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9节
第19章 李菊萍继续翻车 我错了!我黑心烂肺!……
机械厂职工中没什么人炒股, 被李菊萍忽悠卖了认购证的这些人,更是连交易所在哪都不知道。
但这不是问题,一群人到了公交站后就在那等着,等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过来, 开门便问售票员和司机证券交易所在哪里。
公交虽然是固定线路, 但售票员和司机见的人多, 哪怕没去过, 也知道交易所大概在哪一片,什么车有可能到。
也是他们运气好,第一辆进站的公交虽然不到交易所, 但售票员还真知道它在哪, 说道:“证券交易所?不就站浦江饭店吗?你们坐车去外滩,找人一问就知道了。”
机械厂的这些人甭管祖籍在哪, 都在沪市生活了好几十年, 犄角疙瘩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外滩这种顶有名气的地方还是知道的,稍一商量, 就知道该坐什么车了。
等车到站,再问司机和售票员到不到浦江饭店,得到肯定答案后,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地上了车。
上车后,前面的还不忘招呼后面上车的看着李菊萍,千万别让人偷溜了。
本来车上乘客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就挺好奇, 再看他们跟看犯人一样盯着李菊萍,态度还很不客气,好奇心就更重了,纷纷询问起来。
上车的这些人大多是刚得知认购证疑似涨回原价, 他们却早在李菊萍的牵线下,低价卖掉了认购证的。
想到自己可能被李菊萍或者她亲戚哄骗,亏了几十上百块,这些人心里都憋着气,倾诉欲爆棚。
一听身边有人问,就抱怨了起来:“为什么要看着李菊萍?当然是因为她坑了我们钱啊!”
坑钱?这可是大八卦!
车上原本的乘客都精神了起来:“你们这么多人都被她坑钱了?她怎么坑的你们?”
“我们都是机械厂的,去年三个月没发工资,到过年前,厂里领导提出发半个月工资,再用认购证抵半个月工资。”
“这事我知道,我家有亲戚是你们单位的。”车上原本乘客中有人说,“但这跟她坑你们钱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知道这件事,应该知道年前认购证销量不佳的新闻出来后,认购证价格大跌的事吧?”机械厂的职工伸手指向公交中间站着的李菊萍,咬牙切齿道,“这消息就是她传出来的?”
先前说话的乘客纳闷了:“知道是知道,但这消息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认购证价价格没跌?不对啊,要是价格没跌,撒谎对她有什么好处?”
机械厂职工冷笑:“她怎么没好处,她说自己有人脉,可以帮大家牵线卖认购证,消息传开后我们大院的人都急了,都上赶着求她帮忙,几块钱一份卖掉了认购证。”
“几块钱?这么低?”
“可不是!要不是今天都在传认购证价格涨回来了,我们到现在还被她蒙在鼓里呢!”
“价格涨回来了?现在是多少钱一份?”
“不知道,但前天就涨回原价了,”机械厂职工越说越气愤,“你不知道,就昨天,她还跟我们说那些买家压价特别狠,能把认购证价格谈到七八块都是她费尽口舌求到的,一份认购证,至少坑了我们二十多块!”
“嚯!二十多!这也太黑心了!”
“可不是!我们现在去交易所,就是为了去打听清楚认购证现在到底什么价,她到底有没有私吞我们的钱!”
“确实得问清楚。”
类似的谈话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各个角落,那些乘客听说后都对疑似骗子的李菊萍充满好奇,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者伸长脖子朝她望去。
也因为成了车上的焦点,路上李菊萍几次想偷溜都没成,只能被裹挟到了外滩北侧黄浦路十五号的浦江饭店。
他们到时交易所正处于连续竞价阶段,大厅里人声鼎沸,外面人却不多,偶尔有人进出都行色匆匆,没什么人愿意给机械厂这群人眼神。
而机械厂的这些人出发之前,都不觉得消息里的自由市场有多难找,这又不是黑市,交易没有被抓的风险,动嘴巴多问问就知道在哪了。
可真到了这里,从大门看到里面的大显示屏,再看看那些进进出出的穿着时髦的人,不少人面露踌躇,有些挪不动脚步。
“我们真要去找他们打听哪里有买认购证的?”
“他们会告诉我们吗?”
听着大家的议论,没卖认购证,纯粹跟来看热闹的林丽芳站出来说:“成不成的,大家找人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说完,林丽芳就冲一个刚从车上下来的中年男人迎了上去,笑着问对方知不知道附近哪里有买卖认购证的。
但她运气不怎么好,刚下车的男人正烦着,闻言没好气道:“什么认购证?这是证券交易所,炒股的地方,没你说的那地方。”
看到中年男人匆匆走进交易所,担心自己马上要暴露而两股战战的李菊萍瞬间站直了,大声说道:“看看看看,我说什么来着,什么自由市场,什么认购证买卖都是骗人的,你们还非不信,一听认购证涨价了就把我当仇人,拉着我来这里,现在怎么样?傻眼了吧?”
大家确实有点傻眼,这……跟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难道真的没有自由市场?”
“要是没有自由市场,那认购证涨价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听着那些议论,李菊萍心里的担忧渐渐褪去,想今天传开的消息说得再详细有什么用,这群人一辈子没进过几次城,看到那些穿着洋气的人就打怵,能问到什么重要消息?
又想老天爷都站到了她这一边,她要是忽悠不住眼前这些人,简直白活这么多年!
李菊萍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诶呦喂,你们还信那些谣言啊?来之前我就跟你们说了,谣言没准是叶薇传出来的,你们非不信!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我昨天真劝她便宜卖认购证了,以她的性格,真是今天听说的消息,能不亲自来交易所确认真假?她不来,就说明她不信,可她不信,却忽悠你们来,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她想利用你们对付我啊!”
李菊萍啧啧两声说,“叶薇这个姑娘啊,看着挺好,实际上心眼坏着呢,你们是不是觉得她预支工资都要买这么多认购证是脑子瓦特了?我告诉你们,大错特错!”
虽然李菊萍口口声声说消息是叶薇传的,目的是利用大家对付她,给出的理由逻辑上似乎没太大问题,但信的人不多。
叶薇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姑娘,打小就乖巧懂事,父亲牺牲后又毫不犹豫承担起了扶养弟妹的责任。
进了机械厂财务科当干事后,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鼻孔朝天地看人,他们去财务科办事填写单据被卡,问她哪有问题准没错。
比较起来,叶薇在大院里的名声比李菊萍不要强太多。
因此,听到李菊萍的阴谋论,有人忍不住嘀咕说:“那是,要是认购证真涨价了,薇薇预支工资买认购证的行为不但不傻,还很有前瞻性。”
那人嘀咕的声音不大,但谁让她就站在李菊萍边上呢,说的话一个字不漏,全进了李菊萍的耳朵,气得她直磨牙。
她是真想不通,明明叶薇给她上眼药的时候,他们听什么信什么,这一路简直把她当犯人一样盯着。
怎么轮到她给叶薇上眼药,他们一个个都不信了,非但不信,还跟她抬杠,人比人简直气死人!
但李菊萍心里也清楚,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跟这人较劲,而是怎么把大家给忽悠回去。
来之前李菊萍是真的觉得自己要完蛋了,虽然她贪财,但不是没有脑子,劝人低价卖认购证时,她也想过真相一旦曝光,她要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这两年机械厂经营不是很好,虽然工资也在涨,但涨的明显不如那些效益好的单位多,所以大多数人的工资都只有三百出头。
而她到了后期,一份认购证就要吞下二十佣金,按照一个家庭五份认购证来算,她一家就要黑掉一个正式工接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资。
大家不知道真相也就算了,一旦知道了,只找她要钱都算好说话的,那些脾气不好的怕是要直接动手。
所以很多个瞬间里,李菊萍考虑过要不要收手。
但李菊萍又觉得大院里没什么人炒股,就算炒股,也不一定知道买卖认购证的地方在哪里,他们肯定没那么快知道认购证涨价的消息。
既然如此,她完全可以趁这几天压价多收一些认购证,后面认购证要是继续涨,她就慢慢放出认购证涨价的消息,把价格加到和自由市场差不多。
到时那些低价卖认购证的就算听说消息,也会因为难以查证自己卖认购证时价格是多少而认了。而那些高价卖认购证的,也会因为在比较中觉得自己赚了帮她说话。
而她,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认购证价格跌到底就更简单了,她连解释都不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肯定都会因为收回了少许成本而感激她,不会再去追究中间认购证价格有没有炒起来。
因为以上种种,每次想收手时,李菊萍都会想再等等,再等等,最终一拖再拖,让自己落到了如今的境地。
来交易所这一路,李菊萍是真的想溜。
要是能在大家发现前跑回家,收拾东西去乡下亲戚家里躲上三五个月,说不定她非但不用面对邻居们的怒火,还能保住之前赚到的钱。
但叶薇那小赤佬实在可恨,明明一分钱都没亏,看她倒霉就来落井下石,故意撺掇大家来交易所就算了,还故意提醒大家盯着她,让她这一路都没找到合适的逃跑机会。
到了交易所门口,看着林姐拦住那个中年人,他们交谈的时候,李菊萍只觉得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她是真的怕。
好在老天垂怜,那个中年人根本不知道自由市场,她也得以逃过一劫。
但李菊萍知道,交易所里外这么多人,总会有人知道自由市场在哪,让他们继续打听下去,她干的那些事还是会暴露。
想要瞒天过海,她就必须把眼前这些人忽悠回去。
而想把他们忽悠回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怀疑上叶薇,觉得一切都是叶薇的算计,继而怀疑传遍的消息的真实性。
分清楚轻重缓急,李菊萍忍耐着没给刚才嘀咕的人白眼,当没听到一样继续说道:“她是为了在厂领导面前挣表现!”
这话果然吸引到了大家的注意力,众人纷纷询问起来:“什么意思?”
“挣什么表现?”
“你们想啊,她提出买这么多认购证的时候,我们厂是不是还有很多职工闹着不肯要认购证?等到她预支工资都要买一百份认购证的消息传出来,那些闹事的职工是不是很多人态度软化了?”
听李菊萍这么说,好几个人回忆着点了点头:“好像是。”
“你们再想想,我们是不是去财务科领工资的时候顺便签个字,就能领到认购证了,而她那一百份认购证,却是银行工作人员敲锣打鼓地送到我们单位的?”
这事记得的人不少,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
“所以啊,我觉得她预支工资买认购证这件事,实际上是和领导商量好了,演给我们普通职工看的。这件事后,闹事职工态度软化,领导们解决了难题。叶薇虽然亏了钱,但她在领导面前出了头,也就是这事发生在年底评优之后,要是之前,”李菊萍冷笑两声,“她高低能报个先进工作者。”
李菊萍这番猜测虽然阴谋论了点,但乍听起来似乎还真有那么点道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低声议论起来。
李菊萍听着议论,适当再添把柴火道:“你们还可以想想,叶薇买了认购证后,你们问她原因,她是不是跟你们说她觉得认购证能挣钱,还劝你们也留好手里的认购证了?”
有人回答:“是有这么回事。”
也有人不愿相信叶薇和厂里领导沆瀣一气算计他们,说道:“可现在认购证确实涨价了啊!”
“涨价?”
李菊萍冷笑,“刚才那个人明显是老股民,可你们也看到了,他连认购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说明什么你们还不明白吗?”
“说明什么?”
“说明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交易认购证的地方,而大院里传的消息说自由市场就在交易所外面,这说明传出这消息的人根本没来过交易所,相应的,她传出的消息自然是假的。”
李菊萍循循诱导道,“你们好好想想,自从厂里让我们买认购证后,是谁一直说认购证有赚钱的机会?是谁跟我有仇,会花心思传这么狠毒的谣言败坏我的名声?”
有人迟疑猜测道:“是……叶薇?”
“没错!就是叶薇,只有她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李菊萍肯定说完,下结论道,“所以我觉得,我们继续留在这里也只是浪费时间,如果大家还不死心,觉得认购证肯定涨价了,不如回去好好问问叶薇,没准能知道真相。”
先把锅甩给叶薇,李菊萍又表态道,“大家可以放心,回去后我会抽空去亲戚家里问一问,如果他有问题骗了我,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你们说行不行?”
李菊萍的以退为进让不少人开始偏向她,低声商量起来:“我觉得她说的好像有道理,你怎么想?”
“我也这么觉得……”
听着大家的议论,李菊萍眉眼渐渐舒展,信心满满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现在坐车回……”
机械厂职工中没什么人炒股, 被李菊萍忽悠卖了认购证的这些人,更是连交易所在哪都不知道。
但这不是问题,一群人到了公交站后就在那等着,等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过来, 开门便问售票员和司机证券交易所在哪里。
公交虽然是固定线路, 但售票员和司机见的人多, 哪怕没去过, 也知道交易所大概在哪一片,什么车有可能到。
也是他们运气好,第一辆进站的公交虽然不到交易所, 但售票员还真知道它在哪, 说道:“证券交易所?不就站浦江饭店吗?你们坐车去外滩,找人一问就知道了。”
机械厂的这些人甭管祖籍在哪, 都在沪市生活了好几十年, 犄角疙瘩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外滩这种顶有名气的地方还是知道的,稍一商量, 就知道该坐什么车了。
等车到站,再问司机和售票员到不到浦江饭店,得到肯定答案后,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地上了车。
上车后,前面的还不忘招呼后面上车的看着李菊萍,千万别让人偷溜了。
本来车上乘客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就挺好奇, 再看他们跟看犯人一样盯着李菊萍,态度还很不客气,好奇心就更重了,纷纷询问起来。
上车的这些人大多是刚得知认购证疑似涨回原价, 他们却早在李菊萍的牵线下,低价卖掉了认购证的。
想到自己可能被李菊萍或者她亲戚哄骗,亏了几十上百块,这些人心里都憋着气,倾诉欲爆棚。
一听身边有人问,就抱怨了起来:“为什么要看着李菊萍?当然是因为她坑了我们钱啊!”
坑钱?这可是大八卦!
车上原本的乘客都精神了起来:“你们这么多人都被她坑钱了?她怎么坑的你们?”
“我们都是机械厂的,去年三个月没发工资,到过年前,厂里领导提出发半个月工资,再用认购证抵半个月工资。”
“这事我知道,我家有亲戚是你们单位的。”车上原本乘客中有人说,“但这跟她坑你们钱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知道这件事,应该知道年前认购证销量不佳的新闻出来后,认购证价格大跌的事吧?”机械厂的职工伸手指向公交中间站着的李菊萍,咬牙切齿道,“这消息就是她传出来的?”
先前说话的乘客纳闷了:“知道是知道,但这消息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认购证价价格没跌?不对啊,要是价格没跌,撒谎对她有什么好处?”
机械厂职工冷笑:“她怎么没好处,她说自己有人脉,可以帮大家牵线卖认购证,消息传开后我们大院的人都急了,都上赶着求她帮忙,几块钱一份卖掉了认购证。”
“几块钱?这么低?”
“可不是!要不是今天都在传认购证价格涨回来了,我们到现在还被她蒙在鼓里呢!”
“价格涨回来了?现在是多少钱一份?”
“不知道,但前天就涨回原价了,”机械厂职工越说越气愤,“你不知道,就昨天,她还跟我们说那些买家压价特别狠,能把认购证价格谈到七八块都是她费尽口舌求到的,一份认购证,至少坑了我们二十多块!”
“嚯!二十多!这也太黑心了!”
“可不是!我们现在去交易所,就是为了去打听清楚认购证现在到底什么价,她到底有没有私吞我们的钱!”
“确实得问清楚。”
类似的谈话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各个角落,那些乘客听说后都对疑似骗子的李菊萍充满好奇,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者伸长脖子朝她望去。
也因为成了车上的焦点,路上李菊萍几次想偷溜都没成,只能被裹挟到了外滩北侧黄浦路十五号的浦江饭店。
他们到时交易所正处于连续竞价阶段,大厅里人声鼎沸,外面人却不多,偶尔有人进出都行色匆匆,没什么人愿意给机械厂这群人眼神。
而机械厂的这些人出发之前,都不觉得消息里的自由市场有多难找,这又不是黑市,交易没有被抓的风险,动嘴巴多问问就知道在哪了。
可真到了这里,从大门看到里面的大显示屏,再看看那些进进出出的穿着时髦的人,不少人面露踌躇,有些挪不动脚步。
“我们真要去找他们打听哪里有买认购证的?”
“他们会告诉我们吗?”
听着大家的议论,没卖认购证,纯粹跟来看热闹的林丽芳站出来说:“成不成的,大家找人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说完,林丽芳就冲一个刚从车上下来的中年男人迎了上去,笑着问对方知不知道附近哪里有买卖认购证的。
但她运气不怎么好,刚下车的男人正烦着,闻言没好气道:“什么认购证?这是证券交易所,炒股的地方,没你说的那地方。”
看到中年男人匆匆走进交易所,担心自己马上要暴露而两股战战的李菊萍瞬间站直了,大声说道:“看看看看,我说什么来着,什么自由市场,什么认购证买卖都是骗人的,你们还非不信,一听认购证涨价了就把我当仇人,拉着我来这里,现在怎么样?傻眼了吧?”
大家确实有点傻眼,这……跟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难道真的没有自由市场?”
“要是没有自由市场,那认购证涨价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听着那些议论,李菊萍心里的担忧渐渐褪去,想今天传开的消息说得再详细有什么用,这群人一辈子没进过几次城,看到那些穿着洋气的人就打怵,能问到什么重要消息?
又想老天爷都站到了她这一边,她要是忽悠不住眼前这些人,简直白活这么多年!
李菊萍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诶呦喂,你们还信那些谣言啊?来之前我就跟你们说了,谣言没准是叶薇传出来的,你们非不信!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我昨天真劝她便宜卖认购证了,以她的性格,真是今天听说的消息,能不亲自来交易所确认真假?她不来,就说明她不信,可她不信,却忽悠你们来,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她想利用你们对付我啊!”
李菊萍啧啧两声说,“叶薇这个姑娘啊,看着挺好,实际上心眼坏着呢,你们是不是觉得她预支工资都要买这么多认购证是脑子瓦特了?我告诉你们,大错特错!”
虽然李菊萍口口声声说消息是叶薇传的,目的是利用大家对付她,给出的理由逻辑上似乎没太大问题,但信的人不多。
叶薇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姑娘,打小就乖巧懂事,父亲牺牲后又毫不犹豫承担起了扶养弟妹的责任。
进了机械厂财务科当干事后,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鼻孔朝天地看人,他们去财务科办事填写单据被卡,问她哪有问题准没错。
比较起来,叶薇在大院里的名声比李菊萍不要强太多。
因此,听到李菊萍的阴谋论,有人忍不住嘀咕说:“那是,要是认购证真涨价了,薇薇预支工资买认购证的行为不但不傻,还很有前瞻性。”
那人嘀咕的声音不大,但谁让她就站在李菊萍边上呢,说的话一个字不漏,全进了李菊萍的耳朵,气得她直磨牙。
她是真想不通,明明叶薇给她上眼药的时候,他们听什么信什么,这一路简直把她当犯人一样盯着。
怎么轮到她给叶薇上眼药,他们一个个都不信了,非但不信,还跟她抬杠,人比人简直气死人!
但李菊萍心里也清楚,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跟这人较劲,而是怎么把大家给忽悠回去。
来之前李菊萍是真的觉得自己要完蛋了,虽然她贪财,但不是没有脑子,劝人低价卖认购证时,她也想过真相一旦曝光,她要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这两年机械厂经营不是很好,虽然工资也在涨,但涨的明显不如那些效益好的单位多,所以大多数人的工资都只有三百出头。
而她到了后期,一份认购证就要吞下二十佣金,按照一个家庭五份认购证来算,她一家就要黑掉一个正式工接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资。
大家不知道真相也就算了,一旦知道了,只找她要钱都算好说话的,那些脾气不好的怕是要直接动手。
所以很多个瞬间里,李菊萍考虑过要不要收手。
但李菊萍又觉得大院里没什么人炒股,就算炒股,也不一定知道买卖认购证的地方在哪里,他们肯定没那么快知道认购证涨价的消息。
既然如此,她完全可以趁这几天压价多收一些认购证,后面认购证要是继续涨,她就慢慢放出认购证涨价的消息,把价格加到和自由市场差不多。
到时那些低价卖认购证的就算听说消息,也会因为难以查证自己卖认购证时价格是多少而认了。而那些高价卖认购证的,也会因为在比较中觉得自己赚了帮她说话。
而她,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认购证价格跌到底就更简单了,她连解释都不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肯定都会因为收回了少许成本而感激她,不会再去追究中间认购证价格有没有炒起来。
因为以上种种,每次想收手时,李菊萍都会想再等等,再等等,最终一拖再拖,让自己落到了如今的境地。
来交易所这一路,李菊萍是真的想溜。
要是能在大家发现前跑回家,收拾东西去乡下亲戚家里躲上三五个月,说不定她非但不用面对邻居们的怒火,还能保住之前赚到的钱。
但叶薇那小赤佬实在可恨,明明一分钱都没亏,看她倒霉就来落井下石,故意撺掇大家来交易所就算了,还故意提醒大家盯着她,让她这一路都没找到合适的逃跑机会。
到了交易所门口,看着林姐拦住那个中年人,他们交谈的时候,李菊萍只觉得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她是真的怕。
好在老天垂怜,那个中年人根本不知道自由市场,她也得以逃过一劫。
但李菊萍知道,交易所里外这么多人,总会有人知道自由市场在哪,让他们继续打听下去,她干的那些事还是会暴露。
想要瞒天过海,她就必须把眼前这些人忽悠回去。
而想把他们忽悠回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怀疑上叶薇,觉得一切都是叶薇的算计,继而怀疑传遍的消息的真实性。
分清楚轻重缓急,李菊萍忍耐着没给刚才嘀咕的人白眼,当没听到一样继续说道:“她是为了在厂领导面前挣表现!”
这话果然吸引到了大家的注意力,众人纷纷询问起来:“什么意思?”
“挣什么表现?”
“你们想啊,她提出买这么多认购证的时候,我们厂是不是还有很多职工闹着不肯要认购证?等到她预支工资都要买一百份认购证的消息传出来,那些闹事的职工是不是很多人态度软化了?”
听李菊萍这么说,好几个人回忆着点了点头:“好像是。”
“你们再想想,我们是不是去财务科领工资的时候顺便签个字,就能领到认购证了,而她那一百份认购证,却是银行工作人员敲锣打鼓地送到我们单位的?”
这事记得的人不少,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
“所以啊,我觉得她预支工资买认购证这件事,实际上是和领导商量好了,演给我们普通职工看的。这件事后,闹事职工态度软化,领导们解决了难题。叶薇虽然亏了钱,但她在领导面前出了头,也就是这事发生在年底评优之后,要是之前,”李菊萍冷笑两声,“她高低能报个先进工作者。”
李菊萍这番猜测虽然阴谋论了点,但乍听起来似乎还真有那么点道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低声议论起来。
李菊萍听着议论,适当再添把柴火道:“你们还可以想想,叶薇买了认购证后,你们问她原因,她是不是跟你们说她觉得认购证能挣钱,还劝你们也留好手里的认购证了?”
有人回答:“是有这么回事。”
也有人不愿相信叶薇和厂里领导沆瀣一气算计他们,说道:“可现在认购证确实涨价了啊!”
“涨价?”
李菊萍冷笑,“刚才那个人明显是老股民,可你们也看到了,他连认购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说明什么你们还不明白吗?”
“说明什么?”
“说明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交易认购证的地方,而大院里传的消息说自由市场就在交易所外面,这说明传出这消息的人根本没来过交易所,相应的,她传出的消息自然是假的。”
李菊萍循循诱导道,“你们好好想想,自从厂里让我们买认购证后,是谁一直说认购证有赚钱的机会?是谁跟我有仇,会花心思传这么狠毒的谣言败坏我的名声?”
有人迟疑猜测道:“是……叶薇?”
“没错!就是叶薇,只有她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李菊萍肯定说完,下结论道,“所以我觉得,我们继续留在这里也只是浪费时间,如果大家还不死心,觉得认购证肯定涨价了,不如回去好好问问叶薇,没准能知道真相。”
先把锅甩给叶薇,李菊萍又表态道,“大家可以放心,回去后我会抽空去亲戚家里问一问,如果他有问题骗了我,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你们说行不行?”
李菊萍的以退为进让不少人开始偏向她,低声商量起来:“我觉得她说的好像有道理,你怎么想?”
“我也这么觉得……”
听着大家的议论,李菊萍眉眼渐渐舒展,信心满满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现在坐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