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樊掌柜眼也不眨,卧在床上,“你先睡吧,我留着个光,再看一会儿。”
  那娘子见他执拗,只得自己侧过一边去躺着睡了。
  樊掌柜一天已把整个刊物都看完了,现在看依旧意犹未尽,犹如进了富户的老鼠一样,在刊物上翻翻找,总能找到又让他眼前一亮的地方,这里好像之前没注意,这里好似漏看了,这里再想原来如此!当真是趣味无穷!
  也不知这刊物是何人所做,真是奇人也!
  第36章 喜迎八方客
  樊掌柜兴致盎然,丝毫不觉困倦,看那刊物如痴如醉。
  但看到后半夜,不知怎的竟生出些惆怅来,将那刊物和了,沉沉叹息一声。
  他娘子被他吵醒了,迷瞪的睁开眼,“怎还不睡?”
  那妇人坐起身,看见自家丈夫靠在床边上,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你这是怎么了?何事如此发愁?”
  樊掌柜悠悠地说:“不能去东平看球赛,我此生抱憾……”
  说完又不言语了,一声不发的看着窗外。
  那娘子白日里看自家丈夫如此沉迷刊物,还怕他脑子一热就要去东平呢,白天不知明里暗里说了多少挤兑的话。
  可夜晚看自家丈夫如此模样,怎能不心疼?便抚着他的胸口说,“樊郎何必如此自苦?你若想去,就套了马车,叫几个健壮的家人,陪着你去便是了。”
  “这酒楼有我呢,你且放宽心,必然不会有什么闪失。咱们家孩儿也大了,在书院半月也不着家,在家待两天又要走,也不必挂心,你想去看就去看吧。”
  那樊掌柜听了这话似是活过来了,可不一会儿又瘫在那,“原我就想去,只是不定决心,现下他们比赛已办了这么久了,待到我去,怕是已经办完了。”
  那娘子听了便拿来刊物细看,看了半晌说道:“樊郎,来得及呢,你看现在是三十二个选十六个,已选了五个,它这上写道‘昨日’如何……可见一天只比一场……算上这些日子来咱开封,就算他十六个都选出来了,将来还要十六选八,八选四……”
  “你明天一早就收拾准备,它东平府不就在咱们开封东面,出了京畿就是京东西路,快马几天也就到了,十六选八还能赶上个尾巴,他这里说的‘半决赛’,‘决赛’都能看上呢。”
  那东家一骨碌坐起来,拿过刊物细看,果真如此!又喜不自胜,问自家夫人,“我真去了,你自己支撑,没事吧。”
  那娘子见自家丈夫又好了,自己就便放心躺下了,说道:“不教你惦记,万无一失。”
  说完又想到什么,“……说起来我家小弟也总嚷着去看球赛呢,可惜家里爷娘管的严,不叫他出门,这几日总是生闷气。”
  樊掌柜连忙说:“叫小舅与我同去,他成日里读书那么辛苦,该出去玩玩呢。”
  娘子便问:“叫个什么理由?你若要他陪你去看球赛,爷娘准不应。”
  樊东家想了半天,“便说陪我去吃那软羊烧卖,近日来咱们开封就火这个,好多家正宗软羊烧卖,我见他们做的都一塌糊涂,根本不是画片上的样子,也不好吃,可见都是瞎做的。”
  “这回我去东平,就专去他家吃,一定要把技艺学到手,回来咱们再盘一家店,小舅也该到置产业的时候了,他今年已十二岁,学业也不见多用功,日后必要找个出路,若是想要开店,也有个手艺,且看看那软羊烧卖!”
  娘子听了也点头,“是个好法子,明天就去吧。”
  *
  原刊物已宣传了一波,但自第一场球赛过后,东平府及周边各府更是掀起了看球赛的潮流。
  不少人都是听了他人转述,这才着急忙慌的赶到东平府,以至于府城内客栈早已住满,府城边的民家小院里都能干起民宿生意来。
  “乖乖,咱这府城人真多呀!”
  “眼见着府里热热闹闹的,排队进城的还这老长呢。”
  罗青在前面牵着牛车,几个小子在后边说闲话。
  “人多好,人多咱们竹编卖的快。”
  “要我说咱们潘押司真是神了,做什么什么赚钱,要不是他给咱通气,咱还学编箩筐呢!现下你看这小东西,编他用不了多少料,比卖筐还要赚!”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一个缩小版的蹴鞠,被一个小细绳挂着,是个蹴鞠挂件。
  车上放着好几个大框,内里有竹编的东平湖鸭子船,小孩玩的小竹马,小波浪鼓。
  那边五彩斑斓的,是小孩背的缩小的竹篓,拿了五彩的绳,编了背带;还有系着五彩编绳,可以让人斜挎着背在身上的小竹篮,供游客白天在府内游览时,可买一个背在身上,以免买了太多的东西拿不过来。
  只中间一个框里的东西叫人认起来有些费劲,看不出是什么,车上程小子正在低头编竹,一个利索的收尾,编好放在筐里,正是潘邓为本次比赛设计的胜利奖杯:泰山神杯。
  车上另一个少年编到一半编不下去了,拿给程小子。
  程小子看了看他编的奖杯,思索了一会儿,又将它编了下去,给那少年演示一遍。
  “原来如此,这儿我忘了,过了这块儿我又会了,程哥拿来吧。”
  程小子又将奖杯递给他,自己拿了新蔑条。
  车上的人看了便说,“程大,你这是要当咱们林师傅关门弟子呢?天天没命的编,眼下都不计数了,你编了又不算钱。”
  程小子也不隐瞒,“如果能做师父的关门弟子,我自然是想做的。我家里只我和娘两个人,家里又穷,娶不起老婆,下地种田也种不了多少,如果能干这一行,我一定要干下去的。”
  另一人看不惯,说道:“王全,你老问这干啥?你这些天你都问了几回了?当初潘押司给咱们费尽千辛万苦的搭上林师傅这条线,为的不就是让咱学手艺吗?程大东西编得好是他自个儿有本事,你老问这干啥?”
  王全听了别人的责问,也没发火,就嘟囔了一句,“把你能的,你管我问这干啥。”
  “我看你就是眼红吧!”
  “我眼红个屁,我眼红。”王全翻了个白眼,见别人都看他,也不能不辩解了,“我就是想问问程大,他要是真做了林师傅关门弟子,那他们家明年的地种不种了,不种就租给俺们家,俺家兄弟几个,没一个手灵的,编个筐就费了老劲了,细丝竹条的根本上不了手。上回潘押司选几个人,来府城里面上工,也没选上,我寻思着要是他们家地不种了,明年租给俺们家,这不正好吗!”
  车上一众人这才明白,“那你不早说,吭哧吭哧的做什么?”
  程大听了王全的话,倒真听进了心里,仔细思考起来。
  他家里就他和母亲两个人,母亲年事已高,也做不了太多的农活,他自己一个人种地,着实是费劲,左右支应不开,好农时就那么几天,这边的地按时下种,那边的地就要晚;这边的地锄了杂草,那边的地又疯长,年年下苦力也不见得能有好收成,往年种种,不堪回首。
  如此一来倒真不如租给别人,每年能收一份租钱,自己做些竹编手艺,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起来。
  “王哥,等我回家和母亲商议。”
  王全一愣,“哎好,你回家和娘子说,秋收过后,田里剩了秸秆,留给你们过冬。”
  说话之间已到了城门口,守城的人已经认得他们,翻看了一遍,便让他们一伙人赶着牛车进城,他们身后的那伙马车却被盘问了许久。
  樊东家家人拿了路引给守城士兵看,明说了是来看球赛的,守城士兵盘问一番,将这几人一一问过,这才放行。
  那樊东家和自家小舅李元延已下了马车,步行走在街上,两人连客栈都先不找,率先去了东平湖边。
  远远望去,一个大牌楼出现在眼前,上书,“全国蹴鞠看京东,京东蹴鞠看东平。”
  那李元延似吃了一个酸杏一般,脸皱在一起,颇为嫌弃,“这山东河北人,真村气!”
  旁边有人听了便瞪他一眼,说山东便罢了,连上我们河北作甚!
  樊东家却笑呵呵地说:“我读着挺好,又好说又好记。”
  两人一路往蹴鞠场旁边走,此时已是下午,蹴鞠场已经关闭了,两人一边往前走着,一边看见了场外粉墙之上十几个硕大的广告牌。
  “百年杨家,这不是在刊物上写了他们发家史的那个杨家吗?”李元延说道。
  樊掌柜眯起眼睛来,“这东平当真是卧虎藏龙,把这幌子做的这么大,直接放在蹴鞠场边上,你且看着吧,怕是等咱们回去,开封也开始卖他杨家的酒了。”
  李元延惊愕一瞬,说道:“咱开封是个随便什么商家都进得来的吗?姐夫忒夸大了。”
  樊掌柜却说:“你待看吧。”
  两人一路走到了蹴鞠场大门边,这里依旧三五成群地围了人,那樊掌柜踮着脚看,“哎呀,你姐姐没说错!咱们明天能赶上这十六选八最后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