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接下来是秦弘一家三口。
兴武帝还没说话呢,秦弘就开始哭了,兴武帝摇摇头,简单道:“该交待你的,朕早都交待了,除了盼着你硬硬朗朗的,朕对你没什么不放心。温容也是个好孩子,弘儿能娶你为妻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老秦家的福气。”
夫妻俩哭成了两个泪人。
兴武帝看向跪在旁边的八岁的铮哥儿,做了快两年的安王世子了,铮哥儿的眼中已经没了当初的怨愤与戾气,但孩子心里想什么,谁又说得清?
兴武帝对长孙只留了一句话:“好好读书练武,长大了多多为你小姑母效力。”
有忠心有才干,女儿不会故意冷落侄儿的,反之,都是自己选的路,后果自负便可。
铮哥儿低头掩饰失望,他还以为皇祖父至少会抱抱他,最后再亲近亲近他这个孙子。
秦弘牵着儿子离开后,秦炳、孟瑶牵着五岁的盈儿过来了,因为孟瑶又怀了七个月的身孕,兴武帝不许她跪。
兴武帝搂着盈儿,嘱咐秦炳道:“你大哥性子软,你三弟没功夫,将来若有人敢跟麟儿叫板,就全靠你这个二哥去教训对方了,不过你千万别把这莽劲儿用在麟儿身上,也不要用在无辜的官吏百姓身上,大齐律法可不是摆设。”
秦炳红着眼睛道:“父皇放心,儿臣都记住了,记一辈子!”
兴武帝叫二儿媳多看着点。
盈儿还小,兴武帝光稀罕就行了,很快他怀里的孩子就变成了秦仁家刚两岁的锐哥儿,秦仁、严真真并肩跪在了他面前。
一个二十四岁,一个十九岁,都泪眼汪汪的。
兴武帝看着自家老三,嗤了声:“朕都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
夸,没地方可夸,骂,一堆毛病骂了也不管用,寄以厚望?他能指望老三啥?
“有空的时候多去瞧瞧你母妃,麟儿忙,你多孝顺孝顺你母妃,朕这儿就给你记一大功。”
秦仁哭得一抽一抽的,鼻涕都出来了:“儿臣不但孝顺母妃,还会孝顺父皇,父皇安心养病,您喜欢晒日头,以后儿臣天天过来陪您出来晒,儿臣是文武都不成,可儿臣知道的趣事多,儿臣一件件讲给父皇听。”
他不要听父皇的遗言,他要父皇多活几年!
第158章
兴武帝只是想趁自己还清醒也有力气的时候跟孩子们都交待清楚, 并不是交待完马上就要去了,所以叫小女儿夫妻俩过来之前, 兴武帝扫眼等在另一侧的大女儿、长子、次子一家,对还赖在他身边冒眼泪的老三道:“这里没你们什么事了,该回府的回府,该去当差的当差,走吧。”
秦仁知道父皇要与妹妹说的更多也更要紧,抹抹眼睛,扶着严真真站起来,再从父皇怀里接过锐哥儿,哑声道:“那儿臣明早再来给父皇请安。”
兴武帝点点头。
候在十几步外的何元敬见咸王一家走了,收到皇上的眼神, 他先单独请了太女驸马过来。
张肃脊背挺直地跪在了兴武帝面前。
前面几个要么掉眼泪要么红眼圈,唯独张肃面容沉毅,连傅魁刻意表现出来的哀容都没有。
兴武帝偏就喜欢这样的女婿, 张肃真哭, 那跟他少年时候就表现出来的冷静持重不符, 张肃假哭,兴武帝敢替女儿把这奸诈虚伪的驸马休了!
“安王他们朕都是一家人一起见的,知道朕为何要把你跟麟儿分开说话吗?”
欣赏着小女婿俊美的姿容,兴武帝平平静静地问。
张肃揣度道:“因为臣与皇太女既是夫妻, 将来也会是君臣。”
有的话兴武帝可以对皇太女说, 却不适合他在一侧旁听。
兴武帝笑笑:“是这个意思,不过朕今日要对麟儿说的,你都可以听,反倒是朕想跟你说的,不适合你们两口子一起听。”
张肃素来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诧异。
兴武帝倒是有些愁绪:“京城这些勋贵子弟, 单论才干性情,你在朕心里不说排第一,前五肯定有的,你也别嫌前五不够出彩,谁让你爹会养孩子,说是前五,你们三兄弟就占了仨。朕这么夸你,是说朕对你非常满意,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你跟麟儿以后会过成什么样。”
“麟儿若只是普通的公主,朕不用操这份心,你若是个姑娘嫁进东宫做了太子妃,朕也不用操心,偏偏朕要给大齐留一位女帝,因此也将多出一个男后。别说你们两个要慢慢摸索如何相处才能融洽,朕这个做父皇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你们。”
他当然可以用历朝皇后应守的本分与规矩强行要求张肃效仿,可女子多柔弱,受了皇帝丈夫的气也只能窝窝囊囊在心里憋着,不敢跟皇上叫板,做皇帝的也不可能害怕皇后敢动手打人。张肃不一样,一身武艺打遍整个禁卫司可能都没有敌手,万一他自觉受了什么大委屈突然生了反心,他出手钳制女儿的机会就太多了。
这也不是张肃的问题,不管换哪个男人给女儿做男后,除非实在废物到家的,这些男后都能找到机会从体力上钳制女儿。
女儿不防着男后,容易纵容男后的野心,过于防范,夫妻情分一淡,更容易出事。
张肃能猜到皇上的顾虑,主动道:“皇上若忧心国事,臣未必能为皇上分忧,只为臣与皇太女,臣敢请皇上宽心,臣对殿下的爱重绝不逊色皇上,所以将来无论国事还是家事,臣都会力争为殿下排忧解难,而不会沦为殿下的累赘。”
兴武帝:“哪怕要委屈自己你也愿意?”
譬如将来夫妻之间出现裂痕,女儿可能会收回张肃的官职要他一心一意留在后宫,张肃能甘心?
更甚者,女儿看上了别的男人,要给自己封几个男妃,张肃也能忍?
兴武帝自然不会认为那样的女儿有错,他的麟儿都做皇帝了,既有权决定张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有权决定后宫里可以养多少人,兴武帝只是好奇张肃能为女儿做到什么地步,尽管张肃的回应未必是真心,亦或未必能坚持一辈子。
张肃坦然道:“殿下是护短之人,如果将来殿下要委屈臣,定是臣先寒了殿下的心,那么殿下冷落臣也好,委屈臣也好,都是臣咎由自取,与殿下无关。”
小公主自幼好学,平时要么读书要么练武要么观政,得闲时才会与几位皇兄或是他这个伴读玩闹。
待小公主成了皇太女,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国事所占据,少有的儿女情长都给了他。
张肃想象不出他得做出什么蠢事才会寒了皇太女的心,他也绝不会犯这样的蠢,或者说,但凡他有一点点蠢的样子,当年的小公主后来的皇太女都不可能喜欢他。
如果他想争权,兴武帝再怎么操心都是应该的,可只要他没有争权之心,女帝一朝就绝无后宫、张氏外戚之乱,那么兴武帝便也不用操心了。
张肃举起右手,直视轮椅上的兴武帝道:“张肃以张家列祖列宗的忠正之名起誓,臣将忠于女帝至死不渝,张家上下若有不忠者,臣会亲手为女帝消除外戚之乱。”
这种誓言换成邓坤邓泰、樊怀忠、吕朝光等布衣出身的开国大将的子嗣来说,兴武帝只会当成放屁,就算他相信这些小辈,这誓言也是没什么份量,可张家不同,前朝两百多年有过明君也有过昏君,但张家始终都是朝堂百姓口中的忠正之家,当年老秦家的祖坟真是冒了青烟,才让他得了张玠相助!
张家哪个子嗣若敢有反心,张家其他人都会将其视为全族的污点,换句话说,张家的忠正之名既是他们的荣耀,也是他们的束缚,想造反都得先承受自己良心的煎熬,越煎熬也就越不敢轻举妄动,除非被当朝皇帝逼得没了退路。
兴武帝很公允,老秦家的后世之君敢昏头,那被人反了也是天经地义。
“好,朕信你。”
.
张肃走后,庆阳终于来到了父皇身边。
没等女儿屈膝,兴武帝就笑道:“父皇说了一上午都快没力气了,麟儿推父皇回去吧。”
他亲手教到大的女儿,他顺从本心选出来的大齐新帝,兴武帝再放心不过,又何须赘言?该教的该说的,早在前面十八年一日日的相处中都说了,唯二没说的,一是不舍,舍不得丢下女儿,二是心疼,心疼女儿注定要承受的丧父之痛。
庆阳已经在远处看了很久很久,看着轮椅中披着大氅也难掩消瘦身形的父皇,看着接连跪在父皇面前又哭着离开的大姐与皇兄们。
庆阳有想过父皇会跟自己说什么,但大部分时间她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一幕幕。
哭吗?
从腊月父皇卧病到今日,庆阳也数不清自己偷偷哭过多少次了,她自然也希望能出现一位名医扭转父皇的老去,能开出一副药方让父皇重新变得精神奕奕,可她清楚地知道世上没有这样的神医,那么她就不该再存这种没有任何用的空想。
所以,庆阳已经做好了父皇随时都有可能离开的准备。
兴武帝还没说话呢,秦弘就开始哭了,兴武帝摇摇头,简单道:“该交待你的,朕早都交待了,除了盼着你硬硬朗朗的,朕对你没什么不放心。温容也是个好孩子,弘儿能娶你为妻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老秦家的福气。”
夫妻俩哭成了两个泪人。
兴武帝看向跪在旁边的八岁的铮哥儿,做了快两年的安王世子了,铮哥儿的眼中已经没了当初的怨愤与戾气,但孩子心里想什么,谁又说得清?
兴武帝对长孙只留了一句话:“好好读书练武,长大了多多为你小姑母效力。”
有忠心有才干,女儿不会故意冷落侄儿的,反之,都是自己选的路,后果自负便可。
铮哥儿低头掩饰失望,他还以为皇祖父至少会抱抱他,最后再亲近亲近他这个孙子。
秦弘牵着儿子离开后,秦炳、孟瑶牵着五岁的盈儿过来了,因为孟瑶又怀了七个月的身孕,兴武帝不许她跪。
兴武帝搂着盈儿,嘱咐秦炳道:“你大哥性子软,你三弟没功夫,将来若有人敢跟麟儿叫板,就全靠你这个二哥去教训对方了,不过你千万别把这莽劲儿用在麟儿身上,也不要用在无辜的官吏百姓身上,大齐律法可不是摆设。”
秦炳红着眼睛道:“父皇放心,儿臣都记住了,记一辈子!”
兴武帝叫二儿媳多看着点。
盈儿还小,兴武帝光稀罕就行了,很快他怀里的孩子就变成了秦仁家刚两岁的锐哥儿,秦仁、严真真并肩跪在了他面前。
一个二十四岁,一个十九岁,都泪眼汪汪的。
兴武帝看着自家老三,嗤了声:“朕都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
夸,没地方可夸,骂,一堆毛病骂了也不管用,寄以厚望?他能指望老三啥?
“有空的时候多去瞧瞧你母妃,麟儿忙,你多孝顺孝顺你母妃,朕这儿就给你记一大功。”
秦仁哭得一抽一抽的,鼻涕都出来了:“儿臣不但孝顺母妃,还会孝顺父皇,父皇安心养病,您喜欢晒日头,以后儿臣天天过来陪您出来晒,儿臣是文武都不成,可儿臣知道的趣事多,儿臣一件件讲给父皇听。”
他不要听父皇的遗言,他要父皇多活几年!
第158章
兴武帝只是想趁自己还清醒也有力气的时候跟孩子们都交待清楚, 并不是交待完马上就要去了,所以叫小女儿夫妻俩过来之前, 兴武帝扫眼等在另一侧的大女儿、长子、次子一家,对还赖在他身边冒眼泪的老三道:“这里没你们什么事了,该回府的回府,该去当差的当差,走吧。”
秦仁知道父皇要与妹妹说的更多也更要紧,抹抹眼睛,扶着严真真站起来,再从父皇怀里接过锐哥儿,哑声道:“那儿臣明早再来给父皇请安。”
兴武帝点点头。
候在十几步外的何元敬见咸王一家走了,收到皇上的眼神, 他先单独请了太女驸马过来。
张肃脊背挺直地跪在了兴武帝面前。
前面几个要么掉眼泪要么红眼圈,唯独张肃面容沉毅,连傅魁刻意表现出来的哀容都没有。
兴武帝偏就喜欢这样的女婿, 张肃真哭, 那跟他少年时候就表现出来的冷静持重不符, 张肃假哭,兴武帝敢替女儿把这奸诈虚伪的驸马休了!
“安王他们朕都是一家人一起见的,知道朕为何要把你跟麟儿分开说话吗?”
欣赏着小女婿俊美的姿容,兴武帝平平静静地问。
张肃揣度道:“因为臣与皇太女既是夫妻, 将来也会是君臣。”
有的话兴武帝可以对皇太女说, 却不适合他在一侧旁听。
兴武帝笑笑:“是这个意思,不过朕今日要对麟儿说的,你都可以听,反倒是朕想跟你说的,不适合你们两口子一起听。”
张肃素来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诧异。
兴武帝倒是有些愁绪:“京城这些勋贵子弟, 单论才干性情,你在朕心里不说排第一,前五肯定有的,你也别嫌前五不够出彩,谁让你爹会养孩子,说是前五,你们三兄弟就占了仨。朕这么夸你,是说朕对你非常满意,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你跟麟儿以后会过成什么样。”
“麟儿若只是普通的公主,朕不用操这份心,你若是个姑娘嫁进东宫做了太子妃,朕也不用操心,偏偏朕要给大齐留一位女帝,因此也将多出一个男后。别说你们两个要慢慢摸索如何相处才能融洽,朕这个做父皇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你们。”
他当然可以用历朝皇后应守的本分与规矩强行要求张肃效仿,可女子多柔弱,受了皇帝丈夫的气也只能窝窝囊囊在心里憋着,不敢跟皇上叫板,做皇帝的也不可能害怕皇后敢动手打人。张肃不一样,一身武艺打遍整个禁卫司可能都没有敌手,万一他自觉受了什么大委屈突然生了反心,他出手钳制女儿的机会就太多了。
这也不是张肃的问题,不管换哪个男人给女儿做男后,除非实在废物到家的,这些男后都能找到机会从体力上钳制女儿。
女儿不防着男后,容易纵容男后的野心,过于防范,夫妻情分一淡,更容易出事。
张肃能猜到皇上的顾虑,主动道:“皇上若忧心国事,臣未必能为皇上分忧,只为臣与皇太女,臣敢请皇上宽心,臣对殿下的爱重绝不逊色皇上,所以将来无论国事还是家事,臣都会力争为殿下排忧解难,而不会沦为殿下的累赘。”
兴武帝:“哪怕要委屈自己你也愿意?”
譬如将来夫妻之间出现裂痕,女儿可能会收回张肃的官职要他一心一意留在后宫,张肃能甘心?
更甚者,女儿看上了别的男人,要给自己封几个男妃,张肃也能忍?
兴武帝自然不会认为那样的女儿有错,他的麟儿都做皇帝了,既有权决定张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有权决定后宫里可以养多少人,兴武帝只是好奇张肃能为女儿做到什么地步,尽管张肃的回应未必是真心,亦或未必能坚持一辈子。
张肃坦然道:“殿下是护短之人,如果将来殿下要委屈臣,定是臣先寒了殿下的心,那么殿下冷落臣也好,委屈臣也好,都是臣咎由自取,与殿下无关。”
小公主自幼好学,平时要么读书要么练武要么观政,得闲时才会与几位皇兄或是他这个伴读玩闹。
待小公主成了皇太女,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国事所占据,少有的儿女情长都给了他。
张肃想象不出他得做出什么蠢事才会寒了皇太女的心,他也绝不会犯这样的蠢,或者说,但凡他有一点点蠢的样子,当年的小公主后来的皇太女都不可能喜欢他。
如果他想争权,兴武帝再怎么操心都是应该的,可只要他没有争权之心,女帝一朝就绝无后宫、张氏外戚之乱,那么兴武帝便也不用操心了。
张肃举起右手,直视轮椅上的兴武帝道:“张肃以张家列祖列宗的忠正之名起誓,臣将忠于女帝至死不渝,张家上下若有不忠者,臣会亲手为女帝消除外戚之乱。”
这种誓言换成邓坤邓泰、樊怀忠、吕朝光等布衣出身的开国大将的子嗣来说,兴武帝只会当成放屁,就算他相信这些小辈,这誓言也是没什么份量,可张家不同,前朝两百多年有过明君也有过昏君,但张家始终都是朝堂百姓口中的忠正之家,当年老秦家的祖坟真是冒了青烟,才让他得了张玠相助!
张家哪个子嗣若敢有反心,张家其他人都会将其视为全族的污点,换句话说,张家的忠正之名既是他们的荣耀,也是他们的束缚,想造反都得先承受自己良心的煎熬,越煎熬也就越不敢轻举妄动,除非被当朝皇帝逼得没了退路。
兴武帝很公允,老秦家的后世之君敢昏头,那被人反了也是天经地义。
“好,朕信你。”
.
张肃走后,庆阳终于来到了父皇身边。
没等女儿屈膝,兴武帝就笑道:“父皇说了一上午都快没力气了,麟儿推父皇回去吧。”
他亲手教到大的女儿,他顺从本心选出来的大齐新帝,兴武帝再放心不过,又何须赘言?该教的该说的,早在前面十八年一日日的相处中都说了,唯二没说的,一是不舍,舍不得丢下女儿,二是心疼,心疼女儿注定要承受的丧父之痛。
庆阳已经在远处看了很久很久,看着轮椅中披着大氅也难掩消瘦身形的父皇,看着接连跪在父皇面前又哭着离开的大姐与皇兄们。
庆阳有想过父皇会跟自己说什么,但大部分时间她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一幕幕。
哭吗?
从腊月父皇卧病到今日,庆阳也数不清自己偷偷哭过多少次了,她自然也希望能出现一位名医扭转父皇的老去,能开出一副药方让父皇重新变得精神奕奕,可她清楚地知道世上没有这样的神医,那么她就不该再存这种没有任何用的空想。
所以,庆阳已经做好了父皇随时都有可能离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