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友妻 第6节
别的也没什么,可旁人要是夸禾衣玉雕技艺好,她便忍不住眼睛一弯,愁闷的脸上抿了几分笑,却也不接话,只也朝着那玉雕看去。
赵霁云从盒子里拿出玉观音放在掌心里,指尖轻轻摩挲过观音每一寸,动作缓慢。
陶禾衣知道他出身世家,只当他见识多,此刻是在验查这雕像可有疏漏之处,便也提起心来,可赵霁云把玩过后,只再次笑着叹道:“孙员外定会欢喜嫂夫人这份赔礼。”说罢,他将观音放回木盒,递回给陶禾衣。
麦黄下意识想接,可她抬头时又见赵公子朝她看了一眼,她莫名没敢伸手去接。
陶禾衣见麦黄不动,自然伸手去接。
木盒放到她掌心的时候,赵霁云的指尖又碰触到了她的掌心,轻轻一点就离去了。
陶禾衣这回没注意到,唇角还翘着接过木盒抱着。
赵霁云的目光似有若无地落在她莹白灵秀的脸上,目光幽而透邃,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唇角也勾着。
一路再无言,直到马车在城西孙家门前停下。
麦黄急急忙忙下了马车,赵霁云在陶禾衣之前下来,站在马车旁自然地再次伸手,禾衣这次却没有搭,下马车比起上马车要省力许多,她也不是什么闺秀,不过是往下的步子深了些,何况这次下面板凳垫好了,她直接就下去了。
赵霁云自然地收回了手。
孙家早就收到了消息,门口有管家打扮的老者等着,见到马车上下来穿着蓝衫的一双璧人便笑着上前走来,“可是赵公子?”
赵霁云回身,温笑着淡淡应了声。
老管家便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笑着做了个请的姿势:“赵公子,赵夫人,里边请。”
“赵夫人”三个字一出,赵霁云似怔了一下,偏头看了一眼陶禾衣,陶禾衣莹白的脸上也露出了窘态,他暗暗端详了一瞬后,才在她开口前先出声解释:“这位是赵某挚交李齐光之妻,陶娘子。”
陶娘子这三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尾音低柔了几分。
只“陶”这个字,足以老管家这样精明的人知晓她是什么人,他的面色俨然微微一变,但碍于赵霁云,终究是客客气气地:“陶娘子,里边请。”
陶禾衣低着头退后赵霁云半步跟在他身后,一道进了孙家,从站在孙家门前那一刻起,她的心情就有些沉坠坠的,从孙家派帮闲打砸玉铺来看,孙员外必是极难说话的人,她不知今日究竟能否求得他绕了弟弟。
很快,老管家就带着他们到了孙家会客的堂屋。
“赵五爷,本该是孙某上门拜访的,只家中……倒是劳烦五爷了,五爷请上座。”孙正海早早守候着,眼瞧着人就站起来,走上前来迎,声若洪钟般笑着说。
赵霁云在赵家这一辈排行第五。
陶禾衣跟在后面,看着那四十来岁面有胡须的孙员外对着比他年轻将近二十岁的赵霁云弯腰曲背,不由再次感慨权势的好处,往日她极不喜那等压迫平民的权势,可如今,她却心怀渴盼,盼孙员外因着赵霁云的关系能放过弟弟。
可她也自知陶家的事与赵霁云无关,他能带自己来孙家,是因着夫君的关系。
所以她在后面安安静静听着两人寒暄着,赵霁云面如白玉,温文尔雅,但这次陶禾衣却察觉出了他在面对李齐光与她时不曾泄露的贵气,那般清贵气韵浑然天成,乃朝朝夕夕长于世家的底气。
赵霁云稍稍与孙正海寒暄几句,便淡淡笑着说:“今日陶娘子是特地为其幼弟来致歉的,赵某实则是陪她来的。”
他稍稍偏过身,让出身后被其遮掩的陶禾衣。
“陶娘子?”赵霁云又轻轻喊了她一声,他的眼眸却不似方才淡漠,桃花目微弯,眼尾自然上翘着,像小钩子般。
第12章 她笑是想起了谁呢?
陶禾衣心中早有准备,此刻听到赵霁云这般喊自己,便捧着那木盒上前一步,抬起眼时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孙正海,而是笑着看她的赵霁云。
短暂的目光相触,她对他露出感激的神色,便看向前边的孙员外,福了一礼,禾衣心中难掩紧张,但依然镇定地说明来意:“孙员外,幼弟调皮不懂礼数伤了孙小公子,家中老父伤了手,娘正照顾他,故此奴家代为上门致歉探望,孙小公子的医药费陶家必会承担,还望员外能宽恕幼弟这一回,这是陶家准备的薄礼,是陶家祖上传下来的羊脂白玉……”
“哪里来的刁妇,住嘴!”孙正海已是忍耐许久,听到这再忍不住,扬声打断。
陶禾衣虽处事还算得当,可她到底只是个玉铺家的女儿,亦是头一回低了头跑到别人家里头道歉,她再镇定,心中也依然因为弟弟做的事而羞怯,说话也算不上圆润,此刻听到孙员外如此大喝一声,脸色便有些苍白。
孙正海还在说,他似乎气到极致,丝毫不顾及陶禾衣只是个小娘子,指着她的鼻子便骂道:“如此纨绔子弟合该在家中关着,别随便放出来咬人!你以为我稀罕那几个看大夫的银钱?还是稀罕你这劳什子的家传白玉?我孙家要什么没有?要你一介小商户的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陶禾衣的脸红了红又白了白,虽知道孙家不好惹,却没想到今日赵霁云带着她来,对方也依然不留半点颜面。
“孙员外,那你……想如何解决这件事?”她声音很轻,将自己往卑微里放。
“自是将你幼弟关在牢里教训个几年,也就知道懂事二字该如何写了!再有就是我儿断了哪条腿,你弟弟就该断哪条腿。”孙正海哼了一声,十分不客气。
陶禾衣抱紧怀里的木盒,她想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怎弟弟就要和孙小公子打架了?可她却不敢在此时火上浇油惹了孙员外越发气恨,只能白着脸又问:“那员外觉得我弟弟在里边关几年合适?”
孙正海皱眉冷脸:“没个五六年不可能!”
五六年,弟弟在牢中被欺辱五年,出来哪还会有人样?
陶禾衣张了张嘴,她只能艰难地出声:“员外……不能通融一些吗,幼弟以后必不会再出现在孙小公子面前。”
孙正海一挥手就道:“如何通融?我儿还在床榻之上躺着!”
陶禾衣不吭声了,低垂着头站在那儿,到底是个小娘子,没比陶坤玉大几岁,被人如此刁难下了脸面,脸色难堪至极。
可孙正海却丝毫没有心软的迹象。
“孙员外。”一直沉默着没有出声的赵霁云忽的开了口,“倒不必如此咄咄逼人。”
孙正海抿了唇看他,他像是才反应过来赵霁云在这儿,脸上露出些窘迫,“倒是让五爷看笑话了,属实是小儿乃是家中至宝,大夫说他的腿极难痊愈,怕是日后要瘸了腿,我实难忍下这气。”
陶禾衣听着这般对话,想起李齐光说的赵霁云的家世,又想起孙员外与京里大人物都有牵扯,如今看他这架势,显然也不怕下了赵霁云的面子得罪他,恐怕这客气也是表面上的。
弟弟真的惹到了不能惹的人。
禾衣虽然心疼,但已经做好弟弟受折磨的准备,这教训他不得不吃了。
却听赵霁云温声道:“赵某认识京都一名极擅长治骨疾的圣手,许是能帮得上孙小公子恢复如初。”
陶禾衣一下抬起头来看向他。
赵霁云也稍稍偏头朝她投来一眼,那双幽邃又清澈的桃花目中有安慰之意,便又转头看向孙员外,“盼员外高抬贵手,算赵某欠你一个人情。”
只这一句,再没有多说什么,但陶禾衣想着以赵霁云的身份,这已算得上是纡尊降贵,毕竟孙员外再如何,也不过是一介豪绅。
她心中感激至极,又有些赧意,这本不关赵霁云何事,他竟为了她家的事欠孙员外人情。
孙正海显然是个疼儿子的,一听这话,立刻就软了方才那刚硬态度,他不愧是生意上的好手,立刻笑盈盈的,仿佛方才那狠劲儿是禾衣眼花了一般,只听他道:“五爷开口,岂有不应之理?”
赵霁云依然斯斯文文的,道:“那方才陶娘子所求?”
孙正海这才正眼看向陶禾衣,竟是对她满是歉然道:“方才是孙某无礼了些,盼陶娘子谅解孙某为父之心,既有五爷开口,此事便就握手言和,这两日我便遣人去一趟官衙。”
陶禾衣还未从这一前一后的落差里回过神来,这般前后态度差距,让她大开眼界,但也不过是一瞬的工夫,她脸上便扬起笑,仿佛没有收到过难堪一般,微微笑着说:“实在多谢员外宽宏大量,还请收下陶家之礼。”
她再次奉上木盒。
这回正海没有拒绝,笑着收下,甚至邀请禾衣坐下喝一杯茶。
陶禾衣便在下边坐下,听着孙正海与赵霁云寒暄说话,开始聊的自然是那治骨疾厉害的神医如何如何,到后面,又聊起赵霁云为何当初没有继续考进士,孙员外无外乎可惜连连,赵霁云却笑着只说了一句:“赵某天性散漫,不爱受拘。”
这两人像是全然将她遗忘了去,后头又聊了些商场上和世家里的事,话题大多还环绕着赵霁云,禾衣不想去听,她一介小民,只愿和李齐光在这徐州城过着平淡小日子,那些东西与她无关,她也不想探听什么秘密,便放空了心神去想李齐光这会儿会在做什么,去想一会儿去王家如何沾喜气,去想过两日李齐光回家,去想她若有了孩子该如何……想着这些,今日这种种焦灼忧心难堪也总算有一丝甜蜜来化解。
赵霁云漫不经心与姓孙的应和几句,余光却打量着身旁的陶禾衣。
她微微低垂着头,露出一截玉颈,明净脸庞神色恬淡泰然,但那双眼却是盯着前方空地,显然走了神,心神全不在这儿。
忽见她唇角翘了一翘,这是想起了谁呢?
第13章 嫂夫人,帮我选妻
孙正海虽是侃侃而谈,却一直留心着赵霁云的神色,见他此时那温润俊美的脸神色淡了几分,仿佛也没了谈话的兴致,便也顺着他的目光悄悄看了一眼陶禾衣。
他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只话锋一转,停了话头,却道:“昨日庄子上恰送来些野味,一会儿叫厨上炙烤了去,家中还藏有几壶美酒,五爷可否赏脸共饮?”
陶禾衣听到此处,却像是一下激灵回神,顺着这话起身道:“既员外与赵公子还有事相谈,奴家便不打扰了。”话毕,她低着头福了一礼算作告辞。
孙正海自没有理由留下陶禾衣一个已婚妇人,只他的目光似不经意间又朝着赵霁云看了一眼,才是笑着道:“陶娘子慢走。”
陶禾衣自然转身就要走,却听赵霁云道:“赵某还有事,此次便算了。”
孙正海也只好笑着说:“那五爷下次你我再约。”
陶禾衣往外走,麦黄缩着头跟在她身后,替她撑伞,赵霁云跟在她们后边,孙正海亲自送赵霁云出来,到了门口,陶禾衣再次转身福礼道别,自然也不会再乘坐赵霁云的马车,她要去一趟玉铺,把弟弟不日将归的消息告诉爹娘。
等去过玉铺,还要转道去城南,王家住在城南最南边,是一户开食肆的商户,王家小郎在东篱书院读书,王大娘平日很是奉承婆母,这次是王大娘的大儿媳生的双胎。
赵霁云偏头看着陶禾衣带着兜帽从视线里离去,身姿窈窕曼妙,皑皑雪景竟是成了她的映衬。
“五爷,这玉雕……”孙正海微微弯着腰,从身后仆从手里接过方才陶禾衣送他的木盒奉上,迟疑道。
赵霁云修长的手指一抓,那木盒就到了他掌心里。
孙正海脸上没有露出太惊讶的神色,立刻道:“我这就让人往官衙传话,撤了案子。”
赵霁云不知在想什么,温润俊雅的脸上唇瓣翘着,道:“不急。”
孙正海不解,但是点了点头。
孙正海还想说什么,赵霁云摆摆手就抬腿上了马车,青川跳上去,缰绳一拉,马车便朝着方才陶禾衣离去的方向驶去。
孙正海挺直了腰板,看着那辆马车很快在陶禾衣身旁停下,也不敢在外面多瞧,带着仆从转身回去。
“嫂夫人。”男子温柔的声音在雪天都显得暖意十分,陶禾衣抬头,见赵霁云又在身旁停下,眼神不解。
赵霁云推开车窗,微微低头就看到车旁女子仰起一张灵秀的脸庞,卷翘的睫毛下是一双清澈的瞳仁,他几乎能看到里面倒映着的自己,人模狗样。
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吞,又有几分李齐光的爽朗模样:“既是同路,嫂夫人我便捎你一程。”
“同路?”陶禾衣心中疑惑。
赵霁云便点头,眼睛一弯,温雅脸庞竟有几分狡黠,“嫂夫人既是知晓了令弟的消息,自然是要回玉铺一趟的,我正要往城北城门去,途径陶家玉铺。”
陶禾衣一听,唇角也露出一缕浅笑来,她想了想说:“那就多谢赵公子了。”时下男女大防不比前朝严,虽她是已婚妇人,可赵霁云是丈夫好友,来往正直光明,她自也坦荡,且他今日帮了她大忙,她不好拂了他的好意。
青川将板凳放在地上,禾衣抬腿踩上去,麦黄正急急忙忙收伞,赵霁云已经从马车里探出半边身子,伸出手臂拱她搀扶,麦黄见了,莫名心里再次生出怯意,退缩了半步,禾衣顿了顿,只好再次将手搭在赵霁云手臂上,借了一下力上去便松开了。
等坐进马车里,陶禾衣再次郑重向赵霁云道谢,并轻声说:“待夫君归来,我夫妇二人定上门拜访赵公子以谢赵公子此次相助。”
赵霁云却听着“夫妇”二字刺耳,他眯着眼暗暗轻吸一口气,趁着陶禾衣垂眼不注意时眸光朝她脸上一扫,开口语气却温温的:“我与李兄关系如亲兄弟,嫂夫人不必如此多礼。”
陶禾衣心里觉得丈夫有这般仗义的朋友是其之幸,说不定便是一生挚友,与之相处也逐渐自然起来。
赵霁云从盒子里拿出玉观音放在掌心里,指尖轻轻摩挲过观音每一寸,动作缓慢。
陶禾衣知道他出身世家,只当他见识多,此刻是在验查这雕像可有疏漏之处,便也提起心来,可赵霁云把玩过后,只再次笑着叹道:“孙员外定会欢喜嫂夫人这份赔礼。”说罢,他将观音放回木盒,递回给陶禾衣。
麦黄下意识想接,可她抬头时又见赵公子朝她看了一眼,她莫名没敢伸手去接。
陶禾衣见麦黄不动,自然伸手去接。
木盒放到她掌心的时候,赵霁云的指尖又碰触到了她的掌心,轻轻一点就离去了。
陶禾衣这回没注意到,唇角还翘着接过木盒抱着。
赵霁云的目光似有若无地落在她莹白灵秀的脸上,目光幽而透邃,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唇角也勾着。
一路再无言,直到马车在城西孙家门前停下。
麦黄急急忙忙下了马车,赵霁云在陶禾衣之前下来,站在马车旁自然地再次伸手,禾衣这次却没有搭,下马车比起上马车要省力许多,她也不是什么闺秀,不过是往下的步子深了些,何况这次下面板凳垫好了,她直接就下去了。
赵霁云自然地收回了手。
孙家早就收到了消息,门口有管家打扮的老者等着,见到马车上下来穿着蓝衫的一双璧人便笑着上前走来,“可是赵公子?”
赵霁云回身,温笑着淡淡应了声。
老管家便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笑着做了个请的姿势:“赵公子,赵夫人,里边请。”
“赵夫人”三个字一出,赵霁云似怔了一下,偏头看了一眼陶禾衣,陶禾衣莹白的脸上也露出了窘态,他暗暗端详了一瞬后,才在她开口前先出声解释:“这位是赵某挚交李齐光之妻,陶娘子。”
陶娘子这三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尾音低柔了几分。
只“陶”这个字,足以老管家这样精明的人知晓她是什么人,他的面色俨然微微一变,但碍于赵霁云,终究是客客气气地:“陶娘子,里边请。”
陶禾衣低着头退后赵霁云半步跟在他身后,一道进了孙家,从站在孙家门前那一刻起,她的心情就有些沉坠坠的,从孙家派帮闲打砸玉铺来看,孙员外必是极难说话的人,她不知今日究竟能否求得他绕了弟弟。
很快,老管家就带着他们到了孙家会客的堂屋。
“赵五爷,本该是孙某上门拜访的,只家中……倒是劳烦五爷了,五爷请上座。”孙正海早早守候着,眼瞧着人就站起来,走上前来迎,声若洪钟般笑着说。
赵霁云在赵家这一辈排行第五。
陶禾衣跟在后面,看着那四十来岁面有胡须的孙员外对着比他年轻将近二十岁的赵霁云弯腰曲背,不由再次感慨权势的好处,往日她极不喜那等压迫平民的权势,可如今,她却心怀渴盼,盼孙员外因着赵霁云的关系能放过弟弟。
可她也自知陶家的事与赵霁云无关,他能带自己来孙家,是因着夫君的关系。
所以她在后面安安静静听着两人寒暄着,赵霁云面如白玉,温文尔雅,但这次陶禾衣却察觉出了他在面对李齐光与她时不曾泄露的贵气,那般清贵气韵浑然天成,乃朝朝夕夕长于世家的底气。
赵霁云稍稍与孙正海寒暄几句,便淡淡笑着说:“今日陶娘子是特地为其幼弟来致歉的,赵某实则是陪她来的。”
他稍稍偏过身,让出身后被其遮掩的陶禾衣。
“陶娘子?”赵霁云又轻轻喊了她一声,他的眼眸却不似方才淡漠,桃花目微弯,眼尾自然上翘着,像小钩子般。
第12章 她笑是想起了谁呢?
陶禾衣心中早有准备,此刻听到赵霁云这般喊自己,便捧着那木盒上前一步,抬起眼时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孙正海,而是笑着看她的赵霁云。
短暂的目光相触,她对他露出感激的神色,便看向前边的孙员外,福了一礼,禾衣心中难掩紧张,但依然镇定地说明来意:“孙员外,幼弟调皮不懂礼数伤了孙小公子,家中老父伤了手,娘正照顾他,故此奴家代为上门致歉探望,孙小公子的医药费陶家必会承担,还望员外能宽恕幼弟这一回,这是陶家准备的薄礼,是陶家祖上传下来的羊脂白玉……”
“哪里来的刁妇,住嘴!”孙正海已是忍耐许久,听到这再忍不住,扬声打断。
陶禾衣虽处事还算得当,可她到底只是个玉铺家的女儿,亦是头一回低了头跑到别人家里头道歉,她再镇定,心中也依然因为弟弟做的事而羞怯,说话也算不上圆润,此刻听到孙员外如此大喝一声,脸色便有些苍白。
孙正海还在说,他似乎气到极致,丝毫不顾及陶禾衣只是个小娘子,指着她的鼻子便骂道:“如此纨绔子弟合该在家中关着,别随便放出来咬人!你以为我稀罕那几个看大夫的银钱?还是稀罕你这劳什子的家传白玉?我孙家要什么没有?要你一介小商户的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陶禾衣的脸红了红又白了白,虽知道孙家不好惹,却没想到今日赵霁云带着她来,对方也依然不留半点颜面。
“孙员外,那你……想如何解决这件事?”她声音很轻,将自己往卑微里放。
“自是将你幼弟关在牢里教训个几年,也就知道懂事二字该如何写了!再有就是我儿断了哪条腿,你弟弟就该断哪条腿。”孙正海哼了一声,十分不客气。
陶禾衣抱紧怀里的木盒,她想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怎弟弟就要和孙小公子打架了?可她却不敢在此时火上浇油惹了孙员外越发气恨,只能白着脸又问:“那员外觉得我弟弟在里边关几年合适?”
孙正海皱眉冷脸:“没个五六年不可能!”
五六年,弟弟在牢中被欺辱五年,出来哪还会有人样?
陶禾衣张了张嘴,她只能艰难地出声:“员外……不能通融一些吗,幼弟以后必不会再出现在孙小公子面前。”
孙正海一挥手就道:“如何通融?我儿还在床榻之上躺着!”
陶禾衣不吭声了,低垂着头站在那儿,到底是个小娘子,没比陶坤玉大几岁,被人如此刁难下了脸面,脸色难堪至极。
可孙正海却丝毫没有心软的迹象。
“孙员外。”一直沉默着没有出声的赵霁云忽的开了口,“倒不必如此咄咄逼人。”
孙正海抿了唇看他,他像是才反应过来赵霁云在这儿,脸上露出些窘迫,“倒是让五爷看笑话了,属实是小儿乃是家中至宝,大夫说他的腿极难痊愈,怕是日后要瘸了腿,我实难忍下这气。”
陶禾衣听着这般对话,想起李齐光说的赵霁云的家世,又想起孙员外与京里大人物都有牵扯,如今看他这架势,显然也不怕下了赵霁云的面子得罪他,恐怕这客气也是表面上的。
弟弟真的惹到了不能惹的人。
禾衣虽然心疼,但已经做好弟弟受折磨的准备,这教训他不得不吃了。
却听赵霁云温声道:“赵某认识京都一名极擅长治骨疾的圣手,许是能帮得上孙小公子恢复如初。”
陶禾衣一下抬起头来看向他。
赵霁云也稍稍偏头朝她投来一眼,那双幽邃又清澈的桃花目中有安慰之意,便又转头看向孙员外,“盼员外高抬贵手,算赵某欠你一个人情。”
只这一句,再没有多说什么,但陶禾衣想着以赵霁云的身份,这已算得上是纡尊降贵,毕竟孙员外再如何,也不过是一介豪绅。
她心中感激至极,又有些赧意,这本不关赵霁云何事,他竟为了她家的事欠孙员外人情。
孙正海显然是个疼儿子的,一听这话,立刻就软了方才那刚硬态度,他不愧是生意上的好手,立刻笑盈盈的,仿佛方才那狠劲儿是禾衣眼花了一般,只听他道:“五爷开口,岂有不应之理?”
赵霁云依然斯斯文文的,道:“那方才陶娘子所求?”
孙正海这才正眼看向陶禾衣,竟是对她满是歉然道:“方才是孙某无礼了些,盼陶娘子谅解孙某为父之心,既有五爷开口,此事便就握手言和,这两日我便遣人去一趟官衙。”
陶禾衣还未从这一前一后的落差里回过神来,这般前后态度差距,让她大开眼界,但也不过是一瞬的工夫,她脸上便扬起笑,仿佛没有收到过难堪一般,微微笑着说:“实在多谢员外宽宏大量,还请收下陶家之礼。”
她再次奉上木盒。
这回正海没有拒绝,笑着收下,甚至邀请禾衣坐下喝一杯茶。
陶禾衣便在下边坐下,听着孙正海与赵霁云寒暄说话,开始聊的自然是那治骨疾厉害的神医如何如何,到后面,又聊起赵霁云为何当初没有继续考进士,孙员外无外乎可惜连连,赵霁云却笑着只说了一句:“赵某天性散漫,不爱受拘。”
这两人像是全然将她遗忘了去,后头又聊了些商场上和世家里的事,话题大多还环绕着赵霁云,禾衣不想去听,她一介小民,只愿和李齐光在这徐州城过着平淡小日子,那些东西与她无关,她也不想探听什么秘密,便放空了心神去想李齐光这会儿会在做什么,去想一会儿去王家如何沾喜气,去想过两日李齐光回家,去想她若有了孩子该如何……想着这些,今日这种种焦灼忧心难堪也总算有一丝甜蜜来化解。
赵霁云漫不经心与姓孙的应和几句,余光却打量着身旁的陶禾衣。
她微微低垂着头,露出一截玉颈,明净脸庞神色恬淡泰然,但那双眼却是盯着前方空地,显然走了神,心神全不在这儿。
忽见她唇角翘了一翘,这是想起了谁呢?
第13章 嫂夫人,帮我选妻
孙正海虽是侃侃而谈,却一直留心着赵霁云的神色,见他此时那温润俊美的脸神色淡了几分,仿佛也没了谈话的兴致,便也顺着他的目光悄悄看了一眼陶禾衣。
他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只话锋一转,停了话头,却道:“昨日庄子上恰送来些野味,一会儿叫厨上炙烤了去,家中还藏有几壶美酒,五爷可否赏脸共饮?”
陶禾衣听到此处,却像是一下激灵回神,顺着这话起身道:“既员外与赵公子还有事相谈,奴家便不打扰了。”话毕,她低着头福了一礼算作告辞。
孙正海自没有理由留下陶禾衣一个已婚妇人,只他的目光似不经意间又朝着赵霁云看了一眼,才是笑着道:“陶娘子慢走。”
陶禾衣自然转身就要走,却听赵霁云道:“赵某还有事,此次便算了。”
孙正海也只好笑着说:“那五爷下次你我再约。”
陶禾衣往外走,麦黄缩着头跟在她身后,替她撑伞,赵霁云跟在她们后边,孙正海亲自送赵霁云出来,到了门口,陶禾衣再次转身福礼道别,自然也不会再乘坐赵霁云的马车,她要去一趟玉铺,把弟弟不日将归的消息告诉爹娘。
等去过玉铺,还要转道去城南,王家住在城南最南边,是一户开食肆的商户,王家小郎在东篱书院读书,王大娘平日很是奉承婆母,这次是王大娘的大儿媳生的双胎。
赵霁云偏头看着陶禾衣带着兜帽从视线里离去,身姿窈窕曼妙,皑皑雪景竟是成了她的映衬。
“五爷,这玉雕……”孙正海微微弯着腰,从身后仆从手里接过方才陶禾衣送他的木盒奉上,迟疑道。
赵霁云修长的手指一抓,那木盒就到了他掌心里。
孙正海脸上没有露出太惊讶的神色,立刻道:“我这就让人往官衙传话,撤了案子。”
赵霁云不知在想什么,温润俊雅的脸上唇瓣翘着,道:“不急。”
孙正海不解,但是点了点头。
孙正海还想说什么,赵霁云摆摆手就抬腿上了马车,青川跳上去,缰绳一拉,马车便朝着方才陶禾衣离去的方向驶去。
孙正海挺直了腰板,看着那辆马车很快在陶禾衣身旁停下,也不敢在外面多瞧,带着仆从转身回去。
“嫂夫人。”男子温柔的声音在雪天都显得暖意十分,陶禾衣抬头,见赵霁云又在身旁停下,眼神不解。
赵霁云推开车窗,微微低头就看到车旁女子仰起一张灵秀的脸庞,卷翘的睫毛下是一双清澈的瞳仁,他几乎能看到里面倒映着的自己,人模狗样。
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吞,又有几分李齐光的爽朗模样:“既是同路,嫂夫人我便捎你一程。”
“同路?”陶禾衣心中疑惑。
赵霁云便点头,眼睛一弯,温雅脸庞竟有几分狡黠,“嫂夫人既是知晓了令弟的消息,自然是要回玉铺一趟的,我正要往城北城门去,途径陶家玉铺。”
陶禾衣一听,唇角也露出一缕浅笑来,她想了想说:“那就多谢赵公子了。”时下男女大防不比前朝严,虽她是已婚妇人,可赵霁云是丈夫好友,来往正直光明,她自也坦荡,且他今日帮了她大忙,她不好拂了他的好意。
青川将板凳放在地上,禾衣抬腿踩上去,麦黄正急急忙忙收伞,赵霁云已经从马车里探出半边身子,伸出手臂拱她搀扶,麦黄见了,莫名心里再次生出怯意,退缩了半步,禾衣顿了顿,只好再次将手搭在赵霁云手臂上,借了一下力上去便松开了。
等坐进马车里,陶禾衣再次郑重向赵霁云道谢,并轻声说:“待夫君归来,我夫妇二人定上门拜访赵公子以谢赵公子此次相助。”
赵霁云却听着“夫妇”二字刺耳,他眯着眼暗暗轻吸一口气,趁着陶禾衣垂眼不注意时眸光朝她脸上一扫,开口语气却温温的:“我与李兄关系如亲兄弟,嫂夫人不必如此多礼。”
陶禾衣心里觉得丈夫有这般仗义的朋友是其之幸,说不定便是一生挚友,与之相处也逐渐自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