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大早,住在附近的三个皇子带着伴读先来给小公主送生辰礼物。
秦弘送的是一支赤金镶珍珠的彩蝶花钿,秦梁送了一枚羊脂玉的麒麟玉佩。
秦炳送的是一支色泽红润的玉镯,袁崇礼既不是亲哥也不是堂哥,送了一匣四朵栩栩如生的四季绢花。
秦仁神色复杂地拿出他亲手给妹妹做的老鹰风筝,一边送一边嘀咕前面的几个:“母妃说了,随便做点什么给妹妹就行,妹妹高兴最重要,你们那些都是大人帮忙准备的。”
秦弘想,他是大哥,还是太子,礼物不能太寒酸。
秦炳则是不知道送什么,懒得自己做,干脆跟母妃要了一样。
庆阳喜欢三哥的风筝,约好让三哥陪她一起放风筝后,庆阳看向排在最后面的张肃。
张肃看了眼三皇子。
月底休沐,他回家跟母亲说要给小公主准备礼物的事,母亲知道三皇子会送自做的风筝后,让他也自己做,或是去集市上买一样不用多贵重但容易讨小公主欢心的东西。
张肃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嬉闹过,对适合玩乐的小玩意知之甚少,更别提亲手制作了。
所以张肃只能跟着二哥去了集市,大大小小的店铺摊子都看过,最终给小公主挑了一个……
庆阳打开张肃递来的四方小匣子,从中取出一个木雕的小人,小木人头顶扎了两个小髻,眼睛大大的,张着嘴在笑。
秦弘几个都在打量小木人,只有庆阳疑惑地看向张肃。
张肃:“……殿下喜欢吗?”
他经过这个小木人的时候,第一眼就觉得小木人与小公主很像,可现在小公主疑惑的样子让张肃不敢解释了,免得公主嫌小木人丑,生他的气。
这时,秦仁恍然道:“好像妹妹啊,笑起来跟妹妹一模一样。”
秦弘点点头,秦炳使坏道:“哪里像了,妹妹的脸是白的,这个木头跟晒黑了似的。”
秦仁:“……这叫木雕,木头本来就是黄的。”
庆阳再看小木人,也觉得很像她,开心道:“我喜欢张肃的礼物,你自己做的吗?”
张肃:“不是,是在一家木雕店买的。”
庆阳:“店里还有这样的小人吗?”
张肃:“有很多其他小人,这个就一个。”
庆阳失望道:“那我明年过生辰怎么办?我想年年都有一个跟我一样的小人。”
张肃:“……我问问店主,看看能不能再做一个。”
庆阳:“明年再问吧,明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了。”
张肃点头,顺势看了眼小公主脑顶的发髻,今天的小公主就只扎了一个髻,像个小小的花苞。
第23章
兴武十年, 三月三十。
承明宫,抱着被子睡得正香的三皇子无意识地皱皱眉头, 伸出一只手挠了挠发痒的鼻子。
过了一会儿,鼻子又痒了,秦仁继续挠,挠到第四回的时候,耳边响起一声又轻又坏的笑,惊得秦仁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侧坐在床边的妹妹,妹妹手里还捏着一截裙带,质地轻盈的缎带眼看着又要蹭上他的鼻子。
秦仁赶紧往后躲了一截。
庆阳见三哥醒了,放下裙带, 催促道:“马上辰时了,三哥再不起来,等会儿去的最晚, 父皇又要瞪你。”
秦仁不太信, 看向候在几步外的大太监福安。
福安:“还有三刻钟辰时, 殿下若不抓紧,真的要迟到了。”
最快时穿衣洗漱用不上半刻钟的三皇子立即放松下来,拉好被子重新躺好,先朝妹妹打个哈欠, 再眨眨涌出泪的眼睛, 困倦地小声嘀咕:“父皇真是的,一个月难得休沐三回,他还非要咱们辰时去乾元殿吃早饭,就不能各吃各的吗?”
庆阳早习惯了三哥的唠叨,只道:“还睡是吧?那等会儿我自己出宫, 不等你了。”
秦仁立即坐了起来,见妹妹往他身上看,秦仁连忙拉起被子一直遮住肩膀,背靠床头道:“我要起来了,妹妹去外面等吧。”
庆阳:“挡什么挡,你里面又不是没穿中衣。”
秦仁:“穿了也不行啊,男女有别,就算亲兄妹之间也要注意避讳,而且我也不知道我昨晚有没有放屁……”
话没说完,九岁的小公主一跳而起,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秦仁咧嘴,伸个懒腰,慢慢悠悠地下了床。
解手、洗脸、梳头、更衣,一刻钟后,穿了一件茶白色圆领锦袍的三皇子终于挑开次间的帘子跨了出来。
庆阳在赏插在瓷瓶里的几支粉白芍药,听到脚步声,她扭头看去,视线沿着勾勒出兄长挺拔身形的锦袍上下打量两圈,再落在兄长白皙俊美的脸上,刚觉得自家三哥长得真好看,好看的三哥忽然张大嘴巴,又打了一个哈欠,庆阳都看到三哥的嗓子眼了!
被宫人们精心伺候着长大的小公主从未长过针眼,但这一刻,庆阳好像体会到了长针眼的感觉。
秦仁合拢嘴巴时,对上的就是妹妹嫌弃的脸色,长得比那几朵芍药花还鲜嫩水灵的妹妹,嫌弃人的模样都特别可爱。
“做什么这么嫌弃,难道你睡醒了不打哈欠?”秦仁逗妹妹。
庆阳:“我打了也不会让别人看见。”
秦仁:“我也没在别人面前打啊,你是我妹妹,难道你还会嫌弃自己的哥哥?”
小公主用嫌弃的眼神做了回答。
秦仁叹气:“小时候你可从来不会嫌弃我。”
早些年他跑步的时候装肚子疼,妹妹还会心疼他,如今他还是一样的装法,妹妹竟变得跟父皇似的,连个眼神都不给他了。
庆阳:“走吧,大哥肯定已经在等着我们了。”
秦仁习惯地跟在了妹妹身后。
承明宫就在重元宫后面,两宫西边隔了一条两丈来宽的宫道就是乾元殿高高的东墙,兄妹俩走过来时,秦弘果然已经等在最近的一处宫门前了,二十岁的太子殿下肩膀宽阔负手而立,彻底脱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已经奉旨入吏部当差了三个月,且即将在五月迎娶太子妃。
在外人眼里太子的变化很大,庆阳却是跟着皇兄们一起长大的,皇兄们长高了,她也在长高,尽管她长得没有兄长们那么快,依然是个随时都可以被二哥托住腋窝轻轻松松抡转十几圈的小公主。
所以,庆阳眼中的皇兄们的模样变化并不明显,她只是觉得开始当差的大哥越来越不爱笑了,眉心似乎总是微微皱着,再在看到他们的时候笑上一笑。
“大哥!”
但在此时此刻,相比明明比她大几岁却还要她叫醒起床的懒三哥,庆阳就比较喜欢早早在此等他们的大哥了,高兴地跑了过去。
大人若是一脸严肃,小孩子会为此忐忑不安,反之,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容也能让大人暂且放下心中的烦恼。
眉目舒展,秦弘伸出右手牵住靠近的妹妹,朝三弟点点头,兄妹三个同时走向了乾元殿。至于十七岁的秦炳,去年就欢天喜地地搬去了他的准王府——兴武帝定下了皇子们十六岁出宫开府的规矩,但皇子要继续在府邸读书到二十岁,及冠后再封王参政。
在官员们眼中,皇子出宫就离皇帝远了,不如住在宫里时更容易得到圣宠,可在秦炳、秦仁心里,出宫好啊,早上不用起那么早了,完成一日的课业后还可以去逛街市,休沐日更是可以出城游玩,跟这些比,起早陪父皇共用早膳、被检查功课再挨顿训斥的“圣宠”算什么?
倘若父皇待他们像对妹妹一样又夸又笑的,他们或许还会有些舍不得!
乾元殿后殿,兴武帝以半靠的姿势坐在主位,心神放松地听丽妃与贵妃聊花聊孩子们。平时他要操心的国事太多,一个人待着更容易往深了琢磨,休沐日陪陪二妃与孩子们就成了他最简单的消遣方式,至于需要调动大批御前侍卫的出宫跑马、区区一日见不到多大效用的微服私访,兴武帝都懒得去折腾。
“儿臣拜见父皇。”
在小公主熟练地靠到父皇身边时,秦弘、秦仁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兴武帝摆摆手:“坐吧。”
帝王一家到齐了,何元敬示意小太监传膳。
今早的话题集中在庆阳兄妹身上,丽妃依然不太放心兄妹俩单独出宫玩。
庆阳:“父皇给我们安排了八个侍卫,我们又只在城郊踏青,母妃担心什么?”
丽妃:“我怕你胆子太大偷偷跑马,你三哥可管不住你。”
儿子都是十岁才学的骑马,今年年初女儿撒撒娇,皇上竟然亲自教了女儿骑马,皇上在的时候可以父女俩同乘跑马,如果皇上不在,就只许女儿由宫人牵着缰绳沿着跑马场慢走。
在宫里,宫人们恪守皇命不敢纵容女儿乱来,出了宫,指望老三看住妹妹?
丽妃都怕女儿把她三哥当活马骑!
庆阳悄悄看向父皇。
兴武帝笑道:“那八个侍卫既是父皇派去保护你们的,也是父皇的眼线,麟儿若敢单独骑马,朕就罚你三哥跟张肃在大殿外跪上一日。”
秦弘送的是一支赤金镶珍珠的彩蝶花钿,秦梁送了一枚羊脂玉的麒麟玉佩。
秦炳送的是一支色泽红润的玉镯,袁崇礼既不是亲哥也不是堂哥,送了一匣四朵栩栩如生的四季绢花。
秦仁神色复杂地拿出他亲手给妹妹做的老鹰风筝,一边送一边嘀咕前面的几个:“母妃说了,随便做点什么给妹妹就行,妹妹高兴最重要,你们那些都是大人帮忙准备的。”
秦弘想,他是大哥,还是太子,礼物不能太寒酸。
秦炳则是不知道送什么,懒得自己做,干脆跟母妃要了一样。
庆阳喜欢三哥的风筝,约好让三哥陪她一起放风筝后,庆阳看向排在最后面的张肃。
张肃看了眼三皇子。
月底休沐,他回家跟母亲说要给小公主准备礼物的事,母亲知道三皇子会送自做的风筝后,让他也自己做,或是去集市上买一样不用多贵重但容易讨小公主欢心的东西。
张肃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嬉闹过,对适合玩乐的小玩意知之甚少,更别提亲手制作了。
所以张肃只能跟着二哥去了集市,大大小小的店铺摊子都看过,最终给小公主挑了一个……
庆阳打开张肃递来的四方小匣子,从中取出一个木雕的小人,小木人头顶扎了两个小髻,眼睛大大的,张着嘴在笑。
秦弘几个都在打量小木人,只有庆阳疑惑地看向张肃。
张肃:“……殿下喜欢吗?”
他经过这个小木人的时候,第一眼就觉得小木人与小公主很像,可现在小公主疑惑的样子让张肃不敢解释了,免得公主嫌小木人丑,生他的气。
这时,秦仁恍然道:“好像妹妹啊,笑起来跟妹妹一模一样。”
秦弘点点头,秦炳使坏道:“哪里像了,妹妹的脸是白的,这个木头跟晒黑了似的。”
秦仁:“……这叫木雕,木头本来就是黄的。”
庆阳再看小木人,也觉得很像她,开心道:“我喜欢张肃的礼物,你自己做的吗?”
张肃:“不是,是在一家木雕店买的。”
庆阳:“店里还有这样的小人吗?”
张肃:“有很多其他小人,这个就一个。”
庆阳失望道:“那我明年过生辰怎么办?我想年年都有一个跟我一样的小人。”
张肃:“……我问问店主,看看能不能再做一个。”
庆阳:“明年再问吧,明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了。”
张肃点头,顺势看了眼小公主脑顶的发髻,今天的小公主就只扎了一个髻,像个小小的花苞。
第23章
兴武十年, 三月三十。
承明宫,抱着被子睡得正香的三皇子无意识地皱皱眉头, 伸出一只手挠了挠发痒的鼻子。
过了一会儿,鼻子又痒了,秦仁继续挠,挠到第四回的时候,耳边响起一声又轻又坏的笑,惊得秦仁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侧坐在床边的妹妹,妹妹手里还捏着一截裙带,质地轻盈的缎带眼看着又要蹭上他的鼻子。
秦仁赶紧往后躲了一截。
庆阳见三哥醒了,放下裙带, 催促道:“马上辰时了,三哥再不起来,等会儿去的最晚, 父皇又要瞪你。”
秦仁不太信, 看向候在几步外的大太监福安。
福安:“还有三刻钟辰时, 殿下若不抓紧,真的要迟到了。”
最快时穿衣洗漱用不上半刻钟的三皇子立即放松下来,拉好被子重新躺好,先朝妹妹打个哈欠, 再眨眨涌出泪的眼睛, 困倦地小声嘀咕:“父皇真是的,一个月难得休沐三回,他还非要咱们辰时去乾元殿吃早饭,就不能各吃各的吗?”
庆阳早习惯了三哥的唠叨,只道:“还睡是吧?那等会儿我自己出宫, 不等你了。”
秦仁立即坐了起来,见妹妹往他身上看,秦仁连忙拉起被子一直遮住肩膀,背靠床头道:“我要起来了,妹妹去外面等吧。”
庆阳:“挡什么挡,你里面又不是没穿中衣。”
秦仁:“穿了也不行啊,男女有别,就算亲兄妹之间也要注意避讳,而且我也不知道我昨晚有没有放屁……”
话没说完,九岁的小公主一跳而起,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秦仁咧嘴,伸个懒腰,慢慢悠悠地下了床。
解手、洗脸、梳头、更衣,一刻钟后,穿了一件茶白色圆领锦袍的三皇子终于挑开次间的帘子跨了出来。
庆阳在赏插在瓷瓶里的几支粉白芍药,听到脚步声,她扭头看去,视线沿着勾勒出兄长挺拔身形的锦袍上下打量两圈,再落在兄长白皙俊美的脸上,刚觉得自家三哥长得真好看,好看的三哥忽然张大嘴巴,又打了一个哈欠,庆阳都看到三哥的嗓子眼了!
被宫人们精心伺候着长大的小公主从未长过针眼,但这一刻,庆阳好像体会到了长针眼的感觉。
秦仁合拢嘴巴时,对上的就是妹妹嫌弃的脸色,长得比那几朵芍药花还鲜嫩水灵的妹妹,嫌弃人的模样都特别可爱。
“做什么这么嫌弃,难道你睡醒了不打哈欠?”秦仁逗妹妹。
庆阳:“我打了也不会让别人看见。”
秦仁:“我也没在别人面前打啊,你是我妹妹,难道你还会嫌弃自己的哥哥?”
小公主用嫌弃的眼神做了回答。
秦仁叹气:“小时候你可从来不会嫌弃我。”
早些年他跑步的时候装肚子疼,妹妹还会心疼他,如今他还是一样的装法,妹妹竟变得跟父皇似的,连个眼神都不给他了。
庆阳:“走吧,大哥肯定已经在等着我们了。”
秦仁习惯地跟在了妹妹身后。
承明宫就在重元宫后面,两宫西边隔了一条两丈来宽的宫道就是乾元殿高高的东墙,兄妹俩走过来时,秦弘果然已经等在最近的一处宫门前了,二十岁的太子殿下肩膀宽阔负手而立,彻底脱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已经奉旨入吏部当差了三个月,且即将在五月迎娶太子妃。
在外人眼里太子的变化很大,庆阳却是跟着皇兄们一起长大的,皇兄们长高了,她也在长高,尽管她长得没有兄长们那么快,依然是个随时都可以被二哥托住腋窝轻轻松松抡转十几圈的小公主。
所以,庆阳眼中的皇兄们的模样变化并不明显,她只是觉得开始当差的大哥越来越不爱笑了,眉心似乎总是微微皱着,再在看到他们的时候笑上一笑。
“大哥!”
但在此时此刻,相比明明比她大几岁却还要她叫醒起床的懒三哥,庆阳就比较喜欢早早在此等他们的大哥了,高兴地跑了过去。
大人若是一脸严肃,小孩子会为此忐忑不安,反之,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容也能让大人暂且放下心中的烦恼。
眉目舒展,秦弘伸出右手牵住靠近的妹妹,朝三弟点点头,兄妹三个同时走向了乾元殿。至于十七岁的秦炳,去年就欢天喜地地搬去了他的准王府——兴武帝定下了皇子们十六岁出宫开府的规矩,但皇子要继续在府邸读书到二十岁,及冠后再封王参政。
在官员们眼中,皇子出宫就离皇帝远了,不如住在宫里时更容易得到圣宠,可在秦炳、秦仁心里,出宫好啊,早上不用起那么早了,完成一日的课业后还可以去逛街市,休沐日更是可以出城游玩,跟这些比,起早陪父皇共用早膳、被检查功课再挨顿训斥的“圣宠”算什么?
倘若父皇待他们像对妹妹一样又夸又笑的,他们或许还会有些舍不得!
乾元殿后殿,兴武帝以半靠的姿势坐在主位,心神放松地听丽妃与贵妃聊花聊孩子们。平时他要操心的国事太多,一个人待着更容易往深了琢磨,休沐日陪陪二妃与孩子们就成了他最简单的消遣方式,至于需要调动大批御前侍卫的出宫跑马、区区一日见不到多大效用的微服私访,兴武帝都懒得去折腾。
“儿臣拜见父皇。”
在小公主熟练地靠到父皇身边时,秦弘、秦仁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兴武帝摆摆手:“坐吧。”
帝王一家到齐了,何元敬示意小太监传膳。
今早的话题集中在庆阳兄妹身上,丽妃依然不太放心兄妹俩单独出宫玩。
庆阳:“父皇给我们安排了八个侍卫,我们又只在城郊踏青,母妃担心什么?”
丽妃:“我怕你胆子太大偷偷跑马,你三哥可管不住你。”
儿子都是十岁才学的骑马,今年年初女儿撒撒娇,皇上竟然亲自教了女儿骑马,皇上在的时候可以父女俩同乘跑马,如果皇上不在,就只许女儿由宫人牵着缰绳沿着跑马场慢走。
在宫里,宫人们恪守皇命不敢纵容女儿乱来,出了宫,指望老三看住妹妹?
丽妃都怕女儿把她三哥当活马骑!
庆阳悄悄看向父皇。
兴武帝笑道:“那八个侍卫既是父皇派去保护你们的,也是父皇的眼线,麟儿若敢单独骑马,朕就罚你三哥跟张肃在大殿外跪上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