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54节
  赵锦舒看他鬼鬼祟祟的追出来问:“你去哪?”
  赵锦城手里的饭盒,往背后藏了藏,掩耳盗铃道:“不去哪。”
  赵锦舒审视他一眼:“你肯定有事。”
  赵锦城看她缠着不放,只能把手里饭盒拿出来给她看,支吾着说:“我,我捉鱼时,遇到割草的陆同志,他看我一个人在捉鱼,让我上来,我不干,他就在沟边割草看着,后来,还帮我做了水坝,把水拦起来,我们一起舀水,等水浅了,就一起捉鱼,他不要鱼,我就说做好了,给他送点,我是讲义气的,我可不会占别人便宜......”
  赵锦舒皱眉:“哪个陆同志?”
  赵锦城就笑着说:“他叫陆瑾台,我喊他陆大哥,他人还挺好的......”
  赵锦舒这才想起,村里是来了位陆同志,她这几个月一直在大舅家代课,没怎么回来,回来也没怎么出门,没遇到过他,她说:“既然是村里的人,人家帮了你,是该给他送鱼,多舀点,那点饭盒盛不了多少东西。”
  赵锦城又跑回来盛了条鱼。
  赵锦舒白他一眼:“人家帮了忙,给人家东西是应该的,你躲躲藏藏做什么?”
  那样子她还以为他又要干什么事呢。
  赵锦城心虚,赶紧拿着饭盒跑走了。
  陆大哥家距离他们家有些远,他走了一会儿才到。
  陆瑾台正在做饭,赵锦城探着头进来:“陆大哥,陆大哥,我是锦城......”
  陆瑾台看向他,赵锦城把饭盒递到他面前:“这是我们捉的鱼熬的鱼汤,可香了,你快拿个盆装起来。”
  陆瑾台愣愣地看着饭盒里的鱼汤,说道:“不用......”
  赵锦城左右扫了眼,看到那里有个大海碗,把鱼汤倒进碗里:“怎么能不用?这可是我们一起捉的鱼,我走了,你慢慢吃饭吧。”
  话一说完,他人就跑了出去。
  陆瑾台看着灶台上的鱼汤,一阵阵香油味传来,哪怕一口没尝,都能想到多美味......
  锅里水沸腾着,他赶紧把火熄灭。
  拿了碗,舀了碗鱼汤,静静喝着,这种味道,他已经很久很久没尝到了。
  一碗鱼汤,他没舍得吃完,还留了一半,打算晚上吃。
  那位老师的腿好了后,赵锦舒不用去代课,时间进入五月份,正是农忙的时候,她每天在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中午,她做好饭,赵建忠一行人就回来了,一家子吃过饭,赵锦舒去洗碗。
  收拾好家里,余淑英抬头看了看天:“麦子得组织村里人赶紧抢收,要变天了。”
  赵建忠:“我马上去大喇叭上喊几声。”说完他就走了。
  王小麦看向赵锦舒:“这几天忙,锦舒感冒了也没闲着,天天在家洗一大家子的衣服不说,还要给我们做饭,等忙完这段时间,咱们去割点肉包饺子吃,一家子都补补。”
  余淑英笑着道:“行,累了该吃就吃。”
  赵锦舒说:“只是一点小感冒而已,打了针没啥事了,我都习惯了。”
  今天雨没下下来,夜里村里人拿着手电筒抢收麦子,村里大部分麦子都收回来了,第二天天更阴了,一大早村里人就去地里割麦子。
  下午雨就下下来了,赵锦舒看着外面的大雨,急得不行,她打着一把伞,又把家里所有伞找出来,还拿了几个口袋,赶紧给爹娘送伞去。
  她也不知道爹娘在哪个地里,遇到一个从地里来的村里人,她忙问:“五婶,我爹娘还有大哥大嫂他们在哪个地里?”
  五婶说:“我刚刚看到你大哥大嫂在东南湖那边地里,也不知道你爹娘在哪里。”
  既然知道了大哥大嫂的地方,只能先给大哥大嫂送伞去,不然瞎跑也是白忙活。
  赵锦舒拿着伞,穿着胶鞋冒着大雨往地里跑。
  等找到大哥大嫂他们,雨下的更大了。
  她远远地看到几道模糊的身影在雨幕中往这边挪动着,她赶紧跑过去:“大哥!大嫂!”
  雨声很大,赵宏泰只看到一个身影往这边跑,听不清她的声音,不过越看那身影越眼熟,眼看那身影越来越近,他看清是自家妹妹后,皱眉道:“这么大的雨,锦舒过来做什么?”
  几步过去,瞪她:“赵锦舒,这么大的雨,你说你过来干啥?不知道自己在感冒啊?”
  大哥很少发火,他猛地发火,赵锦舒还有些怕,忙赔笑道:“下雨了,我给你们送伞......”
  王小麦嗔怪道:“你还笑,那么大雨,我们淋都淋湿了,要不要伞有啥区别?”
  赵锦舒笑着转移话题:“一直淋头对身体不好,大嫂快把伞拿去。”
  王小麦接过伞,把伞递给赵宏泰:“我俩打一把伞,另外一把伞给陆同志吧。”
  赵锦舒这才看到旁边还站着一个男人,下着大雨,那人全身都淋湿了,她没来得及看清那人的模样,就被大哥大嫂催促着往家里走。
  陆瑾台握着伞柄,安静地跟他们在身后,脑海里再次莫名地闪现一个念头,原来她就是jinshu,笑容甜美的姑娘......
  他身子猛地僵住,赶紧控制住大脑继续发散思维,他怎么能想这些?
  第484章 番外-初相识5
  天晴后,赵建忠领着村里人开始打麦子。
  天气有些热,赵锦舒煮了一锅绿豆汤给家里人解暑。
  刚煮好绿豆汤,大嫂回来换了身衣服,又拎着大哥的衣服跑了出去。
  赵锦舒在她身后喊道:“大嫂,喝碗绿豆汤再走?”
  王小麦:“等我回来再喝......”
  说完人就跑了出去。
  赵锦舒给她盛了碗绿豆汤晾着,又盛了半盆绿豆汤,准备端到麦场上给爹娘大哥他们喝。
  她把绿豆汤盖上盖子,放在篮子里,又放上几个碗和大勺子,怕洒出来,挎上篮子小心地走了出去。
  这几天气温很高,日头很大,太阳晃人眼,麦场在村西边,他们家在村东边,到麦场走路要十几分钟,她没怎么下过地,快到麦场时,已经热得头昏眼花了,拿出手绢抹抹脸上的汗。
  到了场上,看到大哥和一群村里人在摊麦子晾晒,她喊道:“大哥!”
  大哥没反应,她又喊道:“大哥?”
  大哥还是没反应,依旧在摊麦子,她几步上前,拉住大哥的胳膊:“大哥,我喊你呢,你怎么没反应?”
  陆瑾台猝不及防被人拉住胳膊,下意识想闪躲,待看清拉他胳膊的人时,怔了下,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唰的一下放开了他的胳膊。
  对上他惊讶的黑眸,赵锦舒俏脸爆红,恨不能原地消失......
  这明明是大哥的衣服,怎么会穿在这个人身上?
  旁边人善意地笑起来:“锦舒认错人了吧?陆同志和你大哥衣服被水打湿了,你大哥有背心,就把衣服借给陆同志穿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她脸滚烫,太丢人了,下意识解释道:“我天天给大哥洗衣服,认得他衣服上的补丁......”
  说到这里,她又看了眼那位陆同志,他身量和大哥差不多,戴着和大哥一样的草帽,又穿了大哥的衣服,日头还那么晃眼,她看花眼,认错人,不怪她吧?
  其实再次看去,就会发现,两人的背影还是有区别的。
  陆瑾台捏紧手里的木锨,他不该穿赵大哥的衣服,害她认错。
  麦场上的人又笑了起来,打趣道:“锦舒真勤快啊,还天天给你大哥洗衣服,等农活忙完了,让你大哥大嫂给你扯布做花衣裳穿。”
  赵锦舒看了看身上的的确良褂子说:“洗衣服没有下地干活累,我身上的衣服就是大嫂给我做的。”
  二婶走过来说:“咱家锦舒懂事着呢,可不是那懒姑娘,我们在地里忙活,她在家里也没闲着。”
  赵锦舒笑着喊二婶。
  村里人知道这一大家子都护短,容不得别人打趣自家孩子,笑两句就过去了。
  赵宏泰去仓库拿扫把了,回来看到她,笑着问:“锦舒怎么来了?”
  赵锦舒悄悄松口气,看向大哥说:“我给你们送绿豆汤。”
  她说完,把篮子递给大哥,和二婶打了声招呼,就跑走了。
  赵宏泰笑着接过篮子,见她跑得比兔子还快,失笑道:“这丫头跑这么快做什么?”
  陆瑾台低下头,继续摊麦子。
  赵宏泰说完,就招呼大家过来喝绿豆汤。
  绿豆汤不多,一人半碗,陆瑾台也被分到了半碗,他看着碗里的绿豆汤,脑海里是刚刚姑娘绯红的脸......
  他忽然有些自厌,为什么脑海里要浮现这些画面?姑娘那么美好,他实在不该.......
  赵锦舒跑出大家的视线,脚步就慢了下来。
  越想刚刚的事,她越尴尬,怎么就能认错人,还拉了人家陌生男同志的胳膊?
  这简直就是她这辈子做过的最糗的事情。
  到了家里,她脸上的红晕还没消散,她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羞愧的,王小麦看她面有异色,问道:“咋了?”
  赵锦舒拿毛巾,倒了温水,洗了脸后,靠在大嫂身上,羞窘地说道:“我......我刚刚把大哥认错了,还......还拉了人家男同志的胳膊,太丢人了......”
  王小麦笑着道:“都是村里人,没事,又不是故意的,大家都理解。”
  可是,想到人家惊讶地看着自己,赵锦舒还是不自在,她拍拍脸,让自己冷静下来。
  麦子打完,赵建忠就开始领着村里人夏种,忙完夏种,农活稍稍少了点,但零碎的活儿也不少,主要是给春种的庄稼锄草。
  这天,又下了点雨,赵锦城不上学,拉着赵锦舒往外跑,赵锦舒一边跟着他跑,一边问:“干什么?”
  赵锦城笑着说:“七叔家的桃可以吃了,七叔让我们去摘桃子吃。”
  赵锦舒眼睛一亮:“七叔让你摘的?”
  赵锦城:“嗯,七叔知道你喜欢吃桃子,特意让我们去摘的。”
  赵锦舒:“那快走。”
  两人跑了过去。
  七叔是村里的大夫,卫生站和七叔家挨着,两人先去卫生站和七叔打了个招呼,七叔正在给病人打针,看到他们笑着说:“桃子就在房子旁边,自己去摘。”
  七叔家的桃子树,今年结了很多桃子,两人摘了六个桃子,一人拿了三个,又过去和七叔打了招呼,就走了。
  路上刚好遇到陆瑾台牵着牛从外面回来。
  赵锦城看到他,眼睛一亮,一边喊一边跑了过去:“陆大哥!陆大哥!”
  赵锦舒看到这位陆同志,脑海里再次浮现上回的尴尬画面,虽然还有些不自在,但已经能平静面对了。
  目光看过去,上次只顾着丢脸去了,惊鸿一瞥间,觉得这位陆同志眉目清隽,是个非常好看的男同志,再次看到,确实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