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或许是“同龄”二字触发了他内心名为“孤独”的开关,又或许周吾恰恰好好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练习生中的第十七人,在有人开始动摇之际,如命运般出现的、拼凑“seventeen”这块版图的第十七人。
  与无望的出道日并行的,是日益减少的练习生数量。
  留下的人,需要这种心理安慰。
  ——看,我们有十七个人了,是不是离出道又近一步了呢?
  但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快要放弃时,出现的再坚持一下的理由。
  怀揣着复杂心绪,李璨跟在周吾身后一路走到...厕所?
  闻到熟悉的、引起胃部不适的味道,那点子扰人的愁绪顿散,李璨一下僵住,下意识屏住呼吸,连退两大步才堪堪脱离。
  差点忘了,管道堵塞,里头漫水,报修好几天都没等到什么专业人士,若非要打扫练习室跑上跑下嫌麻烦,大家都绕着走。
  虽然厕所里垫着吸水毛巾,但想到昨晚崔翰率脚滑摔了个跟头,李璨不由自主揪起五官,满脸痛苦地“yue”了声。
  他反应极大,可视野中周吾却跟没事人似的往里走,眼瞅着要拐弯。
  “呀!”“喂?!”“诶!”“嘿?!”
  没时间纠结太久,李璨抬起胳膊掩住口鼻,轮番用着他知道的、不同国家的语气词,试图叫停周吾,一边箭步前冲,在周吾半只脚踩进厕所时,眼疾手快抓住他的手腕。
  周吾被拽了个踉跄,伸手扶了把墙才稳住摇摇欲坠的身体。他握紧拳头试着挣脱束缚手腕的力量,哪知李璨看着个子不高,力气却很大,一下竟没挣开。
  理解不了李璨的奇怪举止,力气也比不过,但周吾实在想洗脸,于是心累地叹着气,是一种自认倒霉、事事不顺的妥协:“哥,大哥,兄弟,这位同学?你要带我去哪里,我只是想去厕所洗脸。”
  李璨松开手。
  如果他是计算机,那周吾输入的指令显示在屏幕上就是一串乱码。
  “我不会说中文。”
  他看着周吾,用从文俊辉那儿学来的句子一字一顿道。
  还挺字正腔圆。
  周吾“额”了声,愣是反应好几秒才重新意识到“眼前这人是韩国人”。
  一整天下来,他真是被折腾傻了。
  “哦,sorry.”
  习惯性咧嘴尬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寸头,同龄人面前他没了面向父母时的冲劲,觉得差不多可以缓解眼前窘境后便敛了笑,垂眸撩起衣服下摆,从校裤兜里掏出手机,在李璨一脸“我怎么没想到”的惊叹神情下打开翻译软件。
  翻译器生硬又直白地说出周吾的需求。
  李璨恍然,拿出自己的手机:“这楼厕所坏了,我带你去楼上。”
  ……
  冬日夜长,比大多数建筑高的路灯沿小巷蔓延至远处,连成暖黄光线,将黑幕分割成块。
  等周吾的时间,李璨站在一楼落地窗前,呼吸在玻璃上蒙了层淡白雾气,他出神地望着室外属于公司建筑楼的影子。
  动物休眠的季节,人好像也会变得疲懒。
  脑子转着,身体却不想动弹。
  虽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因果关系,但身体不想动的时候,脑子总会想很多。
  比如在床上躺着的时候,比如现在。
  新来的练习生会留下吗?能留下吗?他的到来会带来什么变化吗?
  公司允诺的2013年的最后一天,他们仍没出道,还能出道吗?
  还有就是…
  李璨看着玻璃中映出的周吾的模糊身影,忽而叹了口气。
  2014年,哥哥们会靠谱点吗?人长一张嘴不是用来胡扯的。
  “刚来就要走”这种没经过任何交流得出的结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胡乱抹了两下窗玻璃,李璨转身朝周吾走去,视线滑过那肿成单眼皮的内双,他连比划带翻译器:“走吧,我带你去练习室,新来的练习生一般会跟顺荣哥学基本舞步。”
  “对了,你以前学过吗?”
  听着机械女声一板一眼的翻译,周吾的目光从玻璃窗那团白雾移到李璨脸上。把脸洗干净,他总算缓过来,勾着嘴角一扫先前的郁闷,笑的还挺灿烂。然后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地张口:“你知道广场舞吗?”
  如果熟悉周吾的人在场,就知道他这会儿开始适应。
  那种在别人看来是优点的、既来之则安之的泰然,于周女士而言永远是爆发点。因为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对周吾没任何影响,她根本拿他没办法。
  翻译器翻不了太具有本土特色的词汇,周吾并排站到李璨身侧,很有分享欲地点开早八百年前出国旅游时下载的油管。
  他身上莫名生出的亲和力让李璨没什么防备心地靠近。
  十秒后——
  周吾:“诶,你仔细看看啊,真挺不错的。”
  李璨:逃跑。
  翻译器:罢工。
  李璨一言难尽地瞥他一眼后往楼下去了,周吾摇着脑袋一副“你不懂欣赏”地收回手机,临下楼前,像被什么吸引住一般,他又回头望了眼。
  落地窗上,离了热源的白雾迅速缩圈,只片刻,就消散得一干二净,只残留指尖滑过玻璃的水痕。
  周吾认出右下角没被李璨抹掉的“1”和“7”,但很快意识到自己正干着窥人隐私的行为,他收回视线,把方才李璨脸上的落寞也一同抛到脑后。
  他好像没那资格多管闲事。
  第3章周吾
  周吾拖着32寸行李箱走在地下一层通往练习室的走廊上。
  耳畔又响起运动鞋摩擦地板的动静,不间断的渍渍声响,时不时掺杂一声沉闷的“嘭!”“嘭!”“嘭——”,仿若独属这个空间的bgm。
  周吾对这种声音很熟悉,当然和练习室无关,是在学校室内篮球场。
  体育课、放学后,倚在别班教室后门,一个眼神对视,扬下巴挑眉,“诶”一声就能招来一群人。
  球击地面,身体碰撞,挥洒汗水,于普通初中生,是娱乐消遣。
  声音越来越近,李璨早习以为常,想到刚来时的忐忑和小心翼翼,他顿住脚步,侧过头看向周吾:“别紧张,哥哥们都挺好相处的。”
  地下一层信号不佳,翻译器转了几圈。
  【紧张】
  周吾敏锐捕捉到某个单词,发音和中文很像,而无法通过言语沟通时,人又会格外注意对方表情和肢体动作。李璨抬手往下压了压,像晨会上班主任让他们安静下来那样,周吾猜他是想让自己别紧张。
  周吾不紧张,长这么大能让他产生这种情绪的事屈指可数,要有也是对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的新鲜感,但李璨表情很真诚,周吾接受了这种好意:“谢谢。”
  李璨还等着翻译器,骤然听他说谢,惊诧抬头:“你听懂了?”
  周吾回忆着他的发音:“嗯,紧、张,不?”
  李璨复述一遍,周吾仔细辨别,把他第二次的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后,又重复:“不紧张,谢谢,懂了。”
  李璨表情夸张地竖起拇指。
  ……
  简易更衣室和储物间就在练习室入口处。
  不同于上海夏日酷热,冬日湿冷,春秋极短,一年两季全靠空调调节温度。这里室内有地暖,推着行李箱靠到角落,周吾学着李璨的样子,把羽绒服按在衣架上挂起。
  李璨轻车熟路地继续脱,边脱边轻扯周吾的衣袖建议:“少穿点,里面热。”
  周吾于是只穿身校服,跟在李璨身后,像误闯兔子洞的爱丽丝,随着褪色把手下落的咯吱声响,探出个脑袋,好奇打量地下世界。
  练习室没有想象中宽敞明亮,比他们班教室还要来得小一些,入眼望去十几名男生整齐划一地做着同样的动作,连脚落地的间隔时间都相差无几。
  语文课是周吾为数不多听得进去的课,在写作上更是有些微天赋,但一时竟找不出合适词汇来描述眼前齐舞。
  很牛。
  思索半晌,他化繁为简,捡起个粗暴的词,如是评价。
  周吾跟着李璨横穿练习室,在镜面墙前站定。
  李璨自觉开始活动筋骨,一边扭动脖子,一边在快速移动的人群中寻找目标人物。动态视力这种能力对爱豆的职业生涯必不可少,舞台上十几个机位,捕捉镜头是必修课。
  找人比找镜头要难,索性他想找的人也看过来了,视线在半空中撞上,李璨偏了下脑袋,眼神指周吾,对方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你等一下,他们马上就结束。”
  翻译器被充斥整个空间的音乐声盖住,李璨举起手机让他看屏幕上文字,周吾了然颔首。
  进来的时候,他注意到门口贴了张时间表。
  早9晚10,共13小时,中间应该还包含吃饭休息,是周吾能接受的训练时长。
  他固然可以选择慢慢来,但他没父母以为的那样不在乎,或者说,国内大环境下,他虽不爱学习,但对“没学上”也心存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