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57节
直到这会听王浩讲述他们的行程,叶薇才知道,跟他们这些走南闯北的人比起来,她的见识还是少了。
她不知道沪市有飞机场吗?
答案当然是不,她是土生土长的沪市人,哪怕过去二十年基本只在机械厂周边打转,外滩都去得少,可沪市有哪些景点,出城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她都是知道的。
但在她的概念里,飞机仍是有关系,或者有钱的人才能乘坐的,她从没想过原来普通人拿着挂号信就可以去买票。
虽然票价有点高,飞一趟快赶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但如果他们这次能乘坐飞机到羊城再转车,行程会宽裕很多。
尽管从结果看,坐火车也没有耽误事,但那是因为叶薇提前看到了字幕,如果没有提示,到深市后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乱窜,他们也只会是那些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人之一。
何况这次出发后,他们几乎都是连轴转,没倒下完全是靠想赚钱的动力支撑着。又或者身体稍差一点,说不定就有人趴下了。
虽然通过这一件很细微的事,知道自己在见识方面有所欠缺,但叶薇心里并无太多挫败。因为她还很年轻,她可以通过经历和时间,去慢慢弥补自己这方面的欠缺。
至于怎么长见识,就从坐飞机开始好了——
下个月来深市,她也要坐飞机!
虽然同隔间的三位男同志都挺讲卫生,但隔间都是通的,上车第一天还好,到第二天气温升起来,车厢里的味道别提了。
天气转凉前,这一坐三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她是真的不想再坐第三次了!
第42章 分钱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女主愿意,……
火车凌晨到站, 时间太晚,公交早停了,出去也看不到载客的车,所以几人在车站附近的旅馆对付了一晚。
隔天一觉睡到自然醒, 四人一起简单吃了顿早饭。
杨征明两人帮着叶薇把货搬到路边拦的摩的车斗, 几人彻底分开。
分别前, 王浩又提了一起吃饭的事, 因为这两天相处还算愉快,再加上两人刚帮了忙,叶薇没好意思过河拆桥, 写了号码给他们, 说有空再看。
当着杨征明两人的面,张江明什么都没说, 但摩的一开远, 他就说道:“你给他们留号码干嘛?万一以后他们隔三差五给你打电话,骚扰你怎么办?”
叶薇说道:“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怎么不会?反正我看那个姓杨的没安好心,”张江明嘀咕说, “姓王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叶薇纳罕:“火车上你跟王浩不是聊得挺好吗?怎么一下火车就变脸了?”
“什么聊得挺好?”想到火车上说说笑笑的场景,张江明只否认了一句,然后给自己找借口,“我那是跟他客气几句,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小心点准没错。”
其实他也不是真看不上杨征明,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人个子确实高,长得有点小白脸了,可这也能从侧面证明他长得好。
听王浩在车上说的, 杨征明还是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规划局。
干了两年,实在受不了规划局端茶看报的无聊生活,才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刚开始炒国库券,后来倒腾认购证,还开了家地产公司,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
这条件放到婚姻市场上,肯定是人人争抢的存在。
但也因为杨征明条件好,他才左右看人不顺眼。
他虽然不认识几个老板,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且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啊!
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有钱了还在外面养小三小四呢,杨征明长得帅,条件还好,年纪也不小了,比他们大了足足四岁呢!身边能没女人?
虽然王浩话里话外说他单身,可男人互相打掩护的还少吗?
所以在摸清楚两人情况前,张江明觉得叶薇最好能跟杨征明保持距离。
张江明虽然没有明说,但叶薇大概能猜到她的想法,只是她现在确实没打算考虑这些,就没多说,只伸手拍了拍车斗垒起来的袋子说:“我现在没别的想法,只想赶紧把这些货给销出去。”
说到货,张江明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说道:“要不要我帮你一起摆摊?”
“不用,我一个人能行,”叶薇说道,“你不是想学汽车驾照吗?报名后估计也要忙起来。”
本来那天聊过后,张江明打算跟叶薇一样慢慢来,先学摩托车驾照,如果开摩的拉货能挣到钱,他再考汽车驾照。
但那天救了杨征明,他打车送两人回旅馆的路上,张江明跟司机聊了很多,得知对方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赚三五千,想法就变了。
虽然想开计程车投入不小,常见车型中比较便宜的菲亚特和夏利,一辆也要七八万,要是买桑塔纳,没个十八、九万下不来。
除了买车,还要另外花钱买下计程车的经营权,至少也要好几万。
也就是说,就算买最便宜的车型,全部手续办下来也要投入十三四万。
这么大的投入,就算一个月赚三五千,至少也要两年才能回本。
但账不能这么算,一辆轿车到手至少能开七八年,经营权也没有期限,而现在舍得打车的人越来越多,司机收入会逐年增加。
投入十几万,能换个长久的营生是值得的。
何况他不是非得买新车,如果能买到二手的,价格能便宜不少。
后来和叶薇跑批发市场时,偶然碰到批发商进货,他又跟负责送货的司机聊了聊,得知他们光跑同城,一个月都能赚七八千,他就更心动了。
虽然因为货车价格更高一些,张江明现在还没拿定主意买什么车,但学汽车驾驶照是肯定的。
张江明不知道报名学车后自己会不会忙起来,就没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有时间,只顺着叶薇的话说:“那你忙不过再来叫我。”
……
带着车斗,摩托车的速度下降不少,开得比公交慢,但因为不用绕行,所以从火车站到机械厂,他们花的时间比坐公交短一些。
到了门口,叶薇和张江明把货卸下来,再用拖车拉进去。
这天是周二,工作日。
但因为机械厂开不了工,所以大院里热闹得跟周末一样。
陈玲三人回来得早,几人买到认购证的消息早传遍了,至于叶薇和张江明滞留深市的原因,几人也都说了。
倒不是他们嘴巴大,主要是为了叶薇的名声考虑。
虽然都知道她和张江明是发小,但孤男寡女滞留深市,要没个由头,说不定没等两人回来,他们私奔的消息就能传遍机械厂。
说他们是为了进货,虽然有人嘀咕一男一女不大妥当,但鉴于他们关系好,又是为了挣钱,大多数人都觉得没什么,甚至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会进什么货回来。
这会看到两人,大家七嘴八舌问的也是这个。
叶薇虽然没打算在大院摆摊,但刚开始她不准备去太远的地方,瞄准了新村附近的小夜市。
生意不好,她才会考虑去更远更热闹的地方。
既然离得不远,大家迟早会知道她进了什么货,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街坊邻居照顾生意,所以叶薇没有隐瞒,说自己进了童装和玩具。
至于进了什么款式的童装,和哪些玩具,她没有透露,只笑着说:“我过几天会去新村那边摆摊,大家要是好奇,可以去照顾我生意,看在大家都是邻居的份上,你们如果有看中的,我给你们打八折。”
只听叶薇前半句,好几个人忍不住撇嘴。
她们只是好奇她进了什么货,她倒好,张口就让她们去照顾生意,这算盘打的,珠子都快蹦她们脸上了。
听完后半句,别说其他人,就算是前面刚撇嘴的眼睛也是一亮:“真能八折?你不会把价格开得高高的,再给我们打折吧?”
叶薇听了也不恼,说道:“其他顾客又不是傻子,我把价格开得高高的,他们干嘛要买我的东西?再说了,你们家里都是有孙子孙女的,平时没少给孩子买衣服玩具,心里都有一杆秤,觉得我开价高,你们大可以看完不买嘛。”
几人一想也是,但也有人说:“反正你要摆摊,不如今天在大院试卖一回,也省得大家过几天大老远去新村。”
“赵阿姨您可饶了我吧,这次去深市我每天四处奔波,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您看我的黑眼圈,”叶薇指着眼睛下方说,“您行行好,放我回去休息两天行不?”
叶薇皮肤白,就算顶着大太阳奔波好几天也没有晒黑,所以脸上一点痕迹都看得很清楚,黑眼圈也比皮肤黑的更明显。
听她诉苦,那些有心趁着叶薇还没开业挑一挑,再借着她生意不知道能不能起来,压压价的人都不怎么好意思开口了。
叶薇见了,赶紧招呼张江明往人群外面去。
脱身以后她不再耽搁,有上前搭话的都用赶时间应付过去。
等到六十八号楼下,两人才不得不停下来,卸货往上搬。一楼有邻居看到,主动过来帮忙,顺便再打听叶薇都进了什么货。
叶薇重复着刚才的话一一回答,再给自己即将要摆的摊打了波广告。
楼下邻居倒没怀疑她不实诚,说是八折实际开高价,只是有些好奇她进货花了多少钱,怀疑这么多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叶薇当然不可能把进货底价告诉他们,便含糊说:“我也只是试试水,正巧去深市嘛,那边工厂多,不进点货回来我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反正我这次买到了深市发行的抽签表,能赚个几万,就算进的货卖不出去砸手里,我也能承担这个损失。”
提到抽签表,邻居们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有人似笑非笑说:“薇薇你可不老实啊,我可听老丁他们说你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怎么可能才挣几万块。”
叶薇并不意外有人知道她具体买了多少抽签表,毕竟这一趟去的人多,陈玲三人回去后肯定会和家里人交代买了多少认购证,过程中难免带到其他人。
这么一来,知道他们各自买了认购证的,很轻易就会从他们三个人翻倍增长到六、九甚至十多人。
知道的人一多,秘密就会广为人知。
但这一次,叶薇并不担心露财,她说道:“深市发行的抽签表和之前我们市里发行的不一样,中签率只有百分之十,我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最后能中二十五就不错了。现在股市行情不好,一份能赚四五千都算多的,最后盈利说不定真不到十万。”
随着奔赴深市的人陆续回来,关于抽签表的消息早传遍了,楼下邻居没有怀疑叶薇的话,只语气羡慕到:“就算赚不到十万,能赚八、九万也很好了,你们运气好,去得早,每个人都买到了几十上百份认购证,大院里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叶薇刚回来,还真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搬完货招呼大家喝水说道:“这次厂里去了不少人,就算不是人人都有我们这么好运,买到抽签表的人应该也不少吧?”
“哪啊!厂里这次去了那么多人,就你们几个买到认购证了,其他人要不是开售当天到,要不干脆错过了时间。”
一楼住着的杜丽说,“他们在深市人生地不熟,又不会讲深市那边的话,就算赶上了,也因为消息不通,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你胡叔叔就是这样,大老远跑过去一份认购证都没买到就算了,回来还病了一场,打了三天针,这两天才好一些呢。”
听到动静过来的丁爱丽闻言,想到陈玲几人回来说这一趟多亏了叶薇,语气酸涩道:“薇薇你也是,我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怎么这次去深市你只带科室里的同事,楼里的叔叔阿姨一个不管了?”
见丁爱丽怪上自己,叶薇凉凉一笑:“听丁阿姨说的,好像我管,大家就愿意听我的话一样,当时我在火车站也碰到过张叔叔,跟他说过这次人多,为了能早点到,最好不要舍不得钱直接买软卧票,可张叔叔听我的了吗?”
不等丁爱丽回答,叶薇便自顾自道,“没有,张叔叔不但没有听我的,还觉得我小题大做,赚了点钱就飘了,不拿钱当钱。”
丁爱丽脸色讪讪,不怎么有底气地解释:“他那个人就是这样,说话不中听,但心肠是很好的。”
“我知道张叔叔说话不中听,所以听过就算了,”叶薇似笑非笑说,“只是我很不明白,怎么才几天时间,就变成我不管大家了?”
人都是势利的,以前叶家只有三姐弟,没有长辈撑腰,谁都不把叶薇的话放在眼里。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叶薇在沪市认购证上赚了至少四五十万,现在深市发行抽签表,她又抢到了两百多份,至少还能有八、九万的入账。
机械厂虽然也有人下海做生意,但规模都不大,以前大院里的首富,存款也不过十来万。叶薇短短半年赚这么多钱,她说话再不中听,当着面也有人捧着她。
何况现在占理的是她,于是大家纷纷谴责丁爱丽。
丁爱丽直到自己理亏,又说不过这么多人,很快落荒而逃。
在她走后,叶薇又跟剩下的人寒暄几句,才陆续把人送走,烧水准备洗澡。
家属院里洗澡并不方便,虽然有洗澡间,但没有淋浴设备,只能自己烧热水兑好提进去洗。
以前叶薇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这次去深市他们住的旅馆虽然不大,但房间洗手间里有马桶也有淋雨,方便得很。
她不知道沪市有飞机场吗?
答案当然是不,她是土生土长的沪市人,哪怕过去二十年基本只在机械厂周边打转,外滩都去得少,可沪市有哪些景点,出城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她都是知道的。
但在她的概念里,飞机仍是有关系,或者有钱的人才能乘坐的,她从没想过原来普通人拿着挂号信就可以去买票。
虽然票价有点高,飞一趟快赶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但如果他们这次能乘坐飞机到羊城再转车,行程会宽裕很多。
尽管从结果看,坐火车也没有耽误事,但那是因为叶薇提前看到了字幕,如果没有提示,到深市后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乱窜,他们也只会是那些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人之一。
何况这次出发后,他们几乎都是连轴转,没倒下完全是靠想赚钱的动力支撑着。又或者身体稍差一点,说不定就有人趴下了。
虽然通过这一件很细微的事,知道自己在见识方面有所欠缺,但叶薇心里并无太多挫败。因为她还很年轻,她可以通过经历和时间,去慢慢弥补自己这方面的欠缺。
至于怎么长见识,就从坐飞机开始好了——
下个月来深市,她也要坐飞机!
虽然同隔间的三位男同志都挺讲卫生,但隔间都是通的,上车第一天还好,到第二天气温升起来,车厢里的味道别提了。
天气转凉前,这一坐三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她是真的不想再坐第三次了!
第42章 分钱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女主愿意,……
火车凌晨到站, 时间太晚,公交早停了,出去也看不到载客的车,所以几人在车站附近的旅馆对付了一晚。
隔天一觉睡到自然醒, 四人一起简单吃了顿早饭。
杨征明两人帮着叶薇把货搬到路边拦的摩的车斗, 几人彻底分开。
分别前, 王浩又提了一起吃饭的事, 因为这两天相处还算愉快,再加上两人刚帮了忙,叶薇没好意思过河拆桥, 写了号码给他们, 说有空再看。
当着杨征明两人的面,张江明什么都没说, 但摩的一开远, 他就说道:“你给他们留号码干嘛?万一以后他们隔三差五给你打电话,骚扰你怎么办?”
叶薇说道:“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怎么不会?反正我看那个姓杨的没安好心,”张江明嘀咕说, “姓王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叶薇纳罕:“火车上你跟王浩不是聊得挺好吗?怎么一下火车就变脸了?”
“什么聊得挺好?”想到火车上说说笑笑的场景,张江明只否认了一句,然后给自己找借口,“我那是跟他客气几句,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小心点准没错。”
其实他也不是真看不上杨征明,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人个子确实高,长得有点小白脸了,可这也能从侧面证明他长得好。
听王浩在车上说的, 杨征明还是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规划局。
干了两年,实在受不了规划局端茶看报的无聊生活,才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刚开始炒国库券,后来倒腾认购证,还开了家地产公司,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
这条件放到婚姻市场上,肯定是人人争抢的存在。
但也因为杨征明条件好,他才左右看人不顺眼。
他虽然不认识几个老板,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且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啊!
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有钱了还在外面养小三小四呢,杨征明长得帅,条件还好,年纪也不小了,比他们大了足足四岁呢!身边能没女人?
虽然王浩话里话外说他单身,可男人互相打掩护的还少吗?
所以在摸清楚两人情况前,张江明觉得叶薇最好能跟杨征明保持距离。
张江明虽然没有明说,但叶薇大概能猜到她的想法,只是她现在确实没打算考虑这些,就没多说,只伸手拍了拍车斗垒起来的袋子说:“我现在没别的想法,只想赶紧把这些货给销出去。”
说到货,张江明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说道:“要不要我帮你一起摆摊?”
“不用,我一个人能行,”叶薇说道,“你不是想学汽车驾照吗?报名后估计也要忙起来。”
本来那天聊过后,张江明打算跟叶薇一样慢慢来,先学摩托车驾照,如果开摩的拉货能挣到钱,他再考汽车驾照。
但那天救了杨征明,他打车送两人回旅馆的路上,张江明跟司机聊了很多,得知对方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赚三五千,想法就变了。
虽然想开计程车投入不小,常见车型中比较便宜的菲亚特和夏利,一辆也要七八万,要是买桑塔纳,没个十八、九万下不来。
除了买车,还要另外花钱买下计程车的经营权,至少也要好几万。
也就是说,就算买最便宜的车型,全部手续办下来也要投入十三四万。
这么大的投入,就算一个月赚三五千,至少也要两年才能回本。
但账不能这么算,一辆轿车到手至少能开七八年,经营权也没有期限,而现在舍得打车的人越来越多,司机收入会逐年增加。
投入十几万,能换个长久的营生是值得的。
何况他不是非得买新车,如果能买到二手的,价格能便宜不少。
后来和叶薇跑批发市场时,偶然碰到批发商进货,他又跟负责送货的司机聊了聊,得知他们光跑同城,一个月都能赚七八千,他就更心动了。
虽然因为货车价格更高一些,张江明现在还没拿定主意买什么车,但学汽车驾驶照是肯定的。
张江明不知道报名学车后自己会不会忙起来,就没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有时间,只顺着叶薇的话说:“那你忙不过再来叫我。”
……
带着车斗,摩托车的速度下降不少,开得比公交慢,但因为不用绕行,所以从火车站到机械厂,他们花的时间比坐公交短一些。
到了门口,叶薇和张江明把货卸下来,再用拖车拉进去。
这天是周二,工作日。
但因为机械厂开不了工,所以大院里热闹得跟周末一样。
陈玲三人回来得早,几人买到认购证的消息早传遍了,至于叶薇和张江明滞留深市的原因,几人也都说了。
倒不是他们嘴巴大,主要是为了叶薇的名声考虑。
虽然都知道她和张江明是发小,但孤男寡女滞留深市,要没个由头,说不定没等两人回来,他们私奔的消息就能传遍机械厂。
说他们是为了进货,虽然有人嘀咕一男一女不大妥当,但鉴于他们关系好,又是为了挣钱,大多数人都觉得没什么,甚至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会进什么货回来。
这会看到两人,大家七嘴八舌问的也是这个。
叶薇虽然没打算在大院摆摊,但刚开始她不准备去太远的地方,瞄准了新村附近的小夜市。
生意不好,她才会考虑去更远更热闹的地方。
既然离得不远,大家迟早会知道她进了什么货,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街坊邻居照顾生意,所以叶薇没有隐瞒,说自己进了童装和玩具。
至于进了什么款式的童装,和哪些玩具,她没有透露,只笑着说:“我过几天会去新村那边摆摊,大家要是好奇,可以去照顾我生意,看在大家都是邻居的份上,你们如果有看中的,我给你们打八折。”
只听叶薇前半句,好几个人忍不住撇嘴。
她们只是好奇她进了什么货,她倒好,张口就让她们去照顾生意,这算盘打的,珠子都快蹦她们脸上了。
听完后半句,别说其他人,就算是前面刚撇嘴的眼睛也是一亮:“真能八折?你不会把价格开得高高的,再给我们打折吧?”
叶薇听了也不恼,说道:“其他顾客又不是傻子,我把价格开得高高的,他们干嘛要买我的东西?再说了,你们家里都是有孙子孙女的,平时没少给孩子买衣服玩具,心里都有一杆秤,觉得我开价高,你们大可以看完不买嘛。”
几人一想也是,但也有人说:“反正你要摆摊,不如今天在大院试卖一回,也省得大家过几天大老远去新村。”
“赵阿姨您可饶了我吧,这次去深市我每天四处奔波,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您看我的黑眼圈,”叶薇指着眼睛下方说,“您行行好,放我回去休息两天行不?”
叶薇皮肤白,就算顶着大太阳奔波好几天也没有晒黑,所以脸上一点痕迹都看得很清楚,黑眼圈也比皮肤黑的更明显。
听她诉苦,那些有心趁着叶薇还没开业挑一挑,再借着她生意不知道能不能起来,压压价的人都不怎么好意思开口了。
叶薇见了,赶紧招呼张江明往人群外面去。
脱身以后她不再耽搁,有上前搭话的都用赶时间应付过去。
等到六十八号楼下,两人才不得不停下来,卸货往上搬。一楼有邻居看到,主动过来帮忙,顺便再打听叶薇都进了什么货。
叶薇重复着刚才的话一一回答,再给自己即将要摆的摊打了波广告。
楼下邻居倒没怀疑她不实诚,说是八折实际开高价,只是有些好奇她进货花了多少钱,怀疑这么多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叶薇当然不可能把进货底价告诉他们,便含糊说:“我也只是试试水,正巧去深市嘛,那边工厂多,不进点货回来我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反正我这次买到了深市发行的抽签表,能赚个几万,就算进的货卖不出去砸手里,我也能承担这个损失。”
提到抽签表,邻居们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有人似笑非笑说:“薇薇你可不老实啊,我可听老丁他们说你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怎么可能才挣几万块。”
叶薇并不意外有人知道她具体买了多少抽签表,毕竟这一趟去的人多,陈玲三人回去后肯定会和家里人交代买了多少认购证,过程中难免带到其他人。
这么一来,知道他们各自买了认购证的,很轻易就会从他们三个人翻倍增长到六、九甚至十多人。
知道的人一多,秘密就会广为人知。
但这一次,叶薇并不担心露财,她说道:“深市发行的抽签表和之前我们市里发行的不一样,中签率只有百分之十,我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最后能中二十五就不错了。现在股市行情不好,一份能赚四五千都算多的,最后盈利说不定真不到十万。”
随着奔赴深市的人陆续回来,关于抽签表的消息早传遍了,楼下邻居没有怀疑叶薇的话,只语气羡慕到:“就算赚不到十万,能赚八、九万也很好了,你们运气好,去得早,每个人都买到了几十上百份认购证,大院里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叶薇刚回来,还真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搬完货招呼大家喝水说道:“这次厂里去了不少人,就算不是人人都有我们这么好运,买到抽签表的人应该也不少吧?”
“哪啊!厂里这次去了那么多人,就你们几个买到认购证了,其他人要不是开售当天到,要不干脆错过了时间。”
一楼住着的杜丽说,“他们在深市人生地不熟,又不会讲深市那边的话,就算赶上了,也因为消息不通,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你胡叔叔就是这样,大老远跑过去一份认购证都没买到就算了,回来还病了一场,打了三天针,这两天才好一些呢。”
听到动静过来的丁爱丽闻言,想到陈玲几人回来说这一趟多亏了叶薇,语气酸涩道:“薇薇你也是,我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怎么这次去深市你只带科室里的同事,楼里的叔叔阿姨一个不管了?”
见丁爱丽怪上自己,叶薇凉凉一笑:“听丁阿姨说的,好像我管,大家就愿意听我的话一样,当时我在火车站也碰到过张叔叔,跟他说过这次人多,为了能早点到,最好不要舍不得钱直接买软卧票,可张叔叔听我的了吗?”
不等丁爱丽回答,叶薇便自顾自道,“没有,张叔叔不但没有听我的,还觉得我小题大做,赚了点钱就飘了,不拿钱当钱。”
丁爱丽脸色讪讪,不怎么有底气地解释:“他那个人就是这样,说话不中听,但心肠是很好的。”
“我知道张叔叔说话不中听,所以听过就算了,”叶薇似笑非笑说,“只是我很不明白,怎么才几天时间,就变成我不管大家了?”
人都是势利的,以前叶家只有三姐弟,没有长辈撑腰,谁都不把叶薇的话放在眼里。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叶薇在沪市认购证上赚了至少四五十万,现在深市发行抽签表,她又抢到了两百多份,至少还能有八、九万的入账。
机械厂虽然也有人下海做生意,但规模都不大,以前大院里的首富,存款也不过十来万。叶薇短短半年赚这么多钱,她说话再不中听,当着面也有人捧着她。
何况现在占理的是她,于是大家纷纷谴责丁爱丽。
丁爱丽直到自己理亏,又说不过这么多人,很快落荒而逃。
在她走后,叶薇又跟剩下的人寒暄几句,才陆续把人送走,烧水准备洗澡。
家属院里洗澡并不方便,虽然有洗澡间,但没有淋浴设备,只能自己烧热水兑好提进去洗。
以前叶薇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这次去深市他们住的旅馆虽然不大,但房间洗手间里有马桶也有淋雨,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