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官上任就停掉了各地进贡的珍贵宝贝,足以证明邓绥骨子里求真务实的本性。】
  【眼下各地天灾不断,她索性再度下令,将皇室祭祀礼节、珍宝鹰犬通通精简再精简。】
  “不慷他人之慨,而是以身作则,无怪后世风评如此之高。”
  对自己未来的孙媳妇,刘秀那是越听越满意。
  货比货得扔,两相对比,先前那个阴皇后实在是……
  一想到她还是阴丽华的后人,刘秀更是心梗。
  罢了,好竹出歹笋也在情理之中的吧?
  【朝堂上的局面暂时稳住了,但灾祸不断,百姓收成自然受到极大影响。】
  【民以食为天,大家吃什么就成了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件事上,邓绥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智慧。】
  【除了年年进行赈灾专项拨款以外,她还创新性地将官员俸禄进行了调整。】
  【家人们或许有所耳闻,两汉官员领工资通常都是直接领粮食的,所以才会用“几千石”来代指官位大小。】
  【但邓绥大手一挥:大人们,从今日起,你们的收款方式变了!】
  【不是阿里宝也不是巨信,他们收到的工资变成了半钱半粮。】
  【一来,这就可以省下一部分粮食用于赈灾。二来,在此过程中货币不就流通了嘛!】
  【小邓同学虽然沉迷“游戏”,但书没有一页是白读的,都在实际操作中来了一场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当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时候,主播就要掏出大女主爽文了!】
  【里里外外都有了妥善的应对方式,邓绥还不肯闲着,甚至照顾到了流离失所、无田可种的普通百姓。】
  【这群百姓被一分为二。】
  【面对第一拨人,邓绥发了个链接过去。】
  【邓绥:99新皇家园林闲置,无暇送,有意直拍不改价。】
  【让百姓进皇家园林开垦,既不浪费地皮,又充分安排好人力,一举两得,小邓同学可真是个机灵鬼!】
  【面对第二拨人,邓绥发了个定位过去。】
  【邓绥:江南,你们开发的,懂?】
  【安排百姓南下开荒这叫什么?早期的江南万景图啊!】
  【家人们也知道,东汉时期的江南可不是现在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富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邮区都是一片荒芜。】
  【邓绥的手段不仅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粮食问题,更是因其对江南的开发,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
  【远的不说,东汉末年的孙十万见了也得表示——】
  【和熹皇后,听我说谢谢你!】
  第13章
  对此,刘备若有所思,曹操深表赞同,孙权……
  孙权:主播你来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孙十万”?
  【由上而下的一套组合拳下来,邓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顺利通过了地狱开局的考验。】
  【以她执政后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来看,纵观历史,哪怕是以政绩出名的贤明君主也得忙得焦头烂额。】
  【基础数值再差一点的,恐怕两眼一闭、双腿一蹬,直接开摆躺平、与世无争,登入游戏就麻溜地敲好了goodgame。】
  【但作为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帝王之道的人,邓绥仅仅依靠自己这些年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就来了一波天秀操作,可见她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能。】
  【而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以女子之身做到了这一切,可不就是天选大女主吗?】
  【就是这个打脸,爽!】
  “能以女儿身治理到这种程度,已经足见天赋。”卫子夫管理着后宫,深知其中诸多不易远远不及朝堂政事,发自内心敬佩的同时,也不免好奇:
  “政令倒是颁布下去了,成效又如何呢?”
  【执政效果到底好不好,可不是由我们说了算的。由谁说了算?自然是当时的老百姓了!】
  【说一千道一万,有人造反全完蛋。】
  【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哪怕邓绥掌权期间天灾人祸不断,但彼时的东汉也没有爆发极有可能出现的农民起义。】
  【金杯银杯,毕竟还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呀!】
  “你说……”太平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婉儿,对于百姓而言,坐在皇位上的究竟是谁,重要么?”
  不等上官婉儿回答,她已经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就像小夏姐姐说的那样,一个帝国的统治者究竟是男君还是女君似乎也没什么分别,对不对?”
  上官婉儿将她的疑问听在心里,没有急着回答。
  她侧过头,小公主因这一突如其来的想法激动不已,过分白皙的脸颊上都透着点粉。
  看了两眼,婉儿才慢吞吞地接话:“殿下聪慧,说的自然在理。”
  她敢对天发誓,这一声附和绝对是出于本心的赞同,而不是客套的恭维。
  上官婉儿听说过当今天后的手段,被太平的话一勾,竟忍不住跟着畅想:
  倘若换了天后掌权,朝堂后宫又会是怎样一番气象?
  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劝说自己,她喃喃道:“只要衣食无忧、生活安宁,大家关起门来各过各的,哪有那个闲心思整日盯着女子的身份挑刺呢?”
  【是啊,人民群众都已经这么认可了,可偏偏就是有人不认可邓绥。】
  【好不容易将天灾缓解住了,人祸又接连而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祸其实始终都是和天灾双线并行的。】
  【只不过处理完国家大事,邓绥才终于腾出手,有空好好收拾这群上窜下跳的反对者们。】
  【家人们应该还记得,早在天降异象的时候,就有大臣提出这是阴盛阳衰的征兆,借机要求邓绥还政于皇帝。】
  【在这一众唯心主义者中,有一个叫“杜根”的大臣值得重点关注。】
  【他不是反对者中名气最大的,也不是头一个提出质疑的。】
  【这么多刺头,为什么要特意把他拎出来呢?那是因为这个人,aka“东汉早期伏地魔”。】
  【家人们可别误会,这个杜根的鼻子还好端端的长在脸上呢。】
  “伏地魔?”
  受某种不知名的神秘力量驱使,太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听起来像是个妖魔鬼怪,怎么就和鼻子扯上关系了?”
  “唔……或许是因他经常匍匐在地,所以鼻子有所损伤?”
  上官婉儿一本正经地分析着。
  【没有人生来就是伏地魔,杜根也不例外。】
  【让他摇身一变的起因,还要归结于他跟同僚们提出的暖心主张。】
  【以杜根为代表的一群大臣,阻挠女主称制的宣传口号只有一个——邓绥邓绥,你该退休啦!】
  【关键是人家给出的理由听起来还很像那么回事儿。】
  【先是引经据典:伟大的秦始皇嬴政陛下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继任王位了。】
  【然后图穷匕见:而现在太后您名义上的儿子正坐在皇位上,虽然年幼,但毕竟也已经满十三岁了。】
  【您觉不觉得……这个数字有点耳熟?】
  【如果换做主播,知道自己二十六岁就可以退休了,直接兴奋到原地化身吗喽,连路过的蚊子高低都得挨上两巴掌。】
  【一键跳过几十年的牛马打工人生涯、直接享受至尊夕阳红生活,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年纪轻轻的不想着退休,想什么?】
  【追求一夜暴富的咸鱼精:接退休!】
  【茶喝到没味:接退休!】
  【4木:接退休!】
  风平浪静的直播间被一个“退休”的关键词炸出了许多潜水党。
  整齐划一的弹幕更是看得无权发言的观众们一愣一愣的——
  勤政爱民李世民:一键查询后世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工作狂魔朱元璋:大好青春不工作?浪费生命可耻!
  推行新政宋仁宗:笑拥咧,还好我的大臣们都很能干。
  【但咱们小邓同学何许人也?】
  【是学神,更是卷王。】
  【小邓心里一盘算,回过神来:不对啊?】
  【我读了这么多书、走了这么远的路才终于走到天下人的面前,你们三言两语就想把我打发了?】
  【还没有n+1补偿,坚决不退!】
  【何况事到如今,可就不是仅限在后宫中的小打小闹,而是切切实实和权力相关的重大原则问题。】
  【所以对于大臣们的“暖心”建议,别说邓绥感到“如沐春风”,就连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无形硝烟。】
  【她一改往日的温和脾气,原地开启“狂暴”,直接令人把杜根拉下去打了一通。】
  【当时的侍卫首领和杜根关系不错,也敬佩杜根的为人,就让手下偷偷给杜根放水,留了他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