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3节
  她真真切切地被自己两个孩子感动了,他们的适应能力真的太强了。
  林玉兰复杂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此时此刻,她不得不承认一件事,老二家两个孩子确实教养得非常好,这让她有些挫败。
  打心里,她一直不太看得上两个妯娌。
  哪怕她和王美静相处得不错,她其实觉得王美静这个人不太行,有点缺心眼子,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什么时候得罪人都不知道。
  至于赵锦舒,更不用说了,乡下来的,没家世,没文化,没工作的,哪怕老二有本事,也改变不了她本身除了样貌,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地方。
  现在什么都没有的赵锦舒却在教养孩子上面,打败了她。
  她越想越不是滋味,甚至看着身旁老老实实坐着的两个儿子都不顺眼了。
  现在倒是老实了,平时回到家就跑的不见人影,想让他们帮忙做点事都找不到人。
  心底升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自己整天省吃俭用,全都为了他们俩,偏偏他们不争气,连赵锦舒的孩子都不如,这辈子还有指望吗?
  赵锦舒并不知道自家两个孩子的举动,差点把旁边妯娌搞抑郁了,都开始怀疑人生了,笑着看着两个孩子陪他们大奶奶说话。
  陆二伯母酸溜溜地朝纪元容说道:“看来大嫂是真喜欢这两个孩子。”
  纪元容一脸骄傲:“两个孩子乖巧可爱,谁见了不喜欢啊?”
  说着又看向旁边坐着不说话的陆静安:“你这看着怎么憔悴了很多?”
  陆二伯母看一眼自家女儿,脸上没了笑容:“怀上了。”
  纪元容诧异:“还要生一个?”
  陆静安笑着道:“嗯。”
  陆二伯母一脸不快,也是心疼自己闺女:“我跟她说,让她别生了,别生了,她不听,非要生个儿子出来,儿子就那么重要?”
  陆静安就说:“建华他们老家没男孩会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的。”
  纪元容皱眉,即使不赞成,也不好说什么,就说:“那你这工作怎么办?”
  陆静安笑着道:“没事,大不了不干了。”
  纪元容一言难尽地看着她:“你不要工作了,建华也不要了?将来怎么生活?”
  陆静安笑了:“建华和他们家人商量好了,孩子生下来,上在建华弟弟的户口上,不会出问题的。”
  陆二伯母就说:“就非要生个儿子出来?要是这胎还是闺女怎么办?还要继续生?”
  陆静安眼里闪过一丝对未来的茫然,她说道:“我不知道,我想二嫂应该能理解我,他们那里应该也有很多为了生儿子,不停生的……”
  说着看向赵锦舒。
  赵锦舒皱眉,不明白她为什么跟她说这些,看向他们,说道:“确实有,但是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想法也不同……”
  固有的观念很难改变,至少他们这一代人是改变不了。
  陆瑾台抬头看向陆静安:“这里没人能理解你,儿子女儿一样重要,做了几年知青,脑子都没了?”
  他说得很不客气,让陆静安有些尴尬,她知道家里没人理解她,她以为二嫂会理解她,也是,二嫂有儿子,当然理解不了,是她想多了。
  第39章 谁不护犊子
  二伯母也怨女儿耳根子软,没有主见,不过和那吴建华结婚几年,脑子就被吴家洗礼了,一心给吴家生儿子。
  每每想到这点,她恨不得吃了吴家人的心都有。
  哪怕她再恨铁不成钢,恨不能狠狠捶她一顿,这种种都是源于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她可以打,可以骂自己女儿,可别人说自己女儿,她又不满意了。
  她看了眼陆瑾台:“瑾台还会护着媳妇了。”
  显然刚刚陆瑾台那一番话,让她心里不舒服了。
  纪元容淡淡瞥她一眼,这个妯娌一直都护犊子,话又说回来,只要脑子没问题的,谁不护着自己孩子?
  想到此,笑了下,她自然也护着自己孩子,就说:“他不护着自己媳妇护着谁?就像你再怨怪静安不争气,别人说她一句,你都不愿意。”
  陆静安:“......”
  二伯母干笑两声:“我不过是打趣瑾台一句,你就护着。”
  纪元容挑眉笑着说:“那可不,我儿子我得护着。”
  赵锦舒就玩笑道:“那妈你可得多护着他一点,免得他整天一句话没有,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回嘴。”
  陆瑾台淡笑着瞥她一眼。
  纪元容笑起来,虽然不觉得自己那儿子会被人欺负,还是很给面子笑着保证:“护着,肯定护着,肯定不让人欺负他。”
  王美静和林玉兰忍不住撇了下嘴。
  二伯母看一眼赵锦舒,这瑾台媳妇挺会在婆婆面前讨好卖乖的,和瑾台不愧是两口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她就说:“只有瑾台欺负别人的份,哪有人敢欺负他,康安和静安小时候两个人都弄不过他,经常被他骗的团团转,他鬼点子多得很。”
  提到这个陆二伯母一肚子话说,她当母亲的看不过自己孩子被欺负,偏偏他们自己乐意,每次都要和瑾台玩。
  赵锦舒从没听人提过这些,她看向陆瑾台:“真的假的?”
  “没有的事。”陆瑾台一脸云淡风轻。
  陆二伯母颇有些无语,她还能说瞎话?
  陆康安从外面进来,就听到自家妈的话,他摸摸鼻子:“瑾台再聪明我也比他大两三岁,还能被他骗的团团转,妈,你太小瞧我了。”
  一屋子人,自家媳妇、孩子都在,怎么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男人自己爸爸不如人呢。
  他妈也是,逮着他小时候的糗事一直说,他皱皱眉,他也是要面子的。
  陆二伯母:“......”
  纪元容瞧着她那憋屈的表情,都替她难受。
  陪着大伯母说了大半小时的话,她就打个哈欠,摆摆手说道:“你们都玩去吧,我记得家里还有鸡毛毽子,陆凡拿出来给几个孩子玩去。”
  陆康安看向陆瑾台:“瑾台有些事找你,咱们去外面说?”
  陆怀章就指指那边的茶室:“你们到茶室说去,我泡了茶。”
  几兄弟站起身。
  陆瑾台垂眸,看向赵锦舒:“我过去一会。”
  赵锦舒抬头:“去啊!”
  陆康安笑着道:“瑾台还担心弟妹啊?”
  陆瑾台面无表情扫他一眼,没有开腔。
  陆康安继续笑:“她们妯娌都在呢,让她们说话聊天去,我们先去茶室。”
  赵锦舒摆摆手:“去吧去吧。”
  他们走后,大伯母也站起来:“我去厨房看看他们饭菜准备的怎么样了。”
  纪元容也跟着起身:“我去帮忙。”
  纪元容都起来了,二伯母也只能跟着起身。
  大伯母没拦她们,一直让她们坐着,她们反倒不自在了。
  至于陆怀章,他则带着两个弟弟去外面下棋了。
  一下子屋里人走了一半,陆泽跟着几个哥哥去了外面院子玩玻璃珠。
  林玉兰和王美静以及陆康安媳妇围在一起说话,不一会儿陆静安也围了过去。
  赵锦舒坐着没动,陆凡拿了毽子出来,她就带着女儿去了外面踢毽子。
  整天坐着写稿子打毛线,很长一段时间没锻炼了,试了试,很有些不习惯,踢了几次,也没找回小时候的感觉,不过这也没扰了两人的兴致,主要是玩和锻炼,至于踢的好不好,谁在意。
  母女俩玩得正尽兴,陆康安大女儿陆丹阳带着两个表妹感兴趣地站在旁边看着。
  赵锦舒和女儿踢了一会儿毽子,就累地气喘吁吁,真没小时候厉害了,看来还得把锻炼提上日程,这身体素质还是差了些。
  赵锦舒说道:“你们要踢毽子吗?”
  陆丹阳看着她,笑着说:“二婶,我们比赛怎么样?”
  赵锦舒见她自信满满,闲着也是闲着,就笑着问道:“怎么比?”
  陆丹阳就笑着说:“你们四个一队,我自己一队,谁踢的多谁赢,你们人多,每局每人只能参加一次。”
  赵锦舒笑了说道:“这么有自信?”
  陆丹阳甩了甩马尾辫说道:“踢毽子,我从来就没输过。”
  赵锦舒说道:“那来吧。”
  陆丹阳看了看说道:“这里地方小了,我们去外面。”
  说着,几人走出了大门。
  门口左边有一大片空地,几人就在这里停了下来。
  陆丹阳把毽子递给赵锦舒:“二婶,你们先吧。”
  赵锦舒接过毽子,她们这一队虽然四个人。
  年龄最大的是她,踢毽子的技术几乎回归到三岁幼儿的状态。
  陆静安的两个女儿一个九岁,一个七岁,最小的陆瑞不到四岁,这么几个队友,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吗?
  不过重在娱乐,也没人太在意输赢。
  赵锦舒拿起毽子就踢了起来,这次意外的比较争气,一口气竟然踢了很多个。
  陆瑞这两天跟着爸爸学数数,就在旁边说,从一数到了十,毽子就掉了下来。
  赵锦舒笑着把毽子递给吴雪梅、吴雪莲,让她们踢,比较惊喜的是,两人竟然踢的还不错,一人踢了二十个,一人踢了十一个。
  赵锦舒拍手叫好:“不错啊!比我踢的多。”
  吴雪梅露出一个腼腆地笑:“二舅妈,让瑞瑞踢。”
  陆瑞蹦起来:“我来,我来。”
  陆瑞把毽子扔出去,对着毽子落下的方向抬腿,腿抬到一半,毽子落到脚上,然后跟着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