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29节
  按照方秀珍说的,她投资的第一家店铺,五月份才开业,三家分店则是上个月开业的……
  赵卫国忍不住问:“小叶开的这个宝贝星球,很赚钱?”
  方秀珍想了想说:“要看你说的很赚钱,指的是多少吧?”
  “单店月盈利过五六万吧。”
  虽然在赵卫国看来,单店月收入能上一万就很赚钱了。但宝贝星球上个月开的那三家分店,加起来投入估计都有上百万。
  银行虽然有针对经营的贷款,但叶薇之前只有一家店,能贷的资金肯定有限。
  所以除非去年叶薇在认购证上赚到的钱,远比她跟他们透露的多得多,否则就算贷款,她能在短短五个月内筹够开店的资金,宝贝星球总店开业后,月盈利至少要在五六万以上。
  再看宝贝星球分店开业才一个月,叶薇就敢拍广告上电视台,如今又才半个月过去,投入就升级到准备办海选比赛了。
  赵卫国觉得,四家店月盈利五六万,可能都是他说少了。
  方秀珍却吓了一跳:“月盈利五六万?怎么可能!宝贝星球生意是不错,但每个月房租、人工肯定不少,还有服装玩具成本,月盈利五六万,那月营业额不得有十几万?”
  赵卫国问:“你觉得她店铺月营业额没有十几万?”
  “店里人是蛮多的,新星百货那一家,店铺面积至少有四百平,我每次带聪聪去玩都有不少人。”方秀珍思索着说,“可宝贝乐园一张门票才多少钱?还经常搞活动打折。”
  “宝贝乐园门票是不便宜,但里面不是还卖童装和玩具?这两样利润可不少。”赵卫国说,“而且她敢为了一支广告片的主角办海选比赛,店铺赚的肯定不少。”
  方秀珍问:“那你的意思是,她这个海选比赛能办?”
  “办是肯定能办的,有的大学办唱歌比赛,从海选到总决赛,花费也不过三五千。但这些比赛,基本出了学校没有人知道,她办海选,目的肯定不是选演员,而是想借机打出知名度。”
  赵卫国思索着说,“要是抱着这种想法,十几二十万都不一定够,老何是家庭演唱大奖赛节目组的副导演,对这些比较熟悉,她如果有想法,可以定个时间,我把人约到家里详细聊一聊。”
  一般来说,赵卫国是不会这么热心的。
  但他觉得叶薇如果真是白手起家走到这一步,未来不可限量,能跟她交好,以后肯定有好处。
  如果叶薇说谎,她实际上不是白手起家也没关系,这年代能拿出几十甚至上百万给儿女折腾的,肯定不是普通家庭。
  他和方秀珍工作虽然都不错,但和这样的家庭有些差距,如果能通过叶薇接触到她家里人,以后说不定也能沾到光。
  所以这个忙,在他看来可以帮。
  方秀珍倒是没想这么多,得知丈夫愿意把老何约过来,高兴说道:“对啊,老何有经验,找他肯定没错!”
  ……
  隔天上学,方秀珍跟叶薇说了赵卫国的打算。
  叶薇自然喜不自禁,虽然她找赵卫国打听消息,就是冲着他和家庭唱歌大奖赛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是同事去的,但他愿意帮忙联系节目组的副导演,对她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至于时间,在她看来当然是越快越好,于是中午方秀珍给赵卫国打电话,直接约了晚上碰面。
  这次没去方秀珍家里,毕竟是叶薇请人办事,总去蹭吃蹭喝不太好,就在电视台家属院附近一家相对高档的饭店订了一桌。
  下午放学,叶薇载着方秀珍先回家接孩子,然后直接去饭馆。
  至于赵卫国和同事老何,则是下班直接来饭馆。
  老何年纪看着比赵卫国大一些,有三十五六,相貌一般,但很有精气神。人也很爽快,面对叶薇的问题,并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流程其实很简单,先确定比赛主题,以及比赛的规模,再根据主题联系评委,规模确定场地,哦,你还要确定这个海选比赛有没有观众,如果有观众,人数超过两百人,需要提前在相关部门报备。”
  其他的叶薇都有准备,但报备这个,她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想了想问:“如果我办的海选现场不设座位,但观众能自由进出呢?这种也需要报备吗?”
  “这种啊……”老何被问住,“我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我建议你去公安机关问一下,免得活动一半勒令停止,损失更大。”
  “我明白了。”
  叶薇点头,又问:“如果我想办一场中等规模的海选,费用一般要多少?”
  “这要看你说的中等规模是多少,海选范围是全国,还是某个地区,又或者仅限于沪市本地。”
  宝贝星球在沪市已经开了四家店,而进了十一月后,沪市陆续又开了两家类似的儿童乐园,叶薇还知道有几家正在筹备的。
  未来沪市在儿童乐园方面的市场,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所以第五家分店,叶薇打算开出沪市,去苏省或者浙省开。
  原本没打算这么早,但既然要海选演员,投入大笔资金,叶薇就想双线并行,借这机会去苏、浙两地做做宣传。
  叶薇说道:“我暂时考虑的是沪、浙、苏三地各办一场初选,然后在沪市办一场决赛,决赛可能会邀请观众,但初选我倾向于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办,不设观众席。”
  老何沉思道:“这种的话,场地费一天应该就几千,舞台搭建有要求吗?”
  “差不多就行,不用像家庭唱歌大奖赛的节目那样精致。”
  老何闻言笑了声:“你们看到的是正式比赛,所以背景布置都比较精细,其实海选现场布置也很简单,如果是那种,舞台布置几千就能搞定。演员选拔的音响设备也不用那么高级,租一套,费用估计一两千。评委通常选三个人,找明星的话没有上限,但如果对名气没有要求,可以去话剧团找。”
  叶薇说:“我们要拍的广告,成年演员就是去话剧团找的,演技很不错。”
  “多少钱找的?”
  “五千一年。”
  “不算贵。”老何吃两口菜,说道,“既然是要拍广告片,你可以问一问导演愿不愿意当评委,再另外去话剧团找两个人,配置就差不多了,费用的话导演不好说,话剧团每人每天五百差不多。加上主持人、摄像师等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杂七杂八的费用,如果一场海选一天能搞定,费用一万左右。”
  “倒也不贵。”
  “海选便宜正常,但你总决赛,可能就不是这个数目了,而且你想办海选,肯定不只是为了选演员,而是想趁机提高知名度,对吧?”
  这是稍微一琢磨就能知道的是,叶薇并不隐瞒,点头说道:“对。”
  “你想提高知名度,就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有这场活动,甚至参与进来,怎么能吸引到更多人参与呢?”
  老何自问自答说,“首先,要宣传,还不能找那种受众有限的报纸宣传,否则你活动办完了,可能都没几个人知道办过这场活动,要想起到效果,宣传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免不了。”
  叶薇点头:“您说的有道理。”
  “其次,有句话说得好,有奖励才有动力,我们电视台举办的家庭唱歌大奖赛,每年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参加?一是因为冠军能得到卡西欧牌的电子琴,二是我们节目关注度大,有人通过节目成名了。”
  老何说道,“你这个活动,能跟我们电视台合作?”
  叶薇当然想和电视台合作,但她没有那个财力啊!如果活动海选火了,她也许能借此跟电视谈谈判合作,但眼下还是别抱这么高期待比较好。
  只能摇头苦笑。
  老何摊手:“既然没有电视台合作,你就只能在奖励上下功夫了,你想好给什么奖励了吗?”
  担心叶薇拿店里的玩具或者宝贝星球的次卡充数,没一会又补充说,“奖励价值最好设置得高一些,否则诱惑力不够。”
  听出老何的意思,赵卫国打圆场说:“既然办海选赛事的目的是为广告选角,那冠军奖励肯定是参与广告拍摄,小叶打算在我们电视台投投放广告,冠军奖励定为成为广告主角,登上省级电视台,诱惑力应该够了吧?”
  老何还没有回答,叶薇便开口说:“我打算在这基础上加码。”
  正准备开口说肯定够了的老何闻言,惊讶问:“还有加码?”
  叶薇点头说道:“嗯,冠军不仅能成为广告主角,还能拿到三万奖金。”
  包厢里除了聪聪埋头干饭,几个成年人都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问:“三万奖金?你确定?”
  三万块!
  这时候一个普通职工,月工资也才四五百,年收入四五千,三万他们不吃不喝都要五六年才能挣到。
  叶薇办的这场针对十岁以下儿童的海选,冠军奖金竟然能开到三万?!
  方秀珍不由看向儿子,想要不让他也去参加选拔?
  只是她虽然有亲妈滤镜,但也不好盲目自大夸她儿子长得帅,叶薇看了那么多小演员都没有挑中合适的,她儿子肯定没戏。
  老何则迅速从举办方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下叶薇要办的这场海选。
  说实话,刚开始听赵卫国说她想为了选拔合适的演员,办海选比赛时,老何只觉得她人傻钱多。
  在他看来,与其为了提高知名度,去举办一场可能从开始到结束都无人问津的活动,不如把这钱省下来,将就找个演员,在电视上多投点广告。
  但一说这场比赛奖金有三万,老何觉得就算场地再简陋,这场海选比赛都不会缺少关注度。
  他心思活动起来:“你们这个海选比赛,需要导演吗?”
  “当然需要。”
  老何挺胸抬头:“你看我怎么样?你别看我这个年纪还只是副导演,我其实是基层爬上来的,正式做副导演才五年,而且我连续三年担任《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的副导演,在筹备这类型的海选比赛方面经验丰富。”
  “何导您愿意接这个活,我当然很高兴,但你们电视台可以接私活吗?”
  “这你放心,我们台查得不严,到时候就说我们是亲戚,我帮你的忙,你也不用给我费用,就一点……”
  叶薇忙道:“您说。”
  老何说道:“如果海选结束后,我能说服台里跟你合作直播,我想当总导演。”
  听到老何的话,赵卫国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他说老何怎么突然对这个比赛这么上心,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也不奇怪,不懂的人知道老何是副导演,可能会以为他很厉害,但现实是电视台里随便一个小型节目,都有两三个副导演。所以很多人直到退休,也不过是从一个节目的副导演,变成另一个节目的副导演。
  老何用十年时间从基层爬到副导演的位置,如今想去掉前面的副字,除非遇到贵人,否则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对台里那些有人脉的人来说,叶薇要办的这场比赛或许算不上机遇,但对老何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机会。
  叶薇虽然不清楚老何在台里的具体处境,但能看出他的迫切,脑袋飞速转动起来。
  虽然高额的奖金能为比赛带来大量关注,但想借此说服电视台答应合作并不容易。而老何在台里职位再不高,也干了那么多年,有他从中转圜,几率说不定能大一些。
  就算最后没有成,他至少担任过大型比赛的总导演,负责她这个中等规模的比赛,应该手到擒来,何况他还不要钱。
  也不用担心他对初选比赛不上心,只要他想借此在电视台上位,必然会全心全力办好比赛,否则比赛办得一团糟,他拿什么和电视台合作?又凭什么争取总导演的位置。
  盘算过后,叶薇痛快应道:“可以。”
  ……
  比赛总导演确定了,其他人选定起来只会更容易。
  广告制作公司定的导演能力有,但在圈内一直没什么名气,看出这是个机会,毫不犹豫应下了评委工作,费用也开得比预算低。
  演员评委就更好找了,其中一个直接定了饰演妈妈的女演员,另一个为了避免评委关系圈重合度太高,有人托关系,是从浙省话剧团找的人。
  主持人倒是从本地话剧团找的,和女演员一个单位,至于摄像师、摄影师和场务都是老何联系的人。
  随着人员陆续确定,三场初选的地点和时间也定了下来。
  初选分别定在沪市、浙省的杭城和苏省的苏城,沪市那场十二月五号举行,一周后是杭城初选,再苏城初选。
  初选结束停一周,元旦当天举行决赛,这样时间能拖长一点,方便和电视台谈判。
  流程确定后,叶薇联系三地发行量大的报纸,各登了三天半版黑白广告。
  “三万寻找‘广告脸’”的噱头一出,三座城市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