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67节
  赵宏泰走了进来,站在灶房门口,向里瞅了眼:“哟,瑾台在做饭啊?”
  水开,陆瑾台把面条放进锅里,看向门口,喊了声:“大哥。”
  赵锦舒笑着说:“瑾台又不是没做过饭,这么稀奇做什么?”
  几人正说着,大嫂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娘,锦舒呢?”
  听到熟悉的声音,赵锦舒往灶膛丢了把柴火,扔下一句:“大哥,看着火。”腾地站起来就跑了出去。
  陆瑾台看着她的动作,忍不住出声:“赵锦舒慢点!”
  赵锦舒根本没听到他的声音,人就跑了出去。
  赵宏泰见状,看一眼陆瑾台念叨:“这么大人了,还跟个孩子样,风风火火没个轻重......”
  他话还没说话,陆瑾台就出声打断他:“她性格挺好的。”
  赵宏泰:“......”
  好吧,妹妹现在结婚了,他有了妹夫,妹妹和妹夫是一家人了,他这个当大哥想说妹妹两句,也得看妹夫同不同意。
  赵锦舒跑到外面一下子抱住了大嫂:“大嫂。”
  大嫂王小麦搂住她大笑起来,笑完松开她,仔细打量她一眼:“长胖了。”
  赵建忠在旁边小声嘀咕:“我还说瘦了呢。”
  赵锦舒笑着说:“是胖了点。”
  “胖点好,你原先太瘦了,脸上有点肉,皮肤白里透红的,看着都小了几岁,这要走出去谁能猜到你是两个孩子的妈啊,说是没结婚的小姑娘都有人信。”王小麦笑眯眯地看着她,说道。
  赵锦舒笑出来,大嫂进门时,她才十岁,整天跟在大嫂后面,大嫂也不嫌她烦,走到哪都喜欢带着她,甚至回娘家也带着她,姑嫂感情比亲姐妹感情都要好。
  她挽住大嫂胳膊:“大嫂,我给你们带了毛线,还有布,你等会拿回去做衣服、织毛衣。”
  王小麦嗔她一眼:“大老远带那东西干啥,街上都能买到。”
  赵锦舒笑眯眯地道:“这不是我的心意嘛,我回来肯定要给你们带礼物的,也没多少钱。”
  她这么说,王小麦也就不再说什么,看向院子里:“泽泽和瑞瑞呢?”
  她话音刚落,陆泽、陆瑞从屋里跑了出来。
  一边跑一边喊:“大舅妈,大舅妈。”
  王小麦上前,先抱了抱陆瑞,又去抱了抱陆泽,两人围着大舅妈咯咯笑起来。
  陆泽看向大舅妈:“大哥二哥呢?”
  王小麦笑着说:“在他们姥姥家还没回来呢。”
  见陆泽、陆瑞满脸失望,忍不住说:“吃了饭,下午让你大舅去接他们。”
  两个孩子高兴地蹦起来。
  王小麦侧头看向赵锦舒:“瑾台呢?”
  赵锦舒指指灶房,王小麦笑了下,几步走到灶房,看到正在盛碗的陆瑾台,笑了起来:“瑾台,咋一到家就跑灶房做饭了?”
  陆瑾台抬头喊了声大嫂,说:“锦舒喜欢我做的饭。”
  后面跟进来的余淑英装没听到,心里却忍不住腹诽,刚刚还说锦舒喜欢他擀的面条,现在就升级到锦舒喜欢他做的饭了?
  她和女婿相处的时间不算少了,竟不知道他还有这一面,她也算见识到了。
  王小麦也愣了下,看着他笑起来:“瑾台现在厨艺有进步了?”
  锦舒嘴挑着呢,瑾台会做饭,但厨艺要说多好,也不可能,肯定没有做饭多年的婆婆做饭好吃。
  锦舒能喜欢他做的饭,可见厨艺渐长。
  余淑英瞥她一眼,这大儿媳妇啥都好,就是心眼子太实诚,瑾台每天忙着工作,哪有时间提升厨艺?说不定就是闺女为了哄他,故意说的呢,偏偏女婿还当了真,也是稀奇。
  拍拍她胳膊,说道:“既然面条煮好了,就都在这里吃,瑾台,把羊肉还有鸡汤都盛到大汤碗里,你们该饿了,赶紧吃饭。”
  王小麦一下子就被带偏了心思,也没客气,笑着说:“那我晌午不用做饭了,今天在娘这里吃顿好的。”
  说着洗了手,帮忙端碗。
  陆瑾台抬头,对上岳母平静无波的眼神,他顿了下,默默拿勺子盛羊肉汤。
  余淑英:“......”
  赵锦舒没再进灶房,拿了脸盆,倒了热水,带着两个孩子洗脸洗手。
  家里吃饭的大桌子挤挤可以坐十个人,他们还不到十人,刚好坐得下。
  王小麦吃着面条,暗自点头:“瑾台擀的面条确实不错,难怪锦舒喜欢。”
  陆瑾台下意识看向赵锦舒,赵锦舒听到大嫂的话,微微一愣,对上陆瑾台瞥过来的眼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赵锦舒笑了下:“是啊,我就喜欢瑾台擀的面条。”
  陆瑾台盯着她看了眼,嘴角不由扬了起来。
  余淑英全当自己耳聋,啥都听不到。
  赵宏泰和赵锦城埋头吃饭,根本没注意发生了什么。
  赵建忠吃着面条,暗暗点头:“确实比以前进步了,不过面条还可以再擀薄一些,切细一些,锦舒喜欢......”
  余淑英忍不住踹他一下子,话多。
  赵建忠莫名其妙地看她一眼,踹他做什么,他话还没说完呢?
  陆瑾台:“......”
  第84章 询问
  众人一搁下筷子,王小麦就站起来收拾碗筷。
  两个孩子被外公带出去玩了。
  赵锦舒起身帮忙,王小麦拦住了:“你们坐了那么久的车,都歇着,就这几个碗,几下子洗好了,大冬天别打湿手了,冷得很。”
  赵锦舒没和她客套,在火车上她生理期就结束了,回到家就想洗个澡。
  想到此,拉着自家娘去了他们卧房,余淑英见她神神秘秘的,拍她一下子笑着道:“干啥啊?”
  赵锦舒笑道:“娘,我想洗澡。”
  余淑英嗔她一眼:“就知道你这德性,洗澡就洗澡还神神秘秘的,等会咱们去镇上澡堂子洗,家里烧水到底不是那么方便,两个孩子也带去泡泡澡。”
  赵锦舒笑一声:“什么神神秘秘,不是想和你说说话嘛,我去收拾衣服。”
  母女俩说着话,又去了赵锦舒原先住的屋子。
  赵锦舒看着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她摸了摸:“这怎么看着像新的,原先我们盖的被子也可以盖啊。”
  “那被子重新弹了一遍,留着你们铺床了。”余淑英忍不住瞪她:“新的还不好啊?原先家里没棉花就不说了,现在家里年年种棉花,棉花多着呢,我闺女回来当然得盖新被子。”
  赵锦舒抱住自家娘的胳膊:“还是娘对我好。”
  她一点没为自己那么大年纪还和自己娘撒娇而不好意思,在她心里,她就是活到八十岁,看到她娘,还是忍不住撒娇。
  余淑英拉着她手,严肃地问她:“你和我说说,你和瑾台是不是有啥问题?”
  她怎么瞧着闺女对瑾台没那么热乎了?
  小夫妻俩感情出了问题?
  瑾台在外面有啥情况了,伤了闺女心?
  不然她想不明白。
  原先闺女一心都是女婿,现在她冷眼瞧着,情况竟是完全颠倒了。
  陆瑾台提着行李,打算把它们放到屋里,还没到房门口就听到岳母这句话,他脚步微顿,正要进门,门开着,里面响起了赵锦舒的声音。
  “能有什么问题?我们好着呢,今后也会越来越好。娘,你别瞎想,想了后又在那瞎担心。”
  余淑英审视她一眼,自己闺女自己了解,她越是这么说,越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她不愿意说,他们大老远回来,她不忍逼她,回头向锦城探探情况再说。
  余淑英抬头,看到陆瑾台提着行李箱进来了,她笑着说:“你们先把衣服收拾好,我去灶房看看。”
  赵锦舒:“娘,等一下,这里给你们买的东西,你拿过去。”
  “又瞎花钱。”余淑英忍不住瞪她:“家里不缺吃不缺喝,别乱买东西。”
  赵锦舒让陆瑾台打开行李箱,她上前拿出里面的东西:“娘,这件羊毛衫是我婆婆给你买的,你看看。”
  余淑英哎呀一声,接过羊毛衫,看向陆瑾台笑了起来:“你妈也太客气了,咋还给我买了衣服,我都没给她买东西......”
  她真挺意外的。
  陆瑾台眼含笑意,温声道:“你们让锦城带去的风干鸡鸭鱼,他们都很喜欢。”
  余淑英笑声爽利:“喜欢明年就多做些,给你们多寄一些。”
  赵锦舒又说:“他们还给爹买了一条烟,带了两瓶麦乳精。我婆婆说东西不多,是他们的心意。”
  “这还不多,怎么叫多?”
  余淑英看到这里稍稍放了心。
  瑾台父母愿意费心思给他们买东西,看来不仅对锦舒很满意,锦舒和他们相处的应该不错,不然哪个公公婆婆闲的没事干,给儿子老丈人家买东西?
  就算他们儿子要给老丈人家送年礼,也该已经分家的儿子自己买,不该他们操心。
  看来闺女那信里有些事情,没有蒙他们。
  赵锦舒:“这里是我和瑾台给你们买的布和毛线,你和大嫂、三姐分一分。”
  余淑英忍不住瞪她:“先前给我和你爹买了鞋,还寄了钱,这又买这么多东西,你钱多得很?”
  瞪了闺女后,见她傻笑一声,没好气地再瞪她一眼,就去看陆瑾台:“你别什么都依着她,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可不行,该省就得省......”
  两个孩子呢,总得存点钱,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锦城那一身衣服应该也不便宜,这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得多少钱啊,这闺女过日子真是一点成算没有。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赵锦舒朝他无奈一笑。
  陆瑾台看着还在训斥他们的岳母,不疾不徐地说:“娘,你别说她,是我让她买的。”
  余淑英一下子噎住了,自己女儿想说就说,女婿她当然也能说,可到底不如自己闺女能随意对待,人家要给他们买东西,也是一片孝心,总不能还训斥人家,反正已经说了这么多了,想来他们该懂的都懂了,就咳了声说:“你们收拾东西吧,我去灶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