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放眼天下诸侯,唯有江东的女子为官不在少数。这自然是孙灵力推女子科举的成果。通过考试选拔,不少才女得以出任要职,江东女子地位也因此显著提高。
  诸葛瑾一直想见识这位传说中的孙治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孙灵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所遇见的最为惊艳的人物。
  更令他意外的是,如此位高权重的女子竟非常平易近人,一见面就称呼他:“诸葛大哥!”
  诸葛瑾连忙行礼,孙灵亦回礼。诸葛瑾眉目间与诸葛亮有几分相似,但更显敦厚稳重,一看便是值得信赖之人。
  孙灵先肯定了他的才能,破格提拔他为典农校尉,总管江东六郡农政。
  待公事议毕,孙灵话锋一转:“诸葛大哥,你与弟弟妹妹们分别多久了?”
  诸葛瑾一怔:“已有数载,如今也不知他们身在何处。”
  “真是巧了,”孙灵笑道,“我在襄阳行医时,曾为诸葛公诊治,与孔明、公休也都相熟。”
  诸葛瑾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追问叔父与弟弟妹妹的近况,孙灵将所知一一告知。
  对于孙灵为诸葛玄医治肺病一事,诸葛瑾感激不尽,连连道谢,郑重承诺必定竭尽全力完成孙灵交代的政务。
  诸葛瑾离开后,孙灵心念一动,觉得有必要给诸葛亮写封信告知其兄长的消息。自两年前诸葛亮不辞而别,孙灵虽心有不满,却因政务繁忙一直未曾联系。
  这次因诸葛瑾的事想起给诸葛亮写信,这还是两年来第一次与他重新建立联络。
  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的回信来得很快,与给诸葛瑾的家书一同送达。信中先是诚挚感谢孙灵对兄长的重用,随后详细讲述了他这两年在机关术上的突破。
  他改进了当初他们共同研制的飞鸢,如今已能稳定飞行,还研制出了可升天的灯笼。
  除了这些发明外,信中还探讨《春秋》《尚书》等典籍中的治国之道,分析当今天下大势。
  信末,诸葛亮设了一问:“当此汉室倾颓之际,天下将何去何从?”
  这封充满思辨的信件让孙灵不得不提笔回复。自此,两人的书信往来再未间断。
  诸葛亮每封信的末尾必设一问,孙灵见题不得不答。
  从天文历法到山川地理,从治国方略到军事韬略,两人无所不谈,唯独不谈私事,渐渐成了最契合的笔友。
  时值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占据豫州、兖州,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袁绍的河北之地。
  孙策坐稳江东六郡,一面励精图治,一面伺机扩张。
  刘备占据徐州,以汉室宗亲之名招揽贤才。
  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然来临。
  建安元年(196年)冬,吴侯府上下忙碌异常。
  江东各郡最好的厨子齐聚府中,按照孙灵独创的菜谱烹制佳肴,军中精挑细选的女剑士们正在排练剑舞,各地官员纷纷献上搜罗来的奇珍异宝。
  整个江东的精华,今日都汇聚于此。
  这是讨逆将军孙策为妹妹、江东六郡总治中孙灵举办的十六岁生辰宴。
  往年即便战时,孙灵的生辰也从未简办,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孙策坐拥江东六郡,治下富庶安定,军队战力强盛。
  值此休整之际,孙策决定大办宴席,一来犒赏将士,二来也是要向天下展示江东的实力。
  孙策心中还藏着另一个心思:妹妹的终身大事。
  这两年每当提及婚事,孙灵总以军务繁忙推脱。如今江东建设已步入正轨,孙策觉得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
  孙灵与周瑜虽已定下婚约,但婚姻大事终究应由孙灵自己做主。周瑜无论相貌、出身还是才学,都是无可挑剔的佳婿人选,孙策也一直将他视为孙灵的良配。
  然而,孙策察觉到孙灵对婚事似乎并不热衷,心中不禁犯了难。
  他身为孙灵的亲哥哥,又与周瑜情谊深厚,若是孙灵不愿嫁给周瑜,他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
  不过孙策向来疼爱妹妹,他决定在孙灵生辰宴上,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让江东的青年才俊们齐聚一堂,由孙灵自行挑选心仪之人。
  一场薄雪过后,暖阳映照着吴侯府后院。
  数十张宴席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庭院各处,既有温暖的室内厅堂,也有露天场地。中央搭建的舞台上,歌舞伎们轮番表演,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庭院中流水潺潺,几株红梅在雪后绽放,花瓣上还残留着晶莹的雪粒,与青松翠竹相映成趣。
  孙策与孙灵站在府门前迎客。
  程普、黄盖、太史慈等孙策手下的重要将领依次而入,武将们送给孙灵的礼物大多是他们搜罗来的珍稀武器。
  文官们的礼物颇为雅致,或是前朝青铜器,或是当世名家的书画真迹。
  孙灵一一谢过,言辞得体恳切,将每位来宾都哄得心花怒放。
  孙灵在人群中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粗布长袍,腰间挂着酒葫芦。
  “师父,你来了!”她惊喜地迎上前去。
  华佗望着久未见面的小徒弟,捻须大笑:“老夫游医到会稽,听闻今日是你的生辰宴,特来讨杯酒喝。”说着掏出一个粗布包袱。
  这包袱极为普通,可一旁的管家接过之后,却惊得张大了嘴巴。只见包袱里装着一株罕见的六色灵芝。
  菌盖呈六层渐变色,从赤红到紫褐层层过渡,菌柄洁白如玉,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这、这是传说中的六色灵芝?”管家声音发颤。
  寻常灵芝已属难得,这等品相更是百年难遇。六色灵芝大多数人只在书上见过,极少能见到实物。若非来人是华佗,他们都要怀疑这是否是赝品了。
  华佗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灵芝是我上山寻草药时偶然发现的,正适合孟英的体质。”
  孙灵抿嘴轻笑。她这位师父医术通神,运气也极佳,再罕见的药材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偶然所得”罢了。
  寒暄间,孙灵小声劝道:“师父不如留在江东发展医学?徒儿也好尽孝道。老在外面到处游历,太不安全了。”
  她一直忧心华佗四处行医的安危,之前多次在信中劝他来江东,可华佗总是不听。这次好不容易见到师父,孙灵继续劝说。
  只有让华佗留在江东,她才能真正放心。
  华佗佯怒道:“小丫头倒管起师父来了!”却掩不住眼中的慈爱。
  因要招待其他宾客,孙灵唤来孙权、孙翊、孙匡三兄弟作陪。三位少年久仰神医大名,围着华佗问长问短,倒让老医师难得地开怀畅饮起来。
  诸葛瑾来此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他自己送的,还有一份是诸葛亮托他带来的。
  诸葛瑾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不过他的礼物要等到天黑后才能给你。”
  孙灵曾在信中邀请诸葛亮来参加她的生辰宴,诸葛亮未曾前来,她心中还略感遗憾,没想到他竟托诸葛瑾送了礼物。
  诸葛瑾前些日子特意回襄阳与亲人团聚,只带回了礼物,没把诸葛亮本人带来。
  孙灵一时也想不出这礼物会是什么,难道他已经研制出了烟花?
  正当众人言笑晏晏时,府外忽然安静下来。
  只见周瑜骑着一匹乌黑骏马悠然自得地缓缓而来。他一出现,面前的众人几乎都黯然失色,无他,只因他的气度与相貌瞬间将所有人都比了下去。
  今日他依旧一袭银纹白衣,衣袂飘飘,宛如谪仙。说来也怪,周瑜最不喜自己这身怎么晒都晒不黑的肤色,可每到冬天又会恢复如初。
  这白玉般的肌肤配上他深邃的桃花眼、朱红的薄唇,更显得俊美非凡。
  腰间一支玉笛随着马背起伏轻晃,修长的手指随意挽着缰绳,整个人如画中走出一般。
  周瑜尚未到来之前,一些知晓孙灵尚未许配的青年才俊们,心中都存着几分心思。他们在面对孙灵时,无不使尽浑身解数,想要讨得美人欢心,还暗暗与他人比较。
  然而,这些心思与花招,在见到周瑜之后,瞬间烟消云散。
  在周瑜面前,任谁都会自惭形秽。
  这位江东周郎的风采,当真是无人能及。
  第13章
  宴席上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众人注意到每个酒坛上都贴着醒目的“赤焰烧”红纸标签。
  华佗最是贪杯,不停地用随身葫芦装酒痛饮。他虽从孙灵那里学得蒸馏酒技法,却始终酿不出这般醇香的美酒,此刻更是喝得停不下来。
  老将程普抓住机会连饮数杯,满足地长叹一声:“这赤焰烧平日里买都买不到,今日可算喝了个痛快!”
  他抹了抹胡子上的酒渍,“孟英啊,不如多酿些,军中弟兄们可都馋得很。”
  席间宾客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名震江东、甚至远销中原的顶级美酒“赤焰烧”,竟是出自孙灵之手。
  在场的宾客中,有不少人曾听闻此酒的名气,却从未喝过,今日在吴侯府中竟可随意畅饮,无不惊喜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