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顺崽二话不说就应下来了,小身板站直对木苔躬身保证道:“遵命!”逗得木苔一下就笑了起来。
  有了顺崽讲木苔说服,多铎带着顺崽出去玩就没有障碍了,早先他就和顺崽说过,只不过后来好不容易说服了他哥,没想到后宫里还横着一位皇太后,于是只能让顺崽想办法说服了。
  顺崽倒是拍了拍自己小胸脯,小手一挥,格外自信地回道:“好!十五叔搞定十四叔,那就由顺崽来搞定额娘!”
  今日可算是达成所愿,连带着吃完了饭顺崽才想起自己今天主要想问木苔的事,看着他皱着小眉头,苦恼地说道:“额娘,我发现宫里真的好多好多闲人哇,这么多人要靠我们养,我们养得起吗?”
  没错,这些日子探寻宫殿,顺崽除了发现紫禁城真的很大以外,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宫里真的超多人,可以说整个宫里太监宫女抵得上他当人之后,这六年见过的人还要多,恐怕只有他当熊猫的时候,过国庆节才会看到那么多不同的面孔。
  为此他也格外担忧,他们家真的能养那么多人吗?顺崽觉得不是很必要。
  瞧着顺崽像是大人一样皱着小眉毛诉说的样子,木苔就忍不住捂着嘴笑,好一会才顶着顺崽不解的目光解释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前朝留下来的人,宫里这么大需要他们维持、修缮,所以暂时留着,不过现在按你的说法养着的确是有些费钱。”
  顺崽听到这话,忙不迭地跟着点了点头,其实顺崽刚看见遇见不同人的太监宫女没觉得什么,只是单纯的感觉宫里面好多人哇,但刚刚听见她额娘算账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劲,这些菜那么贵,宫里那么多人都是他们养着的,按照这样下去恐怕,他们家都要被吃穷了。
  木苔思忖了片刻,想到了一个主意,看着顺崽期待地样子说道:“崽崽,还记得额娘的工厂吗?”
  “记得哇,有香香!”顺崽显然还记得当初的皂花,木苔还特地给他准备了带着竹子清香的香皂花,每月都会更换,每次用了之后顺崽浑身都是清淡的竹叶香味,让他格外喜欢,要不是顺崽一直记得这个是不能吃的,早忍不住了。
  既然顺崽记得,木苔就觉得事情好办了,于是安排道:“你最近除了上课以外不是没有什么事吗?额娘还记得你上次还想额娘给你布置功课呢?不如,这次额娘把这些宫女太监的安置工作交给你,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额娘,额娘还可以派苏茉儿帮你怎么样?”
  顺崽楞了一下,低头思考会便点头同意了,“好!额娘,你是不是想让我把这些人像做工厂一样的安置哇?”说到这顺崽的思路似乎也打开了,他拍着手笑的眉眼弯弯地说道:“好!这样好,让他们做工养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很多钱啦!”
  木苔也笑着表扬了他几句,顺便拓宽了顺崽的思维,给他讲了一些小故事,让顺崽听得津津有味,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
  “我知道了额娘!看我的!”看着顺崽欢快蹦跶的步伐,木苔笑着冲他挥了挥手,很好,有这件事拖着顺崽,那顺崽出宫陪同的人员就可以安排的更妥当了。
  第30章
  有了新任务的顺崽显得格外有活力,和木苔聊了几句就倒腾着小腿跑到了乾清宫弘德殿,刚进门就唤人去叫内务府管事的人过来。
  内务府堂郎中牛越彬来的时候,顺崽正比划着小手和豪格说着前几日多铎惹他生气的事,说道生气的地方还忍不住在榻上来了个凶兽冲撞,撞得一个布枕直接砸到了内务府总管身上,瞬间砸的他人仰马翻。
  牛越彬摔的不轻,心中本想发火怒斥,眼神触及到站立在殿中的太监时,赫然想起如今已经不是明朝了,不是那个能让他好糊弄的崇祯帝,而是新王朝属于满族鞑靼的大清,心思辗转间他已经跪好了,颤颤巍巍地匍匐在地给皇帝行礼。
  “臣内务府堂郎中牛越彬恭请皇上圣安。”
  他的声音让顺崽注意到自己要找的人来了,不过听着他的官职,顺崽不免好奇地和一旁的豪格嘀咕道:“大哥,管事的不应该都是什么总管吗?他怎么只是个郎中啊?难不成”
  看着顺崽眉毛挑起,一双圆溜溜地眼睛瞪大的时候,豪格还以为他会生气,哪知道顺崽只是惊叹了一声,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对豪格说道:“朕知道了,肯定是总管去额娘那挨骂了。”说着顺崽嘴角就弯了起来,在豪格耳边耳语了几句。
  豪格听着他说上午在慈宁宫发生的事,也忍不住挑了挑眉毛,难怪顺崽会这么幸灾乐祸,之前在盛京时,也有奴才仗着宫中贵人不懂,以采买为幌子大肆贪墨银两。
  那时候他父汗刚去世不久,接手管理宫内事宜的庄妃就以此事发怒,狠狠地将宫内人换了个遍,甚至说出宁愿她们吃穿用度低一些,将银两当做军费馈劳军中将士,也不想这些银两被小人贪墨。
  这一番话显然让不少士兵都极为感动,尤其是真的将隐藏在宫内与朝堂的蛀虫赃银掏出来后,庄妃如同她说的,将这笔不菲的银子都化作各种补贴下放到军中,不允许任何人在其中贪墨。
  不少士兵摸着加厚不少的冬装感叹着新帝生母圣母太后的柔软心肠,想必新帝日后也会是一心一意为民之人,而且随着补贴到来的,还有这位圣母太后组织的妇幼会开办的什么工厂,将会一直雇佣退役后的伤残士兵,这让他们为大清卖命越发努力了。
  要知道大部分士兵他们打仗是为了生存,为了军饷,为了家人,在战场最怕不是死亡,死了反而能拿一笔伤亡抚恤金给家人能够活下去的机会,最怕的事断手断脚却还或者,这会让他们只能从军中退伍,回到家乡后常常因为身体残缺拖累家人,久而久之自己都会厌弃自己。
  如今就算残疾也会有工厂雇佣自己,虽然银两不是很多,却提供吃住,给了他们一个继续能靠自己生活下去,不会拖累家人,甚至还能帮助到家人的渠道,这无疑给了他们最好的后路,也是让他们打仗越发卖力的动力,一度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
  还有不少士兵收到了家中的信件,发现原本还靠自己每月军饷过活的家人也开始越来越好了,贡罕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满汉两族的混血,他爹是一名小商人走商时遭遇野狼,被他母亲所救,两人在鸡飞狗跳的一段相处时间后,顺应心意结为了夫妇。
  原本有了贡罕之后,他爹就带着他和他娘生活在边关的汉人城市,但随着明末民不聊生,他娘在边关饱受排挤后,他爹下定决定带着她娘回到了草原上生活,只是没曾想他爹的身体渐渐变差了,最后在贡罕十五岁的时候撒手人寰,徒留贡罕和他母亲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为了养活弟妹,贡罕在一次招兵的时候加入了大清的军队,尽管他军饷每月都按时寄回去,但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家中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尽管他娘在给他的信里不曾提起,他也能想象得到,所以每次贡罕在杀敌的时候,都想着自己要更努力一点,早点升为队长,这样他的军饷又会多一些。
  日子真的好像在贡罕升任队长之后变好了,他娘的信里告诉他,自己加入了妇幼会,在妇幼会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工厂工作,弟妹也有了去处,在工厂附属的书院里读书,不用交钱,只用自带口粮就行了。
  这无疑让贡罕对妇幼会感到好奇,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好的组织?他一方面高兴他娘终于能轻松一些了,一方面又怕这个新组织是什么骗子协会,伤害他的家人,好在如今军中的消息让他知道了,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组织。
  自那以后贡罕就不留余力地和他熟悉的将士们夸赞妇幼会,许是因为他是满汉混血,不少新加入的汉人士兵对他稍微亲近一点,在听说他口中的妇幼会后,也去信给自己的家人,想着万一自己的家人也能遇见这种事就好了。
  随着他们的宣传,才有了清军入关之后,与妇幼会配合收拢了一座又一座愿意归顺的城池。
  木苔也没想到自己的妇幼会攻破满汉隔阂的起因,是杀贪官污吏给将士们应有的福利,在悉知了前因后果,她不由感叹,这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吧。
  为此,木苔还特地拿了这个案例告知了多尔衮等人,这也是让他们在入关后愿意将普通汉人老百姓看的,和自己族群的民众一样的诱因。
  而且随着时间慢慢推远,尝试到杀贪等甜头的高层将士与官员,也将杀贪这件事记在了心上,甚至有些偏激的想着要不然军中(朝中)缺钱的时候就杀个贪官试试?
  想着就想到了如今和他们对战的明廷,据说明廷里就有不少,想到那些人的奢侈和财富,不少人搓了搓手,最后,在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的默许下,给将士们提了提福利。
  入关后明令禁止:不得伤害普通百姓,但可以杀贪官以及地方上为富不仁的富商、地痞恶霸,对于他们进行抄家,其中所得物资可以分的参与人员百分之十后,一时间整个军中将士都对妇幼会所举报的那些人找的格外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