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29节
  赵锦舒把头发扎起来:“我去洗脸刷牙。”
  余淑英切了土豆丝出来,一眼瞅到闺女耳朵上的耳钉:“挺好看的,啥时候买的?”
  赵锦舒洗了脸:“瑾台买的。”
  陆瑾台听到她的话,轻笑着看她一眼。
  余淑英笑着看向女婿,没想到这闷女婿也知道给闺女送礼物,讨闺女欢心了,看来今后不能再说他闷了。
  不经意瞥到他手上戴着的戒指,她很少见男同志戴戒指,一时还有些稀奇:“瑾台戴戒指挺好看的。”
  陆瑾台抬头,笑着说:“锦舒买的。”
  余淑英愣了下,看看女婿,又看看闺女,她闺女抬起手:“他也给我买戒指了。”
  “好看。”余淑英看过去,说完又问:“你们这是真的吗?”
  陆瑾台:“......”
  赵锦舒笑起来:“戒指是黄金的,耳钉是黄金和珍珠的。”
  余淑英哦一声,也对,瑾台总不会送闺女不值钱的首饰,当然自家闺女也不可能送瑾台不值钱的戒指:“你俩戒指款式都一样的?”
  陆瑾台温声道:“娘,原先结婚时不能戴戒指,这是婚戒。”
  余淑英点头,点完头笑起来:“婚戒就要夫妻俩戴一样的?还是城里人名堂多,乡下还没看到哪家结婚送婚戒的。”
  陆瑾台:“......”
  余淑英又说:“不过这样戴确实好,一走出去,伸出手人家就能猜到你们的关系,也说明夫妻感情好,挺不错的。”
  陆瑾台神色微松,笑着说:“娘说的是。”
  第310章 去大伯家
  纪元容和陆怀远带着陆辉到的时候,赵锦舒他们已经收拾好碗筷,赵锦城牵着大虎,带着一群孩子在外面疯跑。
  纪元容拉着陆辉给他们介绍:“这是你二婶的父母,你随瑞瑞泽泽喊外公外婆......”
  陆辉有些腼腆,笑着喊道:“外公!外婆!”
  余淑英笑着道:“这孩子长得不孬,是个俊小子。”
  纪元容拍拍大孙子肩膀:“读初二了,开学初三了,学习压力大,放假整天闷在家里学习,也就昨天和他同学出去玩了一天,今天去看泽泽,让他也跟着去玩玩。”
  余淑英笑起来:“这么巧,俊杰开学也读初三了,你俩肯定有话说。”
  赵俊杰在旁边玩,听到他的名字,嬉皮笑脸地跑过来:“奶奶,你刚刚喊我了吗?”
  余淑英拉起陆辉的胳膊:“这是辉辉,你小姑父的大侄子,你俩都读初二,你们带他一起玩。”
  赵俊杰笑眯眯地拉着陆辉胳膊:“走,过去和大虎玩。”
  纪元容笑着看向大孙子:“去吧。”
  陆辉看了眼赵俊杰,跟了过去。
  说了几句话,余淑英拉着闺女女婿进屋收拾东西。
  余淑英:“来的时候,我和你爹说,啥不带,都得给你们带些鸡蛋鸭蛋过来,自家养的,不怕有病鸡鸡蛋,吃着放心。昨晚,你们爸妈走时忘了给他们拿点鸡蛋回去。”
  纪元容在外面听到她的话,进了屋:“淑英妹子,我们人少,他们孩子多,留给他们吃吧。”
  余淑英:“带得多,够他们吃的,给他们大伯母捡些鸡蛋鸭蛋,那几个鹅蛋也给他们带去,家里鹅不怎么下蛋,就攒了几个。”
  赵建忠看向陆瑾台:“还有棉花,也带些过去,都是自家种的棉花,做棉袄暖和。”
  陆怀远笑着道:“他们大伯母就喜欢穿大棉袄,她觉得暖和,棉花拿过去她肯定喜欢。”
  余淑英:“瑾台,你把棉花都给他们拿去,回头我和你爹再给你们寄。”
  陆瑾台点头。
  余淑英看向纪元容:“我们乡下人,没有什么稀罕东西,都是些自己养的,还有地里种的。”
  纪元容笑着说:“这才是好东西,你们做的风干鸡风干鸭,太好吃了,我们都喜欢。”
  余淑英高兴道:“今年养的鸡鸭多,瑾台锦舒也很喜欢吃,到时候,我多做些给你们寄来。”
  纪元容暗叹一声,亲家和亲家真是不一样,锦舒大方,锦舒爹娘也大方,其他两个儿媳妇小气,娘家人也小气,每次来别说给他们带东西了,临走不大包小包往回提就不错了。
  她笑着说:“你们养些鸡鸭也不容易......”
  心里不得不承认,跟赵家这门亲家打交道舒适,那两个儿子的亲家,她现在话都不想和他们多说一句。
  偏偏自家闺女还找了那么个婆家,两人还没结婚,就已经能预料到,往后两家也很难走动。
  余淑英就说:“喂点粮食的事,有啥不容易的?”
  赵建忠也和陆怀远说:“孩子们爱吃,今年鸡鸭养的都多,也就现在天热,不然我就逮几只鸡几只鸭给你们拎过来了,瑾台喜欢吃鸭子肉……”
  陆怀远:“自家有田地,确实方便。”
  和大虎商量,回来给它做好吃的,它在家看家,一群人就坐上公交车往军区大院走去。
  下了车,刚到大院门口,纪元容就被人拉住了胳膊。
  纪元容吓了一跳,看清抓住她胳膊的人,下意识开口:“二嫂......”
  喊完又觉得不对,前两天她已经知道二哥二嫂离婚了。
  她改了口,皱眉问道:“袁姐,你这是做什么?”
  余淑英几人也吓了一跳,听到纪元容的话,才知道是他们二嫂,不过见她神情不对,还是走了过来。
  陆怀远看向袁艳秋:“袁姐,你先松开元容,有事说事,抓着元容做什么?”
  袁艳秋这才看到陆怀远:“老三,你和二嫂说说,你二哥去哪里了?他把房子租出去了?我找不到他了。”
  陆怀远也很惊讶:“二哥没在家?”
  这时候,陆凡从里面走出来,先向他们笑着点了点头,才看向袁艳秋:“二叔去找康安了,至于康安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他只联系了二叔。你别再闹腾了,闹腾也没用,你们离婚了,他去哪里和你也没关系。”
  陆瑾台捏了捏手指,康安给他打过电话,电话打到学校的,他倒是知道他在哪儿,但没必要说出来,康安想告诉他妈,自然会自己告诉的。
  袁艳秋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她不想相信陆怀兴离开京都了,可房子租出去了,单位也说他退休了,由不得她不相信,这个老头子太狠了,丢下这么一摊子,拍拍屁股走了,他太狠了。
  陆凡没再管她,笑着看向余淑英等人,纪元容就给她介绍:“这是你赵叔叔,这是你余婶婶,他们还给你们带了不少鸡蛋鸭蛋,还有绿豆红豆,棉花,都是他们大老远从老家拿来的。”
  陆凡看了眼瑾台他们手里提着的东西,上前挽住余淑英的胳膊:“叔叔婶子,咋带这么多东西过来?也太辛苦了。”
  余淑英看她英姿飒爽的,别提多喜欢了,拉着她的手笑起来:“两个大小伙子跟着呢,辛苦啥?一点不辛苦。”
  陆凡看向旁边的赵锦城,一脸笑:“这就是那个考上qh的小弟?”
  陆瑾台看向小舅子:“这是大姐。”
  赵锦城笑着朝她敬了个礼:“大姐好,我叫赵锦城。”
  陆凡乐呵呵朝他回个礼:“你也好啊!”
  纪元容又给她介绍了俊杰,至于赵玉华还有丰收冬梅,原先见过,自然不用介绍了。
  介绍完,陆凡一把抱起陆瑞,一行人说着笑着进了大院,谁也没管瘫在地上的袁艳秋,袁艳秋看着他们的背影,眼底一片悲凉,这个大院,曾经她想来就来,现在竟然进不去了。
  还没到家门口,大伯大伯母就迎了出来。
  又是一番介绍,寒暄过后,进了屋,大伯母拉着余淑英说话,大伯就坐在一旁和赵建忠说话,陆怀远和纪元容只能眼巴巴陪在一旁。
  赵建忠激动得不行,他从来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位老将军,话都有些结巴了:“陆,陆……”
  陆怀章不在意地笑了下:“你跟着老三,喊我大哥就行了。”
  这会儿赵建忠老实听话得很,让喊大哥就喊大哥,脆生生道:“大哥。”
  赵锦城都不忍直视,他爹是不是巴不得喊大哥呢?
  赵锦舒在旁边推推陆瑾台:“咱爹自从知道大伯大伯母的事迹后,可崇拜大伯大伯母了,你看他激动的,都结巴了。”
  陆瑾台笑了下:“没事,爹难得激动一回,让他激动吧。”
  赵锦舒看向他,打趣道:“这女婿真好,还带岳父拜访他最敬仰的将军,我爹心里一定在想,这女婿果真找对了。”
  陆瑾台笑着捏捏她的手:“只要爹的小女儿觉得好就行。”
  赵锦舒笑起来:“今后我爹该更喜欢这个女婿了,这个女婿可不要太骄傲啊!”
  陆瑾台低头含笑看她:“在锦舒同志面前,骄傲不起来,所以锦舒同志要对我好点。”
  赵锦舒低声道:“都给你买了戒指,对你还不好啊?早上不知道是谁,还和娘显摆呢。”
  陆瑾台面不改色:“只是让娘看看你给我买的戒指,怎么成显摆了?”
  赵锦舒:“……”
  第311章 自行车
  一行人闲聊着,当然主要是大伯母拉着余淑英聊,大伯拉着赵建忠聊,其他人只能坐在旁边旁听,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
  大伯大伯母喜欢田园生活,关心了许多乡下的事情,菜园里种了什么菜,地里种了什么庄稼,家里养了什么家禽家畜,收获怎么样,能不能解决温饱,都一一问到了。
  伺候了一辈子庄稼,在坐的没谁比余淑英和赵建忠更懂这些,一一认真回答,甚至家里养的几只大鹅,光吃粮食不下蛋的事情,都被赵建忠一个激动吐露出来了。
  赵锦舒坐在旁边忍着笑,她爹真是什么事都往外说,不知道回到家冷静下来,会不会后悔?
  眼瞅着快中午了,孩子们训练结束了,陆凡带他们去看陆泽。
  到了后,一群孩子刚吃了午饭在休息。
  一行人透过窗户在外面看了几眼,余淑英一眼看到趴在桌上写字的外孙。
  她拉拉闺女胳膊:“他们还有作业吗?”
  陆凡笑着道:“应该是他自己的作业。我进去喊他。”
  陆泽写完最后一个字,一抬头看到了大姑姑,他高兴地喊:“大姑姑。”
  陆凡笑:“看看谁来了。”
  天热,窗户都是打开的,陆泽朝窗外看去,一眼看到趴在窗口的外婆和奶奶,刚要啊啊啊尖叫,猛然想到这里是军区不能随意大喊大叫,忙捂住嘴,丢下铅笔,撒丫子就往外跑。
  “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