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仔细想想,她们做生意,这种活儿多是盛樱里做的,便是连提都未与她提过。
  “别了吧,压得你不长个儿,还得怨我。”盛樱里张嘴就是一句,扑棱着眼睛,最是单纯良善不过啦,给人家气得好一顿跳脚。
  身后烟火缭绕,乔小乔恼得追着她跑。
  人声鼎沸,声闹喧闹。
  春暖冰融,鸭子扑棱棱的扇着翅膀在清流缓缓的小河里踩水玩儿,蜿蜒河道两岸,有人出门做工,挑着扁担的货郎擦肩过,扯嗓子吆喝。
  “算算日子,该是春闱了吧。”
  “是,也就这两日了。”
  “圭哥儿还是咱们巷子头一个去上京的呢,等他回来,可得让他好好给咱们讲讲上京。”
  “讲什么,你也去啊。”
  “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这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要我说,上京又什么好的,还是咱们应天好,冬日里不冷,没得那北地冻死人的。”
  “看你这话,井底之蛙。”
  “说我,你又是见过什么大世面了?”
  眼瞧着要吵起来,一人忙拦住,道:“你们说,官家这都打仗去了,那春闱谁管?”
  “那些当官儿的呗。”
  “就是,听说宫里那些宰相,就能站满一个屋呢。”
  “那他们的屋子也不大啊。”
  “你知道个屁,是当官儿的多啊!”
  叽叽喳喳,喳喳叽叽!
  比春日的鸟都吵!
  盛樱里撒气似的蹬了蹬被子,扯着盖住脑袋,回笼觉睡过去时,她迷迷糊糊的想,是要到春闱了呢,也不知道江白圭可是一切都好?
  再醒来时,时辰已然不早。
  盛樱里收拾妥当,出来时就见隔壁江大嫂在扫院子。
  她步子一停,歪了歪脑袋道:“你这是……在日行一善,替江小圭积福?”
  江大嫂一个白眼瞪过来,“就你长嘴了?”
  盛樱里笑眯眯的点头。
  江大嫂无语得又翻她一个白眼,反唇相讥:“日头都晒屁股了,这会儿才上工,懒蛋子。”
  盛樱里眼珠子一转,装模作样的朝城外佛寺的方向,双手合十的嘀咕:“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江大嫂都能当她娘了,被她说这话故意臊白脸,操着大扫帚就朝她来——
  盛樱里哈哈笑着跑开,又回头,扬声喊:“安心啦,江小圭聪明着呢!”
  哪里就要她扫大街积福啦?
  ……
  上京。
  繁华之地,清晨的浮光都似落了满地的金。
  酒楼茶肆客栈里,到处可见戴儒巾大帽,着圆领袍的书生学子。
  街边儿杂食摊子前,亦有几个学子打扮的在吃朝食。
  “阿嚏!”
  那道迎着日光的清瘦背影,忽而侧首打了个喷嚏。
  旁边细布长衫的几个同窗忙关切几句。
  “今日难得请的江兄出来,若是染了风寒,耽误会试,咱们几个委实惶恐的很。”
  江白圭摇首笑笑,“何必介怀。”
  上京之地,便是二月春,也冷的很,幸而出门时,大嫂替他备了厚棉衣,便是在这冰天雪地,倒也没遭什么罪。
  说来,江白圭上京这趟,当真算得顺遂。
  空气冷冽,飘着各种朝食的香味儿。
  几个同窗低声说话:
  “听闻今儿有学子在荟萃楼宴请,还说请了王相前来评说文章,也不知可是真的?”
  “假的吧,官家御驾亲征,朝中都是王相做主,眼下会试在即,这个档口,便是为着避嫌,王相也不能前来。”
  门生遍布那是前朝的事,如今官员与学子私下交好,那是往官家眼睛里戳钉子。
  “就是,自咱们来上京,多少高门大官闭门谢客,咱们又不是谁家亲侄,或是哪家郎婿,即便是官家不在京中,又有谁愿平添这些口舌猜忌?”
  几张口舌,江白圭垂首吃饭,炊饼羊汤下肚,浑身都暖了,北地寒风凛冽,这会儿倒觉舒爽几分。
  一同吃过早饭,江白圭便要告辞。
  “刚不过食时,这就回了?”
  同窗劝他:“何不一同去瞧瞧热闹?明日都要科考了,今日也不必温书了嘛,就是见不到王相,看看旁人做的文章,咱们也能心中有数些。”
  “对啊,来上京一趟,咱们还没见过那繁华贵胄呢,权当是松快松快了,一道去吧。”
  江白圭轻摇首,“昨夜寒风呼啸,院中枝丫响的太甚,没睡好,回家补个觉去。”
  见他劝不动,几人便也罢了。
  他们出自同一书院学堂,对江白圭的性子也知晓几分。
  这人虽是通晓情理,但不愿做的,旁人勉强不得他半分去。
  “我也劝几位一句,安危要紧,最好是别往人多处去了。”江白圭道。
  不过,几人明显不以为意,定是要去瞧瞧这热闹的。
  拱手话别,两厢便分开了。
  时辰当真是早,这会儿,巷子里的妇人裹着厚棉衣出门买菜去,见着江白圭,也只多看了两眼,便脚步匆匆的去了。
  江白圭从衣领里摸出红绳系着的钥匙,打开落锁,进了院子,顺手上了门栓。
  这院子不大,院中那棵枣树长得高,枝丫被风吹着,落下一道黑漆漆的影子,换作胆小的,夜里怕是都睡不踏实。
  不过,江白圭不信鬼神,睡得踏实安稳。况且,这院子胜在独门独院,关起门来,不必怕旁人惊扰,更要紧的是,自这巷子出去,到会试贡院不过小半刻的脚程。
  屋里尚有炭盆余温,江白圭脱下披风,过去添了两块炭火,便坐去了书桌后。
  桌上积攒了不少诗词文章,他一张张的翻过,将厚厚一摞收整,放进了包袱里。
  一日匆匆过去,江白圭听着左邻右舍的动静,烧了热汤饭吃罢,刷了锅碗,烧了热水,洗漱后早早便进了被窝里。
  出来时日已久,不知家乡可好?
  夜半时,正是入梦,睡得昏沉之际,忽而被巷子里的响动吵醒了。
  这动静……
  江白圭迅速爬起,披了棉衣,手中未提灯火,一路摸黑往北巷。
  石砖墙冷得彻骨,心口却是跳得迅疾,他不觉屏住呼吸。
  在瞧见那举着火把、佩刀凛凛的动静处时,江白圭猛然怔住了。
  42
  第42章
  ◎我带你去找他。◎
  春江水暖,肥硕的鸭子们扑腾在金光粼粼的河水中戏耍,间或有撑着竹筏子的货郎高声叫卖,春日初的红果,自家做的糖糕。
  清晨时分,便已是一派热闹繁荣之景。
  盛樱里今日出门早。
  乔小乔过来时,正见她在隔壁摊子前吃云吞。
  “没在家里吃?”乔小乔坐过来问。
  盛樱里咬着颗虾米云吞被烫得直哈气,“我娘今儿煮白粥,我不爱吃。”
  乔小乔拿了只汤匙,抢了她一颗云吞吃,也被烫得斯哈,垂眼就能瞧见袅袅的白气,闻言,她一乐,道:“难得啊,还有你不爱吃的。”
  盛樱里白她一眼,护食似的挡着碗,一副不给她吃了的架势。
  这就很明显啦!
  ——这话她不爱听呢!
  从前家里穷,盛樱里自是没得挑嘴的,便是碗里孤零零几颗米的稀饭也吃得很香,可这会儿,手里有了铜板,再闻街上这云吞面香味儿,哪里忍得住?
  乔小乔咽下馄饨,倒是没再与她抢,她在家里吃饱饱才出门的。
  一碗云吞面吃完,两人靠在椅子里晒太阳,看着过往的百姓慢悠悠的闲逛,日子悠且长。
  盛樱里忽的道:“我其实……也不是劳碌命。”
  乔小乔闻言,侧首看她。
  盛樱里被日光晃得凤眼微眯,唇角噙笑,笑眯眯道:“从前呀,我每日闭眼前,睁眼后,都想着赚银子,可今日在这儿坐着,吹着风,晒着太阳,不为银钱生计发愁,就觉得很好啊。”
  乔小乔看着她,半晌没说出话来。
  她心口有些发酸,阿娘说的是,盛樱里与她是不同的,她从未缺穿少食过,却是忘了,这世间还有许多人,在忙碌着一家子的生计。
  盛家……
  算了,背后不语人是非。
  “银钱哪里赚得完,能果腹,有衣穿,片瓦遮身,就足够了。”乔小乔道。
  盛樱里好似觉得诧异,脑袋扭过来,睁着圆眼睛看她。
  “干嘛?”乔小乔凶道。
  说了句酸话,本就很难为情了!
  “你竟是这般想?”盛樱里张着嘴巴问。
  “怎么?”乔小乔眼神威胁。
  盛樱里连忙晃晃脑袋,伸长的脖子缩了回去,两腿伸展,足尖碰了碰,语调轻扬道:“没有啦,只是想起你那会儿告诫我,若是寻郎君,要看人家家世性情,再听你说那样清苦的日子,觉得……难得啊。”
  “哼!”乔小乔嘴巴噘着,瞧着骄纵,“我能过得清贫日子,那是我好,可那郎君若是只能让我过清贫日子,可瞧得,不值得我托付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