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也让一旁考校地豪格收回了心中轻视的态度,看来皇太后说的不错,这个洋人果然懂得很多,想到这他不禁看了在另一边属于大清的地图,只希望他们大清早日将大明那些地方吞噬干净,这样才能腾出手对付对付外人,尤其是游荡在外蒙的那些沙俄人。
  正如木苔所说的,汤若望此人的才学的确不错,不仅懂不少地理风俗,还将一本翻译的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书交给了顺崽,此书可谓是对于现在的大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书。
  尤其是顺崽给木苔后,更是赢得了大餐一顿的许诺,顺崽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木苔那么开心,但是对于加餐他就是高兴的,于是在傻乐了半天后,才想起来问木苔为什么得到这本书这么高兴。
  木苔摸着他圆乎乎地脑袋解释道:“这本书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照地图开采矿物,说不定能提早进入工业时代。”瞧着顺崽还不懂的样子,便简单地打了一个比喻。“就比如我们赶路来的时候不是做的马车吗?你是不是觉得做的很累?”
  顺崽点了点小脑袋,脸上也露出了不太开心的表情,毕竟差不多半个月的路程属实是让他觉得是最累的事,要不是路上偶尔还能玩玩,他都要开始在马车上乱滚了。
  “有了这本书之后,只要我们好好研究,就可能会出现有轨马车,不用马匹拉动,纯机械化的,速度也能大幅度将速度提高,说不准半个月的路程可以缩短至7天甚至更短。”说到这,木苔就忍不住期待着做出火车的那一天,眼里都是希望的光芒。
  他这么一说,顺崽也听懂了一些,他看着木苔手中的书,小手也忍不住摸了摸,哇,果然是好书。
  第28章
  不过,尽管有这本书了,木苔还一时抽不出人手来,因为现在他们面临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安内。
  好在现在,朝中已经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对阵闯王李自成。
  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很快便能将对方拿下,其次便是弘光帝等人。
  这位弘光帝,便是南明朝的皇帝,也是明朝灭亡后逃亡至淮安,被凤阳总督马士英等拥立于南京监国,打着复辟大明的大旗,只不过现在由木苔所提出的政策,大部分老百姓都已经不在乎江山易主的事。
  正如历史上证明的,老百姓永远在乎的都是能不能吃饱饭、穿暖衣,他们并不在乎皇帝是谁,在乎的是皇帝给不给他们活路。
  若是不让他们活,那便有了反抗、推翻。
  现在虽是新朝,可提出的政策比明朝时还要好,他们便不会再反抗,再加上这些满人也怪好的,不仅不强制要求他们打扮的和他们满人一样,反倒是还给他们分地种。
  尤其是一些地方甚至开办了什么“日化厂”、“玻璃厂”,一个硕大的房子立在那,还有人守着,让不少人好奇,特别是知道日化厂专门招女工后,感觉到格外好奇。
  一些男人回到家后和媳妇说起这事得时候,还有些不理解,却没想自家媳妇一听这话,反倒是比他还要知道的早一些,说的头头是道。
  就好比谈全,他今日去县城卖东西的时候,就看见那招工消息,老实说他对那玻璃厂的招工还蛮心动的,一个人一个月可有1000文呢,听说做得好能拿1500文,那可是一两银子呢。
  要是能当那什么高级工人,一个月比得上去好几个普通工的工资,据说还管饭,还给什么工作服,听得的当时不少人就心动报名了。
  只有一些和谈全一样住的离县城远,还要看顾着家里的田地等,就犹豫着回来和家里人商量下。
  谈全父母都在,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姊妹,不过都已经成家、出嫁了,他排行老二。
  也正是因为兄弟都成家了住在一起,家里钱都是他娘管着的,所有嚼用都是他娘置办的,他人又老实,和他媳妇成家已有两年了,可还没摸到过银子,心里一直都想在农闲的时候找点事做,让自己这个小家庭攒点银子下来,只是一直没机会,如今倒是机会来了。
  是夜,谈全收拾妥当和他媳妇回到自家房间里的时候,就忍不住将今天看到的招工说出来,顺嘴也提了下日化厂招女工的事,别看女工工资要低玻璃厂,但也没低多少,若是能进去也是不错的。
  他媳妇躺在床上思考了半天后,咬着唇道:“你去爹娘肯定不同意,还是我去日化厂吧,我听三弟媳说了,是妇幼会办的,我相信她们。”
  一听她这话,谈全本来想阻止的话也没能说出口了,妇幼会他知道,的确是一个好组织,早先老三出事的时候,也是老三媳妇求助她们,才把老三救出来。
  有她们的帮助下,不仅让老三活下来了,三弟媳如今在一富贵人家做针线活一个月能攒下不少钱,也算是帮了他们家的大忙。
  “既然是妇幼会办的,那我也去,这个家不能你一个人累,明天我和爹娘说。”谈全想了想,最后还是拍了他媳妇的事下定了决心,他已经为小弟做了不少事了,现在也该为自己的家庭想想了。
  闻言,他媳妇也难得高兴地点了点,两人对视了一眼,一瞬间好像又回到新婚的时候....
  像谈全这样下定决心,夫妻两口子都去家庭有不少,对此两厂也是早就做好准备的,他们准备的待遇都是很不错的,不愁招不到人,愁的反而是还有那么多订单得抓紧完成才好。
  自从清兵入关之后,木苔所开办的厂负责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包括军服、衙役服等订单,这都是木苔准备日后规划的。
  不过她现在更先注意到的是,医学方面的改进,其中还要多亏了汤若望对顺崽的授课,提醒了她。
  顺崽跟着木苔接受的知识多了,很多时候思维都有些天马行空,对于汤若望来说,这更好让他进行教学,要知道他可是懂得不少知识,除了物理化以外,对天文、地理、科学甚至医学等都是有研究的,可谓是打开顺崽对这些知识很好的传授人。
  不过现在的西方医学还远不是后世那般,有些奇怪的医学也极为不科学,今天汤若望给顺崽上课的时候,就聊起了西方盛行的放血治疗法。
  这种奇怪的治疗方法不能说没用,不然也不会盛行,但用处也不是很大,毕竟人失血过多也会受到很大的损伤,汤若望本人就有一次被放血的治疗,也正是因为这次放血,让他对于这个疗法有了怀疑,所以才会开始研究医学,为的就是不会再二次放血。
  顺崽听见他被放血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手搭在汤若望的手臂上,颇为紧张地说道:“不能放血哒,额娘说过失血过多,人就会没命。”
  “是的陛下,你说的很对。”汤若望对上顺崽关切的眼神时,不由得顺着他的话回应道,一个小孩子都懂得道理,西方却相信,真是让人不可置信。
  在与汤若望又聊了一会后,顺崽就拍了拍屁股来到木苔宫里用膳,到了京师之后,木苔做的饭也变得更好吃了,尤其是在各种食材丰盛的情况下,常常是让顺崽吃的肚子饱饱的,好在他运动量也很大,这么吃的情况下也没见胖,不过小奶膘还在□□地存在着。
  回到木苔宫里,他就和木苔提起了今日汤若望所说的事,这倒是引起了木苔的注意力,她显然也想起了现在其实也是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尤其是清朝皇室有不少因为天花死亡的成员,想到这,木苔觉得还是要先抓好医疗才行,只有养好身体才能健康的活下去。
  只不过怎么改善还是个问题,现在西方医学也不是特别发达,木苔能想到的就是利用西方化学等研究出消炎药,这可是战场是最好的利器,能保下士兵的生命。
  有了想法木苔就想着尽快实施,她甚至联合太医整出来一个古代版急救包,可以用来给战场的清军备着,具体的配额可能需要多尔衮等人自行商量,她只负责研究,因为没有西方的消炎药,木苔在急救包中自然是选择中医的药材,就好比快速止血就可以用三七粉,至于消炎的话可以用金银花,可以说是最能节俭成本的了。
  得到这个急救包,并且了解之后的多尔衮等人极为高兴,要知道有这个东西,他们不少士兵都能活下来,只要活下来那就是战斗力。
  他们都是带兵打过仗的人,尽管位高,但也心疼手底下的士兵。
  当年豪格带兵打仗的时候,就曾经被埋伏,最后被一名士兵抵命相救,从那时候他就明白,没有仗打的时候,他是兵眼里的大将军、肃亲王,可是打仗的时候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尤其是,木苔还提出日后的厂房里都优先招聘退伍下来的伤残士兵,这无疑给了他们更大的鼓舞,特别是当清军知道这些的时候,士气大增,三月就直线逼着李自成来到了湖广,眼瞅着李自成就要兵败,多铎索性遣贝勒尼堪、贝子屯济等率军追击弘光帝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