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在女孩们善意的笑声中,夏语冰耳畔突然响起一道尖锐爆鸣——
  “啊啊啊啊神金!”
  “堂堂皇后之玺,是拿来让你开核桃的吗?”
  “我看你们现代人是彻底颠了!”
  什么动静?
  夏语冰揉揉耳朵,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之前那些文物的蹊跷,她还没来得及研究明白呢。
  “你这儿倒是热闹。”
  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动作。
  看来,一时半会儿自己注定得不到答案了。
  认出来人是谁,夏语冰也很惊喜:“学姐?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想着你头一天开播,过来给你当个气氛组嘛。”
  文也好往四周看了看:“我瞧还是有几个人来参观的,哪有你说的那么凄惨?”
  在决定直播的前一天晚上,夏语冰就找到了文也好取经。虽说直播和录频有些许出入,但原理总是相通的嘛。
  夏语冰嘿嘿一笑:“赶巧而已,她们也是路过进来看看。”
  “今天皇后之玺讲得不错呀。”
  按照展览顺序,文也好驻足在第二件文物前:“下一次直播,就该讲这件宝贝了吧。”
  “没错。”夏语冰点头:“到时候学姐可要来我直播间捧场啊!”
  “这还用说?”文也好好拍了拍她,满眼的期许与鼓励:“这个人,可得好好讲讲。”
  ***
  大唐位面,上元年间
  “殿下!殿下——”
  一众宫女太监焦急不已,脚下步子飞快,可始终就是追不上前方的那道身影。
  他们口中的“殿下”,仗着年纪小,身子很是灵活,左拐右拐,很快就将人甩得没影了。
  她轻车熟路地往整座大明宫最偏僻的宫室直奔而去。
  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个地方——掖庭!
  刚踏入掖庭,她就嚷嚷起来:“婉儿!婉儿!你在吗?”
  “殿下千金之体,不该频频踏入掖庭这种地方。”
  在来人左顾右盼的时候,上官婉儿就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太平公主身后。
  “掖庭这种地方——”
  “又是哪种地方?”
  太平公主将声调拖得很长,故意反问。
  “就是罪奴该待的地方。”
  哪怕是提起“罪奴”二字,上官婉儿那张清丽的脸上也没有任何波动。
  “你想赶我走?”
  偏偏太平公主最看不惯她这神色淡然的模样,大摇大摆地和她作对:“嘿——”
  “本公主还就不走了!”
  身为天皇天后最小的孩子,太平在大明宫横行霸道惯了,哪里都要亲眼去看看。
  若不是这样的性格,恐怕她永远都不会发现,原来这掖庭之中,竟然还藏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娘子。
  太平公主好奇的事,自然有无数人想将答案双手奉上——
  这是前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因祖父获罪,如今跟母亲被贬在掖庭。
  如果换了旁人,见到大唐的金枝玉叶,多半都是毕恭毕敬、谨小慎微的态度。
  可就是这个上官婉儿,既不怕她,也不讨好她。
  实在可恶!
  本以为公主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想到对方越挫越勇。上官婉儿年纪不大,叹得老气横秋:
  “奴是罪臣之后,殿下不应唤得这般亲近。”
  又来了!
  太平可不吃她这套,索性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在这一点上,你跟你祖父还真是如出一辙。”
  提起祖父,上官婉儿轻轻抿了抿嘴角。
  和世人想象得不同,祖父获罪以来,上官婉儿没有对皇室心怀怨恨,更没有因此生出逢迎媚上的心。
  她只是在想——
  权力可真是个好东西。
  太平倒没有注意到她的这点小动作,径直拉了上官婉儿,走到两人的“秘密基地”。
  千娇万宠的大唐公主看起来并不在意杂草丛丛生的掖庭,她大大咧咧地席地而坐,在身边的空地拍了拍——
  “坐吧!小夏姐姐又开播了。”
  果然,上官婉儿动作一顿,倒没再说什么“于礼不合”的客套话,安安静静地在她身边坐下。
  太平得意一笑。
  轻松拿捏!
  【各位家人们早上好!欢迎来到《壁上鸣》的直播间。】
  【我是新人主播小夏同学!】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分明也没过去多久嘛……”太平吐槽:“昨儿不是才见过?”
  “殿下。”
  哪怕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开场白,上官婉儿依旧听得专心致志。
  架不住身边就有个行走的活体弹幕,时不时就要把她的思绪岔开,有些无奈地提醒。
  “知道啦——”
  太平耸肩,难得好脾气地自认理亏。
  满宫都是无趣之人,也就一个上官婉儿勉强还能入眼、够格跟自己说说话了。
  为了这唯一的好朋友,她还是勉为其难克制一下强烈的分享欲吧。
  【各位新老家人们都知道,咱们这个直播间呀,不仅带货,带的还是主播身后这十八件从土里挖出来的千年正宗老“国货”!】
  【首播刚给大家上了点强度,这一次直播的主角也丝毫不逊色——】
  在浮夸的音效中,夏语冰将镜头转向身后的第二件文物展示柜。
  闻言,两个年纪不大的小娘子纷纷凑近,睁大了眼,恨不能将头伸到光幕里头瞧个明白。
  “什么嘛!”
  太平公主见惯了天下奇珍,看清展示柜中的宝贝之后,大失所望。
  “竟然只是一张纸而已!”
  第9章
  自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发展到大唐,纸张早已得到广泛应用。
  何况如今又没有第二个左思能再写下一篇《三都赋》,“洛阳纸贵”的盛景难以再现,纸也就不算稀奇了。
  但太平公主司空见惯的东西,落在其他人眼里就成了新奇宝贝。
  “这就是后世的纸么?”
  大汉位面,元狩年间
  一袭宫装的皇后,端坐在椒房殿内。处理完宫务后,她才有空往光幕上看一眼。只此一眼,已经足够辨认出今日的这件文物。
  纸的出现并不稀奇,奈何目前制出的纸张大多粗糙,表面坑洼不平,上不得台面。真到了书写的时候,依旧沿袭了简牍的传统。
  可眼前直播间里所展示的这纸张看上去薄厚均匀、柔软光洁,俨然是上好的书写工具。
  【正如家人们所见,今天直播间带来的第二件宝贝就是这张东汉墨迹纸!】
  【当然,更为我们所熟知的还是它的别名——“蔡伦纸”。】
  【提起蔡伦改良造纸术,谁都能说上两句。但这项伟大发明同样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
  【这个条件,则和一位重要女□□息相关。】
  “看来今天要介绍的人物,多半就是和熹皇后了吧。”
  对太平公主的小小抱怨,上官婉儿不置可否。夏语冰话已至此,聪慧的她当然能听出苗头。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直播间紧随其后:
  【没错,今天这场直播的主角就是造纸术背后的女人——邓绥!】
  听到这个名字,太平双眼一亮,终于提起了几分兴趣。
  母后时不时在自己耳边念叨着和熹皇后,她自然有所耳闻。
  可相较于哪一朝的皇后,太平反倒更乐意多听几回平阳昭公主的故事,对邓绥也就仅仅停留在“久闻大名”而已。
  不懂就问。
  太平虚心向身旁的小伙伴请教:“先前总听母后赞其为「皇后之冠」,是后世楷模。”
  “婉儿,你可知这位邓皇后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功业呢?”
  “唔……”
  这个问题还难不倒上官婉儿,她稍稍踌躇,却是不想叫太平公主受自己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
  “既然小夏姐姐今天要好好说一说,殿下何不亲自听过再加以评判?”
  “好个婉儿!”
  没得到满意的答复,太平撇撇嘴,不大高兴:“怎么也学了母后的做派来考我?”
  “明明心里都有主意了,还非得让我自个儿琢磨,就是不肯将答案告诉我。”
  真是可恶!
  “不过……”她脾气来得快、去得更快,很快又把自己哄好了,高高兴兴地戳了戳婉儿:“你瞧,这是不是也说明咱们俩……还挺有缘分的?”
  太平公主和母亲朝夕相处,说两人相像未必是空穴来风。
  上官婉儿心念一动,口中只是自谦:“能有一分像天后陛下已经奴的莫大福气,担不得殿下这一声赞。”
  “什么「罪臣」「奴婢」?我可不爱听。”
  太平认真纠正:“家世出身本是天定,非人力所能为,莫要因父祖之过轻贱自己。”
  “婉儿婉儿——”
  太平摇头晃脑:“你的名字多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