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37节
两人转了个弯,陆瑾台捏捏她的手:“我们那么久没见,牵你手都不行?”
赵锦舒好笑:“我要说不行,你会不会哭鼻子?”什么都是他有理。
陆瑾台:“把我当瑞瑞了?”
赵锦舒笑起来:“瑞瑞现在很少哭鼻子,五岁多的小姑娘,在幼儿园已经是小姐姐了,听他们老师说,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哭,还会哄他们。”
陆瑾台轻笑:“两个孩子性格都很好,像你。”讨喜。
赵锦舒想了想,说:“这方面确实和我有些像,我打小人缘就好,也就在你们家,和你的家人相处不好。”
陆瑾台低声说:“不是你的错,我和他们也相处不好。”
“看在你这么可怜的份上,我就不和你计较了。”赵锦舒大度说道。
陆瑾台认真道谢:“谢谢!”
谢完,又道:“能否问问赵同志,不和我计较什么?”
赵锦舒白他一眼:“不计较你装模作样。”
陆瑾台:“......”
两人说着笑着到了家里,没多久,就接到了方校长的电话。
方校长:“郭老师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那个学生是她亲戚家的孩子,她调来学校时,走了这个亲戚的关系,以她的学历和教学水平根本不可能调到我们学校来......”
陆瑾台嗯了声,没说什么。不用他多说,学校出了这样的事,方经学只会更在意。
挂断电话后,方校长就把郭老师喊了过来。
郭老师求救似得看向李老师。
李老师懒得管她的事,他们学校不缺老师,一个老师出事了,很快就会有另一个老师补上,她说:“既然方校长找你,你赶紧过去吧,我该去上课了。”
郭老师没办法,只能去了校长办公室。
方校长看着她:“看看这些资料上说的是真的吗?”
郭老师拿起资料,很快看完,看完,她慌了起来:“方校长,我,我......”
方校长:“看来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那么你的情况,不符合我们学校老师的要求。”
郭老师祈求道:“方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好好教学生......”
方校长:“你在我这里已经失了信任,我不可能把学生交给你来教,我得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接下来的课,你也别上了,我会安排其他人上的。”
郭老师失魂落魄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在滴血,她后悔,她不该为了虚荣心,找关系调到这所学校来的,这学校就没有普通孩子,也不是她原先的学校,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这边,陆瑾台挂断电话后,没多久,周放来了。
周放提着水果,脸上挂着笑,赵锦舒拉着她进屋,给她倒水:“喝茶吗?”
周放笑着说:“现在不能喝茶!”
赵锦舒顿了顿,目露惊喜:“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周放点头。
陆瑾台不明所以看着她脸上喜色:“怎么了?”
赵锦舒脸上喜意藏都藏不住,拉着陆瑾台说:“你要当师叔了。”
周放面带微笑。
陆瑾台怔住了,醒过神,对赵锦舒说道:“我去给师兄打个电话。”
说完,大步进了书房。
赵锦舒和周放面面相觑。
周放莞尔,她听长安说师弟特别担忧他将来成为孤寡老人,倒是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说道:“长安比他还大几个月,泽泽都读二年级了,师弟知道长安要当爸爸了,难免激动。”
赵锦舒点头:“你和师兄结婚那晚,他一个人躲书房偷偷看师父师母的照片看到凌晨两三点钟,现在你们又有了孩子,他可以放心了。”
她说完,坐到周放身边,周放抱住她胳膊:“我什么都不懂,过来找你取取经。”
赵锦舒说:“要不你直接搬过来住?家里有我还有我娘以及余姐......”
师兄在羊城,周放父母也在羊城,这边只有她一人,住过来也好有个照应。
周放忙说:“没那么夸张,这孩子很乖,我几乎没什么反应,大伯母也让我住他们家,我不打算住过去,长安说,会安排一个有经验的阿姨过来照顾我。”
既然师兄安排了阿姨照顾周放,赵锦舒就放下心来,又和她说了很多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周放认真听着,一一记下来。
周放在家里吃了午饭就走了,陆瑾台自从得到这个消息后,彻底放下一桩心事,一高兴,拉着她写了一下午大字。
赵锦舒揉揉酸痛的手:“为什么你高兴,我的手受罪?”虽然她也高兴,可高兴也不想写大字。
陆瑾台拿起她的手轻轻揉着,温声说道:“写大字,需要多练,你看你现在的字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再不用担心娘说我教你一年大字,还教不会你......”
赵锦舒看着桌上自己写的字问:“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我自己的风格,是什么风格?”
陆瑾台一边给她按揉手,一边说:“就是属于你的风格,别人都没有。”
赵锦舒忍不住说:“我的风格,不就是没风格吗?”
她虽然字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能分辨出字写得好还是不好,亏他也能面不改色说什么自己的风格。
他好意思夸,她都不好意思听。
陆瑾台语气十分认真:“你的大字是我教的,我是老师,我说了算。”
赵锦舒低声笑出来:“今后娘问我大字学得怎么样了,我就这样回答她,你别后悔。”
陆瑾台笑了下:“不后悔,陆老师同意了。”
赵锦舒无语,转而笑着说:“陆老师,该去接孩子放学了。”
第456章 又是一年春节
夫妻俩先去接陆瑞,陆瑞看到站在校门外的爸爸妈妈,咧嘴就笑。
排着队一出校门,就甩着小辫子,一边跑一边喊:“爸爸!妈妈!”
眼见闺女到了跟前,陆瑾台上前一步把她抱了起来,陆瑞搂着爸爸的脖子,咯咯笑着。
赵锦舒接过她的书包,笑着说:“再长高点,你爸爸就抱不动了。”
陆瑾台抱稳闺女:“再大点,她该不让抱了。”
陆瑞抱紧爸爸脖子:“才不会,一直都要让爸爸抱。”
陆瑾台逗她:“爸爸记着了。”
陆瑞小脸严肃:“我肯定不会说谎的,我最喜欢爸爸妈妈。”
陆瑾台:“好,爸爸知道了。”
赵锦舒好笑,现在说得这么郑重,等上小学,就不愿意爸爸这么抱了。
三个人,又去接陆泽,接到陆泽,一家四口往家里走去。
路上,陆泽说:“下午我们班的数学课是方校长上的,他说郭老师调走了,方校长已经很久没给学生上课了,他上课很有意思,哪怕是数学课,也能把我们逗笑,就是上课时,老是喜欢让我起来回答问题。”
陆瑾台问他:“你不喜欢老师喊你起来回答问题?”
陆泽不假思索道:“喜欢,回答完问题,他还喜欢夸我,不过要是能回答一些难题就好了,他提的那些问题都很简单。”
陆瑾台摸摸他的头说:“简单的问题,能用最简单的话,回答完整,回答的熟练,也能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要小看老师的任何提问,也不要小看任何问题。”
陆泽哦一声,想了想笑起来:“我知道了爸爸。”
陆瑾台眼里闪着笑意,忍不住和赵锦舒说:“咱们儿子很聪明。”
赵锦舒看着他眼底的骄傲,打趣道:“有你聪明吗?”
陆瑾台:“他有我们两人的优点,自然比我聪明。”
一家人说说笑笑到了家,陆瑾台在家的时间很短暂,他回来几乎不忙别的,一心陪媳妇,陪孩子。
日子一晃到了年底,虽然一大家子都来了京都,赵建忠的意思,过年了,哪怕他们不回去,他也得回去一趟给他们爷爷奶奶上上坟,烧烧纸。
他老早就给老家的两个弟弟发了电报,让他们把鸡鸭鹅买来,帮忙做一些风干鸡,风干鸭什么的,他回家烧纸时带过来,锦舒瑾台爱吃这些。
陆瑾台腊月二十八放假,他回来后,买了些东西,去机械厂大院看了看父母。
年一过,年初二,赵建忠就说要回老家,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要不我们都回去吧?你不是说爷爷奶奶生前最惦记你,过年了,我们回去给他们烧烧纸?”
赵锦舒点头:“暑假都没回去,一年了,是该回去看看。”
对于老家,她总有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在哪里,始终惦念着。
听到他们的话,赵建忠看向女婿的眼神,更为满意,还是女婿懂他。
余淑英在旁边看到老头子满脸笑意,好笑道:“既然都回去,那就赶紧收拾行李,也不需要带啥,一人带两身衣服,够换洗就行了。”
陆瑾台说:“给二叔三叔还有小姑舅舅姨妈他们带些年礼......”
赵建忠建议:“咱们就是开服装厂的,那店里衣服给他们带些回去,再给他们买些烟......”
余淑英哈哈笑起来:“别看你们二婶三婶都当奶奶了,这两人可爱美了,衣服拿回去,她们肯定喜欢。”
赵锦舒打趣道:“至于我小姑,她不爱打扮,她肯定不喜欢这么时髦的衣服,要不另外给她买一件老太太穿的衣服?”
赵建忠听后不觉得有问题,反倒说:“你小姑确实不爱打扮,她喜欢穿显老的衣服,给她买老太太穿的衣服合适。”
几人听了乐起来。
玩笑归玩笑,最后给小姑从店里拿了件黑色的棉袄带了回去。
陆泽陆瑞听说要回老家,眼里的兴奋藏都藏不住,余姐和袁成不回去,他们就在家里照顾大虎。
一路到了家里,二叔三叔还有杨家人开拖拉机来接的。
陆泽陆瑞看到他们,跟着大哥二哥喊:“二爷爷!三爷爷!”
二叔三叔猛然听到两个孩子的称呼,还懵了下,反应过来,才想起来瑾台入赘了,是该喊二爷爷三爷爷,脸上立即挂满笑,激动地哎了一声。
丰收、冬梅也跟在后面打招呼。
寒暄几句,赵建忠就说:“把行李提上车,有话回去再说,明安和玉华带着孩子跟你们爹娘回杨家......”
杨大娘笑起来:“等家里忙完,让他们过来看你们。”
赵建忠摆手:“让他们在家里多陪陪你们。”
赵锦舒好笑:“我要说不行,你会不会哭鼻子?”什么都是他有理。
陆瑾台:“把我当瑞瑞了?”
赵锦舒笑起来:“瑞瑞现在很少哭鼻子,五岁多的小姑娘,在幼儿园已经是小姐姐了,听他们老师说,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哭,还会哄他们。”
陆瑾台轻笑:“两个孩子性格都很好,像你。”讨喜。
赵锦舒想了想,说:“这方面确实和我有些像,我打小人缘就好,也就在你们家,和你的家人相处不好。”
陆瑾台低声说:“不是你的错,我和他们也相处不好。”
“看在你这么可怜的份上,我就不和你计较了。”赵锦舒大度说道。
陆瑾台认真道谢:“谢谢!”
谢完,又道:“能否问问赵同志,不和我计较什么?”
赵锦舒白他一眼:“不计较你装模作样。”
陆瑾台:“......”
两人说着笑着到了家里,没多久,就接到了方校长的电话。
方校长:“郭老师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那个学生是她亲戚家的孩子,她调来学校时,走了这个亲戚的关系,以她的学历和教学水平根本不可能调到我们学校来......”
陆瑾台嗯了声,没说什么。不用他多说,学校出了这样的事,方经学只会更在意。
挂断电话后,方校长就把郭老师喊了过来。
郭老师求救似得看向李老师。
李老师懒得管她的事,他们学校不缺老师,一个老师出事了,很快就会有另一个老师补上,她说:“既然方校长找你,你赶紧过去吧,我该去上课了。”
郭老师没办法,只能去了校长办公室。
方校长看着她:“看看这些资料上说的是真的吗?”
郭老师拿起资料,很快看完,看完,她慌了起来:“方校长,我,我......”
方校长:“看来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那么你的情况,不符合我们学校老师的要求。”
郭老师祈求道:“方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好好教学生......”
方校长:“你在我这里已经失了信任,我不可能把学生交给你来教,我得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接下来的课,你也别上了,我会安排其他人上的。”
郭老师失魂落魄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在滴血,她后悔,她不该为了虚荣心,找关系调到这所学校来的,这学校就没有普通孩子,也不是她原先的学校,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这边,陆瑾台挂断电话后,没多久,周放来了。
周放提着水果,脸上挂着笑,赵锦舒拉着她进屋,给她倒水:“喝茶吗?”
周放笑着说:“现在不能喝茶!”
赵锦舒顿了顿,目露惊喜:“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周放点头。
陆瑾台不明所以看着她脸上喜色:“怎么了?”
赵锦舒脸上喜意藏都藏不住,拉着陆瑾台说:“你要当师叔了。”
周放面带微笑。
陆瑾台怔住了,醒过神,对赵锦舒说道:“我去给师兄打个电话。”
说完,大步进了书房。
赵锦舒和周放面面相觑。
周放莞尔,她听长安说师弟特别担忧他将来成为孤寡老人,倒是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说道:“长安比他还大几个月,泽泽都读二年级了,师弟知道长安要当爸爸了,难免激动。”
赵锦舒点头:“你和师兄结婚那晚,他一个人躲书房偷偷看师父师母的照片看到凌晨两三点钟,现在你们又有了孩子,他可以放心了。”
她说完,坐到周放身边,周放抱住她胳膊:“我什么都不懂,过来找你取取经。”
赵锦舒说:“要不你直接搬过来住?家里有我还有我娘以及余姐......”
师兄在羊城,周放父母也在羊城,这边只有她一人,住过来也好有个照应。
周放忙说:“没那么夸张,这孩子很乖,我几乎没什么反应,大伯母也让我住他们家,我不打算住过去,长安说,会安排一个有经验的阿姨过来照顾我。”
既然师兄安排了阿姨照顾周放,赵锦舒就放下心来,又和她说了很多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周放认真听着,一一记下来。
周放在家里吃了午饭就走了,陆瑾台自从得到这个消息后,彻底放下一桩心事,一高兴,拉着她写了一下午大字。
赵锦舒揉揉酸痛的手:“为什么你高兴,我的手受罪?”虽然她也高兴,可高兴也不想写大字。
陆瑾台拿起她的手轻轻揉着,温声说道:“写大字,需要多练,你看你现在的字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再不用担心娘说我教你一年大字,还教不会你......”
赵锦舒看着桌上自己写的字问:“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我自己的风格,是什么风格?”
陆瑾台一边给她按揉手,一边说:“就是属于你的风格,别人都没有。”
赵锦舒忍不住说:“我的风格,不就是没风格吗?”
她虽然字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能分辨出字写得好还是不好,亏他也能面不改色说什么自己的风格。
他好意思夸,她都不好意思听。
陆瑾台语气十分认真:“你的大字是我教的,我是老师,我说了算。”
赵锦舒低声笑出来:“今后娘问我大字学得怎么样了,我就这样回答她,你别后悔。”
陆瑾台笑了下:“不后悔,陆老师同意了。”
赵锦舒无语,转而笑着说:“陆老师,该去接孩子放学了。”
第456章 又是一年春节
夫妻俩先去接陆瑞,陆瑞看到站在校门外的爸爸妈妈,咧嘴就笑。
排着队一出校门,就甩着小辫子,一边跑一边喊:“爸爸!妈妈!”
眼见闺女到了跟前,陆瑾台上前一步把她抱了起来,陆瑞搂着爸爸的脖子,咯咯笑着。
赵锦舒接过她的书包,笑着说:“再长高点,你爸爸就抱不动了。”
陆瑾台抱稳闺女:“再大点,她该不让抱了。”
陆瑞抱紧爸爸脖子:“才不会,一直都要让爸爸抱。”
陆瑾台逗她:“爸爸记着了。”
陆瑞小脸严肃:“我肯定不会说谎的,我最喜欢爸爸妈妈。”
陆瑾台:“好,爸爸知道了。”
赵锦舒好笑,现在说得这么郑重,等上小学,就不愿意爸爸这么抱了。
三个人,又去接陆泽,接到陆泽,一家四口往家里走去。
路上,陆泽说:“下午我们班的数学课是方校长上的,他说郭老师调走了,方校长已经很久没给学生上课了,他上课很有意思,哪怕是数学课,也能把我们逗笑,就是上课时,老是喜欢让我起来回答问题。”
陆瑾台问他:“你不喜欢老师喊你起来回答问题?”
陆泽不假思索道:“喜欢,回答完问题,他还喜欢夸我,不过要是能回答一些难题就好了,他提的那些问题都很简单。”
陆瑾台摸摸他的头说:“简单的问题,能用最简单的话,回答完整,回答的熟练,也能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要小看老师的任何提问,也不要小看任何问题。”
陆泽哦一声,想了想笑起来:“我知道了爸爸。”
陆瑾台眼里闪着笑意,忍不住和赵锦舒说:“咱们儿子很聪明。”
赵锦舒看着他眼底的骄傲,打趣道:“有你聪明吗?”
陆瑾台:“他有我们两人的优点,自然比我聪明。”
一家人说说笑笑到了家,陆瑾台在家的时间很短暂,他回来几乎不忙别的,一心陪媳妇,陪孩子。
日子一晃到了年底,虽然一大家子都来了京都,赵建忠的意思,过年了,哪怕他们不回去,他也得回去一趟给他们爷爷奶奶上上坟,烧烧纸。
他老早就给老家的两个弟弟发了电报,让他们把鸡鸭鹅买来,帮忙做一些风干鸡,风干鸭什么的,他回家烧纸时带过来,锦舒瑾台爱吃这些。
陆瑾台腊月二十八放假,他回来后,买了些东西,去机械厂大院看了看父母。
年一过,年初二,赵建忠就说要回老家,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要不我们都回去吧?你不是说爷爷奶奶生前最惦记你,过年了,我们回去给他们烧烧纸?”
赵锦舒点头:“暑假都没回去,一年了,是该回去看看。”
对于老家,她总有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在哪里,始终惦念着。
听到他们的话,赵建忠看向女婿的眼神,更为满意,还是女婿懂他。
余淑英在旁边看到老头子满脸笑意,好笑道:“既然都回去,那就赶紧收拾行李,也不需要带啥,一人带两身衣服,够换洗就行了。”
陆瑾台说:“给二叔三叔还有小姑舅舅姨妈他们带些年礼......”
赵建忠建议:“咱们就是开服装厂的,那店里衣服给他们带些回去,再给他们买些烟......”
余淑英哈哈笑起来:“别看你们二婶三婶都当奶奶了,这两人可爱美了,衣服拿回去,她们肯定喜欢。”
赵锦舒打趣道:“至于我小姑,她不爱打扮,她肯定不喜欢这么时髦的衣服,要不另外给她买一件老太太穿的衣服?”
赵建忠听后不觉得有问题,反倒说:“你小姑确实不爱打扮,她喜欢穿显老的衣服,给她买老太太穿的衣服合适。”
几人听了乐起来。
玩笑归玩笑,最后给小姑从店里拿了件黑色的棉袄带了回去。
陆泽陆瑞听说要回老家,眼里的兴奋藏都藏不住,余姐和袁成不回去,他们就在家里照顾大虎。
一路到了家里,二叔三叔还有杨家人开拖拉机来接的。
陆泽陆瑞看到他们,跟着大哥二哥喊:“二爷爷!三爷爷!”
二叔三叔猛然听到两个孩子的称呼,还懵了下,反应过来,才想起来瑾台入赘了,是该喊二爷爷三爷爷,脸上立即挂满笑,激动地哎了一声。
丰收、冬梅也跟在后面打招呼。
寒暄几句,赵建忠就说:“把行李提上车,有话回去再说,明安和玉华带着孩子跟你们爹娘回杨家......”
杨大娘笑起来:“等家里忙完,让他们过来看你们。”
赵建忠摆手:“让他们在家里多陪陪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