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关羽和张飞都是直性子,越想越不是滋味。
刘备把孙灵当亲闺女疼,赵云连命根子似的亮银枪都舍得给她用。相比之下自己就显得不够上心。想到孙灵经常送他们赤焰烧喝,还总是甜甜地喊关叔、张叔,两人心里很过意不去。
“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张飞挠着头说,“最值钱的就是这身功夫和兵器了。”
“说得对,”关羽摸着长须点头,“不如把看家本领教给她。”
于是两人也加入了教孙灵武艺的行列。
关羽先展示了他的绝技。他翻身上马,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只见他猛夹马腹,赤兔马如离弦之箭冲出,刀锋划过木桩时,十步外的草靶应声而断。
这一招万军中斩将,确实名不虚传。
张飞不甘示弱,把丈八蛇矛往地上一插。他扎稳马步,深吸一口气,突然暴喝一声:“哈!”
声浪震得旁边兵器架哗啦作响,三十步外的一排青竹“咔嚓”裂开。
孙灵赶紧捂住耳朵,还是被震得后退了两步。
“来,丫头,关叔教你用刀!”
“别听他的,先学张叔的狮子吼!”
两人争着要教孙灵。可惜青龙偃月刀太重,孙灵根本挥不动。狮子吼需要深厚的内力,孙灵也学不来。但两人不死心,一有空就来找孙灵,连最宝贝的兵器都随便她用。
庞统看到这情形,心里难受极了。
刘备擅长交际,诸葛亮近乎全才,赵云、关羽、张飞个个都有绝技。他这个文臣会的,诸葛亮都会。
苦思冥想后,他终于想到自己最拿手的是辩论,于是也常来找孙灵切磋。
孙灵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先赴刘备的约,再跟诸葛亮学飞鸢,剩下的时间被赵云、关羽、张飞争着教武艺,庞统还要见缝插针找她辩论。
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感叹。
啊~要是孙灵会分身术该有多好!
一年后,她完全掌握了飞鸢驾驶技术。
孙灵从山顶一跃而下,熟练地操纵飞鸢滑过山脊,在湖面盘旋两圈,稳稳地降落在终点。诸葛亮早已等在那里。
她利落地解开防护带,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怎么样?我是不是可以出师了?”
诸葛亮笑道:“可以。那么,攻打凉州在即,你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吗?”
第39章
建安五年(200年),天下三分之势初现。
江东方面,孙策已平定交州,势力范围南至南海,其辖地对荆州形成东南夹击之势。
刘备据有益州全境,正厉兵秣马,准备北伐。
三足鼎立之下,各方暂时维持着表面和平。然而曹操一纸诏书,命马腾入朝为官,打破了这一微妙平衡。
此时曹操势力最为强盛。
自官渡大败袁绍后,他采纳郭嘉之计,暂缓进攻袁氏残余势力。袁绍病逝,袁谭、袁尚兄弟内斗,曹操趁机攻占邺城,彻底扫平河北。
随后他将行政中心移至邺城,形成“许昌主汉室,邺城主霸业”的双都格局。
在平定河北后,曹操将目光转向西北。他亲率大军,先后平定羌胡、南匈奴等部族,控制了相当于现今甘肃东部及内蒙古南部的广袤草原。
这些新得疆域虽不宜农耕,却盛产优质战马。
阴山一带发现的铁矿,更使军械锻造如虎添翼。
这一战略转变,实源于孙灵的建言。
曹操素怀报国之志,自幼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对于长期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他早有肃清之意,只是以往认为塞外苦寒之地不及中原富庶宜居。
直到阅览郭嘉记录的孙灵谏言,曹操方瞬间豁然开朗,仿若醍醐灌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切思路都连贯起来。
孙灵指出塞外虽不宜农耕,却盛产战马、铁矿等战略资源。这番见解彻底改变了他的战略视野。
自此,曹操的征伐不再局限于中原。每平定一处边地,即便荒无人烟,也立即着手营建城邑。他谨记孙灵的建议,迁徙汉民实边,推行教化,逐步同化少数民族。
这种武力征服与文化融合并重的策略成效显著,不少部落仰慕汉文化,主动归附,成为曹军精锐。
至公元200年,除西域、吐蕃等偏远地区外,曹操已掌控大半个中国。其疆域之广,已是孙、刘两家势力范围之和。
邺城,铜雀台
这座耗费巨资修建的铜雀台高耸入云,与金虎台、冰井台以空中阁道相连。台高十丈,台上五层楼阁巍峨壮丽,廊柱漆朱,雕梁画栋,门窗皆饰蟠龙云纹,地面铺设青玉砖。
殿内悬挂蜀锦帷幔,青铜灯盏昼夜长明,极尽奢华。
夜深人静,宴席散尽,歌姬舞女退去,喧嚣归于沉寂。
铜雀台上只余曹操与郭嘉二人。
站在顶层俯瞰,整座邺城尽收眼底。军营的篝火、民宅的灯火、官署的烛光,皆如星点般匍匐于脚下。
曹操扶着栏杆,目光沉沉地望着远方。
“奉孝,你看这天下,还有何处不在我掌握?”
郭嘉拢了拢衣袖,轻笑一声:“主公已定河北,收羌胡、南匈奴,马寿成(马腾)、刘景升(刘表)皆遣子入朝,天下大势已无可逆。”
曹操沉默片刻,声音带着苦笑:“可偏偏有人,宁可绕行千里,也不肯走我的路。”
郭嘉知道他在说谁——孙灵。
自孙灵回江东后,每逢佳节,曹操都会以朝廷名义送去厚礼,而她每次都会回信致谢,却从不提要回来看看他。
后来,她甚至远赴蜀地,促成江东与益州的合作,宁愿让战马翻越险峻蜀道,也不愿走曹操掌控的官道。
“她若开口,我岂会不给?”曹操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不甘,“战马、粮草、商路,她要什么,我都能给!可她偏偏……”
他说不下去,只是狠狠攥紧栏杆,指节发白。
郭嘉静静看着他的主公。这位横扫中原的枭雄,此刻像个被女儿疏远的父亲,满腹怨怼,却又无可奈何。
“或许……孟英只是不愿欠主公太多。”郭嘉斟酌着开口。
“欠我?她若真把我当长辈,就该明白,我给的,从来不需要她还!”
夜风拂过,曹操仰头望向明月,低声吟道:
“对盏思灵影,清辉映故人。”
郭嘉轻咳两声,开口道:“主公若实在思念,不妨以朝廷征召的名义,让孟英入朝为官。这样就能将她留在身边了。”
曹操摇头,声音低沉:“我要的是她心甘情愿效忠于我。如今我坐拥半壁江山,文臣武将争相来投,连天子都要看我脸色。可她……”
郭嘉垂眸,喉间涌起熟悉的痒意。他强压下咳嗽的冲动,抬手灌了口酒。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却浇不灭胸口的灼热。
自从孙灵离开,他就拾回了戒掉的酒瘾。
清晨睁眼,阳光透过窗棂的斑驳光影让他想起她浅笑时的眉眼。处理公务时,竹简上的字迹会突然变成她微蹙的眉头。
只有把自己灌醉,才能暂时摆脱这些幻影。
“奉孝,你说这是为何?”曹操突然提高声调,把郭嘉从恍惚中惊醒。
曹操眼中带着少见的困惑与迷茫,“我做到了她期望的一切,为何她反而离我越来越远?”
郭嘉的手指死死掐进掌心,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他不能让人看出端倪,尤其是不能让主公察觉他对孙灵的心思。
可越是压抑,那些疯狂的念头就越发强烈。
有时他甚至想派人把孙灵直接掳来关在密室里,这样就能天天见到她了。
“属下……不知。”郭嘉又灌了口酒。烈酒灼烧着早已不堪重负的脏腑,却让他获得片刻清明。
夜风吹散些许酒气,郭嘉望着邺城的万家灯火,突然很想纵身跃下。这样就不用再忍受每次呼吸时胸口的刺痛,不用在醉与醒的间隙被思念凌迟。
但他只是沉默地,又一次举起了酒杯。
孙灵离开了,一并将他的心也挖走了。
醉意朦胧间,他听见曹操沙哑的声音:“等拿下西凉,她想要战马就不得不来找我了。”
同一时间的蜀郡,议事厅。
诸葛亮将西凉地图在案几上铺开。刘备、庞统、赵云、孙灵围坐四周。
庞统展开竹简汇报,“曹公以朝廷名义召马寿成(马腾)入都任职,表面加封卫尉,实为软禁。”
刘备眉头紧锁:“马寿成若去,凉州必生变故。”
诸葛亮手指划过地图,“凉州东接关中,西通西域,北控河套,盛产良马,位置关键。”
孙灵凝视着地图:“此地战马确实关键。”
没有炸药、炮弹的冷兵器时代,没有汽车、坦克等交通工具,一支优秀的骑兵可以做到所向披靡。
庞统摸着胡须沉思:“曹公若得凉州战马,我军更难抗衡。”
赵云补充道:“末将曾与西凉骑兵交手,其战力确非寻常。”
刘备把孙灵当亲闺女疼,赵云连命根子似的亮银枪都舍得给她用。相比之下自己就显得不够上心。想到孙灵经常送他们赤焰烧喝,还总是甜甜地喊关叔、张叔,两人心里很过意不去。
“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张飞挠着头说,“最值钱的就是这身功夫和兵器了。”
“说得对,”关羽摸着长须点头,“不如把看家本领教给她。”
于是两人也加入了教孙灵武艺的行列。
关羽先展示了他的绝技。他翻身上马,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只见他猛夹马腹,赤兔马如离弦之箭冲出,刀锋划过木桩时,十步外的草靶应声而断。
这一招万军中斩将,确实名不虚传。
张飞不甘示弱,把丈八蛇矛往地上一插。他扎稳马步,深吸一口气,突然暴喝一声:“哈!”
声浪震得旁边兵器架哗啦作响,三十步外的一排青竹“咔嚓”裂开。
孙灵赶紧捂住耳朵,还是被震得后退了两步。
“来,丫头,关叔教你用刀!”
“别听他的,先学张叔的狮子吼!”
两人争着要教孙灵。可惜青龙偃月刀太重,孙灵根本挥不动。狮子吼需要深厚的内力,孙灵也学不来。但两人不死心,一有空就来找孙灵,连最宝贝的兵器都随便她用。
庞统看到这情形,心里难受极了。
刘备擅长交际,诸葛亮近乎全才,赵云、关羽、张飞个个都有绝技。他这个文臣会的,诸葛亮都会。
苦思冥想后,他终于想到自己最拿手的是辩论,于是也常来找孙灵切磋。
孙灵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先赴刘备的约,再跟诸葛亮学飞鸢,剩下的时间被赵云、关羽、张飞争着教武艺,庞统还要见缝插针找她辩论。
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感叹。
啊~要是孙灵会分身术该有多好!
一年后,她完全掌握了飞鸢驾驶技术。
孙灵从山顶一跃而下,熟练地操纵飞鸢滑过山脊,在湖面盘旋两圈,稳稳地降落在终点。诸葛亮早已等在那里。
她利落地解开防护带,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怎么样?我是不是可以出师了?”
诸葛亮笑道:“可以。那么,攻打凉州在即,你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吗?”
第39章
建安五年(200年),天下三分之势初现。
江东方面,孙策已平定交州,势力范围南至南海,其辖地对荆州形成东南夹击之势。
刘备据有益州全境,正厉兵秣马,准备北伐。
三足鼎立之下,各方暂时维持着表面和平。然而曹操一纸诏书,命马腾入朝为官,打破了这一微妙平衡。
此时曹操势力最为强盛。
自官渡大败袁绍后,他采纳郭嘉之计,暂缓进攻袁氏残余势力。袁绍病逝,袁谭、袁尚兄弟内斗,曹操趁机攻占邺城,彻底扫平河北。
随后他将行政中心移至邺城,形成“许昌主汉室,邺城主霸业”的双都格局。
在平定河北后,曹操将目光转向西北。他亲率大军,先后平定羌胡、南匈奴等部族,控制了相当于现今甘肃东部及内蒙古南部的广袤草原。
这些新得疆域虽不宜农耕,却盛产优质战马。
阴山一带发现的铁矿,更使军械锻造如虎添翼。
这一战略转变,实源于孙灵的建言。
曹操素怀报国之志,自幼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对于长期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他早有肃清之意,只是以往认为塞外苦寒之地不及中原富庶宜居。
直到阅览郭嘉记录的孙灵谏言,曹操方瞬间豁然开朗,仿若醍醐灌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切思路都连贯起来。
孙灵指出塞外虽不宜农耕,却盛产战马、铁矿等战略资源。这番见解彻底改变了他的战略视野。
自此,曹操的征伐不再局限于中原。每平定一处边地,即便荒无人烟,也立即着手营建城邑。他谨记孙灵的建议,迁徙汉民实边,推行教化,逐步同化少数民族。
这种武力征服与文化融合并重的策略成效显著,不少部落仰慕汉文化,主动归附,成为曹军精锐。
至公元200年,除西域、吐蕃等偏远地区外,曹操已掌控大半个中国。其疆域之广,已是孙、刘两家势力范围之和。
邺城,铜雀台
这座耗费巨资修建的铜雀台高耸入云,与金虎台、冰井台以空中阁道相连。台高十丈,台上五层楼阁巍峨壮丽,廊柱漆朱,雕梁画栋,门窗皆饰蟠龙云纹,地面铺设青玉砖。
殿内悬挂蜀锦帷幔,青铜灯盏昼夜长明,极尽奢华。
夜深人静,宴席散尽,歌姬舞女退去,喧嚣归于沉寂。
铜雀台上只余曹操与郭嘉二人。
站在顶层俯瞰,整座邺城尽收眼底。军营的篝火、民宅的灯火、官署的烛光,皆如星点般匍匐于脚下。
曹操扶着栏杆,目光沉沉地望着远方。
“奉孝,你看这天下,还有何处不在我掌握?”
郭嘉拢了拢衣袖,轻笑一声:“主公已定河北,收羌胡、南匈奴,马寿成(马腾)、刘景升(刘表)皆遣子入朝,天下大势已无可逆。”
曹操沉默片刻,声音带着苦笑:“可偏偏有人,宁可绕行千里,也不肯走我的路。”
郭嘉知道他在说谁——孙灵。
自孙灵回江东后,每逢佳节,曹操都会以朝廷名义送去厚礼,而她每次都会回信致谢,却从不提要回来看看他。
后来,她甚至远赴蜀地,促成江东与益州的合作,宁愿让战马翻越险峻蜀道,也不愿走曹操掌控的官道。
“她若开口,我岂会不给?”曹操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不甘,“战马、粮草、商路,她要什么,我都能给!可她偏偏……”
他说不下去,只是狠狠攥紧栏杆,指节发白。
郭嘉静静看着他的主公。这位横扫中原的枭雄,此刻像个被女儿疏远的父亲,满腹怨怼,却又无可奈何。
“或许……孟英只是不愿欠主公太多。”郭嘉斟酌着开口。
“欠我?她若真把我当长辈,就该明白,我给的,从来不需要她还!”
夜风拂过,曹操仰头望向明月,低声吟道:
“对盏思灵影,清辉映故人。”
郭嘉轻咳两声,开口道:“主公若实在思念,不妨以朝廷征召的名义,让孟英入朝为官。这样就能将她留在身边了。”
曹操摇头,声音低沉:“我要的是她心甘情愿效忠于我。如今我坐拥半壁江山,文臣武将争相来投,连天子都要看我脸色。可她……”
郭嘉垂眸,喉间涌起熟悉的痒意。他强压下咳嗽的冲动,抬手灌了口酒。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却浇不灭胸口的灼热。
自从孙灵离开,他就拾回了戒掉的酒瘾。
清晨睁眼,阳光透过窗棂的斑驳光影让他想起她浅笑时的眉眼。处理公务时,竹简上的字迹会突然变成她微蹙的眉头。
只有把自己灌醉,才能暂时摆脱这些幻影。
“奉孝,你说这是为何?”曹操突然提高声调,把郭嘉从恍惚中惊醒。
曹操眼中带着少见的困惑与迷茫,“我做到了她期望的一切,为何她反而离我越来越远?”
郭嘉的手指死死掐进掌心,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他不能让人看出端倪,尤其是不能让主公察觉他对孙灵的心思。
可越是压抑,那些疯狂的念头就越发强烈。
有时他甚至想派人把孙灵直接掳来关在密室里,这样就能天天见到她了。
“属下……不知。”郭嘉又灌了口酒。烈酒灼烧着早已不堪重负的脏腑,却让他获得片刻清明。
夜风吹散些许酒气,郭嘉望着邺城的万家灯火,突然很想纵身跃下。这样就不用再忍受每次呼吸时胸口的刺痛,不用在醉与醒的间隙被思念凌迟。
但他只是沉默地,又一次举起了酒杯。
孙灵离开了,一并将他的心也挖走了。
醉意朦胧间,他听见曹操沙哑的声音:“等拿下西凉,她想要战马就不得不来找我了。”
同一时间的蜀郡,议事厅。
诸葛亮将西凉地图在案几上铺开。刘备、庞统、赵云、孙灵围坐四周。
庞统展开竹简汇报,“曹公以朝廷名义召马寿成(马腾)入都任职,表面加封卫尉,实为软禁。”
刘备眉头紧锁:“马寿成若去,凉州必生变故。”
诸葛亮手指划过地图,“凉州东接关中,西通西域,北控河套,盛产良马,位置关键。”
孙灵凝视着地图:“此地战马确实关键。”
没有炸药、炮弹的冷兵器时代,没有汽车、坦克等交通工具,一支优秀的骑兵可以做到所向披靡。
庞统摸着胡须沉思:“曹公若得凉州战马,我军更难抗衡。”
赵云补充道:“末将曾与西凉骑兵交手,其战力确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