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34节
  也顾忌着饭馆老板和往来食客都是数脸, 吃饭时两人没聊房子的事,漫天扯着闲篇。
  吃完饭, 回去经过报亭, 叶薇想想买了几份报纸,回去后专挑着房产出售的小广告看起来。
  去吃饭前杨倩被叶薇说动,生出了买房的心思, 可一顿饭吃完,那股冲动消散不少。见她这就看起了房屋出售的信息,不由问:“薇薇,你真打算买房啊?”
  “当然要买。”叶薇老神在在道,“现在房子一天一个价,再不买就晚了, 你不是想开理发店吗?我看也不用租门面了,直接买一套。”
  杨倩听得瞠目结舌:“门面多贵啊,再说又是买房又是买门面,我哪有这么多钱?”
  “现在认购证行情好, 中了异型钢管的一份都能卖到两千了,你手里有一百份认购证,不按顶格算,十四五万能卖到吧?”
  杨倩听着觉得不太对,说:“哪有你这么算账的?现在也就中了异型钢管的认购证卖得好一点,其他的能卖一千就不错了。”
  “就算只卖一千,你也能到手十万啊!”
  杨倩噎住,按一千一份算,一百份认购证还真能卖到十万块。
  但今年总共才发行十几只股票,这才第一次抽签就去了其中一半,接下来三次抽签中签率只怕不高……下次抽签结果出来,认购证只怕要降。
  叶薇听后不以为然:“降又怎么样?你又不急着卖认购证,今年的新股到目前只有嘉丰股份上市,还有十几次机会呢,其他股票只要能比嘉丰稍微好一点,你的盈利就能往十五六万去。现在新盖的房子也有一千一平的,你买一套五十平的,全款也才五万,剩下的钱难道还不够买门面?还是那句话,你有技术,能挣钱,只要能把贷款办下来,你还怕买不了房?”
  叶薇这账算得有些理想化,但听到最后,杨倩又觉得她说的不是不可能,脑袋再次热起来:“我也一起看看房?”
  “看呗。”
  叶薇说着拿了两份报纸给杨倩,告诉她通常哪里有房产出售信息,再让她把信息都整理出来,到时候她们一起商量。
  等杨倩听明白,两人便各自忙活起来。
  看到一点五十左右,叶薇起身揉了揉脖颈,拿上脸盆出去洗了把脸,再擦雪花膏,好了后将钥匙留给杨倩说:“你这段时间先在我家里住着,等有空我们一起去看房子。”
  “好。”
  ……
  虽然和叶薇关系好,但杨倩不好意思在她家里白住,所以下午出门去了趟菜市场,买了鱼和肉,回去就忙活了起来。
  等叶薇回来,还没上楼就闻到一股红烧肉的香味,以为谁家今天开荤,上楼推开门才知道开荤的是自己家。
  “好香!”
  叶薇走到饭桌前深嗅两下,又说,“你今天不是肚子疼吗,还做什么饭呀,待会去食堂凑合一顿就行了。”
  “上午是有点疼,到下午已经没事了。”杨倩说道,“也就今天这一顿,等我明天上班就顾不上了,要不要给小兵和芳芳留菜?”
  叶兵叶芳都是高中生,每天早晚都有自习,叶薇又要上班,没那么多时间做饭,所以他们早中晚饭都是在学校解决。
  平时叶薇自己都不怎么做饭,自然不会给他们留,要是两人下晚自习回来饿了,会吃饼干垫垫肚子。
  但今天杨倩炒的菜挺多,她们两个肯定吃不完,家里又没冰箱,叶薇便说:“留吧,让他们两个也沾沾光。”
  杨倩应声,拿出两个干净盘子,将桌上的菜拨一部分过去,再拿海碗盖好。
  忙活完这些,两人坐下开吃。
  刚吃两口,杨倩想起什么,起身拿起放在斗柜上的本子,说道:“中午你买回来的那几份报纸我都看完了,房屋出售信息都在这上面,你看看。”
  叶薇应声,接过笔记本看起来。
  这时候没有成规模的房产中介,所以很多人卖房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相关信息。但报纸是按位置和大小收钱,所以信息比较简略,基本最后都会让打电话联系。
  所以报纸上刊登出来的信息数量看着不少,但能让人对房子有个大概了解的不多。
  而且信息多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福利房,像她家住的这一套一样,房子价格通常比较便宜,但买了以后会不会因为产权问题扯皮,不好说。
  如果手里钱不够,买房是为了自住,买这样的房子也行,有问题慢慢掰扯嘛。但作为投资,叶薇更倾向于产权清晰的私房。
  去掉信息不明的,再去掉产权不够清晰的,最后她们能选择的房子已经不多。
  不过看到最后,叶薇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刚开盘的小区打的广告,问道:“这个小区是盖好了吗?”
  “不太清楚,”杨倩起身到斗柜前找出报纸,递给叶薇时说,“上面说是期房,我看了半天没搞懂什么意思。”
  【期房就是没有盖好已经开始卖的房子,买它的好处是通常比现房更优惠,坏处是容易烂尾】
  【期房就是,能不能拿到房全靠期待开发商有良心的意思,嗯,我就是那个遭遇无良开发商,被迫住进烂尾房的倒霉蛋[微笑]】
  【总之期房这东西,谁买谁傻逼】
  【现在买期房确实不怎么明智,但九十年代应该还还好,当时地产行业正处于起步期,国内到处是蓝海,烂尾楼比较少】
  看字幕的间隙,叶薇快速浏览着报纸上的广告。
  这个小区位于沪东,具体位置叶薇不太清楚,但可以确定不算很偏僻,属于重点开发的区域。
  而且这个小区房价不高,每平不到一千五,还能贷款,首付只需要百分之三十,作为投资,是个不错的选择。
  自住就不太好说了,毕竟那一片现在都是工地,生活住行可能都不是很方便。但话说回来,这个小区自己都没有盖好,等它建成能住,说不定那些工地已经变成一栋栋高楼,或者一片片新的小区学校。
  叶薇思索着说:“先记着,明天我去买张电话卡,抽空找个电话亭,照着上面的信息一个个打电话问,再约时间去看。”
  说完这话,叶薇想起来她最近打电话的频率,跟以往比起来翻了好几倍。
  因为家里没有安装电话,所以她要打电话都是去小卖部,或者厂里的传达室,留的电话号码也都是这两个地方的。
  之前她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方便,虽然和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的联系会涉及到股票金钱,但现在机械厂人人都在炒股,她讲电话时注意点,旁边的人一般不会太在意。
  但现在要买房,继续在传达室或者小卖部跟人联系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因为不管她怎么注意,都很难隐瞒她准备买房的事。
  大家知道她准备买房,肯定能想到她最近赚了不少,继而引来麻烦。
  可这样隔三差五往电话亭跑也不是个事,要知道最近的电话亭离家属院都有一公里,她又没车……
  要不,在家装个座机?或者买部大哥大?
  后一个念头刚冒出来,叶薇就立刻摇了摇头,这时候大哥大可不便宜,随便一台都要上万块,入网费也高,一套办下来,家属院一间房就没了。
  座机虽然没有大哥大那么方便,但她又不是日理万机的大老板,耽误一通电话要损失几千上万,她现在打出或者接听的电话,绝大多数不怎么赶时间,家里装个座机足够应付。
  更重要的是座机便宜,全部办下来也不到四千块,花费只有买大哥大的三分之一,综合下来性价比更高。
  越想,叶薇越觉得这座机非装不可。
  等晚上叶兵叶芳放学回来,她就跟他们提了这件事。
  两人知道认购证价格涨了不少,也知道叶薇囤了很多认购证,但因为没有见到钱,所以他们至今对家里有钱了这件事没有太大实感。
  听到叶薇的提议,叶兵瞪大眼睛问:“我们家已经到能装得起座机的程度了?”
  “大姐你想装就装吧。”叶芳倒是没有怀疑这一点,只有些好奇问,“装了座机以后,我们在家打电话是不是比去小卖部便宜?”
  叶薇点头说:“当然。”
  叶兵立刻表示同意说:“那装座机好,打电话不用等,还能省钱。”
  “行,明天我去一趟电信的营业厅,咨询一下申请装座机需要什么资料。”
  商量完这件事,叶薇交代一声让两人早点睡,就叫上杨倩回屋了。
  一进门,杨倩便忍不住感慨说:“刚才听你们商量装座机的事,我突然发现好像过完年,生活就突然变好了。”
  “也许今年是我们的幸运年。”
  叶薇知道杨倩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以后是摆脱吸血的家庭天高任鸟飞,还是被那些所谓的亲人拉下去陷入泥潭,都在于她现在的选择。
  她握住杨倩的手说:“所以,我们都要更坚定走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杨倩擦拭掉眼角溢出的泪,微笑回应:“好。”
  ……
  虽然准备第二天去营业厅咨询,但接下来两天叶薇挺忙,实在没能抽出时间去问装座机的事。
  等工作量好不容易少一点,异型钢管上市时间也到了。
  尽管异型钢管是今年发行的第二只股票,但手里有认购证的都对它挺重视,仅嘉丰股份一只股票样本还是太少了,它上市后表现,不能代表接下来发行的股票表现都会不好。
  如果异型钢管上市后股价能冲到两三百,就说明这认购证大有可为,相应的价格肯定能再涨一波。
  反之如果异型钢管上市后,股价涨幅比嘉丰股份还差,认购证的价格可能会不涨反跌。
  所以异型钢管上市前夕,手里有认购证的都捏了一把汗。
  而到异型钢管上市这天,嗯……它的表现确实比嘉丰股份好一点,发行价格二十八,上市后一路涨,最终以每股九十三的价格收盘,每股比嘉丰足足高了十一块。
  但是!
  嘉丰的股价最高可冲到了一百多,而异型钢管股价最高就是收盘价,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要是首日过后,异型钢管能每天涨停,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可除了头两天,接下来它涨是能涨,但没哪一天涨停过,最后算下来,一周涨幅和嘉丰股份竟然差不多。
  是,异型钢管中一次签能买五十股,一股赚七八十,三四千的收益就到手了。
  但……这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啊!
  何况异型钢管已经是过去式,接下来的股票要么和嘉丰一样中一次只能买三十股,能买五十股的众城实业规模太小,上市后能涨多少真不好说。
  所以异型钢管上市后,认购证价格虽然没跌,但也没怎么涨。
  那些没指望通过认购证赚大钱的还好说,被之前股市红火养大胃口的,对认购证抱有过高期待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一时间,机械厂大院唉声叹气不断。
  叶薇不是前者,但也不完全属于后者。
  在她看来,目前上市的两只股票虽然没有冲得很高,但还是很稳的,如果接下来上市的股票涨势都能这么好,单份认购证收益稳稳过五千。
  所以其他人唉声叹气不断的时候,她却干劲十足,每天工作之余一有空就往营业厅跑。
  先后补了几份资料,再交足费用,四月清明假期一结束,运营商那边就安排的工人就上门了。
  工作日家属院里人不多,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留在大院里的不是上了年纪已经退休的老人,就是少数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但他们也有各自需要忙活的事,凑在一起聊八卦的人不多。
  但运营商的工人上门后,叶家要装电话机的消息,还是跟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机械厂家属院。
  虽然过完年后,家属院里绝大多数住户都炒上了认购证和股票,且其中不少人赚到了钱,开始陆陆续续往家里搬各种小家电,但叶家要装的可是电话机!
  电话机多贵啊,初装费用就要三千,再加上杂七杂八的手续费,材料费,总价直奔四千去了。
  到现在,他们大院除了主任以上的领导,在机械厂效益好的时候统一配上了座机,就只有小卖部装了一台电话机。
  可小卖部也是厂里开的,所以那台电话机也是公家的,而且安装目的一是方便大院住户的日常生活,二也是为了提高小卖部的收入,是为了公事。
  所以叶家这台电话机,可以说是机械厂家属院里的第一台私人座机。
  叶家这是要发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