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19节
赵锦舒笑道:“那我就说了啊。”
顾承业:“说。”
第35章 点评
赵锦舒正要开口,他忙道:“嫂子等一下,我拿个笔。”
赵锦舒:“......”
胡文斌啃完嘴里鸡肉,吐出骨头,忍不住道:“不是,哥,你也太认真了。”
“想干好事业,不认真怎么行?”顾承业头也没抬,从兜里掏出笔和小本子,然后对着赵锦舒说道:“嫂子,你说吧。”
胡文斌和李文莉也忍不住停下筷子,他们不明白,这么好吃的饭菜,还能有什么缺点?
赵锦舒看看面前的汤:“我只说我自己的看法,这道香菇滑肉汤,味道不错,汤稍微有些浑浊......”
李文莉看过去,别说,嫂子不说,她还没看出来,嫂子一说,还真是那回事。
顾承业眼睛一亮,赶紧写下。
写完,他期待地问:“这该怎么改进呢?”
赵锦舒想了想,说了自己的看法。
顾承业还要继续说,对上陆瑾台横过来的眼神,只能让嫂子先吃饭。
赵锦舒看向他:“要不我们一边吃一边说?”
顾承业点头:“对对,这主意好。”
又吃了几道菜,赵锦舒一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顾承业在旁边不停记录着。
陆瑾台抬头:“先吃点东西。”
说着夹了几片牛肉放进她碗里。
看着面前的牛肉,赵锦舒夹起喂到嘴里。
顾承业眼巴巴地看着她。
赵锦舒斟酌着用词:“这牛肉还可以更嫩些......”
李文莉加了片牛肉,肉片一进嘴里,她眼睛就一亮:“这还不够嫩啊?这已经是我吃的最嫩的牛肉了。”
顾承业刚想开口问怎么才能更嫩些,对上旁边陆瑾台投递过来的眼神,他只能改口:“桌子上还有那么多菜,嫂子,你多吃点,尝尝这道红烧鱼。”
赵锦舒夹了块鱼,放在碗里,一点一点吃了起来。
吃完,她缓缓开口:“你这道红烧鱼块味道挺好的,辣味适度,鲜嫩多汁,收锅收的也及时,我很喜欢,好吃!”
顾承业摸摸额头不存在的冷汗,继而笑了:“这红烧鱼算是我最拿手的了。”
赵锦舒不好意思道:“我只是根据我的感受说的,你觉得对就改,觉得不对,听听就算了,都是我一家之言。”
这时候人们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对于饮食也没那么大要求,多数时候是以填饱肚子为准的。
顾承业后世的餐饮企业能做大做强,和他对餐饮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何况,后来她去过顾承业开的酒楼吃饭,那时候她说的这些问题都已改善。
想来他一直都是在学习中进步的。
顾承业摆手:“不不不,我觉得嫂子说的很中肯,那些问题确实存在,给了我很多帮助,也节省了我很多时间。”
一道菜的改进,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首先他还得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倘若他连问题都没发现,又怎么去解决它?
陆瑾台笑着道:“那你该给你嫂子发工资。”
顾承业:“应该的,应该的,要是我们餐馆的菜改进了,我每个月都给嫂子发工资。”
赵锦舒笑起来:“他开玩笑的,你还当真啊?”
顾承业看向赵锦舒,神色认真:“嫂子,没开玩笑,我说真的。”
赵锦舒倒是没想到他这么认真,愣了下:“不用,瑾台和你说笑的。”
顾承业却正色道:“嫂子,我是认真的,等你帮我们把菜谱改进后,那是帮了我们餐馆大忙,给你工资是应该的,这要在人家私人菜馆里,有些东西可都是秘方了,你就这么告诉我了,我不给工资我都亏心。”
见她不说话,他又道:“再说这饭馆还有你们家的份呢,左手倒右手罢了。”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菜谱要是对菜馆有用,这工资就该拿。”
赵锦舒这才没说什么,倘若没用,这钱不收便是了。
胡文斌在一旁开口:“顾哥,等嫂子把菜方子改进后,你要不要再请我们吃一顿,尝尝效果?”
顾承业白他一眼:“就是让你尝,你那嘴能尝出什么味吗?”
胡文斌嘿嘿两声:“夸你做的饭菜好吃,还不行啊?”
顾承业没时间跟他闲聊,神秘兮兮地看向赵锦舒:“嫂子,锅里这道汤,冬天除了在我这里,你在其他地方一定喝不到。”
说着他掀开了砂锅盖子。
赵锦舒猜道:“番茄牛尾汤啊?”
“嫂子,你咋知道?”
顾承业放下盖子:“本来还想给你个惊喜呢。”
他说着盛了半碗,放到赵锦舒面前:“嫂子,你请。”
然后又给陆瑞盛了半碗。
陆瑞灿笑道:“谢谢叔叔。”
顾承业笑道:“不用谢。”
赵锦舒拿着勺子,慢慢抿了口:“汤汁浓厚,没有什么怪味,还不错。”
顾承业笑道:“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
赵锦舒看向碗里的番茄:“就这蕃茄?”
顾承业点头:“我跟人学的,冰冻了很多番茄,所以我们在冬天才能吃到番茄牛尾汤。”
赵锦舒笑着道:“这一桌子可不少汤啊,几碗汤下肚,我都饱了。”
也不知道后世那些吃播,连着吃几个小时,都是怎么做到的?
顾承业笑道:“我把几道主要的汤都做了出来,让你们品尝品尝。”
陆瑾台看她:“饱了就别吃了,下次再给他品尝。”
顾承业跟着道:“已经品尝了这么多道,够多了。那就下次吧。”
赵锦舒点头,她不会勉强自己,重活一回,她比谁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李文莉看她:“嫂子,你食量不大啊?”
赵锦舒:“也不小,开始喝了碗鸡汤,后来又是平菇滑肉汤,又是牛尾汤的,中间还吃了不少菜......”
李文莉:“全都是汤汤水水,肯定饿的快,要不等等你再吃点米饭?”
赵锦舒摇头:“已经饱了。”
今天吃了不少肉,再吃该消化不良了。
李文莉不再劝她:“我还要再吃点。”
赵锦舒:“你现在怀着孩子,想吃就吃。”
李文莉嗯一声。
第24章 谁尴尬,谁知道
一顿饭快要结束时,那边包厢几个人一窝蜂似的,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每人手里还拿着酒杯,打着酒嗝,那形态一看就喝了不少。
柳建军扫了一眼:“瑾台,你不够意思,躲这里,也不来喝酒,看不起兄弟啊?”
陆瑾台靠在椅背上,没开腔。
“是不是赵同志不同意啊?”柳清雅视线落在赵锦舒身上。
陆瑾台:“是我不愿意,和她有什么关系?”
柳建军却没听他的,看一眼赵锦舒,自顾说道:“小赵同志,听说你是乡下来的,可能不知道,这女人啊,对男人可不能管太严了,你得和她们这些城里女同志学一学,不然这么大场合,你什么都管,瑾台多没面子啊。”
陆瑾台冷下脸:“柳建军,这么长时间,还没学会怎么尊重他人?”
柳建军脸色阴了下,这是玩笑都不能开了?
李文莉小心翼翼地看向赵锦舒,这柳家兄妹果然不是啥好人,那嘴真敢说。
赵锦舒坐在旁边没说话,这话当着陆瑾台的面,还算好听的。上辈子这个所谓的陆瑾台发小,见到她,背着陆瑾台,就喜欢用他们那“教育式”的口吻和她说话。
好似他们是京都有家世、有钱财、有地位的“文化人”,就比她高一头,在她面前,特别好为人师。
这位柳建军同志曾经更说过什么夫荣妻贵,她是靠着陆瑾台这个丈夫,才享受了富贵生活,不然还在村里当村妇呢。
她承认,她后来的富裕生活,走到哪里都让人羡慕的目光,确实是陆瑾台给的。
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夫荣妻贵。
可现在她觉得富裕生活她是有了,但还不够“贵”,倘若真夫荣妻贵了,哪还容得他们在她面前说三道四?
上辈子她唯唯诺诺,不敢吭声,不敢享受那所谓的“贵”,这辈子她倒要好好尝一尝,这“贵”能给她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生活体验。
想到此,她看向柳建军:“你们城里人都是这样随便给人戴帽子吗?还是说只是你们柳家人喜欢这样自说自话?”
柳建军的脸僵了下:“什么意思?”
赵锦舒看向他:“看这位大柳同志说话,想来很有文化,不会听不懂我的话吧?听不懂也没关系,我可以跟你解释,刚刚陆瑾台说了他自己不想喝酒,大柳同志没听到吗?”
柳建军脸色阴了下来,他已经很长时间没被人这么阴阳怪气过了!
赵锦舒看着他阴沉的脸,笑了起来:“我和陆瑾台是夫妻,别说我这会儿没管他,我就是管他也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只有那些吃多了撑的,行不正坐不端的男人,才会觉得被妻子管丢面子……更何况,陆瑾台就喜欢我管他,我不管他,他会觉得我不关心他。”
顾承业:“说。”
第35章 点评
赵锦舒正要开口,他忙道:“嫂子等一下,我拿个笔。”
赵锦舒:“......”
胡文斌啃完嘴里鸡肉,吐出骨头,忍不住道:“不是,哥,你也太认真了。”
“想干好事业,不认真怎么行?”顾承业头也没抬,从兜里掏出笔和小本子,然后对着赵锦舒说道:“嫂子,你说吧。”
胡文斌和李文莉也忍不住停下筷子,他们不明白,这么好吃的饭菜,还能有什么缺点?
赵锦舒看看面前的汤:“我只说我自己的看法,这道香菇滑肉汤,味道不错,汤稍微有些浑浊......”
李文莉看过去,别说,嫂子不说,她还没看出来,嫂子一说,还真是那回事。
顾承业眼睛一亮,赶紧写下。
写完,他期待地问:“这该怎么改进呢?”
赵锦舒想了想,说了自己的看法。
顾承业还要继续说,对上陆瑾台横过来的眼神,只能让嫂子先吃饭。
赵锦舒看向他:“要不我们一边吃一边说?”
顾承业点头:“对对,这主意好。”
又吃了几道菜,赵锦舒一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顾承业在旁边不停记录着。
陆瑾台抬头:“先吃点东西。”
说着夹了几片牛肉放进她碗里。
看着面前的牛肉,赵锦舒夹起喂到嘴里。
顾承业眼巴巴地看着她。
赵锦舒斟酌着用词:“这牛肉还可以更嫩些......”
李文莉加了片牛肉,肉片一进嘴里,她眼睛就一亮:“这还不够嫩啊?这已经是我吃的最嫩的牛肉了。”
顾承业刚想开口问怎么才能更嫩些,对上旁边陆瑾台投递过来的眼神,他只能改口:“桌子上还有那么多菜,嫂子,你多吃点,尝尝这道红烧鱼。”
赵锦舒夹了块鱼,放在碗里,一点一点吃了起来。
吃完,她缓缓开口:“你这道红烧鱼块味道挺好的,辣味适度,鲜嫩多汁,收锅收的也及时,我很喜欢,好吃!”
顾承业摸摸额头不存在的冷汗,继而笑了:“这红烧鱼算是我最拿手的了。”
赵锦舒不好意思道:“我只是根据我的感受说的,你觉得对就改,觉得不对,听听就算了,都是我一家之言。”
这时候人们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对于饮食也没那么大要求,多数时候是以填饱肚子为准的。
顾承业后世的餐饮企业能做大做强,和他对餐饮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何况,后来她去过顾承业开的酒楼吃饭,那时候她说的这些问题都已改善。
想来他一直都是在学习中进步的。
顾承业摆手:“不不不,我觉得嫂子说的很中肯,那些问题确实存在,给了我很多帮助,也节省了我很多时间。”
一道菜的改进,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首先他还得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倘若他连问题都没发现,又怎么去解决它?
陆瑾台笑着道:“那你该给你嫂子发工资。”
顾承业:“应该的,应该的,要是我们餐馆的菜改进了,我每个月都给嫂子发工资。”
赵锦舒笑起来:“他开玩笑的,你还当真啊?”
顾承业看向赵锦舒,神色认真:“嫂子,没开玩笑,我说真的。”
赵锦舒倒是没想到他这么认真,愣了下:“不用,瑾台和你说笑的。”
顾承业却正色道:“嫂子,我是认真的,等你帮我们把菜谱改进后,那是帮了我们餐馆大忙,给你工资是应该的,这要在人家私人菜馆里,有些东西可都是秘方了,你就这么告诉我了,我不给工资我都亏心。”
见她不说话,他又道:“再说这饭馆还有你们家的份呢,左手倒右手罢了。”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菜谱要是对菜馆有用,这工资就该拿。”
赵锦舒这才没说什么,倘若没用,这钱不收便是了。
胡文斌在一旁开口:“顾哥,等嫂子把菜方子改进后,你要不要再请我们吃一顿,尝尝效果?”
顾承业白他一眼:“就是让你尝,你那嘴能尝出什么味吗?”
胡文斌嘿嘿两声:“夸你做的饭菜好吃,还不行啊?”
顾承业没时间跟他闲聊,神秘兮兮地看向赵锦舒:“嫂子,锅里这道汤,冬天除了在我这里,你在其他地方一定喝不到。”
说着他掀开了砂锅盖子。
赵锦舒猜道:“番茄牛尾汤啊?”
“嫂子,你咋知道?”
顾承业放下盖子:“本来还想给你个惊喜呢。”
他说着盛了半碗,放到赵锦舒面前:“嫂子,你请。”
然后又给陆瑞盛了半碗。
陆瑞灿笑道:“谢谢叔叔。”
顾承业笑道:“不用谢。”
赵锦舒拿着勺子,慢慢抿了口:“汤汁浓厚,没有什么怪味,还不错。”
顾承业笑道:“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
赵锦舒看向碗里的番茄:“就这蕃茄?”
顾承业点头:“我跟人学的,冰冻了很多番茄,所以我们在冬天才能吃到番茄牛尾汤。”
赵锦舒笑着道:“这一桌子可不少汤啊,几碗汤下肚,我都饱了。”
也不知道后世那些吃播,连着吃几个小时,都是怎么做到的?
顾承业笑道:“我把几道主要的汤都做了出来,让你们品尝品尝。”
陆瑾台看她:“饱了就别吃了,下次再给他品尝。”
顾承业跟着道:“已经品尝了这么多道,够多了。那就下次吧。”
赵锦舒点头,她不会勉强自己,重活一回,她比谁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李文莉看她:“嫂子,你食量不大啊?”
赵锦舒:“也不小,开始喝了碗鸡汤,后来又是平菇滑肉汤,又是牛尾汤的,中间还吃了不少菜......”
李文莉:“全都是汤汤水水,肯定饿的快,要不等等你再吃点米饭?”
赵锦舒摇头:“已经饱了。”
今天吃了不少肉,再吃该消化不良了。
李文莉不再劝她:“我还要再吃点。”
赵锦舒:“你现在怀着孩子,想吃就吃。”
李文莉嗯一声。
第24章 谁尴尬,谁知道
一顿饭快要结束时,那边包厢几个人一窝蜂似的,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每人手里还拿着酒杯,打着酒嗝,那形态一看就喝了不少。
柳建军扫了一眼:“瑾台,你不够意思,躲这里,也不来喝酒,看不起兄弟啊?”
陆瑾台靠在椅背上,没开腔。
“是不是赵同志不同意啊?”柳清雅视线落在赵锦舒身上。
陆瑾台:“是我不愿意,和她有什么关系?”
柳建军却没听他的,看一眼赵锦舒,自顾说道:“小赵同志,听说你是乡下来的,可能不知道,这女人啊,对男人可不能管太严了,你得和她们这些城里女同志学一学,不然这么大场合,你什么都管,瑾台多没面子啊。”
陆瑾台冷下脸:“柳建军,这么长时间,还没学会怎么尊重他人?”
柳建军脸色阴了下,这是玩笑都不能开了?
李文莉小心翼翼地看向赵锦舒,这柳家兄妹果然不是啥好人,那嘴真敢说。
赵锦舒坐在旁边没说话,这话当着陆瑾台的面,还算好听的。上辈子这个所谓的陆瑾台发小,见到她,背着陆瑾台,就喜欢用他们那“教育式”的口吻和她说话。
好似他们是京都有家世、有钱财、有地位的“文化人”,就比她高一头,在她面前,特别好为人师。
这位柳建军同志曾经更说过什么夫荣妻贵,她是靠着陆瑾台这个丈夫,才享受了富贵生活,不然还在村里当村妇呢。
她承认,她后来的富裕生活,走到哪里都让人羡慕的目光,确实是陆瑾台给的。
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夫荣妻贵。
可现在她觉得富裕生活她是有了,但还不够“贵”,倘若真夫荣妻贵了,哪还容得他们在她面前说三道四?
上辈子她唯唯诺诺,不敢吭声,不敢享受那所谓的“贵”,这辈子她倒要好好尝一尝,这“贵”能给她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生活体验。
想到此,她看向柳建军:“你们城里人都是这样随便给人戴帽子吗?还是说只是你们柳家人喜欢这样自说自话?”
柳建军的脸僵了下:“什么意思?”
赵锦舒看向他:“看这位大柳同志说话,想来很有文化,不会听不懂我的话吧?听不懂也没关系,我可以跟你解释,刚刚陆瑾台说了他自己不想喝酒,大柳同志没听到吗?”
柳建军脸色阴了下来,他已经很长时间没被人这么阴阳怪气过了!
赵锦舒看着他阴沉的脸,笑了起来:“我和陆瑾台是夫妻,别说我这会儿没管他,我就是管他也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只有那些吃多了撑的,行不正坐不端的男人,才会觉得被妻子管丢面子……更何况,陆瑾台就喜欢我管他,我不管他,他会觉得我不关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