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郑都头揉揉脑袋,揉揉胳膊肘,不自在的左右看看,见兵士看他呢,手下那个叫李盘的队正还死死盯着他看,训道:“看什么看!端枪!”
  李盘几个悄悄对了个眼神,又重新连起枪棒来。
  *
  “真是吓了我一跳,早上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把咱们队叫出去,是要趁机逮捕呢。”一名厢兵小声地说。
  “我也是,我当时一激灵,就以为咱们败露了,脊梁背都冒汗了。”
  李盘在前面走着,“别乱说话。”
  队伍安静了,李盘左右看看城东街道,街上安静,百姓稀少,一队人到了僻静地方,李盘小声吩咐:“今天张都监去了乡镇,指挥使定坐镇营中,是咱们大好时机,就按昨天晚上商量的行事,都去巡逻。”
  五十来个人结了六队,开始在城东分散巡逻,酉时,又有另一队来换班。来换班的队正问道:“你们人数不够,他们去哪儿了?”
  李盘说:“营中有事,我叫他们先回去了。”
  那队正狐疑,说道:“我这记下来了。”
  李盘随他,两人交接完毕,李盘领着人往回走,转过街道,他使了个眼色,众人都分散开,拿了布巾遮住脸,轻脚跑到李家墙根下,两两一组翻过墙去。
  三十几人翻过了墙,抽出佩刀,从侧院朝前走,李盘眼神暗示,几个兵匪打前探路,捅破窗户纸一看,屋内并有动静。
  那前面几人朝李盘打了个手势,李盘就过去推门,屋内果然没人。他叫两人在此地收敛财物,自己又叫手下随他去正屋。
  一路刀尖前行,李盘穿过后院前堂,所到之处皆没有人影,整个李家安静得可怕,李盘身后的小兵咽了下口水,说道:“大哥,太不对劲了,咱们怕是中埋伏了。”
  李盘何尝不知?“去搜罗钱财,咱们马上走!”
  说话期间只听远处有喊杀声,几人神情一凛,都将刀护在胸前,喊杀声过后又是刀剑碰撞声
  那小兵说道:“听不真切,感觉离咱们挺远,哪出事了吗?”
  李盘果断说道:“列队,趁乱快走!”
  不一会儿一队人聚在院中,李盘说道:“恐怕已事发,遇到官兵万不可降,府中不赦,横竖是死,砍杀出去,到了城门口就有弟兄接应了,咱们出了城就上梁山!”
  一众人听了命,从后门逃出去,一路跑到街口,被官兵所拦,远处高头大马上坐着的,不正是褚指挥?果然有埋伏!
  李盘吼道:“不要退!杀出去!”
  褚指挥使抽刀,“拿下反贼!”
  士兵们冲杀向前,一时之间声震云霄。李盘手下骁勇,已知退无可退,眼看已经折损几个兄弟,一人悍勇无比,举刀砍倒两个,前排士兵心生畏惧,往后撤了几步。
  那群兵匪似乎察觉到了厢兵们的动摇,攻势更加猛烈,大刀砍劈,像一群饿狼不断撕咬着厢兵的防线,厢兵们开始后退,一步,两步,包围圈一旦打开一个缺口,士兵们就像薄冰裂缝,一击即溃。
  一个满脸疤痕的彪形大汉,手持双刀,怒吼着冲在最前,乱刀砍去,吼道:“冲出去!”
  厢兵三百多人愣是被三十几个人逼退,犹如一盘散沙,褚指挥使在马上急的直甩马鞭,“快!快追上去!谁敢后撤!格杀勿论!”
  “拦截反贼!”
  厢兵们又一股脑的冲上去追击李盘一伙人。
  那一队兵匪也杀出了血性,见人便砍,见城门之处无人接应,便已知道前去守在城门外的兄弟们恐怕事有不好,心中骇然,更加癫狂。
  身后是追兵,无路可退,身前就是城门,出去之后就能海阔凭鱼越,唯有拼死一战,才能争取一线生机!
  *
  与此同时,张清正在城北收拾另一伙兵匪,此伙人二十几人,也是同乡,纠结作案,抢劫大户之后,正欲放火,被抓个正着,张清一声令下,这伙人连烧带杀,最终抵抗不住,被一一擒获。
  张清一边收拾残局,另一边紧忙要人灭火。
  此时有快马前来,一个小兵面上焦急:“张都监不好了,城门破了!李盘要跑!”
  什么!
  张清面上惊骇,他手下指挥使也急起来,“怎么回事?你们褚指挥呢?不是去了三百人?怎么叫他打到城门边上去了!”
  张清叫人看管兵匪,押送到监牢,自己则带着一堆人快马前行。
  城门口处,李盘浑身浴血,刚要冲出府城门,自此鱼入大海,却没想到城外一片马蹄声,那边有人见了城中乱像,打马停下,喊道:“那是何人?金指挥,快把他拿下!”
  小郓哥神兵天降,带着济州府精兵五百,将兵匪一一拿下,交到府衙。
  潘邓派人收押,安置了金指挥使和五百济州兵,又叫张清去军营中整顿。小郓哥见城中一片混乱,赶紧来看潘邓,见他好好的,才放下心来,和潘邓说了这几日经历。
  *
  几天前夜里,梁山小喽罗下山告知小郓哥及十位兵士,潘知府已投靠梁山。
  济州府十人听了那小喽啰的话,面面相觑,感叹潘大人果真料事如神,连此事都能预料到!便依之前吩咐,返回禀告张知府。
  知府大怒,言梁山着实可恶,竟然想到如此诛心之法!
  金指挥使疑惑不解:“他们梁山的法子怎么如此拙劣?那潘府尹是天子近臣,宰相学生,一府之尹,怎么会去当山匪?”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张叔夜叹道:“你想得复杂了,他潘邓被人请上山,身边仆从却都安全回归,此一项已够了,足够人浮想联翩,若是遇到多疑之人,已能定罪,哪还用的了别的许多?”
  金指挥使若有所思。
  张大人诫道:“官场之中爱护羽毛是头等要事,引人怀疑的事,千万别做。”
  第二天张叔夜就叫了五百士兵,做先头部队前来支援东平府,今日刚巧到了城外,城内混乱的军匪冲出府去,自投罗网,被一网打尽。
  潘邓舒了口气,“你回来的正好。”
  小郓哥说道:“往常还不觉得,咱们东平府厢军是怎么回事?我刚才都瞧了,三百人抓捕三十多人,愣是叫反贼杀出去了!他们天天都吃白饭的吗!”
  不光小郓哥有此震惊迷惑之感,潘邓也同样如此。
  他从前学历史,讲到宋朝兵力,多么羸弱不堪,一冲即散,数万人对阵金兵几千人也仍然被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那时就不解,不信,觉得十倍兵力拿人头优势怎么也能赢了,如何会输?
  如今亲眼所见,目瞪口呆。
  潘邓唤来张清询问,张清来到府衙,进了后院,见到潘邓后跪下拜见,“张清愧对府尹!”
  潘邓紧忙将他扶起来,“张都监这是做什么。”
  “此番讨贼不力,愧对府尹信任,张清听凭处罚!”
  潘邓叫他对面入座,“张督监近日掌管厢兵营,治军有方,秩序井然,有什么好处罚的?只是今日情形我十分不解,请都监解惑。”
  张清看着潘邓,“大人有何不解?”
  潘邓问道:“我府士兵为何如此怯懦?十倍之众不能制敌?”
  张清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因为他们从没上过战场。
  第101章 送信去梁山
  张清说道:“如今太平盛世,承平日久,不光我府士兵,大宋之内,多数士兵都没上过战场,自然不会杀人。再加上府中都是厢兵,平日里虽操练,但是一年里干杂活居多,性情温和,不好杀戮,虽已进兵营多年,在征战平乱一事上,还与新兵无异。”
  潘邓听了,若有所思。
  他又想到靖康之耻来,心中发堵,过了一会儿问道:“若要让我府士兵勇猛起来,该怎么办?”
  张清说道:“在战场上拼杀过一次的兵和从没上过战场的兵是两种兵。若要让刀刃锋利,只有多加磨练。”
  潘邓点了点头。
  张清又说:“张府尹所遣士兵骁勇,不知他是怎么练出来的。”
  有了对比,潘邓也感到张叔夜派来的士兵精良了,连夜写信,请贤兄不吝教导,别要藏私,反正他们是文官,不是武将,不靠这个传家。
  等得到练兵之法,他也要将东平府厢军整顿一番。事非经过不知难,如今这样的军队驻扎在东平府,州府安危不定,何以保全?
  当天重整军营,抚慰受伤兵士。翌日清晨潘邓上堂审案,把昨日兵乱之中七十多兵匪全部依律判刑,杀人纵火者斩,陪同抢劫情节严重者斩,望风协助者脊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判决张贴府衙墙上,府城之中顿时一片哗然。
  没想到这届大尹如此雷霆手段,到府当天就判决五人,砍头流放丝毫不手软,如今还没过一旬,又这样将军中乱匪连根拔起,一齐判了七十多人!
  如何不叫人咋舌?
  东平府有罪之人被迅速清理,张清又管得好士兵,叫他们每日早晚在府城之间巡逻。东平府民众感到新府尹的好来——不是上届大尹那凡事不管的,这个新府尹当真是手腕高超,勤政能干,在此治下心中就觉得好踏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