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129节
  第173章 话家常
  林玉兰把米煮在锅里,拿了几个土豆出来削皮,一眼看到赵锦舒进了婆婆厨房,她进了屋,小声和陆家明嘀咕:“我刚刚看到二弟妹进了妈的厨房。”
  陆家明又在抱着报纸研究,闻言头也没抬:“她去哪里跟你有啥关系,瞎操心。”
  林玉兰翻个白眼:“他们早饭就在妈那里吃的,她和瑾台刚从诊所回来不在自家做饭,跑妈厨房做什么?妈可是炖了排骨的......”
  陆家明这才抬头:“你想吃排骨明天咱就买点,又不是买不起,别整天琢磨些有的没的。瑾台生病了,妈做些好吃的给他补补身子又咋了?”
  林玉兰哦一声,意味深长道:“那妈还怪心疼瑾台的,前些日子你感冒,也没见她这么紧张,给你炖个排骨啥的补补身子。”
  陆家明语气有些不耐:“我和瑾台能一样吗?”
  自己天天在爸妈眼前转悠,瑾台十天半个月不回来一次,这一回来就生病,爸妈自然担心。
  林玉兰:“有啥不一样,不都是爸妈的儿子?还说人家贺明光爸妈处事不周,我看他们......”
  “闭嘴。”陆家明沉着脸:“说说看爸妈哪里对不起你了?”
  林玉兰不说话了,她要说公公婆婆亏待他们,外人的口水都能把她喷死。
  可这几个月,公公婆婆更看重赵锦舒,更看重二房,也是事实。
  陆家明见她不吱声,他神色缓和下来:“既然你也觉得爸妈没亏待我们,那就少拈酸吃醋。瑾台这些年不容易,二弟妹还有侄子侄女才来京都不到一年,他们孩子小,爸妈多照顾他们一些也是该的。”
  林玉兰满肚子心思,拿着土豆走了出去,她心里想想陆家明的话,知道他说得对,可有时还是不得劲。
  婆婆那么周到的人,怎么就没想着三个儿媳妇都顾及到?
  当然,她不是王美静,这话也只敢在心里琢磨,可不会傻傻说出来。
  正房这边,饭做好,陆怀远带着陆泽、陆瑞回来了。
  陆泽跑到妈妈身边:“爸爸打针没?”
  “打了。”赵锦舒摸摸他黑乎乎的脑袋:“已经退烧了。”
  听后,陆泽小脸满是得意:“爷爷说爸爸不乖,生病不愿打针,我和他说有妈妈在爸爸一定会打针的,爷爷还不信呢。”
  陆星瑶打趣他:“你个小屁孩又知道了?”
  陆泽瞥她一眼:“我当然知道,我们家都听妈妈的,爸爸最听妈妈话,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一点都不敢反驳。”
  这可是他仔细观察过的。
  赵锦舒拍拍他肩膀:“叭叭叭说个不停。”
  陆星瑶打趣他:“你爸爸是听媳妇话,你长大也要听媳妇话才行。”
  陆泽小脸认真:“我当然听媳妇话!”
  陆星瑶被他逗乐:“小小年纪就媳妇媳妇的,羞不羞啊?”
  陆泽抿抿嘴,他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羞,还坚持说:“长大本来就要有媳妇。”
  纪元容乐得不行:“就是,咱们泽泽长大一定比他爸爸还高还俊,还找不到一个媳妇了?”
  赵锦舒在旁边默默不吱声,他现在倒是不害羞,长大了谈对象,还要儿媳妇主动,和他爸一样脑子里都是工作,要不是儿媳妇在后面追着赶着,她会不会有儿媳妇,还真说不好。
  要说这事她怎么知道的,儿媳妇性格爽朗,和她谈得来,和儿子结婚后什么话都和她说,她可不就知道了。
  吃了饭,一大家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陆瑾台坐了会儿就开始犯困,赵锦舒让他去睡觉。
  他没坚持,对上媳妇关心的眼神也坚持不住,站起身往屋里去。
  赵锦舒看着他的背影,温声提醒他:“炉子上有热水,洗了脚再睡,这样睡觉更舒服些。”
  陆瑾台知道自己媳妇的习性,她不说,也会老老实实洗了脚才上床。
  看他往厨房去,赵锦舒没再说话。
  陆瑾台同样爱干净,赵锦舒很满意,她虽然经常拆洗被子,可床是两个人的床,她爱干净,自然也希望对方同样爱干净,不然她一个人再爱干净也没用。
  陆星瑶在旁边看了,说道:“陆泽没说错,二哥是真听二嫂的话。”
  林玉兰非常赞同:“二弟妹说啥,瑾台都会听,关键人家听了还会认真执行。”
  陆家明:“那是因为二弟妹说得对,瑾台自然要听。”
  林玉兰哼一声,她也不是所有话都不对吧?婆婆在这里,她懒得争执那么多。
  旁边王美静也说:“我们家我说啥,陆和风都跟我唱反调,更别说执行了。”
  陆和风翻个白眼:“你要像二嫂那样和我说话,我也会听的。”
  一开口就像个炮仗似的,谁喜欢听?
  王美静切一声:“你咋不说你要像二哥那样呢?那人和人还能都一样?”
  陆和风:“那你也别拿我和二哥比。”
  王美静不说话了,她认命了。
  她算看出来了,她们这三妯娌,也就赵锦舒能管住男人,二哥被她管得服服帖帖,二哥还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她和大嫂苦命一条,这辈子别想指望男人心疼。
  纪元容坐在旁边当没听到,更没吭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两口子能处到一起去,那德性八成都差不多,谁也别说谁,真处不到一块去,早都分了,还能坐这里你说我一句,我说你一句的拌嘴?
  陆星瑶看向贺明光,忍不住问道:“你看我哥嫂拌嘴,我妈都没吭声,我爸更是直接回房了,要在你家,我和你拌嘴,你父母会怎么处理?”
  经常听厂里结了婚的同事说婆婆护短,和男人吵几句嘴,婆婆都要护着男人,不知道贺家是不是也这样?
  林玉兰和王美静也顾不得讨伐自家男人了,听到她的话,齐齐看了过来。
  就连赵锦舒也饶有兴致地看了过去。
  贺明光本来坐一旁看热闹,没想到自己成了热闹。
  他叹口气,看一眼陆星瑶,他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吵嘴,多数时候都是避着爹娘的。
  实在避不开争执了几句,他娘也只会说:“他那工作累,你多体贴体贴他,做媳妇的,别只想着自己快活,也得学着照顾自己男人,啥事都要争个对错得理不饶人......”
  这话,他当然不会说出来,再说他娘心疼大哥二哥,对他平平,不见得会说这话,他说:“我今后不和他们住一起,我已经在找房子了,就是吵嘴他们也听不到。”
  这话,陆星瑶不满意,但也将就。
  贺明光看她们一眼:“昨晚我回去和爹娘摊牌了......”
  一群人看向他。
  第174章 贺家
  昨晚,贺明光回去后,因着周末,不用上班不急着休息,一家子都在堂屋看电视。
  一屋子人见他回来,只是瞟了眼,视线就落回了电视上。
  贺明光记得非常清楚,大哥二哥第一次带大嫂二嫂回来时,爹娘特别重视,哪怕家里条件有限,也尽量做到最好,拿出家里所有的肉票买了肉,娘还把存了许久的鸡蛋拿出来炒了。
  大哥二哥送大嫂二嫂回去返回家时,爹娘拉着他们问长问短,生怕哪里疏忽了,让女方不满意,耽误了大哥二哥的婚事。
  他以为哪怕他们不满意他的工作,他也是他们儿子,在他婚事上哪怕不如大哥二哥重视,也不会如此无视,他回来,竟然一句话没有,这是一点不担心他娶不到媳妇?
  他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突然站起来把电视关了。
  正看到精彩处,画面一下黑了,大人先不说,孩子瞬间闹了起来,他没管,而是直直看向爹娘。
  贺母沉着脸:“抽什么风?没看到小娟和亮平在闹呢,赶紧把电视打开?”
  贺明光没动,而是看着他们问:“爹娘,有句话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想让你们和我说句实话,也好让我死心。”
  贺父一脸怒气:“说话就说话,关电视做什么?”
  贺明光没理那些话,而是说道:“我就只想问问,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
  贺母脸一下阴了起来,贺家大哥二哥还有小妹小弟在后面你一句我一句训斥他。
  贺明光无动于衷,看向父母。
  贺母冷哼,阴着脸:“你和你爹那么像,你说你是不是亲生的?我不缺儿子,不是亲生的, 能把你养这么大?”
  贺明光一脸难过:“既然是亲生的,今天我带对象回来,你们是怎么做的?当初大哥二哥带大嫂二嫂回来,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在饭桌上说什么家里没钱,给不了彩礼什么的,这就是你们娶媳妇的态度?当初大哥二哥结婚,你们怎么不这样说?”
  贺母不觉得自己有错:“这两年你在外面东跑西跑,人人都说我儿子挣钱了,既然你都挣钱了,娶媳妇还用得着我花钱?该怎么办,你看着办,我不插手。”
  贺父也说:“对,我们不插手,你想给多少彩礼,就给多少彩礼。”
  贺明光看向他们:“既然不插手,那我这个儿子的所有事,你们永远也别插手,我今后结婚,媳妇所有事都和你们没关系,她认不认你们,全看她心情。”
  他是有钱,他结婚,他们想让他多出些钱,他也理解。
  可他们不该在星瑶第一天上门时,对着星瑶说那话,他们完全可以私下和自己说。
  贺父贺母脸沉如水,质问道:“什么意思,你想不孝?”
  贺明光沉着脸:“你们生了我养了我,我会孝顺你们。至于我今后的媳妇,你们不想花一分钱,万事不管不说,人家来了家里,还给人一顿气受,换成谁都不会愿意的,所以你们就别指望其他了。不过你们放心,我结婚后会搬出去住,也会按时给你们养老钱。”
  贺母不可置信地看向他:“你的意思这儿媳妇娶了,她不孝,我也不能管她,不能说她?那你这婚事,我不同意。”
  第一天上门就敢跟她对着干,说什么入赘不入赘的,好多年没人敢这么跟她蹬鼻子上脸了,一个小年轻头一天上门,就敢这么跟她对着干,可见家教也不怎么样。
  现在又撺掇她儿子不孝,这儿媳妇坚决不能要。
  贺明光讽刺道:“不同意?行啊,那就拿钱出来,给我找个你同意的儿媳妇,花的钱,比照大嫂二嫂就行了。”
  贺母僵着脸:“家里没钱。”
  贺明光:“拿不出钱,我娶谁,只能我说了算。娶回家,怎么待人家,也是我说了算。”
  贺母气急怒骂:“你混账......”
  贺明光耸耸肩:“我没单位,打小你就说我不听话,不如大哥二哥讨喜,长大了也没啥出息,你不是一直都知道吗?要么出钱,好好做婆婆。要么一分钱不出,认了我今后的媳妇不会如大嫂二嫂那样孝顺你,总归理不能都在你们这边。”
  贺母脸色冷漠:“你们不怕外面的流言蜚语,那就做吧,你们不在意,就不信她娘家也不在意,也不要脸。”
  贺明光冷笑起来,这是他爹娘,太难听的话,他说不出口,只能说:“爹娘,不管你们同意与否,我就这态度,你们三儿子从一无所有,混到今天这样,靠的就是这副混账样儿,还有这张厚脸皮,你们知道,但凡我认准的事情,以我的混账劲没人改变得了,你们也不行。就算我今后的媳妇要孝顺你们,我都不同意,总不能你们打了她左脸,她还要把右脸递过去给你们打,我坚决不同意......”
  倘若昨天父母好生招待星瑶,私下和他商量,他结婚时,家里经济紧张少出点钱,大头他出,他都不会这么生气,这么寒心。
  一点不顾忌他的心情,不顾忌星瑶的心情,摆明了不把他带对象上门当回事,不把他当回事。
  贺母寒着脸:“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