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是皇家不容我,还是王家不容我?”
实话实话,郗道茂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司马氏公主实在生不出什么恶意。
或许在世人眼里,二女争一夫的当事人本该相看两相厌,可郗道茂明白,这桩飞来横祸,于她、于公主都全无关系。
伯父与堂兄相继离世,郗家早就不复往日与王氏结亲时的煊赫辉煌。
高平郗氏后继无人,陈郡谢氏却风头正甚。
迎一位司马氏的公主进门,不过是王氏向当朝的谢家人拉拢示好的手段。
王家甚至愿意献出年轻一辈最优秀的王七郎,只为彰显诚意。
不是她不够好,也不是公主够好。
无关风月,仅此而已。
“阿姐……”听妻子如此直白地揭露亲族长辈的谋算,王献之更加痛苦,连带着脚上的伤口都要钻心几分。
“枉你琅琊王氏自诩世家之冠,竟然如此荒唐!”
郗道茂气极反笑,冷冷道:“一进门我便与你一同服了阿舅的孝,如何下堂?”
不等王献之解释,目光撞见桌案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那册医书,郗道茂骤然平静下来。
“服了孝又怎样?族中怕是早备好了现成的理由吧。”
“侍奉亲长从无忤逆,孩儿虽没留住,但我总归生养过,谈不上无子。”
郗道茂一一细数:“未得恶疾、未与人通奸……”
王献之再也听不下去,颤抖着按住她的肩膀:“明日,他们会说你善妒!”
两人年少结缡,又是表姐弟,志趣相投,婚后恩爱,若没有这档祸事,本该白头一生。
但正因这份恩爱,眼下反而让王家人有了足够的借口。
“我猜也是这条。”
郗道茂语气平静:“官奴,你说的不错。”
“王家容不下我,我只能回郗家。”
她转过身去,接着收拾还没收完的行囊。
“偏偏我父母兄长早逝,郗家更是没落得厉害,要想投奔,也只有一位不成器的伯父可以依靠。”
“思来想去,似乎还是归于你的羽翼之下最为稳妥。”
“可是——”
指尖抚上那册医书,郗道茂的眼里重又迸出新的火光。
“若我不愿呢?”
“不愿……?”
王献之有些艰难地消化着她话语中的意义:“为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损伤?”
他急切地追问:“为拒公主,我不惜为阿姐炙足,阿姐这是不信我的情谊么?”
“官奴。”
眼见房里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郗道茂才回身看他,抬手轻轻抚过丈夫的脸,留下一声轻叹。
“我怎么会不信你呢?”
可信任与情谊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都太过脆弱,只有即将到来的那个人,才能为自己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第89章
“女君!”
贴身侍候的人都是从谢家跟着的,向来稳重,今天倒是罕见地喜形于色。
“可打听到了什么?这会儿到哪了?”
眼睛盯着直播间,谢道韫心里可没忘了正经事,一叠声地追问。
女婢浅浅缓了口气,忙道:“打听到了,刚进了乌衣巷,眼瞧着就要往王家来了!”
“瞧女君乐得。”
看谢道韫慌忙起身,女婢抬手去扶:“既已进了乌衣巷,想来不多会儿就能见着了。”
她扶着谢道韫慢慢坐下,又宽慰道:“您且安坐,待奴婢为您挽个髻,重新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再出去,正能赶上呢。”
“是了是了。”
谢道韫莞尔一笑:“登了王家的门,总该先去拜见过长辈才好过来,我倒是昏了头了。”
“您这是许久不见七郎君啦。”
主仆两人低声絮絮,又说起了从前还在谢家时的旧事。
……
那头,王家七郎君倒是松了口气。
见郗道茂面色和缓许多,不复先前的冷肃,王献之满心欢喜,以为是自己的劝说起了效果。
他再接再厉:“阿姐,你既信我,便该知道我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这桩祸事来得猝不及防,我、我实在无可转圜……”
王献之皱着眉,脸颊贴在郗道茂手心里微微蹭了蹭,仰头看她:“都怪我,若非我平日招摇太过,族中耆老又怎会一致决定推我出去?”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郗道茂去意已决,更不耐烦听丈夫最后这些抱怨的话,冷静地抽出手来。
“官奴,若你念着我们夫妻一场的情分,便签了这份契书吧。”
“契书?”
王献之接了过来,本以为是些金银财帛上的纠葛,正准备爽快同意,定睛一瞧,方觉不对。
“……夫妻不相安谐,一别两宽……”
他不可置信:“阿姐这是何意?”
“阿舅在世时曾言:「子敬类我」,七郎又何必与我装糊涂?”
郗道茂揣手看他,安然微笑。
“郗家如今已然式微,若我再添上一条「七出」之罪,未免更加招人议论。”
即便本心里并不在乎这些世俗之见,可郗道茂既然已经谋划好了别的出路,自然要为自己多做些打算。
“倒不如用这份契书护着我们最后一点儿情分。”
见王献之依旧是那派不敢置信的模样,郗道茂不疾不徐地为自己收场:“难道做不成夫妻,七郎连表姐的颜面都不愿顾及了吗?”
语毕,她贴心地为王献之留下独处的空间慢慢思考,自己则转身去了屋外。
这会儿,库房的嫁妆总算可以点出来了。
……
【谈氏中医堂开业大酬宾!】
主播激情在线宣传:【克服了前期种种困难,谈大夫一出诊,没有想象中的冷眼或观望,那热闹场面,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谢道韫:不儿……
谢道韫:什么东西一连串地就过去了?
【名号一打出来,就能门庭若市,可见彼时的女性患者也是苦病久矣。】
夏语冰感慨一句,又开始了正经科普:【咱们谈大夫不仅兢兢业业治病,还笔耕不辍。】
【白天当医生治病救人,晚上当作家勤恳记录。】
【家人们,那可都是一手的大明妇科门诊实录啊!】
捕捉到关键词,弹幕立刻有观众展开联想:
【路辰跟我回家吃饭:嗯……】
【路辰跟我回家吃饭:这怎么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实录》呢?】
【至于谈允贤留下的珍贵记录,正是今天直播间要为大家介绍的宝贝——】
【《女医杂言》。】
夏语冰调转镜头,将展示柜里的文物放到大众眼前。
说到底,一本书而已,并非孤本珍本,也没什么名家御批,单论本身而言,价值不算突出。
但和前面展出过的《笔阵图》《漱玉词》类似,其中的文字内容,才是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因为展示需要,并不好将全部内容一页一页摊开、供人细细研读,夏语冰也只是蜻蜓点水,就《女医杂言》的成书经过做了介绍:
【家人们还记得那个古老的预言吗?】
谢道韫记性向来很好,她一面拆着髻上的木钗,一面思索,很快就有了答案:“祖母茹氏曾说谈允贤寿数七十有三的那个梦境?”
【五十岁那年,人生过半,谈医生回忆往昔,想起祖母那年对她寿命所做出的预言,忽然感慨万分。】
【眼看自己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那不如就将这么多年的学医心得和行医经验都写下来吧!】
【著书立说、扬名立万什么的倒在其次。】
【留待后世,没准儿能帮助更多的女性呢?】
【于是,在孩子的帮助下,谈允贤的坐诊案例被汇总编纂,最终有了我们所见到的这本《女医杂言》。】
身为女性,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呀!
留下自己的著作就更像是痴心妄想了。
那她的名字与诗作呢?会流传下去吗?能往后传承几代呢?
又或仅仅是以“王凝之妻谢氏”的名号被后人祭奠?
想到这儿,谢道韫忽然惆怅起来,无言地叹了口气。
“女君可听说了七郎君院子里的事?”
谢家的侍女并不多言,更不会妄议主人的是非口舌。但她知道谢道韫一直对王献之的事颇为关注,见谢道韫神色怏怏,便将打听来的消息尽数告知。
“今日一早,王氏宗族的耆老亲长便将七郎君叫过去了,直到婢子回来那会儿才散呢。”
被这件事一打岔,谢道韫倒也没什么心思再惆怅下去,她凝视着铜镜里的倒影,微微皱眉。
“如此说来,事情很快就要有个了断了。”
新安公主与王献之的纠葛纷纷扬扬地闹了这么久,若是空穴来风,早该有人出面压下、不许议论。
实话实话,郗道茂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司马氏公主实在生不出什么恶意。
或许在世人眼里,二女争一夫的当事人本该相看两相厌,可郗道茂明白,这桩飞来横祸,于她、于公主都全无关系。
伯父与堂兄相继离世,郗家早就不复往日与王氏结亲时的煊赫辉煌。
高平郗氏后继无人,陈郡谢氏却风头正甚。
迎一位司马氏的公主进门,不过是王氏向当朝的谢家人拉拢示好的手段。
王家甚至愿意献出年轻一辈最优秀的王七郎,只为彰显诚意。
不是她不够好,也不是公主够好。
无关风月,仅此而已。
“阿姐……”听妻子如此直白地揭露亲族长辈的谋算,王献之更加痛苦,连带着脚上的伤口都要钻心几分。
“枉你琅琊王氏自诩世家之冠,竟然如此荒唐!”
郗道茂气极反笑,冷冷道:“一进门我便与你一同服了阿舅的孝,如何下堂?”
不等王献之解释,目光撞见桌案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那册医书,郗道茂骤然平静下来。
“服了孝又怎样?族中怕是早备好了现成的理由吧。”
“侍奉亲长从无忤逆,孩儿虽没留住,但我总归生养过,谈不上无子。”
郗道茂一一细数:“未得恶疾、未与人通奸……”
王献之再也听不下去,颤抖着按住她的肩膀:“明日,他们会说你善妒!”
两人年少结缡,又是表姐弟,志趣相投,婚后恩爱,若没有这档祸事,本该白头一生。
但正因这份恩爱,眼下反而让王家人有了足够的借口。
“我猜也是这条。”
郗道茂语气平静:“官奴,你说的不错。”
“王家容不下我,我只能回郗家。”
她转过身去,接着收拾还没收完的行囊。
“偏偏我父母兄长早逝,郗家更是没落得厉害,要想投奔,也只有一位不成器的伯父可以依靠。”
“思来想去,似乎还是归于你的羽翼之下最为稳妥。”
“可是——”
指尖抚上那册医书,郗道茂的眼里重又迸出新的火光。
“若我不愿呢?”
“不愿……?”
王献之有些艰难地消化着她话语中的意义:“为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损伤?”
他急切地追问:“为拒公主,我不惜为阿姐炙足,阿姐这是不信我的情谊么?”
“官奴。”
眼见房里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郗道茂才回身看他,抬手轻轻抚过丈夫的脸,留下一声轻叹。
“我怎么会不信你呢?”
可信任与情谊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都太过脆弱,只有即将到来的那个人,才能为自己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第89章
“女君!”
贴身侍候的人都是从谢家跟着的,向来稳重,今天倒是罕见地喜形于色。
“可打听到了什么?这会儿到哪了?”
眼睛盯着直播间,谢道韫心里可没忘了正经事,一叠声地追问。
女婢浅浅缓了口气,忙道:“打听到了,刚进了乌衣巷,眼瞧着就要往王家来了!”
“瞧女君乐得。”
看谢道韫慌忙起身,女婢抬手去扶:“既已进了乌衣巷,想来不多会儿就能见着了。”
她扶着谢道韫慢慢坐下,又宽慰道:“您且安坐,待奴婢为您挽个髻,重新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再出去,正能赶上呢。”
“是了是了。”
谢道韫莞尔一笑:“登了王家的门,总该先去拜见过长辈才好过来,我倒是昏了头了。”
“您这是许久不见七郎君啦。”
主仆两人低声絮絮,又说起了从前还在谢家时的旧事。
……
那头,王家七郎君倒是松了口气。
见郗道茂面色和缓许多,不复先前的冷肃,王献之满心欢喜,以为是自己的劝说起了效果。
他再接再厉:“阿姐,你既信我,便该知道我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这桩祸事来得猝不及防,我、我实在无可转圜……”
王献之皱着眉,脸颊贴在郗道茂手心里微微蹭了蹭,仰头看她:“都怪我,若非我平日招摇太过,族中耆老又怎会一致决定推我出去?”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郗道茂去意已决,更不耐烦听丈夫最后这些抱怨的话,冷静地抽出手来。
“官奴,若你念着我们夫妻一场的情分,便签了这份契书吧。”
“契书?”
王献之接了过来,本以为是些金银财帛上的纠葛,正准备爽快同意,定睛一瞧,方觉不对。
“……夫妻不相安谐,一别两宽……”
他不可置信:“阿姐这是何意?”
“阿舅在世时曾言:「子敬类我」,七郎又何必与我装糊涂?”
郗道茂揣手看他,安然微笑。
“郗家如今已然式微,若我再添上一条「七出」之罪,未免更加招人议论。”
即便本心里并不在乎这些世俗之见,可郗道茂既然已经谋划好了别的出路,自然要为自己多做些打算。
“倒不如用这份契书护着我们最后一点儿情分。”
见王献之依旧是那派不敢置信的模样,郗道茂不疾不徐地为自己收场:“难道做不成夫妻,七郎连表姐的颜面都不愿顾及了吗?”
语毕,她贴心地为王献之留下独处的空间慢慢思考,自己则转身去了屋外。
这会儿,库房的嫁妆总算可以点出来了。
……
【谈氏中医堂开业大酬宾!】
主播激情在线宣传:【克服了前期种种困难,谈大夫一出诊,没有想象中的冷眼或观望,那热闹场面,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谢道韫:不儿……
谢道韫:什么东西一连串地就过去了?
【名号一打出来,就能门庭若市,可见彼时的女性患者也是苦病久矣。】
夏语冰感慨一句,又开始了正经科普:【咱们谈大夫不仅兢兢业业治病,还笔耕不辍。】
【白天当医生治病救人,晚上当作家勤恳记录。】
【家人们,那可都是一手的大明妇科门诊实录啊!】
捕捉到关键词,弹幕立刻有观众展开联想:
【路辰跟我回家吃饭:嗯……】
【路辰跟我回家吃饭:这怎么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实录》呢?】
【至于谈允贤留下的珍贵记录,正是今天直播间要为大家介绍的宝贝——】
【《女医杂言》。】
夏语冰调转镜头,将展示柜里的文物放到大众眼前。
说到底,一本书而已,并非孤本珍本,也没什么名家御批,单论本身而言,价值不算突出。
但和前面展出过的《笔阵图》《漱玉词》类似,其中的文字内容,才是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因为展示需要,并不好将全部内容一页一页摊开、供人细细研读,夏语冰也只是蜻蜓点水,就《女医杂言》的成书经过做了介绍:
【家人们还记得那个古老的预言吗?】
谢道韫记性向来很好,她一面拆着髻上的木钗,一面思索,很快就有了答案:“祖母茹氏曾说谈允贤寿数七十有三的那个梦境?”
【五十岁那年,人生过半,谈医生回忆往昔,想起祖母那年对她寿命所做出的预言,忽然感慨万分。】
【眼看自己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那不如就将这么多年的学医心得和行医经验都写下来吧!】
【著书立说、扬名立万什么的倒在其次。】
【留待后世,没准儿能帮助更多的女性呢?】
【于是,在孩子的帮助下,谈允贤的坐诊案例被汇总编纂,最终有了我们所见到的这本《女医杂言》。】
身为女性,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呀!
留下自己的著作就更像是痴心妄想了。
那她的名字与诗作呢?会流传下去吗?能往后传承几代呢?
又或仅仅是以“王凝之妻谢氏”的名号被后人祭奠?
想到这儿,谢道韫忽然惆怅起来,无言地叹了口气。
“女君可听说了七郎君院子里的事?”
谢家的侍女并不多言,更不会妄议主人的是非口舌。但她知道谢道韫一直对王献之的事颇为关注,见谢道韫神色怏怏,便将打听来的消息尽数告知。
“今日一早,王氏宗族的耆老亲长便将七郎君叫过去了,直到婢子回来那会儿才散呢。”
被这件事一打岔,谢道韫倒也没什么心思再惆怅下去,她凝视着铜镜里的倒影,微微皱眉。
“如此说来,事情很快就要有个了断了。”
新安公主与王献之的纠葛纷纷扬扬地闹了这么久,若是空穴来风,早该有人出面压下、不许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