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家人笑着点了点头。
对门的小慧她妈出来倒尿壶,瞧见了高兴的一大家子。
“可真是不得了,一家子两个重点大学生!”
公交车晃晃悠悠的,闭着眼睛睡了一觉睁一眼也就到了。
学校门口是敞开的,抬头看,大学名字的牌匾闪闪发光。
高秀兰和谢大脚两个人在后面跟着,总觉得空气中都是知识的味道,走路都同手同脚了。
大门口摆着长桌子,大二的学生负责迎新工作。
有人忙着登记信息,有人负责指路,热心肠的同学还帮忙搬运行李。
林筱彤和谢羿凭借录取通知书去专业办公室报到了,还领取了一枚白色的校徽。
两人先把东西送到宿舍放好,再出来拍照。
漫步在校园里,不知不觉走到了未名湖畔,旁边耸立着博雅塔。
谢羿仗着厚脸皮请路过的学生帮忙拍张照。
一家子站在一起,林筱彤挽着谢羿的胳膊,谢羿怀里抱着睁着大眼睛的闺女。
两只猫爬到谢大脚和高秀兰的肩膀上,翘着尾巴也一并入镜了。
快门按下,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一处标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日我以京大为荣,明日京大以我为荣。”
等到回宿舍的时候,谢羿才发现随手抓过来帮忙拍照的竟然是来自广东的室友。
这该死的缘分。
经济系77届只设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两个班总共就八十人。
年纪最大的32岁,最小的只有17岁。
他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经济系上课的地方是在京大37号楼二层教室,上面一层就是法律系和政治系。
也就说他和筱彤都在同一栋楼上课,开心!
林筱彤她们法律系比较独特,也是两个班总共八十三个人。
政审的时候尤为严格,讲究一个“分高学优、根正苗红”。
正式开课之后,她竞争上了学习委员。
偶然间从教务处那里得知了班上同学的高考成绩,分数出奇得高。
值得高兴的是,她也能排在探花。
四个室友都不是本专业的,性格不同,但都不是难相处的。
新闻专业的苏静,京市人,在郊区插了两年队,作文差一分就是满分,还上了报纸。
林筱彤的下铺是中文系的罗梦姝,父母都是高知,运动中还受了不少苦。
回城之后,利用高考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出版了一本小说,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小笔稿费。
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姜丽娜,来自沪市的白富美,人生理想就是在博物馆上班。
她坐火车从上海出发到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多,学校还派人在出站口等着。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多彩的人生,汇聚在一起上课,生活。
宿舍里除了最小的姜丽娜没有结婚,其他三个都结婚了。
苏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罗梦姝回城前一年和父亲的得意门生结婚了。
脸看起来最嫩的林筱彤也有了孩子,三个室友还趁着周末结伴去看了橙子。
姜丽娜直呼,她以后也要生个女儿。
……
“332路,开往颐和园……”
天刚蒙蒙亮,外面公交车报站声响起,也是京大学生起床的时间。
林筱彤上大学之后也没空摸鱼了,身处卷王世界,常常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感到羞愧。
现在法学封面的教材还不是很多,上课的教授都是叫的上名的学术大拿。
课堂上讨论时间就是思维风暴的高潮,京大的课堂上是最包容的地方。
林筱彤因为有一点基础,每次上课讨论中都会不自觉地带入了后世的一些思想。
比如说婚姻法的课堂作业上,她另辟蹊径编了一段狗血故事,拿了高分。
在任课老师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她和谢羿最常见面的地方反而是图书馆,课堂上老师点出来的专业书籍都需要去那里借。
借到了还需要尽快看完,因为后面还有一溜的人在排队等着。
每次和谢羿下课后赶去食堂吃饭,排队的时候随处可见,都是低头背单词的人。
如饥似渴地学习,只为抢夺失去的青春。
未名湖畔、学一食堂、小树林、英语角……这些地方都有京大学子的身影。
……
何翠翠特意找个周末,来京大找林筱彤。
一进门就拉着她小声嘀咕,后面还跟着手里拎着一兜子水果的二能子。
谢羿出来给橙子洗奶瓶,刚进屋就听到了筱彤的惊呼声。
“你说啥?你在学校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秦卫红的人?”
第267章 鸠占鹊巢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还是各个地方的革委会分派到考生手上。
有的时候会是邮局的人送过来,要是在偏远山村等通讯不大发达的地方是真的有可能出纰漏的。
后世这类新闻经过报道之后,也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和讨论。
她记得招生文件当中有一条规定:
“学生入学三个月内,发现有不符合招生条件和手续的,报请学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
并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退回原单位,原单位应予接受。”
“我怀疑那个人不是像她,就是她。”
何翠翠当时是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前面排队的人起了冲突,她就多看了几眼。
高个子,短头发,脸还是那张脸,她当时就跟见了鬼似的。
“最恐怖的是我听到有人喊她‘程双’,这哪是她的名字?”
“你确定没看错?”
林筱彤喝了一口水压压惊。
“我第二次遇见的时候是在厕所,我特意再看了一看,就是她。
而且我注意到有人喊她名字的时候,她明显没有反应过来。”
何翠翠吃了一口谢羿洗好的野樱桃,手气不好,吃了个酸的,瞬间变成了苦瓜脸。
“你们学校没有开学考吗?”
京大开学一周后就立马进行了一次全校大考,对照入学成绩不就知道是李逵还是李鬼。
她上次考试,班级位次还进了一名。
“考了,但是‘她’好像在她们专业本来就是倒数几名。”
提到这个何翠翠还有点不自在,因为她是全班倒数第七名。
二能子就更不敢说话了,他是班上倒数第二。
谢羿疑惑出声:“主要是开学这么久了,真正的陈双还没有发觉不对劲,跑来报到吗?”
林筱彤猜测:“很有可能,她压根不知道自己考上了。”
二能子挑中了一颗甜樱桃,塞进嘴里。
“秦卫红她爹不是没了吗?还能有这么大能耐?
她那个小舅郝建军最近也被挤兑得厉害,都快边缘化了。”
另外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出闹戏。
不会是郝莉从中使的劲吧?
“要不然偷偷摸摸写匿名信塞进校长信箱?”
二能子脑袋瓜子一转,出了个主意。
双手叉腰,瞬间觉得自己正义感爆棚。
还没笑出声就被何翠翠掐了一下软肉。
”你能别这么嘚瑟不?“
谢羿抱着闺女,拿着奶瓶给喂奶,在屋里走来走去的。
“会不会是我们猜错了,是秦卫红自己考上的?”
林筱彤以前也不是和秦卫红一个班的,不清楚她成绩怎么样。
没有证据的怀疑也不能直接盖棺定论。
何翠翠撇了撇嘴,她特意去找了学校找钱钰打听了。
“我问了,秦卫红以前在学校里成绩就不咋样。
比陈兰和许东升还要差,成绩不好也就算了。
她还是要面子的人,在初中的时候,直接堵着老师要求不许在班里考试了。”
后来啊,那个老师在回家的路上被打断了腿,成了瘸子,在学校再也没看见过他。
听完之后,众人沉默不语,心里都不好受。
高考顶替案一直等到当事人自己偶然间发现时,为时已晚,失去的人生不可能重来。
林筱彤每每看到这种消息,心里都窝着火,真的是太让人痛心了。
冒名顶替罪一直到2021年3月1日才正式入刑并开始实施。
“这次考试这么匆忙,这种情况或许不是个例。”
家里有权有势的人早就已经盯好了人选,最好是家里条件不好的,没有额外助力的。
这样就算后续察觉到了,也会被压下去。
林筱彤在想要不要把事情弄大,因为最近她的室友苏静正在策划一个热点新闻。
话题还没有确定,“鸠占鹊巢”这个新闻应该会极具有冲击力。
想了想还是提议:“先打听一下有没有叫程双的这个人?”
她是想着最好是能向公安机关寻求助力。
对门的小慧她妈出来倒尿壶,瞧见了高兴的一大家子。
“可真是不得了,一家子两个重点大学生!”
公交车晃晃悠悠的,闭着眼睛睡了一觉睁一眼也就到了。
学校门口是敞开的,抬头看,大学名字的牌匾闪闪发光。
高秀兰和谢大脚两个人在后面跟着,总觉得空气中都是知识的味道,走路都同手同脚了。
大门口摆着长桌子,大二的学生负责迎新工作。
有人忙着登记信息,有人负责指路,热心肠的同学还帮忙搬运行李。
林筱彤和谢羿凭借录取通知书去专业办公室报到了,还领取了一枚白色的校徽。
两人先把东西送到宿舍放好,再出来拍照。
漫步在校园里,不知不觉走到了未名湖畔,旁边耸立着博雅塔。
谢羿仗着厚脸皮请路过的学生帮忙拍张照。
一家子站在一起,林筱彤挽着谢羿的胳膊,谢羿怀里抱着睁着大眼睛的闺女。
两只猫爬到谢大脚和高秀兰的肩膀上,翘着尾巴也一并入镜了。
快门按下,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一处标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日我以京大为荣,明日京大以我为荣。”
等到回宿舍的时候,谢羿才发现随手抓过来帮忙拍照的竟然是来自广东的室友。
这该死的缘分。
经济系77届只设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两个班总共就八十人。
年纪最大的32岁,最小的只有17岁。
他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经济系上课的地方是在京大37号楼二层教室,上面一层就是法律系和政治系。
也就说他和筱彤都在同一栋楼上课,开心!
林筱彤她们法律系比较独特,也是两个班总共八十三个人。
政审的时候尤为严格,讲究一个“分高学优、根正苗红”。
正式开课之后,她竞争上了学习委员。
偶然间从教务处那里得知了班上同学的高考成绩,分数出奇得高。
值得高兴的是,她也能排在探花。
四个室友都不是本专业的,性格不同,但都不是难相处的。
新闻专业的苏静,京市人,在郊区插了两年队,作文差一分就是满分,还上了报纸。
林筱彤的下铺是中文系的罗梦姝,父母都是高知,运动中还受了不少苦。
回城之后,利用高考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出版了一本小说,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小笔稿费。
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姜丽娜,来自沪市的白富美,人生理想就是在博物馆上班。
她坐火车从上海出发到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多,学校还派人在出站口等着。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多彩的人生,汇聚在一起上课,生活。
宿舍里除了最小的姜丽娜没有结婚,其他三个都结婚了。
苏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罗梦姝回城前一年和父亲的得意门生结婚了。
脸看起来最嫩的林筱彤也有了孩子,三个室友还趁着周末结伴去看了橙子。
姜丽娜直呼,她以后也要生个女儿。
……
“332路,开往颐和园……”
天刚蒙蒙亮,外面公交车报站声响起,也是京大学生起床的时间。
林筱彤上大学之后也没空摸鱼了,身处卷王世界,常常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感到羞愧。
现在法学封面的教材还不是很多,上课的教授都是叫的上名的学术大拿。
课堂上讨论时间就是思维风暴的高潮,京大的课堂上是最包容的地方。
林筱彤因为有一点基础,每次上课讨论中都会不自觉地带入了后世的一些思想。
比如说婚姻法的课堂作业上,她另辟蹊径编了一段狗血故事,拿了高分。
在任课老师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她和谢羿最常见面的地方反而是图书馆,课堂上老师点出来的专业书籍都需要去那里借。
借到了还需要尽快看完,因为后面还有一溜的人在排队等着。
每次和谢羿下课后赶去食堂吃饭,排队的时候随处可见,都是低头背单词的人。
如饥似渴地学习,只为抢夺失去的青春。
未名湖畔、学一食堂、小树林、英语角……这些地方都有京大学子的身影。
……
何翠翠特意找个周末,来京大找林筱彤。
一进门就拉着她小声嘀咕,后面还跟着手里拎着一兜子水果的二能子。
谢羿出来给橙子洗奶瓶,刚进屋就听到了筱彤的惊呼声。
“你说啥?你在学校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秦卫红的人?”
第267章 鸠占鹊巢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还是各个地方的革委会分派到考生手上。
有的时候会是邮局的人送过来,要是在偏远山村等通讯不大发达的地方是真的有可能出纰漏的。
后世这类新闻经过报道之后,也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和讨论。
她记得招生文件当中有一条规定:
“学生入学三个月内,发现有不符合招生条件和手续的,报请学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
并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退回原单位,原单位应予接受。”
“我怀疑那个人不是像她,就是她。”
何翠翠当时是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前面排队的人起了冲突,她就多看了几眼。
高个子,短头发,脸还是那张脸,她当时就跟见了鬼似的。
“最恐怖的是我听到有人喊她‘程双’,这哪是她的名字?”
“你确定没看错?”
林筱彤喝了一口水压压惊。
“我第二次遇见的时候是在厕所,我特意再看了一看,就是她。
而且我注意到有人喊她名字的时候,她明显没有反应过来。”
何翠翠吃了一口谢羿洗好的野樱桃,手气不好,吃了个酸的,瞬间变成了苦瓜脸。
“你们学校没有开学考吗?”
京大开学一周后就立马进行了一次全校大考,对照入学成绩不就知道是李逵还是李鬼。
她上次考试,班级位次还进了一名。
“考了,但是‘她’好像在她们专业本来就是倒数几名。”
提到这个何翠翠还有点不自在,因为她是全班倒数第七名。
二能子就更不敢说话了,他是班上倒数第二。
谢羿疑惑出声:“主要是开学这么久了,真正的陈双还没有发觉不对劲,跑来报到吗?”
林筱彤猜测:“很有可能,她压根不知道自己考上了。”
二能子挑中了一颗甜樱桃,塞进嘴里。
“秦卫红她爹不是没了吗?还能有这么大能耐?
她那个小舅郝建军最近也被挤兑得厉害,都快边缘化了。”
另外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出闹戏。
不会是郝莉从中使的劲吧?
“要不然偷偷摸摸写匿名信塞进校长信箱?”
二能子脑袋瓜子一转,出了个主意。
双手叉腰,瞬间觉得自己正义感爆棚。
还没笑出声就被何翠翠掐了一下软肉。
”你能别这么嘚瑟不?“
谢羿抱着闺女,拿着奶瓶给喂奶,在屋里走来走去的。
“会不会是我们猜错了,是秦卫红自己考上的?”
林筱彤以前也不是和秦卫红一个班的,不清楚她成绩怎么样。
没有证据的怀疑也不能直接盖棺定论。
何翠翠撇了撇嘴,她特意去找了学校找钱钰打听了。
“我问了,秦卫红以前在学校里成绩就不咋样。
比陈兰和许东升还要差,成绩不好也就算了。
她还是要面子的人,在初中的时候,直接堵着老师要求不许在班里考试了。”
后来啊,那个老师在回家的路上被打断了腿,成了瘸子,在学校再也没看见过他。
听完之后,众人沉默不语,心里都不好受。
高考顶替案一直等到当事人自己偶然间发现时,为时已晚,失去的人生不可能重来。
林筱彤每每看到这种消息,心里都窝着火,真的是太让人痛心了。
冒名顶替罪一直到2021年3月1日才正式入刑并开始实施。
“这次考试这么匆忙,这种情况或许不是个例。”
家里有权有势的人早就已经盯好了人选,最好是家里条件不好的,没有额外助力的。
这样就算后续察觉到了,也会被压下去。
林筱彤在想要不要把事情弄大,因为最近她的室友苏静正在策划一个热点新闻。
话题还没有确定,“鸠占鹊巢”这个新闻应该会极具有冲击力。
想了想还是提议:“先打听一下有没有叫程双的这个人?”
她是想着最好是能向公安机关寻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