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187节
胡云霞不说话了,她也是急着见赵锦城......
胡云霞妈妈叹了口气:“行了,这赵锦城你放弃吧,你们不可能有结果的。”
她一眼就能看出,不仅赵锦城对她闺女没想法,就是赵锦城的家里人,也没任何想法。
说白了,人家就没看上她闺女,不然不会平白无故说什么毕业之前不许孩子谈对象的话来,这是点自己闺女呢,偏偏自家闺女什么都没听出来。
胡云霞眼眶一下子红了:“不行,我不会放弃的。”
“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男孩子,等你上了大学,多得是优秀男孩给你选择,着急什么?”胡云霞妈妈说道:“你就是再不愿意放弃,也得人家同意啊。”
其实她心里也有些恼,她闺女家世好,学习好,模样也不错,怎么就被他们嫌弃成那样?
她都没嫌弃他们是乡下泥腿子,他们反倒先嫌弃她闺女来了,简直没有道理。
胡云霞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和赵锦城成绩悬殊大,他将来读的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我在普通大学里,能遇到跟赵锦城同样优秀的人吗?不可能的。”
胡云霞妈妈当然也知道这点:“可他再优秀,不也不喜欢你吗?咱们总得认清现实吧?”
胡云霞脸白了白,捏紧手指:“我一定会让他喜欢上我的。”说完大步走了。
胡云霞妈妈头疼得不行,这闺女真是被惯坏了。
赵锦城见她们母女走了,懒懒地靠在了柜台边,赵玉华看他一眼:“愁什么?”
赵锦城:“没愁。”
他还不至于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发愁。
赵锦舒看向他:“不愁就对了,反正毕业了,今后都不在一个地方读书了,以后会不会见面还说不定呢。”
王小麦拍拍他肩膀:“学学你大哥,遇到不喜欢的姑娘,就装不知道,让人家对牛弹琴......”
赵宏泰沉着脸:“什么时候有喜欢我的姑娘了?别瞎说。”
还对牛弹琴,这什么话?
王小麦:“原先没结婚时......”
真真假假,赵宏泰坚决不承认,连忙打断她:“没结婚时,也没别的姑娘喜欢我。”
王小麦:“......”
真当她什么都不知道?骗骗他自己就行了,还想骗过她?
赵锦舒躲在一旁边偷笑,陆瑾台拿着裙子看她:“这么好笑?”
赵锦舒瞥向他:“可不是,你们都这德性,别管真假反正就死不承认。”
陆瑾台顿了下:“你们包括我?”
赵锦舒:“你说呢?”
陆瑾台看着她,慢慢说道:“因为这会影响夫妻感情。”
他觉得大哥不承认才是明智之举,不承认说明大哥根本没把那喜欢他的姑娘当回事。
虽然大嫂看似在开玩笑,一旦大哥承认了,难保大嫂不会吃醋生气,觉得大哥还对这事念念不忘。
赵锦舒:“可是什么都不说,不是更让对方猜疑吗?”
陆瑾台怔了下:“也对。”
万一她胡思乱想,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说不定还会躲在屋里偷偷哭......
这简直不能想,陆瑾台面色严肃:“今后遇到什么事,我肯定会跟你说的。”
赵锦舒点点头,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知道了,一定会和他说他想多了。
第 254章 小舅家
买完裙子,又给小舅的孙子买了衣服后,一行人嫌一起逛影响效率,于是分开行动。
王小麦拉着赵宏泰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去了另外的地方。
赵玉华要去扯布,就和杨明安去看布。
赵锦舒拉着陆瑾台去了卖内衣裤的地方。
赵锦城左右看看,剩下他一个人,跑外面买了个雪糕,找个地方坐着歇息去了。
到了地方,陆瑾台站在外面不动了:“我在这等你。”
赵锦舒笑着看他一眼:“也好。”
她走过去,买了几条内裤,付了钱拎着走出来。
陆瑾台看了眼,赵锦舒晃晃手里的袋子:“给你买的内裤。”
陆瑾台嘴角微微扬了扬:“原先的还可以穿。”
赵锦舒小声道:“我估计穿不了几回就该磨破了,你也太费内裤了。”
她的内裤都没他买得勤。
陆瑾台看了看左右,拉住她胳膊:“这种事,咱们回房再说。”
赵锦舒:“...... ”
走了几步,她问:“你还要什么吗?”
陆瑾台:“没有,该买的都买了。”
两人慢慢逛着,走到卖头绳发饰的地方,赵锦舒拉着他走了过去:“给瑞瑞买几朵头花。”
陆瑾台站在旁边看了看,指指里面挂着的发箍:“你刘海有些长了,写字时头发要落下来,买个发箍?”
赵锦舒顺着他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那就拿三个发箍吧,给瑞瑞和冬梅也买一个,等会再去给几个男孩买点玩具。”
买了发箍,又买了小玩具,两人走到约定的地方,等着他们。
半小时后,大哥大嫂过来了,王小麦笑着把手里东西递给赵锦舒:“给泽泽瑞瑞还有丰收冬梅买了身衣服。”
赵锦舒接过来:“怎么还瞒着我们给他们买衣服?他们有衣服穿。”
王小麦就说:“难道只能你给我们买衣服,我就不能给你们买衣服了?”
买都买了,赵锦舒只能说:“能能能,怎么不能?回去他们肯定高兴,又有新衣服穿了。”
又过了会儿,赵玉华和杨明安过来了,两人手里也提着很多东西。
赵锦舒笑着问他们:“都买了啥?”
“给孩子们买了点水果零食。”赵玉华又看向另外的袋子:“我又扯了两块布。”
该买的都买了,找了餐馆,吃了午饭后,就去了车站等车,四五点钟的时候,一群人才到家。
听到他们的声音,孩子们一窝蜂跑出来。
几人把给他们买的衣服、零食、发箍拿出来,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兴奋地跑回了屋。
第二天,吃过早饭,赵宏泰开着拖拉机,一家子往小舅家走去。
到了小舅家,一群孩子就被哥哥姐姐们拉着玩去了。
余淑英带着闺女儿媳妇去屋里看孩子,陆瑾台、杨明安还有赵宏泰、赵锦城则被一群表哥拉着说话去了。
赵锦舒几人看了孩子出来,坐在院子里和大舅大舅妈还有两个姨妈聊天。
正说着话,赵卫东和张盼晴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着舅舅舅妈、姨妈姨父的面,两人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若无其事地和长辈们打了招呼,打完招呼又喊了爹娘。
余淑英应了声,也没说啥,这个场合,只要他们不作妖,她也不可能说什么。
张盼晴挨着王小麦坐了下来,赵卫东在她旁边坐下。
王小麦也没管他们,自顾和赵锦舒、赵玉华聊着天。
大舅妈看向赵锦舒:“锦舒,这回回来能过多久?”
赵锦舒:“京都那边新买的院子还在装修,还要回去买家具,房子修整好,我还想让爹娘去京都看看呢。”
赵卫东倏地看向赵锦舒,她那意思,他们在京都买房了?
大舅就问:“买的房子有多大?”
赵锦舒笑起来:“一进的四合院,房间挺多的,家里宽敞,爹娘兄弟姐妹都来也能住下。”
余淑英就和大哥说:“她和瑾台一直和我们说那边房子买的大,特意给我们准备了房间,让我们农闲时就过去住段时间,我这说走就能走,建忠那工作,哪能走得了?”
赵建忠看她一眼:“我一把年纪了,这书记还能一直干?总得给年轻人留点机会。”
怎么就走不了啦?
大舅妈打趣他:“原先咋不给年轻人留机会?听说锦舒买了房子,给你们准备了房间,就要给年轻人留机会了?我看你是想去京都玩。”
赵建忠满脸笑:“瞧大嫂说的,谁不想去京都看看?”
“这话很是。”大舅妈笑着看向赵锦舒:“要是锦城能考到京都去,你们姐弟俩也能有个照应,就是不知道他考得咋样?”
赵锦舒面带微笑:“我也想兄弟姐妹都在一个城市,就看他能不能考到京都来了。”
上辈子锦城在沪市读的大学,可她知道他的梦想是京都的某所大学,具体哪一所,他没说。
这辈子高考前几个月,陆瑾台给他找了不少资料,也没受其他影响,看他状态,应该考得比上辈子好。
大舅看向他们:“你爹娘去京都看看也好,总得看看闺女过得啥日子,也好放心。”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你们兄妹几个,我看也就玉华日子难些。”
摊上那么个婆家,杨明安也不能顶事,今后都得靠玉华,能不难吗?
赵玉华愣了愣,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赵锦舒顿了下,缓声道:“日子不会一直难过下去,我准备这次回去,把三姐带过去,看能不能给她找个事做......”
王小麦早就知道这事,并没有意外,赵卫东和张盼晴却愣住了,看来赵锦舒已经在京都站稳了脚跟,现在都开始拉拔娘家人了,想到这里,两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赵玉华回过神,忙摆手:“我啥都不懂,我能做啥?别给你添麻烦了,我跟着你们去京都玩几天,见见世面就行了,那地方哪能是我们待的?”
赵锦舒瞪她:“怎么就不是你们能待的?不管能不能待,总得先过去试试,再说,有我和瑾台在,你怕啥?就是失败了,又怎么样?就当锻炼了。”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底,但还没跟三姐说,事情没落地前,说再多也没用。
大舅看向赵玉华:“你妹妹见识多,又是作家,有文化,还有瑾台呢,听你妹妹的没错。大好的机会,该抓住就得抓住,别人想要这机会,还没有呢。等你们在京都安定下来了,你们两姐妹也好作伴。”
胡云霞妈妈叹了口气:“行了,这赵锦城你放弃吧,你们不可能有结果的。”
她一眼就能看出,不仅赵锦城对她闺女没想法,就是赵锦城的家里人,也没任何想法。
说白了,人家就没看上她闺女,不然不会平白无故说什么毕业之前不许孩子谈对象的话来,这是点自己闺女呢,偏偏自家闺女什么都没听出来。
胡云霞眼眶一下子红了:“不行,我不会放弃的。”
“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男孩子,等你上了大学,多得是优秀男孩给你选择,着急什么?”胡云霞妈妈说道:“你就是再不愿意放弃,也得人家同意啊。”
其实她心里也有些恼,她闺女家世好,学习好,模样也不错,怎么就被他们嫌弃成那样?
她都没嫌弃他们是乡下泥腿子,他们反倒先嫌弃她闺女来了,简直没有道理。
胡云霞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和赵锦城成绩悬殊大,他将来读的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我在普通大学里,能遇到跟赵锦城同样优秀的人吗?不可能的。”
胡云霞妈妈当然也知道这点:“可他再优秀,不也不喜欢你吗?咱们总得认清现实吧?”
胡云霞脸白了白,捏紧手指:“我一定会让他喜欢上我的。”说完大步走了。
胡云霞妈妈头疼得不行,这闺女真是被惯坏了。
赵锦城见她们母女走了,懒懒地靠在了柜台边,赵玉华看他一眼:“愁什么?”
赵锦城:“没愁。”
他还不至于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发愁。
赵锦舒看向他:“不愁就对了,反正毕业了,今后都不在一个地方读书了,以后会不会见面还说不定呢。”
王小麦拍拍他肩膀:“学学你大哥,遇到不喜欢的姑娘,就装不知道,让人家对牛弹琴......”
赵宏泰沉着脸:“什么时候有喜欢我的姑娘了?别瞎说。”
还对牛弹琴,这什么话?
王小麦:“原先没结婚时......”
真真假假,赵宏泰坚决不承认,连忙打断她:“没结婚时,也没别的姑娘喜欢我。”
王小麦:“......”
真当她什么都不知道?骗骗他自己就行了,还想骗过她?
赵锦舒躲在一旁边偷笑,陆瑾台拿着裙子看她:“这么好笑?”
赵锦舒瞥向他:“可不是,你们都这德性,别管真假反正就死不承认。”
陆瑾台顿了下:“你们包括我?”
赵锦舒:“你说呢?”
陆瑾台看着她,慢慢说道:“因为这会影响夫妻感情。”
他觉得大哥不承认才是明智之举,不承认说明大哥根本没把那喜欢他的姑娘当回事。
虽然大嫂看似在开玩笑,一旦大哥承认了,难保大嫂不会吃醋生气,觉得大哥还对这事念念不忘。
赵锦舒:“可是什么都不说,不是更让对方猜疑吗?”
陆瑾台怔了下:“也对。”
万一她胡思乱想,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说不定还会躲在屋里偷偷哭......
这简直不能想,陆瑾台面色严肃:“今后遇到什么事,我肯定会跟你说的。”
赵锦舒点点头,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知道了,一定会和他说他想多了。
第 254章 小舅家
买完裙子,又给小舅的孙子买了衣服后,一行人嫌一起逛影响效率,于是分开行动。
王小麦拉着赵宏泰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去了另外的地方。
赵玉华要去扯布,就和杨明安去看布。
赵锦舒拉着陆瑾台去了卖内衣裤的地方。
赵锦城左右看看,剩下他一个人,跑外面买了个雪糕,找个地方坐着歇息去了。
到了地方,陆瑾台站在外面不动了:“我在这等你。”
赵锦舒笑着看他一眼:“也好。”
她走过去,买了几条内裤,付了钱拎着走出来。
陆瑾台看了眼,赵锦舒晃晃手里的袋子:“给你买的内裤。”
陆瑾台嘴角微微扬了扬:“原先的还可以穿。”
赵锦舒小声道:“我估计穿不了几回就该磨破了,你也太费内裤了。”
她的内裤都没他买得勤。
陆瑾台看了看左右,拉住她胳膊:“这种事,咱们回房再说。”
赵锦舒:“...... ”
走了几步,她问:“你还要什么吗?”
陆瑾台:“没有,该买的都买了。”
两人慢慢逛着,走到卖头绳发饰的地方,赵锦舒拉着他走了过去:“给瑞瑞买几朵头花。”
陆瑾台站在旁边看了看,指指里面挂着的发箍:“你刘海有些长了,写字时头发要落下来,买个发箍?”
赵锦舒顺着他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那就拿三个发箍吧,给瑞瑞和冬梅也买一个,等会再去给几个男孩买点玩具。”
买了发箍,又买了小玩具,两人走到约定的地方,等着他们。
半小时后,大哥大嫂过来了,王小麦笑着把手里东西递给赵锦舒:“给泽泽瑞瑞还有丰收冬梅买了身衣服。”
赵锦舒接过来:“怎么还瞒着我们给他们买衣服?他们有衣服穿。”
王小麦就说:“难道只能你给我们买衣服,我就不能给你们买衣服了?”
买都买了,赵锦舒只能说:“能能能,怎么不能?回去他们肯定高兴,又有新衣服穿了。”
又过了会儿,赵玉华和杨明安过来了,两人手里也提着很多东西。
赵锦舒笑着问他们:“都买了啥?”
“给孩子们买了点水果零食。”赵玉华又看向另外的袋子:“我又扯了两块布。”
该买的都买了,找了餐馆,吃了午饭后,就去了车站等车,四五点钟的时候,一群人才到家。
听到他们的声音,孩子们一窝蜂跑出来。
几人把给他们买的衣服、零食、发箍拿出来,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兴奋地跑回了屋。
第二天,吃过早饭,赵宏泰开着拖拉机,一家子往小舅家走去。
到了小舅家,一群孩子就被哥哥姐姐们拉着玩去了。
余淑英带着闺女儿媳妇去屋里看孩子,陆瑾台、杨明安还有赵宏泰、赵锦城则被一群表哥拉着说话去了。
赵锦舒几人看了孩子出来,坐在院子里和大舅大舅妈还有两个姨妈聊天。
正说着话,赵卫东和张盼晴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着舅舅舅妈、姨妈姨父的面,两人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若无其事地和长辈们打了招呼,打完招呼又喊了爹娘。
余淑英应了声,也没说啥,这个场合,只要他们不作妖,她也不可能说什么。
张盼晴挨着王小麦坐了下来,赵卫东在她旁边坐下。
王小麦也没管他们,自顾和赵锦舒、赵玉华聊着天。
大舅妈看向赵锦舒:“锦舒,这回回来能过多久?”
赵锦舒:“京都那边新买的院子还在装修,还要回去买家具,房子修整好,我还想让爹娘去京都看看呢。”
赵卫东倏地看向赵锦舒,她那意思,他们在京都买房了?
大舅就问:“买的房子有多大?”
赵锦舒笑起来:“一进的四合院,房间挺多的,家里宽敞,爹娘兄弟姐妹都来也能住下。”
余淑英就和大哥说:“她和瑾台一直和我们说那边房子买的大,特意给我们准备了房间,让我们农闲时就过去住段时间,我这说走就能走,建忠那工作,哪能走得了?”
赵建忠看她一眼:“我一把年纪了,这书记还能一直干?总得给年轻人留点机会。”
怎么就走不了啦?
大舅妈打趣他:“原先咋不给年轻人留机会?听说锦舒买了房子,给你们准备了房间,就要给年轻人留机会了?我看你是想去京都玩。”
赵建忠满脸笑:“瞧大嫂说的,谁不想去京都看看?”
“这话很是。”大舅妈笑着看向赵锦舒:“要是锦城能考到京都去,你们姐弟俩也能有个照应,就是不知道他考得咋样?”
赵锦舒面带微笑:“我也想兄弟姐妹都在一个城市,就看他能不能考到京都来了。”
上辈子锦城在沪市读的大学,可她知道他的梦想是京都的某所大学,具体哪一所,他没说。
这辈子高考前几个月,陆瑾台给他找了不少资料,也没受其他影响,看他状态,应该考得比上辈子好。
大舅看向他们:“你爹娘去京都看看也好,总得看看闺女过得啥日子,也好放心。”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你们兄妹几个,我看也就玉华日子难些。”
摊上那么个婆家,杨明安也不能顶事,今后都得靠玉华,能不难吗?
赵玉华愣了愣,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赵锦舒顿了下,缓声道:“日子不会一直难过下去,我准备这次回去,把三姐带过去,看能不能给她找个事做......”
王小麦早就知道这事,并没有意外,赵卫东和张盼晴却愣住了,看来赵锦舒已经在京都站稳了脚跟,现在都开始拉拔娘家人了,想到这里,两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赵玉华回过神,忙摆手:“我啥都不懂,我能做啥?别给你添麻烦了,我跟着你们去京都玩几天,见见世面就行了,那地方哪能是我们待的?”
赵锦舒瞪她:“怎么就不是你们能待的?不管能不能待,总得先过去试试,再说,有我和瑾台在,你怕啥?就是失败了,又怎么样?就当锻炼了。”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底,但还没跟三姐说,事情没落地前,说再多也没用。
大舅看向赵玉华:“你妹妹见识多,又是作家,有文化,还有瑾台呢,听你妹妹的没错。大好的机会,该抓住就得抓住,别人想要这机会,还没有呢。等你们在京都安定下来了,你们两姐妹也好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