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送走方弘后,江东军开始准备北上作战。按照部署,孙灵本应留守后方,但就在大军开拔前夕,她收到了华佗的紧急来信。
与往常报平安、分享行医趣事的轻松氛围截然不同,只有简短一句话。
“孟英,官渡曹司空请我为他去医治头风。”
孙灵握信的手微微发抖,这正是她最担心的事。多年前她就提醒过华佗,若有权贵召医头风,务必推辞。
这封信还是从徐州寄来的。看来徐州一战,她必须亲自参与*了。
华佗向来行医不问身份,但最厌恶被权贵胁迫。郭嘉深知这点,特意以礼相邀。
华佗想起孙灵的预言,心中震惊,以手头病患未愈为由暂缓赴约,同时快马送信给孙灵。
他打算处理完现有病患就动身前往江东避难。
郭嘉收到回信后颇为疑惑。华佗向来爽快,之前也曾为他治病,这次却一反常态。
此时曹操头风发作数日未愈,前线战事又吃紧。为表诚意,曹操派大将张辽亲自前往迎接华佗。
就在张辽启程的同时,江东军也开拔北上。关羽、张飞留守江东,赵云随军出征。刘备因只是粮官,未被征召参战。
在江东期间,刘备与诸葛瑾交好。适逢诸葛瑾要去荆州探望叔父,闲来无事的刘备便一同前往。
荆州牧刘表听闻刘备来访,亲自出城相迎,以贵宾之礼相待。
虽然刘表是<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 >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两人血缘较远,但在这汉室衰微、诸侯割据的时代,同宗身份足以让他们惺惺相惜。
刘表知道刘备已投靠孙策,有意结盟却不点破,只是盛情款待。待诸葛瑾返回江东时,刘表借故留下刘备,让他在荆州多住些时日。
留在荆州的刘备也没闲着,四处寻访名士。听闻当地有“卧龙”、“凤雏”之称的贤才,便决定亲自前去拜访。
第20章
江东军集结了六万兵力,其中两万大张旗鼓向豫州许都进发,其余四万则分散成多支小队,采取迂回路线向徐州集结。
这种部署是为了制造假象,让曹军误判主攻方向。
孙策的真实意图并非攻占许都。即便拿下许都也难以长期固守,两万兵力更多是虚张声势。
/:.
真正的目标是徐州,四万主力将在那里完成集结。
迎接天子的计划已经败露,孙策明明知道许都早有准备,还会按计划行事吗?
荀彧在许都察觉到异常。他判断江东军可能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立即传令徐州守将车胄,
“无论敌军如何挑衅,务必坚守待援。”
同时加强许都防务,以防不测。
曹操此时陷入两难。官渡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又面临孙策的威胁。他既担心许都有失,又恐徐州被袭。
虽然曹军战力远胜江东军,但兵力分散导致处处被动。
为抢在曹军之前找到华佗,孙灵带着阿烈等亲信快马加鞭,先行潜入徐州城。
当他们找到华佗临时医庐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
医庐四周肃立着二十余名曹军精锐。
这些士兵身着黑铁铠甲,手持长戟,呈环形将医庐团团围住。院内停着一辆马车,车辕上插着玄色旗帜。
所有士兵都保持警戒姿态,无人交谈,无人懈怠。
这是曹军的标志,黑色的旗帜、黑色的战袍,彰显着曹军的威严与肃杀。
从这些士兵的站姿、武器到纪律,无一不体现出曹操治军的严谨与高效。
孙灵隐在暗处观察。若要硬闯,胜算渺茫。一旦行动暴露,就会打草惊蛇,让曹军察觉江东军的真实意图。
但若就此退却,华佗必将被带往官渡。
经过快速权衡,孙灵低声向阿烈等人交代计划。
众人闻言纷纷劝阻,青荷急道:“夫人,这太危险了!”
而孙灵心意已决。
趁护卫不备,孙灵突然从藏身处冲出,背着装满草药的竹篓,向医庐跑去。
守卫见她衣着普通,未加阻拦。
就这样,孙灵顺利推开医庐大门。
“师父!我采药回来啦!”
孙灵一进门就扬起背篓,声音清脆响亮。
华佗正在给一位病人把脉,闻声抬头,差点脱口而出她的真名:“孟……”
孙灵立刻笑嘻嘻地打断,“灵儿是不是很厉害?”
她灰布衣裳上沾着泥土,膝盖处磨破了两个洞,发髻松散地挽着,还挂着几根野草,脸颊上蹭着泥印。
活像个刚从山里滚了一圈回来的野丫头。
屋里除了华佗和病人,窗边还坐着一位将领。见孙灵进来,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
少女笑得天真烂漫,一副等着师父夸奖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单纯的小药童。
华佗回过神来,接过孙灵的背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没有这味药,方子都配不齐。”
他转向张辽介绍道:“这是小徒灵儿。”
又对孙灵说:“这位是张文远将军。”
孙灵这才怯生生地看向张辽。只见这位将军约莫二十八九岁,一身玄色铠甲,腰间佩着环首刀,肩宽背挺。
他浓眉如剑,目若朗星,小麦色的脸庞棱角分明,下巴留着修剪整齐的短须。
见她望来,张辽微微颔首,随即转向华佗:“华大夫,何时可以启程?”
华佗其实一直在等孙灵的消息,此刻看向她,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孙灵拍手雀跃:“太好啦!师父,带我去见见世面好不好?”
她拽着华佗的袖子眨巴眼睛,活像个撒娇的小孙女。
华佗会意,对张辽笑道:“这孩子好奇心重,什么都想试试。”
张辽看着孙灵期待的眼神,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无妨。”
三人启程。华佗和孙灵坐在马车里,张辽骑马护卫在侧。
孙灵伪装成孤女出身,被华佗收养学医的身份,化名“华梦灵”。一路上,她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天真烂漫,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张辽得知孙灵是孤女后,对她生出了几分同情,一路上对她颇为照顾。
他总是把最甜的野果留给孙灵,遇到清泉必定让她先喝。这个平日不苟言笑的铁血将领,对孙灵说话时却格外温和。
有次路过一片野花地,张辽还特意下马,采了一捧最鲜艳的野菊插在她的发间。
“张哥哥真好!”孙灵捧着野花笑得灿烂。
张辽被她这声“哥哥”叫得心头一暖,连素来严肃的面容都柔和了几分。
华佗看在眼里,捋须微笑,三人其乐融融,倒真像一家人出游。
马车抵达官渡前线时,两军已对峙良久。
袁绍仗着兵力优势,在营前修筑数十座箭楼,每日万箭齐发压制曹军。曹操则命工匠连夜赶制数十架“霹雳车”,用巨石将袁军箭楼一一轰塌。
袁绍又命士卒挖掘地道偷袭,曹操立即下令横向开挖壕沟,成功截断所有地道。
面对袁绍层出不穷的战术,曹操总能迅速应对。
最棘手的是粮草问题,曹军存粮不多,而袁绍后方补给源源不断。
张辽带着华佗师徒径直来到中军大帐。在这满是北方汉子的军营里,这一老一少的医者组合显得人畜无害。
孙灵为了尽量避免被熟人认出,毕竟她在江东经常抛头露面,曹军中说不定就有人认识她。所以她稍微乔装打扮了一番,只有十分亲近之人才能认出她。
帐内只有曹操和郭嘉二人。
曹操端坐主位,身披黑色锦袍,面容刚毅,眼睛炯炯有神,短须修剪齐整。
虽因头痛面色略显疲惫,但不怒自威的气势仍让孙灵心头一凛。
孙灵始终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在华佗身后。
华佗和孙灵向曹操行礼后,曹操大笑:“我的病就劳烦华神医了。”
华佗谦虚道:“不敢不敢。”
华佗与郭嘉寒暄几句,得知郭嘉的气喘病严格按照他的吩咐疗养后,如今发作次数少了许多,一年不过数次,比以往好了很多。
四人交流一番后,华佗开始给曹操看病。
孙灵在一旁递上银针、药罐。她曾随华佗行医三年,这些事做起来驾轻就熟。
华佗施针时手法娴熟,几针下去,曹操便觉头痛大减,不禁赞叹:“神医!不知此症可否根治?”
“曹公是否遇急务便头痛欲裂?”华佗问道。
见曹操点头,他直言:“若能静养三年,此疾可愈。”
若是旁人这般说,必被疑为调虎离山之计。但此刻曹操额上冷汗已消,竟难得叹道:“非我不愿,实乃袁贼来犯,不得不战。”
治疗完毕,曹操命人安排住处。
就在师徒告退时,郭嘉突然开口:“且慢。”
他盯着孙灵问道:“小徒籍贯何处?”
与往常报平安、分享行医趣事的轻松氛围截然不同,只有简短一句话。
“孟英,官渡曹司空请我为他去医治头风。”
孙灵握信的手微微发抖,这正是她最担心的事。多年前她就提醒过华佗,若有权贵召医头风,务必推辞。
这封信还是从徐州寄来的。看来徐州一战,她必须亲自参与*了。
华佗向来行医不问身份,但最厌恶被权贵胁迫。郭嘉深知这点,特意以礼相邀。
华佗想起孙灵的预言,心中震惊,以手头病患未愈为由暂缓赴约,同时快马送信给孙灵。
他打算处理完现有病患就动身前往江东避难。
郭嘉收到回信后颇为疑惑。华佗向来爽快,之前也曾为他治病,这次却一反常态。
此时曹操头风发作数日未愈,前线战事又吃紧。为表诚意,曹操派大将张辽亲自前往迎接华佗。
就在张辽启程的同时,江东军也开拔北上。关羽、张飞留守江东,赵云随军出征。刘备因只是粮官,未被征召参战。
在江东期间,刘备与诸葛瑾交好。适逢诸葛瑾要去荆州探望叔父,闲来无事的刘备便一同前往。
荆州牧刘表听闻刘备来访,亲自出城相迎,以贵宾之礼相待。
虽然刘表是<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 >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两人血缘较远,但在这汉室衰微、诸侯割据的时代,同宗身份足以让他们惺惺相惜。
刘表知道刘备已投靠孙策,有意结盟却不点破,只是盛情款待。待诸葛瑾返回江东时,刘表借故留下刘备,让他在荆州多住些时日。
留在荆州的刘备也没闲着,四处寻访名士。听闻当地有“卧龙”、“凤雏”之称的贤才,便决定亲自前去拜访。
第20章
江东军集结了六万兵力,其中两万大张旗鼓向豫州许都进发,其余四万则分散成多支小队,采取迂回路线向徐州集结。
这种部署是为了制造假象,让曹军误判主攻方向。
孙策的真实意图并非攻占许都。即便拿下许都也难以长期固守,两万兵力更多是虚张声势。
/:.
真正的目标是徐州,四万主力将在那里完成集结。
迎接天子的计划已经败露,孙策明明知道许都早有准备,还会按计划行事吗?
荀彧在许都察觉到异常。他判断江东军可能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立即传令徐州守将车胄,
“无论敌军如何挑衅,务必坚守待援。”
同时加强许都防务,以防不测。
曹操此时陷入两难。官渡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又面临孙策的威胁。他既担心许都有失,又恐徐州被袭。
虽然曹军战力远胜江东军,但兵力分散导致处处被动。
为抢在曹军之前找到华佗,孙灵带着阿烈等亲信快马加鞭,先行潜入徐州城。
当他们找到华佗临时医庐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
医庐四周肃立着二十余名曹军精锐。
这些士兵身着黑铁铠甲,手持长戟,呈环形将医庐团团围住。院内停着一辆马车,车辕上插着玄色旗帜。
所有士兵都保持警戒姿态,无人交谈,无人懈怠。
这是曹军的标志,黑色的旗帜、黑色的战袍,彰显着曹军的威严与肃杀。
从这些士兵的站姿、武器到纪律,无一不体现出曹操治军的严谨与高效。
孙灵隐在暗处观察。若要硬闯,胜算渺茫。一旦行动暴露,就会打草惊蛇,让曹军察觉江东军的真实意图。
但若就此退却,华佗必将被带往官渡。
经过快速权衡,孙灵低声向阿烈等人交代计划。
众人闻言纷纷劝阻,青荷急道:“夫人,这太危险了!”
而孙灵心意已决。
趁护卫不备,孙灵突然从藏身处冲出,背着装满草药的竹篓,向医庐跑去。
守卫见她衣着普通,未加阻拦。
就这样,孙灵顺利推开医庐大门。
“师父!我采药回来啦!”
孙灵一进门就扬起背篓,声音清脆响亮。
华佗正在给一位病人把脉,闻声抬头,差点脱口而出她的真名:“孟……”
孙灵立刻笑嘻嘻地打断,“灵儿是不是很厉害?”
她灰布衣裳上沾着泥土,膝盖处磨破了两个洞,发髻松散地挽着,还挂着几根野草,脸颊上蹭着泥印。
活像个刚从山里滚了一圈回来的野丫头。
屋里除了华佗和病人,窗边还坐着一位将领。见孙灵进来,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
少女笑得天真烂漫,一副等着师父夸奖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单纯的小药童。
华佗回过神来,接过孙灵的背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没有这味药,方子都配不齐。”
他转向张辽介绍道:“这是小徒灵儿。”
又对孙灵说:“这位是张文远将军。”
孙灵这才怯生生地看向张辽。只见这位将军约莫二十八九岁,一身玄色铠甲,腰间佩着环首刀,肩宽背挺。
他浓眉如剑,目若朗星,小麦色的脸庞棱角分明,下巴留着修剪整齐的短须。
见她望来,张辽微微颔首,随即转向华佗:“华大夫,何时可以启程?”
华佗其实一直在等孙灵的消息,此刻看向她,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孙灵拍手雀跃:“太好啦!师父,带我去见见世面好不好?”
她拽着华佗的袖子眨巴眼睛,活像个撒娇的小孙女。
华佗会意,对张辽笑道:“这孩子好奇心重,什么都想试试。”
张辽看着孙灵期待的眼神,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无妨。”
三人启程。华佗和孙灵坐在马车里,张辽骑马护卫在侧。
孙灵伪装成孤女出身,被华佗收养学医的身份,化名“华梦灵”。一路上,她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天真烂漫,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张辽得知孙灵是孤女后,对她生出了几分同情,一路上对她颇为照顾。
他总是把最甜的野果留给孙灵,遇到清泉必定让她先喝。这个平日不苟言笑的铁血将领,对孙灵说话时却格外温和。
有次路过一片野花地,张辽还特意下马,采了一捧最鲜艳的野菊插在她的发间。
“张哥哥真好!”孙灵捧着野花笑得灿烂。
张辽被她这声“哥哥”叫得心头一暖,连素来严肃的面容都柔和了几分。
华佗看在眼里,捋须微笑,三人其乐融融,倒真像一家人出游。
马车抵达官渡前线时,两军已对峙良久。
袁绍仗着兵力优势,在营前修筑数十座箭楼,每日万箭齐发压制曹军。曹操则命工匠连夜赶制数十架“霹雳车”,用巨石将袁军箭楼一一轰塌。
袁绍又命士卒挖掘地道偷袭,曹操立即下令横向开挖壕沟,成功截断所有地道。
面对袁绍层出不穷的战术,曹操总能迅速应对。
最棘手的是粮草问题,曹军存粮不多,而袁绍后方补给源源不断。
张辽带着华佗师徒径直来到中军大帐。在这满是北方汉子的军营里,这一老一少的医者组合显得人畜无害。
孙灵为了尽量避免被熟人认出,毕竟她在江东经常抛头露面,曹军中说不定就有人认识她。所以她稍微乔装打扮了一番,只有十分亲近之人才能认出她。
帐内只有曹操和郭嘉二人。
曹操端坐主位,身披黑色锦袍,面容刚毅,眼睛炯炯有神,短须修剪齐整。
虽因头痛面色略显疲惫,但不怒自威的气势仍让孙灵心头一凛。
孙灵始终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在华佗身后。
华佗和孙灵向曹操行礼后,曹操大笑:“我的病就劳烦华神医了。”
华佗谦虚道:“不敢不敢。”
华佗与郭嘉寒暄几句,得知郭嘉的气喘病严格按照他的吩咐疗养后,如今发作次数少了许多,一年不过数次,比以往好了很多。
四人交流一番后,华佗开始给曹操看病。
孙灵在一旁递上银针、药罐。她曾随华佗行医三年,这些事做起来驾轻就熟。
华佗施针时手法娴熟,几针下去,曹操便觉头痛大减,不禁赞叹:“神医!不知此症可否根治?”
“曹公是否遇急务便头痛欲裂?”华佗问道。
见曹操点头,他直言:“若能静养三年,此疾可愈。”
若是旁人这般说,必被疑为调虎离山之计。但此刻曹操额上冷汗已消,竟难得叹道:“非我不愿,实乃袁贼来犯,不得不战。”
治疗完毕,曹操命人安排住处。
就在师徒告退时,郭嘉突然开口:“且慢。”
他盯着孙灵问道:“小徒籍贯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