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51节
  陆辉也不可能天天在这里照顾他,也没跟她商量,直接请了护工照顾她。
  林玉兰到底是有心眼子的,她要求不高,儿子照顾她也好,护工照顾她也罢,只要有人照顾她就行,她还不想死,老老实实接受医生的治疗。
  她老实下来,陆翔却不干了,大哥有钱请护工,他可没有。
  这么多年,他爸抱着那两个铺子,一直舍不得转给他,他手里也没钱,更不敢辞去工作跑去做生意,只能待在单位继续熬着,为了一个铺子,父子兄弟间已经几年没说话了。
  到了医院,他就说:“我和大哥一人照顾你一星期,下星期,我和雪萍轮流来照顾你。”
  林玉兰现在身不由己,只能听他们的,可陆翔和儿媳妇的照顾,哪里有护工周到?不过三天,她就不满了,而且张雪萍照顾她几天,就想从她这里挖钱,她一分钱不掏不说,平时饭钱还问她要,一会儿说孩子要补课,一会儿说孩子要喝牛奶,骂骂咧咧说陆翔没本事,孩子补习费都拿不出来。
  林玉兰身体本来就不好,她闹腾得她头昏脑涨,打电话给陆辉,陆辉来了也没办法,他是他们兄弟两个的妈,轮流照顾她,不是应该的吗?
  林玉兰不干,坚持要请护工,陆翔说:“我没钱请,我也不是不照顾你,我在上班,我让雪萍来照顾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林玉兰奈何不了陆翔,只能不停找陆辉,陆辉烦不胜烦。
  陆家明知道这事后,跑到医院逮着她就骂:“你存了一辈子的钱,你实在想请护工,自己不能出钱请吗?非得让儿子出?我看你是没事找事。”
  林玉兰想跟他对着吵,可她身体根本不允许她动气,只能憋着。
  其实请护工那点钱,陆辉完全可以自己掏,可这几年他被他妈伤透了心,该他的责任,他不会不尽,但也就这样了。
  陆翔坚持说:“我没钱请护工,我们亲自照顾你。”
  最后没了办法,林玉兰咬着牙自己付了护工另一半的钱。
  等到出院后,她就恼上了陆翔,这么多年,陆辉没花她一分钱,可陆翔那里,孩子的奶粉,孩子的衣服什么的,她可是实实在在花了钱的,没想到她生病,他们却那么对她。
  打那之后,她再没给陆翔一家花一分钱,张雪萍见从婆婆那里弄不到钱,渐渐对她冷淡起来,不再对她嘘寒问暖。
  林玉兰攒了一辈子钱,也只有小孙子花了她一点钱,临到老,瘫在床上,她攒的那点钱,全用在她自己身上了,她也算是得偿所愿,挣的钱都给自己花了。
  第479章 后来的后来
  后来的后来,陆瑾台退休了。
  他和赵锦舒回到老家。
  爹娘已经九十多了,看着他们精神奕奕的样儿,村里人都说他们两个会是他们村第一对百岁老人。
  这段时间,咱们的陆教授有了烦恼,因为他的媳妇跟随爹娘脚步,迷上了打麻将,家里那么宽敞,她不在自家打,还跑到别人家打,原因就是怕他阻止。
  赵锦舒也很烦他,你说在老家能干啥?除了养养花,种种菜,喂喂鸡,还能干啥?
  可这些事,家里都有人干,他们也不让她干,他不让她看太久手机,也不让她看太久电视,说对身体不好。
  什么都不让干,打打麻将也不行?
  这天晚上,陆瑾台做好晚饭,左等右等,赵锦舒还没回来,打她手机,人家学他,直接关机,他站起来,解下围裙放好,跟爹娘说:“我去看看。”
  赵建忠躺在摇椅上,跟他说:“去吧,你也别跟她吵,她性子拗,你跟她吵,她说不定跑别的地方打牌,你更找不到她。”
  陆瑾台:“......爹,我知道,不会跟她吵的。”
  他们一辈子没吵过架,总不能老了还吵一吵,闹一闹。
  陆瑾台找了几个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平时村里人打麻将的点,最后在二堂嫂家找到她的。
  陆瑾台走进来,看着坐在那儿打麻将的赵锦舒说:“晚饭做好了,回去吃饭了。”
  赵锦舒打出一张牌说:“怎么还跑一趟,打电话说一声就行了呗。”
  陆瑾台说:“你手机关机。”
  赵锦舒拿出手机:“难怪一下午没人找我,原来手机不注意没电关机了。”
  陆瑾台没拆穿她,她手机质量非常好,昨晚电充得满满的,上午他们去赶集了,没怎么用手机,下午又打了一下午麻将,更没时间用手机,怎么会没有电?
  他说:“打完这一局别打了,吃完饭,我得去趟镇上。”
  赵锦舒抬头:“大晚上,去镇上干什么?”
  陆瑾台:“头有些晕,我去查查身体,你不用担心,没什么大事。”
  听他这么说,赵锦舒哪里还有心思再打牌:“上午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头晕了?瑾台身体不好,不打了,今天赢的钱,你们拿去分分,给孩子们买零食吃。”
  说完,把眼前盒子里一堆零钱推给其他三个人。
  其他三人见她这样说,自然没话说,乐呵呵看着他们走了,数着钱,还能听到锦舒问瑾台:“你也是,头晕怎么没让爹娘来喊我?”
  一个人说:“瑾台身体看着那么好,没想到也有晕病。”
  另一个人说:“人年龄大了,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避免不了的。”
  其他人附和:“说的也是。”
  到了家里,赵锦舒让陆瑾台坐下,拿了血压计给他测血压。
  测完后,她看了看上面的数据:“血压和心率都正常,是不是这两天变天,感冒了?”
  陆瑾台迟疑:“可能吧。”
  赵锦舒皱眉:“要不咱们也别吃饭了,现在去镇上看看?”
  陆瑾台拉着她坐下:“现在好些了,家里有药,吃完饭,吃点药就该好了,就不用去镇上了。”
  赵锦舒不放心道:“你确定,你没问题?”
  陆瑾台:“我的身体我清楚。”
  看到饭桌上的饭菜,赵锦舒问陆瑾台:“你不舒服还做饭?家里有阿姨,怎么不让阿姨做?”
  陆瑾台:“闲着没事,做饭打发时间。”最主要她喜欢他做的饭菜。
  赵锦舒忽然看向他,审视他一眼,没再说话,低头吃饭。
  吃完饭,赵锦舒洗完澡,就睡觉了。
  陆瑾台洗漱后,看她已经睡下,有些意外,刚躺在她身边,她就睁开眼说:“陆瑾台,你现在也学会骗我了。”
  陆瑾台身子僵了下,不自在问:“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赵锦舒哼了声:“说谎都漏洞一大堆,你真不舒服,爹娘会让你做饭吗?家里阿姨会让你做饭吗?”
  陆瑾台说:“我知道你无聊,偶尔打打麻将,解解闷就行了,天天坐那儿打牌,血液不循环,对身体不好,你要实在无聊,我带你去师兄那里玩玩?等天暖和些了,我们去外面走走,到处看看......”
  赵锦舒听完,满意了:“再去看看孩子们。”
  陆瑾台笑道:“行。”
  【正文到这里完结了。】
  【明天请假一天,后天开始更新番外,从他们没结婚时开始写,写完再写上一世】
  第480章 番外-初相识1
  空中飘着几片雪花,赵建忠穿着军大衣,骑着自行车,从镇上赶回来。
  余淑英在家里翻箱倒柜,听到声音,从房里出来,看到他沉着脸回来,问道:“镇上怎么说?”
  赵建忠把自行车推到厢房停放好,一边往堂屋走,一边从兜里掏烟,到了堂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点燃烟,狠狠吸了一口吐出来,才怒声道:“陶昌平那个老王八说,人到了我们村,就归我们管,随便我们怎么管,他们都不过问。”
  余淑英:“......”
  老王八陶昌平是他们公社的主任,年龄和自家老头子差不多大,小时候和自家老头子在一个私塾读了几年书,两人关系还不错。
  看着他嘴里的烟问道:“你的烟哪儿来的?”
  赵建忠看了眼手里的烟:“陶昌平这段时间身体不好,不能抽烟,就把烟给我抽了。”
  余淑英似笑非笑看他一眼,是他从陶主任那里硬要过来的吧?
  没拆穿他,转而说道:“我刚刚收拾了一身老大的旧棉袄棉裤,还有家里的旧棉被,打算给他送过去,既然归我们管,你又是大队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冻死在我们村,早上我给他送饭,我看他什么都没带,这又在飘雪,他穿得那么单薄肯定不行。”
  说是旧衣服旧棉被其实都还在穿用的,这年头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哪个人身上的衣服不是补丁摞补丁?
  但也没办法,好在老大结婚后,儿媳妇娘家给他做了身棉袄棉裤,不然哪里来的旧棉袄棉裤送人呢?
  下雪了,王小麦和张盼晴在外面收柴,回到家,见她拎着东西往外走,张盼晴不由问道:“娘,这是去干啥?”
  余淑英脚步没停:“昨天夜里,村里送来的那年轻人,什么都没有,下雪了,我给他送点老大以前的旧棉袄棉被过去。”
  余淑英话说完,人就走出了院门。
  张盼晴和王小麦把柴放到灶房,张盼晴忍不住和大嫂说:“娘真大方,那棉被棉袄说送给人家就送给人家了。”
  她知道娘那里有套大哥的旧棉袄棉裤,她想着那是大哥的,就没好意思讨要,要知道她那么大方送人,她就要过来,洗洗补补捶打过后,给赵卫东再弄个棉裤棉袄换洗。
  王小麦笑着说:“咱爹是村里大队长,管着村里的大小事,干的就是这份活儿,那人到了咱们村,就是咱们村的人,这么冷的天,还能真冷眼看着人家受冷受饿啊?”
  张盼晴抿抿嘴说:“反正是你们的东西,你不心疼就好。”
  王小麦说:“再心疼,该做的事也得做。”
  爹领了那份工资,就得做那份事儿,她别的不懂,却知道人真冻死在他们村,首先受累的肯定是爹。
  张盼晴见她和公公婆婆一个腔调,就不说话了。
  王小麦看看她挺着的大肚子:“你这快生了,好好养着才是,别想太多。”
  张盼晴闷闷地嗯一声。
  赵建忠抽完一根烟,看向大儿媳妇,说道:“你再挖点面粉,倒点油盐给他送过去,村里有个小铁锅,等会我让人给他送过去,让他自己做饭吧。”
  王小麦应了声:“我知道了,爹。”
  张盼晴眼睁睁看着大嫂挖了面,又倒了油盐,爹在那坐着,她再不满意,也不敢吭声。
  王小麦收拾好东西,又问爹:“他那里没有碗筷,再给他拿个碗,拿双筷子吧?”
  赵建忠点头:“行。”
  张盼晴跟着大嫂进了灶房:“要拿就拿那缺了口的碗吧?”
  王小麦:“我随意拿了一个碗。”
  说完,她就挎着篮子走了。
  这边,余淑英到了一处土坯房,在门口喊道:“陆同志?陆同志在吗?”
  余淑英喊了半天,房里没人应答。
  余淑英正准备走回去,左边走来一人,他背着一捆柴,默默往这边走着。
  陆瑾台路过余淑英时,头也没抬,直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