜庆,但熊猫是国宝,穿它上春晚很有意义,节目组的人看到肯定也不会反对。
总而言之,叶薇认为就算她没有花钱,熊猫服上春晚也不能说是纯偶然,而是众多偶然因素积累引发的必然事件。
既然如此,那她干脆就不折腾了,等春晚开播再说。
哦,也不能完全不做准备。
本来叶薇觉得电视剧带来的效果能持续三个月都算久的,正好过完年就要进三月,到时候南方温度会升起来,还会买熊猫服的人估计没那么多。
而熊猫服因为电视在北方地区没那么火爆,再加上厚度不够,在淮河以北卖得没有那么火爆。
所以这一波加大生产结束后,叶薇打算减少产量,以免积压太多库存。
但如果熊猫服真能登上春晚,形势就不一样了。
因为语言和习俗,春晚的受众一直都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多,说不定熊猫服能在北方也爆一次。
正好北方年后就算回暖,也能再穿几个月棉袄,只要熊猫服能登上春晚,年后在北方的销量肯定会持续走高,所以这产量不能减。
叶薇想清楚后,果断决定产量翻倍,并迅速让助理把这件事通知下去。
消息传开,公司里反对的人不少,之前的备货数量是严格计算得出的,按照预计,就算年后熊猫服销量骤降,积压库存也不会很多,不出意外可以通过打折等促销方式清掉。
但如果按照叶薇说的,产量直接翻倍,除非年后熊猫服销量和现在持平,否则肯定会积压一大批库存。而这些库存很难通过促销方式清掉,恐怕公司会亏一大笔钱。
可熊猫服的销量现在就有了下降趋势,那些二道贩子都不来回跑了,年后销量怎么可能不跌?
如果叶薇能给出合理解释就算了,可她给出的解释是《孽债》马上要二轮播出,能再带一波热度。
这……
谁不知道啊,除非一轮上的是地方小电视台,二轮上了大电视台,否则绝大多数电视剧都是一轮即巅峰。
而沪市电视台虽然比不上央视,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小电视台,何况《孽债》一轮播出的效果那么好,就算二轮上央视,恐怕也很难有这么火爆。
电视剧二轮都没那么火,植入能比剧一轮的时候更火爆?
甚至叶薇提出增产植入的春秋款童装,大家都能理解,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正是薄款童装好卖的时候。
就算销量没有电视剧一轮播出时那么高,他们也能有时间把库存清掉。
现在加大生产冬装,和四九年入国军有什么区别?
但大家意见再大也没用,叶薇是公司老板,她打定主意的事,谁都无法改变。所以大家只能在心里祈祷她早日想清楚,改变主意。
然而叶薇不但没有改变主意,还问设计师能不能在不影响熊猫服上身效果的情况下,把它做成薄款。
等设计图出来,叶薇看过后,就通知童装厂打版生产样品,确定上身效果没差别,便又增加了生产计划。
不过这次,公司里没人反对叶薇的决定,甚至希望她把原先计划增产的冬款熊猫服,全部换成春季薄款。
毕竟处在现在的时间节点,生产春装比冬装保险。
但叶薇显然没有这个意思,一直到过年停工,生产都是以冬款熊猫服为主。
她手下人见了,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还好老板是现在想不开,年初亏钱还有挽回的余地,年底亏钱,这一年的财务报表怕是都要没法看,新年肯定也过不好。
不像现在,公司员工还有心情筹办年会。
今年的年会,叶薇本来打算搞得隆重一些,童装厂和玩具厂办起来了嘛,店铺数量和去年比起来也增加了快一倍,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加起来,也有两千多人了。
这种时候,很该办一场盛大的年会,说些慷慨激昂的话齐齐军心。
但沪市本地的店铺和工厂还好说,参加年会最多也就停工一天,但那些离沪市远的,就算公司给报销机票,肯定也要闭店两三天。
而《孽债》播出后,宝贝星球客流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童装玩具销量持续走高,更不用说熊猫服卖得有多好。
这个节骨眼闭店两三天,简直是把送上门的钱往外推。
职工中肯定也有不乐意在临近过年的时间点,匆匆赶飞机来沪市又匆匆回去的。
经过讨论,叶薇最终决定明年再大办年会,今年的年会就弄得简单些,总公司的人一起吃顿饭,至于下面的工厂和分店,领导安排一两个人来就行。
而员工的辛苦,则用钱来弥补,年终奖直接每人多发几百块。
年会结束,没几天又是新年。
这一年的年夜饭,还是叶薇三姐弟和杨征明一起吃的,不过发红包和送礼物的人又多了一个。
虽然叶兵正职副业加起来,月收入也没四位数,挣的还不如他大一暑假多,但那时候他还是学生,而如今已经参加工作,是真正的大人了,不能再躺着收红包和礼物,所以早早就准备了起来。
到年三十这天,叶薇和杨征明发完红包和礼物,他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
他给叶薇买的是保温杯,希望她上班也能多喝热水,给杨征明的则是护腰,说他前段时间扭了腰,得好好防护。
叶薇一听,看向杨征明:“你什么时候扭了腰?”
“没有扭到,是我有天晚上回来,下车的时候不小心腰扯了一下。”
腰刚扯到的时候有点麻,杨征明就反手按了两下,结果正好被下楼扔垃圾的叶兵看到,问了一句。因为只麻了一下,他就说没事,后面也没把这段插曲当回事。
谁想叶兵一直记到了现在,还给他送了个护腰。
为了避免误会,收下礼物道谢时杨征明重点强调:“虽然我腰很好,你送的礼物我用不到,但还是谢谢。”
叶兵觉得杨征明在逞强,不是很信他的话,但顾忌到今天过年,给了留了面子,没有出声反驳。
送给叶芳的则是磁带随身听,给她学英语的。
叶芳大学报的计算机,上大学前,她对这专业了解不多,只看过基本相关书籍,觉得挺有意思。又听人说这是热门学科,出来很好找工作就报了。
等上了大学,叶芳才知道她看过的那几本书根本不算什么,她班上还有已经会写代码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