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武媚娘迅速环视一圈,不动声色地扫过躲在角落的那个小娘子。
“不必多礼,都起来回话吧。”
她声音和善,嘴角含笑,但有这不怒自威的气度在,谁也不敢直视天颜。
“请来的这位徐博士在内文学馆授课已近一月,不知大家都有何心得?”
这样的问话,寻常宫女自然不敢贸然开口回答。
女史对答如流:“禀天后,徐博士已经讲完了《礼记》,现正领着她们读《诗》呢。”
看这架势,天后陛下多半是想考上几句了。
只盼她随手一指,就能指到学堂里最伶俐的那个,女史暗自祷告。
有婉儿在,内文学馆何愁得不到天后夸赞?
在过来的路上,武媚娘早已反复思考过。
遵循旧俗叫人作诗也好,抽了经书篇章盘问一番也罢。
既然难以抉择,倒不如直接双管齐下。
可这会儿,看到那个哪怕是颔首低眉,也依旧将脊背挺得笔直的小娘子,她又改了主意。
这个上官婉儿,浑然没有后宫百花齐放的妍丽,更是像蓬勃而出的横生修竹。
武媚娘想,她似乎知道自己要问什么了。
……
【要说也是可惜,当年武则天多半也是一时兴起。】
【忽然想起掖庭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就灵机一动,把上官婉儿叫来即兴表演了一段freestyle。】
【以至于女皇陛下当年究竟问了什么,历史上也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
【暮霭:……是我的错觉吗?】
【暮霭:本来很正经很风雅的一件事,怎么在煮啵嘴里就这么喜感呢?】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懂了,大唐有嘻哈是吧?】
【不过我们可以推断的是,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和诗文有关的内容。】
【因为上官婉儿和freestyle老祖宗曹植一样,面对临场加试,不慌不忙。行云流水,文辞华美。】
【武则天见之心喜,当场赦免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封她为才人。】
“这上官婉儿既是罪臣之后,小小年纪又成了掖庭宫女,能有这么高的文学素养倒是难得。”
被封为“freestyle开山鼻祖”的曹植把酒笑谈。
虽然不知那到底是个什么名号,但“开山鼻祖”听起来就很气派。
好事,是好事啊。
值得再饮一盅!
【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有家族基因的遗传。】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不仅仅是后来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同时也是“上官体”这种绮错婉媚诗风的开创者。】
“主人公竟在朕身边?”
说到上官仪,李世民这可就不困了啊。
三次直播,次次都是东西两汉的人物。
等啊等,总算等着了他们大唐!
刚激动完,李世民很快冷静下来。
以上官仪的年纪,现在倒是已经做了父亲,但离做祖父那可还差得远呢!
“看来朕多半是等不到这个宰相了。”
他算了算时间,摇头失笑:“高宗,这就是后人给承乾定的庙号吗?”
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听起来倒是颇受赞誉。”
李世民嘀嘀咕咕:“既然有所作为,怎么后来又让后妃夺了权?”
难道是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
【相较于这些玄而又玄的先天因素,主播倒相信这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一方面,这得多亏了当时唐代的一个机构——内文学馆。主要负责向为后宫宫女授课,为她们提供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可以说是一项人性化而又有切实意义的举措。】
李世民更加满意:主播说的没错,以后请按这种标准来宣传大唐!
【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上官婉儿的母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即便身处掖庭,郑夫人也依旧坚持开展启蒙教育。】
【俗话说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有限的条件下,还能教育出这么出色的女儿,放到现在高低也是个幼教大师。】
【如果没有母亲的悉心教导,上官婉儿或许也不能在那场临时考核中表现得那么优异。】
【这一年,上官婉儿年仅十三岁。】
【家人们可别误会,上官婉儿虽然顶着“才人”的封号,但很显然,这不可不是给唐高宗纳的后妃,而是武则天给自己找来的得力小助手。】
【理由也很简单——】
【李治那会儿的身体都已经不太好了,哪儿还有心思再宠幸妃嫔呢?】
【所以上官婉儿其实是名为“才人”,写作“女官”。】
等等——
李世民:他没听错吧?李治?
他那么大一个儿子李承乾呢?
感情那唐高宗不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
至于雉奴,他才几岁?他能当皇帝吗?
李世民一脑门子官司,左思右想也没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承乾的登基之路。
如果说之前三期直播,他还能抱着看戏的心态乐呵乐呵,现在的李世民:
……笑不出来。
他是笑不出来了,夏语冰依旧笑得灿烂:
【走到武则天身边之后,上官婉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才。】
【许多敕令诏书都是出自她的手下,成了真正的女皇心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赏识与提拔,以上官婉儿的身份,终其一生,恐怕当个宫女都很难有出头之日。】
【极有可能又是一个“白头宫女在,闲坐说高宗”的故事。】
【至于上官婉儿跟在武则天身边很受重用这件事,早就成了后人约定俗成的共识。】
【但仔细想一想,家人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苏小忆:不对啊!】
弹幕上,有人已经反应过来:
【苏小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
【对喽!】
夏语冰点点头:【上官婉儿的祖父获罪、自己受到牵连被贬入掖庭这件事,说起来还和武则天本人息息相关呢。】
“所以,那上官仪究竟是犯了什么事儿?”
长孙皇后已经推测出皇权交接时多半出了岔子,导致长子未能顺利登基。兹事体大,还得陛下定夺。
而直播提起的臣子,她又不得不担心,是不是人家犯在当今天子手里,才害得小娘子尚在襁褓就要为奴为婢的。
若是这样,她可得赶在事发之前,好好劝一劝。
【要说上官仪也是冤枉。】
【人好好的宰相,当着官呢,结果有一天,李治突然对自己力排众议也要立的皇后不满。】
哦……不是陛下的原因。
长孙皇后刚放下心,没过两秒又提了起来——
什么叫“力排众议”也要立的皇后?
【他就找了上官仪来商量一番,说着说着,直接安排人家当场起草诏书。】
【还没公布出去呢,结果武则天一通哭诉,李治又动摇了。】
【想反悔吧,怕老婆生气不高兴。还好,背锅侠是现成的嘛——】
【阿武,你听朕解释,这都是那个上官仪撺掇的呀!】
【一切都要怪那该死的上官仪!】
【骂了他,就不许再骂朕了哦~】
上官仪:啊?我吗?
【武则天什么性格的人?那说干就干,相当有魄力。】
【回头就找了个叛逆的罪名,把上官仪和他儿子一网打尽。】
【因为帝后夫妻吵架而白白丢掉性命的上官仪,恐怕死后躺在棺材里也得气得坐起来——】
【不是,你们两口子有病吧?】
【合着我也是你们play中的一环呗?】
【漂亮的宇智波:只有上官仪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漂亮的宇智波:上官仪内心os: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搁这等我呢是吧?】
【所以准确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武则天,上官婉儿还在家里当她的名门闺秀呢,也不至于沦落到那个地狱开局。】
【但如我们所见,来到武则天身边之后,上官婉儿对她可谓是尽心尽力。】
【都说“杀父之仇,不可不报”,隔着父祖两代的仇,上官婉儿难道就没有半点儿想法吗?】
“再有想法,又能如何?”
李世民脱离了老父亲思维,短暂地找回了帝王脑:“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夏语冰又道:【她祖父获罪的时候,上官婉儿可还是上官婴儿呢!】
【别说是祖父了,恐怕就连父亲,上官婉儿都没什么印象了。】
【残存的认知,多半还是从别人那里听到后,再拼凑出来的。】
【武则天可就不同了。】
“不必多礼,都起来回话吧。”
她声音和善,嘴角含笑,但有这不怒自威的气度在,谁也不敢直视天颜。
“请来的这位徐博士在内文学馆授课已近一月,不知大家都有何心得?”
这样的问话,寻常宫女自然不敢贸然开口回答。
女史对答如流:“禀天后,徐博士已经讲完了《礼记》,现正领着她们读《诗》呢。”
看这架势,天后陛下多半是想考上几句了。
只盼她随手一指,就能指到学堂里最伶俐的那个,女史暗自祷告。
有婉儿在,内文学馆何愁得不到天后夸赞?
在过来的路上,武媚娘早已反复思考过。
遵循旧俗叫人作诗也好,抽了经书篇章盘问一番也罢。
既然难以抉择,倒不如直接双管齐下。
可这会儿,看到那个哪怕是颔首低眉,也依旧将脊背挺得笔直的小娘子,她又改了主意。
这个上官婉儿,浑然没有后宫百花齐放的妍丽,更是像蓬勃而出的横生修竹。
武媚娘想,她似乎知道自己要问什么了。
……
【要说也是可惜,当年武则天多半也是一时兴起。】
【忽然想起掖庭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就灵机一动,把上官婉儿叫来即兴表演了一段freestyle。】
【以至于女皇陛下当年究竟问了什么,历史上也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
【暮霭:……是我的错觉吗?】
【暮霭:本来很正经很风雅的一件事,怎么在煮啵嘴里就这么喜感呢?】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懂了,大唐有嘻哈是吧?】
【不过我们可以推断的是,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和诗文有关的内容。】
【因为上官婉儿和freestyle老祖宗曹植一样,面对临场加试,不慌不忙。行云流水,文辞华美。】
【武则天见之心喜,当场赦免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封她为才人。】
“这上官婉儿既是罪臣之后,小小年纪又成了掖庭宫女,能有这么高的文学素养倒是难得。”
被封为“freestyle开山鼻祖”的曹植把酒笑谈。
虽然不知那到底是个什么名号,但“开山鼻祖”听起来就很气派。
好事,是好事啊。
值得再饮一盅!
【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有家族基因的遗传。】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不仅仅是后来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同时也是“上官体”这种绮错婉媚诗风的开创者。】
“主人公竟在朕身边?”
说到上官仪,李世民这可就不困了啊。
三次直播,次次都是东西两汉的人物。
等啊等,总算等着了他们大唐!
刚激动完,李世民很快冷静下来。
以上官仪的年纪,现在倒是已经做了父亲,但离做祖父那可还差得远呢!
“看来朕多半是等不到这个宰相了。”
他算了算时间,摇头失笑:“高宗,这就是后人给承乾定的庙号吗?”
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听起来倒是颇受赞誉。”
李世民嘀嘀咕咕:“既然有所作为,怎么后来又让后妃夺了权?”
难道是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
【相较于这些玄而又玄的先天因素,主播倒相信这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一方面,这得多亏了当时唐代的一个机构——内文学馆。主要负责向为后宫宫女授课,为她们提供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可以说是一项人性化而又有切实意义的举措。】
李世民更加满意:主播说的没错,以后请按这种标准来宣传大唐!
【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上官婉儿的母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即便身处掖庭,郑夫人也依旧坚持开展启蒙教育。】
【俗话说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有限的条件下,还能教育出这么出色的女儿,放到现在高低也是个幼教大师。】
【如果没有母亲的悉心教导,上官婉儿或许也不能在那场临时考核中表现得那么优异。】
【这一年,上官婉儿年仅十三岁。】
【家人们可别误会,上官婉儿虽然顶着“才人”的封号,但很显然,这不可不是给唐高宗纳的后妃,而是武则天给自己找来的得力小助手。】
【理由也很简单——】
【李治那会儿的身体都已经不太好了,哪儿还有心思再宠幸妃嫔呢?】
【所以上官婉儿其实是名为“才人”,写作“女官”。】
等等——
李世民:他没听错吧?李治?
他那么大一个儿子李承乾呢?
感情那唐高宗不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
至于雉奴,他才几岁?他能当皇帝吗?
李世民一脑门子官司,左思右想也没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承乾的登基之路。
如果说之前三期直播,他还能抱着看戏的心态乐呵乐呵,现在的李世民:
……笑不出来。
他是笑不出来了,夏语冰依旧笑得灿烂:
【走到武则天身边之后,上官婉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才。】
【许多敕令诏书都是出自她的手下,成了真正的女皇心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赏识与提拔,以上官婉儿的身份,终其一生,恐怕当个宫女都很难有出头之日。】
【极有可能又是一个“白头宫女在,闲坐说高宗”的故事。】
【至于上官婉儿跟在武则天身边很受重用这件事,早就成了后人约定俗成的共识。】
【但仔细想一想,家人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苏小忆:不对啊!】
弹幕上,有人已经反应过来:
【苏小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
【对喽!】
夏语冰点点头:【上官婉儿的祖父获罪、自己受到牵连被贬入掖庭这件事,说起来还和武则天本人息息相关呢。】
“所以,那上官仪究竟是犯了什么事儿?”
长孙皇后已经推测出皇权交接时多半出了岔子,导致长子未能顺利登基。兹事体大,还得陛下定夺。
而直播提起的臣子,她又不得不担心,是不是人家犯在当今天子手里,才害得小娘子尚在襁褓就要为奴为婢的。
若是这样,她可得赶在事发之前,好好劝一劝。
【要说上官仪也是冤枉。】
【人好好的宰相,当着官呢,结果有一天,李治突然对自己力排众议也要立的皇后不满。】
哦……不是陛下的原因。
长孙皇后刚放下心,没过两秒又提了起来——
什么叫“力排众议”也要立的皇后?
【他就找了上官仪来商量一番,说着说着,直接安排人家当场起草诏书。】
【还没公布出去呢,结果武则天一通哭诉,李治又动摇了。】
【想反悔吧,怕老婆生气不高兴。还好,背锅侠是现成的嘛——】
【阿武,你听朕解释,这都是那个上官仪撺掇的呀!】
【一切都要怪那该死的上官仪!】
【骂了他,就不许再骂朕了哦~】
上官仪:啊?我吗?
【武则天什么性格的人?那说干就干,相当有魄力。】
【回头就找了个叛逆的罪名,把上官仪和他儿子一网打尽。】
【因为帝后夫妻吵架而白白丢掉性命的上官仪,恐怕死后躺在棺材里也得气得坐起来——】
【不是,你们两口子有病吧?】
【合着我也是你们play中的一环呗?】
【漂亮的宇智波:只有上官仪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漂亮的宇智波:上官仪内心os: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搁这等我呢是吧?】
【所以准确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武则天,上官婉儿还在家里当她的名门闺秀呢,也不至于沦落到那个地狱开局。】
【但如我们所见,来到武则天身边之后,上官婉儿对她可谓是尽心尽力。】
【都说“杀父之仇,不可不报”,隔着父祖两代的仇,上官婉儿难道就没有半点儿想法吗?】
“再有想法,又能如何?”
李世民脱离了老父亲思维,短暂地找回了帝王脑:“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夏语冰又道:【她祖父获罪的时候,上官婉儿可还是上官婴儿呢!】
【别说是祖父了,恐怕就连父亲,上官婉儿都没什么印象了。】
【残存的认知,多半还是从别人那里听到后,再拼凑出来的。】
【武则天可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