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56节
  赵锦城拍下他脑袋:“少说少问,跟在后面,少不了你的好处。”
  俊杰几个孩子全身都是好奇,可碍于小叔的威严,还是闭嘴了。
  赵锦舒笑盈盈跟在一群小萝卜头身后。
  赵锦城带着他们到了七叔家 ,站在七叔家门口就开始喊道:“七叔!七叔!”
  七婶端着碗出来,看到他们,笑着问:“你们吃过饭没有?”
  赵锦舒笑着上前:“七婶,我们吃过饭了。”
  赵锦城拿出他的布袋子,布袋子里全都是知了壳:“七婶,我们来找七叔换零食。”
  七叔从屋里出来,笑着招呼他们:“快进来,让我看看你们捡了多少知了壳。”
  赵锦城把布袋子递给他,七叔打开一看,惊呼道:“真不少,你小子能干啊。”
  赵锦城嘿嘿笑着说:“这里还有陆大哥的呢,他是个大人可能不好意思换零食,捡的知了壳都给我了,我换了零食给他送点。”
  闻言,赵锦舒问:“陆同志也帮你捡知了壳?”
  赵锦城点头:“这里有一半都是他帮忙捡的。”
  赵锦舒想了想说:“既然他不要零食,可以给他换点其他东西,他能用得着的,比如盐巴什么的。”
  盐每天都要吃,一天没有都不行,肯定能用得着。
  赵锦城:“那就听四姐的。”
  捡知了壳的都是孩子,孩子们都换零食,没人换盐巴,好在前两天,七叔买了些盐回来,他拿了几块盐出来装在碗里:“让他明天把我的碗送来就行,其他的都换零食吗?”
  赵锦城:“换零食。”
  换好东西,几个孩子从七叔家出来,赵锦城拎着布袋子说:“我们先把盐给陆大哥送去,再给他分点冰糖,冰糖可以泡水喝......”
  七叔这里最多的就是冰糖还有江米条。
  赵锦舒说:“这是你们捡的知了壳,听你们的。”
  俊杰几个孩子一人嘴里含着颗冰糖,根本没空跟他们说话,手牵着手跟在小叔小姑后面。
  到了陆瑾台那里,他正在洗碗,看到他们过来,怔了下,目光不由落在最高的人身上,又飞快移开,问道:“你们有事吗?”
  赵锦城跑进来说:“陆大哥,我把我们捡的知了壳拿去换了东西,我跟四姐说,你不要零食,她就让七叔给你换了点盐......”
  说着把手里的碗,放到他灶台上,又给他抓了冰糖和江米条,放到灶台上他刚洗干净的盆里。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赵锦舒对上他的目光,不知为何又紧张起来,看向灶台上的盐:“盐每天都要用,这是你辛苦捡的知了壳换的盐,你......收下吧。”
  陆瑾台看了看她,低声说:“谢谢!”
  赵锦舒脸有些烫:“不用谢。”
  说完,拉着弟弟还有一群侄子侄女离开了。
  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背影,陆瑾台才收回目光,看向那碗里的盐,他走过去,端起碗,转身拿起灶台旁边放盐的木罐子,木罐子里空荡荡的,已经没有一点盐了。
  他垂下眼,轻轻把碗里的盐倒进去,空荡荡的木罐子瞬间被盐装满。
  他把碗洗干净,放到灶台上,看着木罐子里的盐,默默出神。
  第488章 番外-初相识8
  姐弟俩带着几个侄子侄女回到家里,家里人看他们拿着布袋子,嘴里还吃着零食,就猜到他们去了哪里,催促他们去洗澡。
  赵锦舒吃了几根江米条,就去洗漱。
  洗漱后,换好衣服躺在床上,余淑英走进来。
  赵锦舒坐起来:“娘!”
  余淑英关上房门,坐在她床边,温声问:“你四婶给你介绍的是初中老师,杨大娘介绍的是公社农场里的记账员,你怎么想的?我和你爹都看你的意思。”
  赵锦舒捏紧被子,没吭声。
  余淑英以为小姑娘害臊,不好意思回答,说道:“姑娘大了总得结婚,我和你爹舍不得你早早结婚,也不能不让你结婚,这事没什么好害羞的,你有什么想法要跟娘说,知道吗?”
  过了片刻后,赵锦舒才低声说:“娘,我......我不想相看,我不想结婚。”
  余淑英失笑:“这是孩子话,孩子大了哪能不结婚?”
  赵锦舒坐过去靠在她身上:“娘,我不想相看,我一想到要去别人家生活,还要像你和爹那样相处,我就不想结婚,都不熟悉,怎么能一起生活呢?”
  余淑英摸摸她的头,倒是能理解闺女的想法,笑道:“所以才要去相看啊,要是满意了,你就会想和他一起生活了,我和你爹原先也不熟悉,可是你爹长得好看,还有本事,对我也好......”
  赵锦舒不服气说:“可是他们怎么能和我爹比?我爹多好啊!”
  余淑英好笑:“好好好,你爹好你爹好,娘的意思让你去相看相看,满意咱们就接触接触,不满意就回绝人家。”
  赵锦舒抱着她胳膊:“娘,我不想相看,你帮我回绝了,行吗?”
  余淑英看向她:“真不想相看啊?”
  赵锦舒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不结婚,折中道:“我现在不想,过几个月大点了,说不定就想了呢?娘,你就听我的吧!”
  余淑英见她实在不愿意,到底心软下来:“行,我和你杨大娘还有四婶回绝了这事。”
  赵锦舒高兴道:“我就知道娘最疼我。”
  余淑英摸摸她柔顺的头发,这个孩子打小养得艰难,只要她一撒娇,她的心就硬不起来。
  余淑英回房后,赵锦舒躺下来,又想到那双清冷的眼睛,她懊恼地哎呀一声,虽然那双眼睛很好看,可也不能老是想啊,拉起夏被把头蒙上,赶紧睡觉。
  余淑英回到房里,看到靠在那里看报纸的赵建忠,轻轻叹口气:“她不想相看,我去公社时,见过那个年轻老师,模样身高什么的都很不错,家里父母也都是和善人......”
  赵建忠头也没抬:“不想相看就不想相看,总得她乐意才行。”
  十九岁的小闺女,可在赵建忠眼里,还是那个抱着他撒娇不想打针不想吃药的小姑娘。
  余淑英白他一眼:“她要一直不乐意,你还能一直不让她结婚?”
  赵建忠语气硬邦邦:“不结婚就不结婚,我闺女高兴就行。”
  一想到他精心养大的闺女,要被哪个臭小子骗走,他心情就好不了。
  余淑英知道他是说气话,闺女真要一直不结婚,着急的还是他。
  夏天的活儿,最多就是锄草,一场雨下来,地里草就开始疯长,尤其上了农家肥后,更是长得比庄稼还快,要是不赶紧锄草,农家肥里的营养全都被草吃了。
  天刚亮,赵建忠就组织村里人去地里锄草,就连赵锦城也被他拎到了地里干活。
  赵锦舒在家里做饭,做好早饭,天还早,又拎着篮子,去自家自留地里摘菜。
  她摘了些辣椒,又摘了三根黄瓜,还找到一个南瓜,挎着篮子往家里走。
  迎头遇上锄草回来的陆瑾台,看他穿着长袖长裤,满头大汗的,不知咋想的,从篮子里拿了根黄瓜递给他:“陆同志,家里的黄瓜结了很多,你.....你要吃黄瓜吗?”
  陆瑾台停下脚步,看向她手里的黄瓜,稍稍抬眼,见她一向爱笑的眼里,带着点紧张,手根本不受控制,接下了那根黄瓜:“谢谢!”
  赵锦舒:“不用谢!”
  说完,她拎着篮子,快速往家里走,走了几步,又迎头碰上她娘。
  余淑英盯着她,看了几眼。
  赵锦舒抿抿嘴,问道:“娘,咋了?”
  余淑英看向她手里的篮子:“去摘黄瓜了?”
  赵锦舒想到刚刚的事,有点心虚,她小声应道:“嗯。”
  余淑英扛着锄头,和她一块儿往家里走去,走了几步说:“陆同志也种了菜,菜种菜秧子还是我给他的,不过他的黄瓜没种好,被他种死了,他们来到我们村挺不容易的,家里有吃不完的菜,可以送给他一点。”
  赵锦舒更加心虚,脸有些发烫,胡乱应了声。
  余淑英看着她的样儿,眉头皱起,心里有些不安,这孩子这样子明显不对。
  又想想陆同志那模样,确实一表人才,可他长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女婿人选啊,这哪能合适呢?
  余淑英心事重重回了家,吃过早饭,一群人又扛着锄头往地里跑。
  赵锦舒留在家里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一天下来,也不会闲着就是了。
  到了玉米地里,余淑英一眼看到在那锄草的陆瑾台,见他低头认真锄草,从不偷奸耍滑,也不嫌累,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从来没干过农活,一来到他们村,教他一遍,他就能干得很好,和村里那些干惯农活的男劳力比,也不差什么。
  他话不多,却很稳重,长相也好,要个子有个子,要模样有模样,又有文化,这样的女婿,要不是那样的身份,又是外省人,这样不浮躁的年轻人,真的很难得......
  孩子是个好孩子,可身份实在不行。
  再说这个世道变化太快,万一哪一天他回城了......不行不行。
  余淑英锄着草,越想眉头皱得越紧,原先心疼闺女,她不想相看对象,她就同意了,现在看来还是得早点给她相看对象。
  天渐渐热了起来,余淑英锄完她这边的地,看向陆瑾台,见他还在锄草,喊道:“陆同志!”
  陆瑾台抬头看过去:“余婶!”
  余淑英说:“天热了,回去吧。”
  陆瑾台说:“我锄完这一片......”
  余淑英打断他:“明天再来,太热了,别热出病来,大家都回去了,你也回去吧。”
  陆瑾台应了声,拎起锄头,跟在她后面往家里走去。
  余淑英看他回家了,拍拍脑门子,就是闺女有点心思,人家陆同志也未必愿意,她是不是想的有些多了?
  第489章 番外-初相识9
  晚上,余淑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太清楚自己闺女的性格,她要对那陆同志没心思,不可能给他黄瓜,自己闺女虽然热心,可也不是对谁都热心,而且她那反应明显也不对。
  赵建忠见她烙饼似的翻来翻去,起身点燃煤油灯问:“咋了?”
  余淑英说:“明天,我想找他们四婶问问,她介绍的那老师相到对象没有,要是没有,让她问问那老师还愿不愿意跟锦舒相看......”
  万一闺女只是动了点小心思,说不定看到其他人,那心思就淡了呢?
  以防万一,她还是早点给闺女相看对象吧。
  赵建忠不赞同:“这事你得和锦舒商量商量,她不愿意别逼她。”
  余淑英思量片刻说:“好吧。”
  闺女只是对陆同志有些不同,还没确定的事,她总不能随意说出口,万一闺女没那心思,她说出来,惊动了锦舒,说不定就起了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