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顺崽闻言想起来了,立马就凑到了多尔衮旁边,点着小脑袋诚恳地说道:“是呢!十四叔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说着不等多尔衮反应过来,顺崽速度极快的就将自己因何而来的事说出来了,说到最后他还挥着小手对多尔衮夸赞道:“我和额娘就只能想到这些,不像十四叔能懂好多好多!我觉得十四叔是最厉害的。”
他这话一出倒是让多尔衮转头看了他好一会,才继续在纸上作画,嘴里的话倒是要比之前柔和了不少。
尤其是在顺崽每隔一会就要对他的夸赞下,以及时不时挂在嘴边的十四叔好,十四叔厉害!十四叔最棒了,顺崽最喜欢的就是十四叔了。
多尔衮的目光简直是柔和到,其他人看到都会觉得摄政王是不是换人的程度了。
只能说顺崽这套招数虽然老,但是对多尔衮等人来说刚刚好,尤其是配上他真诚的双眸,真感觉自己是最厉害的,起码在顺崽这是。
连带着科举改革一事也被多尔衮包揽过去了,不过他现在手中事务繁杂,计划着此事恐怕交给代善最好,毕竟现在代善主管的就是这一块。
“那我和硕塞他们也能给二伯帮忙!”顺崽听说多尔衮的打算,立马就积极举手响应。
这倒是让多尔衮有些不舒服了,代善虽然也忙,但没他忙啊,这么大个人了哪用顺崽帮忙,想到这,多尔衮就驳回了顺崽的意见,转而说道:“此事硕塞他们跟着实践的确不错,但你,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忙。”
“什么事!”顺崽对于多尔衮口中的帮忙更积极了,这可是十四叔难得需要他的时候。
多尔衮看着他亮晶晶的眸子,提起了最近朝中热议的大清律法一事,他给顺崽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朝中的局势后说道:“这才是当前最重要事,若是能定下来,那其他事就会简单许多。”
顺崽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是知道这个的重要性,他学着多尔衮的样子,板着小脸格外严肃地点了点头,应道:“对!十四叔你尽管说。”
“说起来的确是很重要,你知道我们大清的基础制度吗?”
基础制度?提起这个顺崽还真有点懵,在脑海里想了一下,是满蒙两族的人?还是什么?
见他思考,多尔衮也没多做打扰,两人说话的功夫,画纸上一只栩栩如生的花猫已经浮现了。
好一会,顺崽才迟疑地问道:“是八旗制度吗?”
多尔衮将笔搁下,低头对上顺崽专注的目光,点头应道:“是,八旗制度就是我们大清的根本制度,如果要定论大清律法,那就绕不开八旗制度。”
说到这多尔衮目光沉了沉,似乎想到了什么,片刻后才接着说道:“从太祖制定以来,八旗制度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原本太祖是想八旗子弟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但入关之后,我察觉出这个制度一些弊处,若是要法律法规完全能定下来,恐怕就得对八旗改革。”
“八旗改革?”顺崽跟着多尔衮的话,将这个词念了出来。
多尔衮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现在有不少八旗子弟针对大清律法,提出一个优待,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按理说是这些人跟着我们打下江山,有优待可以,但我担心恩准此事之后,会让他们变得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
他这一说,顺崽就知道他的意思了,若是八旗荒废,就代表大清的根子也在腐烂,一个腐烂的王朝自然也会随之倒下。
想到这,顺崽拉住了多尔衮的衣袖,应诺道:“十四叔,放心,交给我!”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就交给你先试试,关于八旗的资料,我这都有,你尽管过来查看就是。”多尔衮欣慰的点了点头,只是他话中的意思多少暴漏了他的谋划。
不过顺崽没看出来,反而欣然同意,甚至决定从今天开始他就要长期在勤政殿查资料了,有什么不懂得还能问十四叔,多好!
这也导致,硕塞等一干人好一阵没看见顺崽,连带着被塞了改变基础教育的代善也是,只能说摄政王偶尔的报复心也是蛮强的。
第48章
被布置了任务的顺崽自然而然就赖在了勤政殿,他一边回顾着自己脑海里对八旗的资料,一边向多尔衮提问。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时期整顿编制的,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为四旗,后来随着满族人口变多,便増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如此以来便是所谓的八旗。
这八旗中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而剩余六旗则是由汗王的子侄又或是孙辈等管理,各旗又分别设立旗主一名,便于管理。
顺崽登基后就掌管了负八旗中的正白、镶黄两旗,而正红旗则是代善为旗主,多尔衮则是正黄旗,剩余还有正蓝旗等分别由多铎、豪格、阿济格等管理。
其中原本多尔衮是管理的镶黄旗,但由于顺崽种种举动,让多尔衮将镶黄旗给了顺崽,而自己则是管理正蓝旗,后又与多铎换旗,他掌管了正黄旗,多铎则是正蓝旗。
如今八旗人数已经有差不多一百多万了,虽不至于全面皆兵,但大部分都是被严格培养的。
原本入关时,朝中提议八旗往中原内地调,此事最终被否决,多尔衮觉得盛京、草原一带是大清原本起势之地,说句根在这也不为过,若是将人员都派往内地,那岂不是忘本。
其次,他更在乎的就是草原上那些部落的动向,以及边防人力微薄后,周边其他附属会不会不安分,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也正是因为他想得多,这回喀尔喀蒙古部想要反清的事就被他们提前察觉到了,甚至出兵也格外迅速,大部分兵力都是原本就留守在盛京的,很大程度上节省一部分军费。
当然也因为作为大清的根本,从改革上是比较麻烦的,根据多尔衮的调查,其实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八旗子弟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尤其是部分将领都有这种趋势。
这对于多尔衮来看,是一种危机,现在刚入关就开始有这种倾向,一旦继续放任恐怕后面就更加难整治了,还不如借着这次立法之事先一步整改。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可入关后,就有不少人提出要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把八旗兵当做职业兵。
阅览过不少史书的多尔衮,自然是知晓当军中有了“继承”这种制度发生,可就会凝聚成一股歪风邪气,各旗旗兵都会不自觉团结在一起,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很有可能不惜破坏朝廷、国家的利益。
长此久往,大清恐怕比大明存在的时间还要短,这是多尔衮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觉得不能当八旗子弟在怠慢下去,应当针对他们要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当然也要给与他们一定的福利,毕竟驴子还要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才会推磨。
顺崽听着多尔衮的分析,一边将手中的资料做了个基础的阅览,好一会才点头回道:“十四叔考虑的有道理,不过我也一时半刻想不出来。”说着还不禁歪着头想了一会。
的确八旗现在的资料对于顺崽来说,还是有些没有头绪。
最主要的是,顺崽想百一下看看历史上对于八旗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出相对的改变,看看后来的八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整改。
想到这,顺崽反而问起了律法一事,因为木苔对他的影响,他也较为推举秦律,想依照着秦律的法律法规从而定下清律的基本规矩。
“秦律?”多尔衮听到这话倒是有些不解,对于他来说,秦朝是个久远的年代,虽然达成了大一统,可也有二世而亡的贬义,不知道为什么顺崽会推崇秦律。
顺崽点了点小脑袋,见多尔衮不理解,就给他说起秦朝的故事。
对于多尔衮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听一个不一样的秦皇嬴政,不过从顺崽的故事,他也足以看出这位帝王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方面做的不大行。
不像他,他就将顺崽培养的很好,想到这,多尔衮还颇为自得的摸了摸顺崽的脑袋,他也应该庆幸自己不知道原本历史上他和顺治帝的水火不容。
以及顺治帝对他这位皇叔的又爱又恨,不然多少就不会觉得自己比秦皇厉害了。
有了顺崽的故事,多尔衮也愿意听听秦律究竟有何种魅力,让顺崽和皇太后都推荐。
“十四叔,你看,虽然说大汉推翻了秦朝,但实际上大汉不少法律都是延用秦律,只是在刑法上又说减低又或是换了个惩罚方式,这就足以看出秦律的不错之处了。”
说着顺崽就一屁股坐在了多尔衮身边,喝了一口水后才接着说道:“特别是,秦律很完善,足够我们借鉴。”
这话说的的确没错,秦律在历史上的确是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其中包括了田、工、仓、徭、关市、效、户、金布、司空、置吏、封诊等,可谓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说着不等多尔衮反应过来,顺崽速度极快的就将自己因何而来的事说出来了,说到最后他还挥着小手对多尔衮夸赞道:“我和额娘就只能想到这些,不像十四叔能懂好多好多!我觉得十四叔是最厉害的。”
他这话一出倒是让多尔衮转头看了他好一会,才继续在纸上作画,嘴里的话倒是要比之前柔和了不少。
尤其是在顺崽每隔一会就要对他的夸赞下,以及时不时挂在嘴边的十四叔好,十四叔厉害!十四叔最棒了,顺崽最喜欢的就是十四叔了。
多尔衮的目光简直是柔和到,其他人看到都会觉得摄政王是不是换人的程度了。
只能说顺崽这套招数虽然老,但是对多尔衮等人来说刚刚好,尤其是配上他真诚的双眸,真感觉自己是最厉害的,起码在顺崽这是。
连带着科举改革一事也被多尔衮包揽过去了,不过他现在手中事务繁杂,计划着此事恐怕交给代善最好,毕竟现在代善主管的就是这一块。
“那我和硕塞他们也能给二伯帮忙!”顺崽听说多尔衮的打算,立马就积极举手响应。
这倒是让多尔衮有些不舒服了,代善虽然也忙,但没他忙啊,这么大个人了哪用顺崽帮忙,想到这,多尔衮就驳回了顺崽的意见,转而说道:“此事硕塞他们跟着实践的确不错,但你,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忙。”
“什么事!”顺崽对于多尔衮口中的帮忙更积极了,这可是十四叔难得需要他的时候。
多尔衮看着他亮晶晶的眸子,提起了最近朝中热议的大清律法一事,他给顺崽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朝中的局势后说道:“这才是当前最重要事,若是能定下来,那其他事就会简单许多。”
顺崽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是知道这个的重要性,他学着多尔衮的样子,板着小脸格外严肃地点了点头,应道:“对!十四叔你尽管说。”
“说起来的确是很重要,你知道我们大清的基础制度吗?”
基础制度?提起这个顺崽还真有点懵,在脑海里想了一下,是满蒙两族的人?还是什么?
见他思考,多尔衮也没多做打扰,两人说话的功夫,画纸上一只栩栩如生的花猫已经浮现了。
好一会,顺崽才迟疑地问道:“是八旗制度吗?”
多尔衮将笔搁下,低头对上顺崽专注的目光,点头应道:“是,八旗制度就是我们大清的根本制度,如果要定论大清律法,那就绕不开八旗制度。”
说到这多尔衮目光沉了沉,似乎想到了什么,片刻后才接着说道:“从太祖制定以来,八旗制度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原本太祖是想八旗子弟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但入关之后,我察觉出这个制度一些弊处,若是要法律法规完全能定下来,恐怕就得对八旗改革。”
“八旗改革?”顺崽跟着多尔衮的话,将这个词念了出来。
多尔衮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现在有不少八旗子弟针对大清律法,提出一个优待,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按理说是这些人跟着我们打下江山,有优待可以,但我担心恩准此事之后,会让他们变得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
他这一说,顺崽就知道他的意思了,若是八旗荒废,就代表大清的根子也在腐烂,一个腐烂的王朝自然也会随之倒下。
想到这,顺崽拉住了多尔衮的衣袖,应诺道:“十四叔,放心,交给我!”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就交给你先试试,关于八旗的资料,我这都有,你尽管过来查看就是。”多尔衮欣慰的点了点头,只是他话中的意思多少暴漏了他的谋划。
不过顺崽没看出来,反而欣然同意,甚至决定从今天开始他就要长期在勤政殿查资料了,有什么不懂得还能问十四叔,多好!
这也导致,硕塞等一干人好一阵没看见顺崽,连带着被塞了改变基础教育的代善也是,只能说摄政王偶尔的报复心也是蛮强的。
第48章
被布置了任务的顺崽自然而然就赖在了勤政殿,他一边回顾着自己脑海里对八旗的资料,一边向多尔衮提问。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时期整顿编制的,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为四旗,后来随着满族人口变多,便増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如此以来便是所谓的八旗。
这八旗中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而剩余六旗则是由汗王的子侄又或是孙辈等管理,各旗又分别设立旗主一名,便于管理。
顺崽登基后就掌管了负八旗中的正白、镶黄两旗,而正红旗则是代善为旗主,多尔衮则是正黄旗,剩余还有正蓝旗等分别由多铎、豪格、阿济格等管理。
其中原本多尔衮是管理的镶黄旗,但由于顺崽种种举动,让多尔衮将镶黄旗给了顺崽,而自己则是管理正蓝旗,后又与多铎换旗,他掌管了正黄旗,多铎则是正蓝旗。
如今八旗人数已经有差不多一百多万了,虽不至于全面皆兵,但大部分都是被严格培养的。
原本入关时,朝中提议八旗往中原内地调,此事最终被否决,多尔衮觉得盛京、草原一带是大清原本起势之地,说句根在这也不为过,若是将人员都派往内地,那岂不是忘本。
其次,他更在乎的就是草原上那些部落的动向,以及边防人力微薄后,周边其他附属会不会不安分,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也正是因为他想得多,这回喀尔喀蒙古部想要反清的事就被他们提前察觉到了,甚至出兵也格外迅速,大部分兵力都是原本就留守在盛京的,很大程度上节省一部分军费。
当然也因为作为大清的根本,从改革上是比较麻烦的,根据多尔衮的调查,其实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八旗子弟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尤其是部分将领都有这种趋势。
这对于多尔衮来看,是一种危机,现在刚入关就开始有这种倾向,一旦继续放任恐怕后面就更加难整治了,还不如借着这次立法之事先一步整改。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可入关后,就有不少人提出要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把八旗兵当做职业兵。
阅览过不少史书的多尔衮,自然是知晓当军中有了“继承”这种制度发生,可就会凝聚成一股歪风邪气,各旗旗兵都会不自觉团结在一起,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很有可能不惜破坏朝廷、国家的利益。
长此久往,大清恐怕比大明存在的时间还要短,这是多尔衮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觉得不能当八旗子弟在怠慢下去,应当针对他们要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当然也要给与他们一定的福利,毕竟驴子还要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才会推磨。
顺崽听着多尔衮的分析,一边将手中的资料做了个基础的阅览,好一会才点头回道:“十四叔考虑的有道理,不过我也一时半刻想不出来。”说着还不禁歪着头想了一会。
的确八旗现在的资料对于顺崽来说,还是有些没有头绪。
最主要的是,顺崽想百一下看看历史上对于八旗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出相对的改变,看看后来的八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整改。
想到这,顺崽反而问起了律法一事,因为木苔对他的影响,他也较为推举秦律,想依照着秦律的法律法规从而定下清律的基本规矩。
“秦律?”多尔衮听到这话倒是有些不解,对于他来说,秦朝是个久远的年代,虽然达成了大一统,可也有二世而亡的贬义,不知道为什么顺崽会推崇秦律。
顺崽点了点小脑袋,见多尔衮不理解,就给他说起秦朝的故事。
对于多尔衮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听一个不一样的秦皇嬴政,不过从顺崽的故事,他也足以看出这位帝王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方面做的不大行。
不像他,他就将顺崽培养的很好,想到这,多尔衮还颇为自得的摸了摸顺崽的脑袋,他也应该庆幸自己不知道原本历史上他和顺治帝的水火不容。
以及顺治帝对他这位皇叔的又爱又恨,不然多少就不会觉得自己比秦皇厉害了。
有了顺崽的故事,多尔衮也愿意听听秦律究竟有何种魅力,让顺崽和皇太后都推荐。
“十四叔,你看,虽然说大汉推翻了秦朝,但实际上大汉不少法律都是延用秦律,只是在刑法上又说减低又或是换了个惩罚方式,这就足以看出秦律的不错之处了。”
说着顺崽就一屁股坐在了多尔衮身边,喝了一口水后才接着说道:“特别是,秦律很完善,足够我们借鉴。”
这话说的的确没错,秦律在历史上的确是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其中包括了田、工、仓、徭、关市、效、户、金布、司空、置吏、封诊等,可谓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