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5节
但接连看了几篇报道后,叶薇发现这些报道的时间集中在认购证发行前两天。到了第三天,各大报纸就没有再提过认购证的销售情况。
全国性的报纸不提也就算了,沪市再繁华也不过是一座城市,临近过年新闻多,可能确实没有更多篇幅报道相关事件。
可沪市本地报纸没有再报道相关消息……叶薇觉得说不过去。
毕竟沪市发行股票认购证不算小事,最近又没有什么大新闻,为了热度和销量,沪市本地的各大报纸都不应该放弃后续的追踪报道。
又因为人都是从众的,如果媒体争相报道认购证销售火爆,对认购证的后续销售肯定有帮助。而从上面领导给机械厂下任务来看,他们显然非常在意这次认购证的销售,所以如果认购证销售真的火爆,他们应该也很乐于看到相关报道。
但现在的情况是,报纸缄默了,上面领导也没有站出来表示反对,这说明什么?
叶薇陷入沉思,直到柜台那里传来广播声,才回过神合上这最后一份报纸。站定凝听片刻,转身走到长桌前问:“徐姐,您经常听本地广播吗?”
徐姐正准备伸手去拿毛线,听见声音停住动作,抬头笑道:“我这工作清闲,没事也只能听听广播了,一般都是听本地广播台,怎么了吗?”
叶薇说道:“没什么,我只是想跟您打听一下,这几天您有没有听过认购证相关的新闻?”
徐姐闻言并不意外,这两天厂里谁不打听认购证啊,只是没想到叶薇会来问她。
阅览室的工作虽然清闲,但在厂里不算重要岗位,平时来的职工也不多,以至于她在单位里有点小透明。
这次用认购证抵工资的消息出来后,厂里职工到处打听认购证是个什么东西,她以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结果她的解释没什么人听。
要是光没人听就算了,偏偏那些没炒过股也不怎么看新闻的老爷们,把她的解释转述出去后,大家信得不得了。
徐姐觉得什么意思啊!瞧不起她是女的是不?
徐姐也是有脾气的,想既然大家不爱听,她就不说了。
谁想今天刚打开广播,叶薇就问了她这问题,忙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那你可是问对人了,这认购证的新闻,我敢说我们单位没人知道的有我多。”
叶薇眼睛一亮:“真的?”
“那当然!”徐姐挺胸抬头,得意说道,“厂里传的那些消息,一大半都是我说的,知道吧?”边问边拿眼睛瞅叶薇。
叶薇还真不知道,她听说的认购证相关消息都不知道是第几手了,源头是谁真不好追溯。
但她没有怀疑徐姐在说大话,上身前倾问道:“那您这几天有听过认购证销售情况的新闻吗?”
徐姐微微一愣,没想到叶薇的问题如此与众不同,好在这问题她能答得上:“认购证刚开始卖那两天,广播有提到过销售特别火爆,银行门口排着长队,但这两天……”
徐姐思索起来,良久后说道,“只听过说认购证销售,还有购买地址的播报,没听广播说销售情况怎么样。”说完诶了声,“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是这样的,厂里不是要用认购证抵工资吗?”叶薇手肘撑在长桌上说,“我以前没炒过股,不懂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两天又总是听大家说它不好,就想多了解一下,看看用认购证抵工资到底是好还是坏。”
“当然是坏啊!”徐姐想也不想说,“那认购证要是能赚钱,厂里能用它来抵工资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叶薇表情犹豫,“您刚才不还说广播报道这次认购证卖得很好,银行门口排长队吗?”
“就是因为它卖得好,才挣不到什么钱啊,”徐姐给了叶薇一个“你太年轻”的眼神说,“你想啊,总共才十几支股票,卖出去这么多认购证,中签率得多低啊!”
这不仅是徐姐的想法,也是机械厂大多数人的想法,叶薇没有和她争辩,只再次询问:“您这两天真没听到广播报道认购证的销售情况?”
徐姐肯定摇头:“没有。”
叶薇心里有数了,借口忙工作,和徐姐道谢后离开。
等回到楼上,叶薇直奔科长办公室找罗科长请假,流程走完出了机械厂大门,便坐车直奔黄浦区去。
第6章 脑子瓦特了? 【高情商:你这几天遇到……
其实想调查认购证的销售情况,不是非得去黄浦区。
虽然沪市证券交易所确实在这里,但这次认购证通过包括证券公司、银行和信托公司在内的四百多个营业网点进行销售,机械厂所在的杨树区也有营业点。
但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不过两年,沪市炒股氛围并不浓厚,黄浦区因为是中心城区,居民大多比较有钱,且证券交易所和几大证券公司的主要营业点在这里,股民相对多一些。
杨树区不同,它是工厂区,居民思想比较保守,更倾向于端铁饭碗,所以下海做生意的都不多,何况是炒股。
比如机械厂,职工加上家属上万人,但股民寥寥无几。
因此,叶薇觉得杨树区的销售点门可罗雀不算什么,但如果黄浦区的各大销售点都销售不佳,基本能印证字幕内容是真的。
问题在于黄浦区地方很大,认购证销售点也非常多,而她只有一个人,想每个营业点都调查到,无异于异想天开,她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点蹲守。
另外,因为认购证明天就要截止销售,时间严重不足,所以就算是有限的几个点,她想凭借一己之力都调查完也不容易。
毕竟一个时间段的销售情况证明不了什么,就算是不完全统计,也该拿到至少一天的数据。
可她又不是孙悟空,有什么办法分、身去几个销售点门口蹲守呢?
车上叶薇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临下车时看到路边发传单的一个半大孩子,终于有了主意。
下车后她没有直奔认购证销售点,而是去了附近的弄堂,找到了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提出让他帮忙找几个人做问卷调查,有辛苦费。
这世上能抵抗金钱诱惑的还是少数,虽然叶薇能给的钱不多,但她找的人是个学生,对金钱不是很有概念。
听说站在什么营业点门口守一天,记下有多少人进出就能拿十块钱,他立刻就心动了。再等听叶薇说如果他能拉到朋友一起,一个人头加一块,简直恨不得立刻上岗。
最后,这人按照叶薇的要求,找到了横跨初中高中大学,且都很有耐心的十个人。
确定人选后,叶薇拿出趁学生去拉人时卖的草稿本,画出简单的表格,一个个发下去,再带他们到附近的销售点,让他们在门口守着进出的人。
而她自己,则一个销售点一个销售点地问过去,希望能从各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口中问出点内幕消息。
只是能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基本都有八百个心眼,消息不容易套,所以不管叶薇怎么旁敲侧击,他们的回答都是认购证销售情况良好。
就算叶薇进销售点后十几分钟也没见人进来,他们也能面不改色地说:“现在是工作时间,来买认购证的人自然不多,你要不要买认购证呀,不买别问这么多好不啦?”
叶薇无奈,只好再次改变策略,将目标放在各销售点周围的店铺上。
也是她运气好,进第一家店就从老板娘口中套出了不少消息。
那是一家开在证券公司营业点对面的面馆,规模不算大,店面只三四十个平方,摆了四五张长条桌。
因为老板手艺好,面馆生意非常不错,叶薇下午两点多进店时里面还有好几名顾客。不过等她吃完,就没什么人再进来了,老板娘清闲下来,就有了时间和她聊天。
闲聊过程中,叶薇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往认购证销售上面引,说道:“我听人说买了认购证就能抽签买股票,炒股挣大钱,就和家里商量商量着拿出了一个月工资,准备多买几张认购证回去。”
老板娘是个热心人,一听这话连忙问:“谁跟你说认购证能挣大钱的?他坑你呢,现在谁买认购证啊,你揣着一个月工资买认购证,还不如把这钱扔水里有水花。”
“不能吧,我听新闻上说认购证开售前一晚,好些人连夜来排长队?”叶薇佯装狐疑问,“这么多人买,不可能是坑人的吧?”
“开售前是这样,那天晚上他也去排队了,”老板娘伸手一指丈夫,抱怨道,“我让他不要去,他也是非说这东西能挣钱,一定要去,结果怎么着?刚排到他买完认购证出来一看,外面没人了。”
温月心思一动,问:“然后呢?”
“然后就没人排队了啊,开售那天上午来买认购证的是不少,但大家来了一看现场情况跟新闻上报的销售火爆不一样,就都犹豫了,第二天陆陆续续还有人来买认购证,到这两天……”老板娘啧了声,指着对面的营业点说,“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几个人进去。”
叶薇顺着她指的看过去,思索着说:“可我刚才去问认购证卖得怎么样,工作人员跟我说卖得挺好?”
“他们都是有任务的,巴不得你多买几份认购证,当然跟你说卖得挺好,实际上呢?”老板娘嗤笑,“这几天他们来我家吃面,哪次没有唉声叹气,抱怨认购证难卖?你再看我家那个,认购证要是卖得好,他能成天板着个脸吗?早笑开花了。”
叶薇又看向柜台后面坐着的老板,他脸色确实不太好,但她之前以为他是天生棺材脸来着。收回目光又看向老板娘:“我看您心情倒还好。”
“不好能怎么办呢?跟他一样唉声叹气就能挽回损失了?”老板娘心性开阔,语气轻松道,“反正他买得不多,几天利润我们亏得起,就当让他买个教训了。”
说完看向叶薇,“我是看你性格好,这个点对面又没人来吃东西,才跟你说这些,不然让他们卖认购证的听到,说不定要跟我们吵架。你还年轻,出来工作没几年,赚点钱不容易,可别犯糊涂把钱花在这上面。”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连着三条字幕,让叶薇忍不住唇角微抽,好在她这两天已经习惯字幕出现,没有表现出异样,神色淡定地和老板娘道谢。
有了这次经验,后面叶薇就知道怎么套话了。
一个下午花了近二十块钱,买到手的东西有香烟、饮料甚至卫生用品,见她买了东西,那些老板也愿意跟她说几句真心话。
而那些真心话内容和面馆老板娘说的大差不差,可见这次认购证销售状况确实惨淡。
问到太阳落山,叶薇回去找临时雇的那些人,从他们手中接过简易调查表,根据数据随口提几个问题,确认他们不是瞎填后每人十块钱,牵头的再多给十块,再把他们送到弄堂口就坐车回去了。
到家时叶芳刚做好晚饭,看到她回来连忙笑着说:“姐你快洗手,可以准备开饭了。”
叶薇应声,环视饭厅一圈问:“你二哥呢?”
几乎叶薇话音刚落,叶兵就从她房间钻了出来,邀功说道:“姐我今天帮你换了床单被罩,趁上午太阳大都洗干净了,现在给你铺床呢。”
叶薇抱着围巾帽子进屋,看看刚被叶兵折起来的棉被,挑眉问:“你今天没去工作?”
叶兵摸摸鼻子:“我昨天想了一晚上,觉得姐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早上起来后我去了趟饭店,跟老板说了要用心学习的事,后面几天我不用去发传单了。”
说完又邀功道,“姐,我今天写了一天作业,可用功了!”
“好,保持这个学习劲头,不要松懈。”
叶薇拍拍叶兵的肩膀,将帽子和围巾挂好,再把收来的那些本子都放到书桌上。
叶兵好奇心重,看到就问起来,但八字还没一撇,叶薇暂时不想告诉弟妹她琢磨买认购证的事,就把他的问题含糊了过去。
心里惦记着调查结果,囫囵吃过晚饭后,叶薇就钻进房间整理起来。
调查结果不算完整也不够准确,但从客流量可以看出,认购证的销售情况,跟她从各销售点对面商家口中问到的基本相符,也基本能印证字幕内容的真实性。
琢磨一晚上,隔天到了单位,叶薇便直奔科长办公室找罗丽娟,向她提出想预支半年工资,连同前三个月未发工资凑足三千块,找厂里买一百份认购证的事。
正在为如何动员职工,抓紧时间来财务科领取工资及认购证的罗丽娟,听到叶薇的话后瞪大双眼,看了她好一会后才憋出一句:“小叶你……昨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没……”
叶薇刚开口,便看到字幕突然出现:
【高情商:你这几天遇到什么事了?
低情商:你脑子怎么突然瓦特了?】
她咽下否认,沉默无声蔓延。
第7章 李菊萍搞事 她一脚踹开了吴家的门!……
因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机械厂的新鲜事通常有半天的传播期。
像厂里发生的事,那些不在机械厂上班的人,通常要到中午或者晚上吃饭才能听说。大院里发生的事,那些上班的人也要到下班回来后才会知道。
但叶薇预支半年工资买认购证这事太稀奇,发生不久,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迅速掠过机械厂门口的宽阔马路,飘进了家属院没有上班的众人耳中。
全国性的报纸不提也就算了,沪市再繁华也不过是一座城市,临近过年新闻多,可能确实没有更多篇幅报道相关事件。
可沪市本地报纸没有再报道相关消息……叶薇觉得说不过去。
毕竟沪市发行股票认购证不算小事,最近又没有什么大新闻,为了热度和销量,沪市本地的各大报纸都不应该放弃后续的追踪报道。
又因为人都是从众的,如果媒体争相报道认购证销售火爆,对认购证的后续销售肯定有帮助。而从上面领导给机械厂下任务来看,他们显然非常在意这次认购证的销售,所以如果认购证销售真的火爆,他们应该也很乐于看到相关报道。
但现在的情况是,报纸缄默了,上面领导也没有站出来表示反对,这说明什么?
叶薇陷入沉思,直到柜台那里传来广播声,才回过神合上这最后一份报纸。站定凝听片刻,转身走到长桌前问:“徐姐,您经常听本地广播吗?”
徐姐正准备伸手去拿毛线,听见声音停住动作,抬头笑道:“我这工作清闲,没事也只能听听广播了,一般都是听本地广播台,怎么了吗?”
叶薇说道:“没什么,我只是想跟您打听一下,这几天您有没有听过认购证相关的新闻?”
徐姐闻言并不意外,这两天厂里谁不打听认购证啊,只是没想到叶薇会来问她。
阅览室的工作虽然清闲,但在厂里不算重要岗位,平时来的职工也不多,以至于她在单位里有点小透明。
这次用认购证抵工资的消息出来后,厂里职工到处打听认购证是个什么东西,她以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结果她的解释没什么人听。
要是光没人听就算了,偏偏那些没炒过股也不怎么看新闻的老爷们,把她的解释转述出去后,大家信得不得了。
徐姐觉得什么意思啊!瞧不起她是女的是不?
徐姐也是有脾气的,想既然大家不爱听,她就不说了。
谁想今天刚打开广播,叶薇就问了她这问题,忙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那你可是问对人了,这认购证的新闻,我敢说我们单位没人知道的有我多。”
叶薇眼睛一亮:“真的?”
“那当然!”徐姐挺胸抬头,得意说道,“厂里传的那些消息,一大半都是我说的,知道吧?”边问边拿眼睛瞅叶薇。
叶薇还真不知道,她听说的认购证相关消息都不知道是第几手了,源头是谁真不好追溯。
但她没有怀疑徐姐在说大话,上身前倾问道:“那您这几天有听过认购证销售情况的新闻吗?”
徐姐微微一愣,没想到叶薇的问题如此与众不同,好在这问题她能答得上:“认购证刚开始卖那两天,广播有提到过销售特别火爆,银行门口排着长队,但这两天……”
徐姐思索起来,良久后说道,“只听过说认购证销售,还有购买地址的播报,没听广播说销售情况怎么样。”说完诶了声,“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是这样的,厂里不是要用认购证抵工资吗?”叶薇手肘撑在长桌上说,“我以前没炒过股,不懂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两天又总是听大家说它不好,就想多了解一下,看看用认购证抵工资到底是好还是坏。”
“当然是坏啊!”徐姐想也不想说,“那认购证要是能赚钱,厂里能用它来抵工资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叶薇表情犹豫,“您刚才不还说广播报道这次认购证卖得很好,银行门口排长队吗?”
“就是因为它卖得好,才挣不到什么钱啊,”徐姐给了叶薇一个“你太年轻”的眼神说,“你想啊,总共才十几支股票,卖出去这么多认购证,中签率得多低啊!”
这不仅是徐姐的想法,也是机械厂大多数人的想法,叶薇没有和她争辩,只再次询问:“您这两天真没听到广播报道认购证的销售情况?”
徐姐肯定摇头:“没有。”
叶薇心里有数了,借口忙工作,和徐姐道谢后离开。
等回到楼上,叶薇直奔科长办公室找罗科长请假,流程走完出了机械厂大门,便坐车直奔黄浦区去。
第6章 脑子瓦特了? 【高情商:你这几天遇到……
其实想调查认购证的销售情况,不是非得去黄浦区。
虽然沪市证券交易所确实在这里,但这次认购证通过包括证券公司、银行和信托公司在内的四百多个营业网点进行销售,机械厂所在的杨树区也有营业点。
但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不过两年,沪市炒股氛围并不浓厚,黄浦区因为是中心城区,居民大多比较有钱,且证券交易所和几大证券公司的主要营业点在这里,股民相对多一些。
杨树区不同,它是工厂区,居民思想比较保守,更倾向于端铁饭碗,所以下海做生意的都不多,何况是炒股。
比如机械厂,职工加上家属上万人,但股民寥寥无几。
因此,叶薇觉得杨树区的销售点门可罗雀不算什么,但如果黄浦区的各大销售点都销售不佳,基本能印证字幕内容是真的。
问题在于黄浦区地方很大,认购证销售点也非常多,而她只有一个人,想每个营业点都调查到,无异于异想天开,她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点蹲守。
另外,因为认购证明天就要截止销售,时间严重不足,所以就算是有限的几个点,她想凭借一己之力都调查完也不容易。
毕竟一个时间段的销售情况证明不了什么,就算是不完全统计,也该拿到至少一天的数据。
可她又不是孙悟空,有什么办法分、身去几个销售点门口蹲守呢?
车上叶薇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临下车时看到路边发传单的一个半大孩子,终于有了主意。
下车后她没有直奔认购证销售点,而是去了附近的弄堂,找到了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提出让他帮忙找几个人做问卷调查,有辛苦费。
这世上能抵抗金钱诱惑的还是少数,虽然叶薇能给的钱不多,但她找的人是个学生,对金钱不是很有概念。
听说站在什么营业点门口守一天,记下有多少人进出就能拿十块钱,他立刻就心动了。再等听叶薇说如果他能拉到朋友一起,一个人头加一块,简直恨不得立刻上岗。
最后,这人按照叶薇的要求,找到了横跨初中高中大学,且都很有耐心的十个人。
确定人选后,叶薇拿出趁学生去拉人时卖的草稿本,画出简单的表格,一个个发下去,再带他们到附近的销售点,让他们在门口守着进出的人。
而她自己,则一个销售点一个销售点地问过去,希望能从各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口中问出点内幕消息。
只是能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基本都有八百个心眼,消息不容易套,所以不管叶薇怎么旁敲侧击,他们的回答都是认购证销售情况良好。
就算叶薇进销售点后十几分钟也没见人进来,他们也能面不改色地说:“现在是工作时间,来买认购证的人自然不多,你要不要买认购证呀,不买别问这么多好不啦?”
叶薇无奈,只好再次改变策略,将目标放在各销售点周围的店铺上。
也是她运气好,进第一家店就从老板娘口中套出了不少消息。
那是一家开在证券公司营业点对面的面馆,规模不算大,店面只三四十个平方,摆了四五张长条桌。
因为老板手艺好,面馆生意非常不错,叶薇下午两点多进店时里面还有好几名顾客。不过等她吃完,就没什么人再进来了,老板娘清闲下来,就有了时间和她聊天。
闲聊过程中,叶薇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往认购证销售上面引,说道:“我听人说买了认购证就能抽签买股票,炒股挣大钱,就和家里商量商量着拿出了一个月工资,准备多买几张认购证回去。”
老板娘是个热心人,一听这话连忙问:“谁跟你说认购证能挣大钱的?他坑你呢,现在谁买认购证啊,你揣着一个月工资买认购证,还不如把这钱扔水里有水花。”
“不能吧,我听新闻上说认购证开售前一晚,好些人连夜来排长队?”叶薇佯装狐疑问,“这么多人买,不可能是坑人的吧?”
“开售前是这样,那天晚上他也去排队了,”老板娘伸手一指丈夫,抱怨道,“我让他不要去,他也是非说这东西能挣钱,一定要去,结果怎么着?刚排到他买完认购证出来一看,外面没人了。”
温月心思一动,问:“然后呢?”
“然后就没人排队了啊,开售那天上午来买认购证的是不少,但大家来了一看现场情况跟新闻上报的销售火爆不一样,就都犹豫了,第二天陆陆续续还有人来买认购证,到这两天……”老板娘啧了声,指着对面的营业点说,“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几个人进去。”
叶薇顺着她指的看过去,思索着说:“可我刚才去问认购证卖得怎么样,工作人员跟我说卖得挺好?”
“他们都是有任务的,巴不得你多买几份认购证,当然跟你说卖得挺好,实际上呢?”老板娘嗤笑,“这几天他们来我家吃面,哪次没有唉声叹气,抱怨认购证难卖?你再看我家那个,认购证要是卖得好,他能成天板着个脸吗?早笑开花了。”
叶薇又看向柜台后面坐着的老板,他脸色确实不太好,但她之前以为他是天生棺材脸来着。收回目光又看向老板娘:“我看您心情倒还好。”
“不好能怎么办呢?跟他一样唉声叹气就能挽回损失了?”老板娘心性开阔,语气轻松道,“反正他买得不多,几天利润我们亏得起,就当让他买个教训了。”
说完看向叶薇,“我是看你性格好,这个点对面又没人来吃东西,才跟你说这些,不然让他们卖认购证的听到,说不定要跟我们吵架。你还年轻,出来工作没几年,赚点钱不容易,可别犯糊涂把钱花在这上面。”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老板娘心肠很好,但下次别劝了】
连着三条字幕,让叶薇忍不住唇角微抽,好在她这两天已经习惯字幕出现,没有表现出异样,神色淡定地和老板娘道谢。
有了这次经验,后面叶薇就知道怎么套话了。
一个下午花了近二十块钱,买到手的东西有香烟、饮料甚至卫生用品,见她买了东西,那些老板也愿意跟她说几句真心话。
而那些真心话内容和面馆老板娘说的大差不差,可见这次认购证销售状况确实惨淡。
问到太阳落山,叶薇回去找临时雇的那些人,从他们手中接过简易调查表,根据数据随口提几个问题,确认他们不是瞎填后每人十块钱,牵头的再多给十块,再把他们送到弄堂口就坐车回去了。
到家时叶芳刚做好晚饭,看到她回来连忙笑着说:“姐你快洗手,可以准备开饭了。”
叶薇应声,环视饭厅一圈问:“你二哥呢?”
几乎叶薇话音刚落,叶兵就从她房间钻了出来,邀功说道:“姐我今天帮你换了床单被罩,趁上午太阳大都洗干净了,现在给你铺床呢。”
叶薇抱着围巾帽子进屋,看看刚被叶兵折起来的棉被,挑眉问:“你今天没去工作?”
叶兵摸摸鼻子:“我昨天想了一晚上,觉得姐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早上起来后我去了趟饭店,跟老板说了要用心学习的事,后面几天我不用去发传单了。”
说完又邀功道,“姐,我今天写了一天作业,可用功了!”
“好,保持这个学习劲头,不要松懈。”
叶薇拍拍叶兵的肩膀,将帽子和围巾挂好,再把收来的那些本子都放到书桌上。
叶兵好奇心重,看到就问起来,但八字还没一撇,叶薇暂时不想告诉弟妹她琢磨买认购证的事,就把他的问题含糊了过去。
心里惦记着调查结果,囫囵吃过晚饭后,叶薇就钻进房间整理起来。
调查结果不算完整也不够准确,但从客流量可以看出,认购证的销售情况,跟她从各销售点对面商家口中问到的基本相符,也基本能印证字幕内容的真实性。
琢磨一晚上,隔天到了单位,叶薇便直奔科长办公室找罗丽娟,向她提出想预支半年工资,连同前三个月未发工资凑足三千块,找厂里买一百份认购证的事。
正在为如何动员职工,抓紧时间来财务科领取工资及认购证的罗丽娟,听到叶薇的话后瞪大双眼,看了她好一会后才憋出一句:“小叶你……昨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没……”
叶薇刚开口,便看到字幕突然出现:
【高情商:你这几天遇到什么事了?
低情商:你脑子怎么突然瓦特了?】
她咽下否认,沉默无声蔓延。
第7章 李菊萍搞事 她一脚踹开了吴家的门!……
因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机械厂的新鲜事通常有半天的传播期。
像厂里发生的事,那些不在机械厂上班的人,通常要到中午或者晚上吃饭才能听说。大院里发生的事,那些上班的人也要到下班回来后才会知道。
但叶薇预支半年工资买认购证这事太稀奇,发生不久,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迅速掠过机械厂门口的宽阔马路,飘进了家属院没有上班的众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