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82节
现如今,人道在顶尖战力上已经完全强于百族,神尊们无法出手,人道可是还有两尊亚圣活着!
如今也只是在中品,上品的层次,人道与百族的数量还有差距。
但是人族繁衍极快,若再给人族三百年和平发展的时间,那么三百年后人族大兴也成为定局,顶多是在人族内部争一争罢了。
“道友未免太霸道了吧。”
凤祖皱眉说道。
在这件事上雷神倒是表现出可有可无的态度,祂和其祂神尊还略有不同,祂本身并没有创造种族,雷霆本来就不受约束和难以控制,所以自然也不会成为像凤祖苍龙这样的种族神。
祂之前和苍龙联合,也不过是因为苍龙掌握着天象变化,和雷神一脉相辅相成罢了。
所以这个规矩对于祂的利益损害并不大,大不了祂将信仰转到人族身上就行,反正现在周铁衣又不禁止荒古众神在人道之中传播信仰了。
周铁衣这次没有用强,他好整以待,微笑着不说话。
神尊们沉默的这段时间,天宫的局势也在迅速变化。
有着雷神的开辟之力作为凭借,周乾和猿通两人分别劈开了天元宫和地德宫,周乾入驻天元宫,其中的本源之力开始弥补他缺失的三魂,猿通本身是山岳巨猿化生,又得了一部分地母本源,在周坤不抢占地德宫下,他入驻地德宫顺理成章。
于是天宫最后的门户被打开,那象征着万有之理,星球本源的大罗殿出现在周铁衣和天帝两人面前。
但是那小天宫之中,神道的进展却近乎于无,大量的神道仍然被挡在孙乘龙支撑起的四大天门之外,即使少部分进入,也被儒释道三家和三清阻击,几乎无法和人族争夺小天宫的主导权。
周铁衣不说话,那是因为局势已经很明显了。
人族大兴就是天数,这在天宫之争已经体现,若是众位神尊再不识天数,也扭转不了大局,他可以继续这么拖下去,只要拖住几位神尊,那么人族掌握天宫之后,仍然掌握天下大势。
第684章 人之道
周铁衣与众多神尊们对峙着。
两仪殿有了主人,大罗殿被彻底打开。
虚数之桥继续向前延伸,只不过这时桥上已经没有了其他人,只有孟秋宇这怀揣着碎裂传国玉玺的普通人。
但是走到了这一步,修行反倒是累赘。
大罗殿里,这里是万法之源,是此世规则的具现,只要步入修行,都会被属于自身的大道影响。
反倒是像孟秋宇这种没有修行的普通人,他就是承载着周铁衣的意志进来的。
一切的危险都被挡在了两仪殿外,孟秋宇小心翼翼迈步走下虚数之桥,他面前是一座雄伟到包罗万象的宫殿,花鸟鱼虫,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凡是在这颗星球上显化的规则,在大罗殿中都能够找到对应的象征。
只是缺了一样,那是当初天帝创造大罗殿的时候故意隐去的。
那就是‘人’。
万年前周铁衣定下人道大兴,只不过当时这件事只有凤祖知晓,祂也并没有告知天帝。
登圣之前的天帝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人族将要取代神道,不过那个时候祂还没有完全看清楚未来的走向,所以尝试阻止和延缓人道大兴的趋势。
因此在创造大罗殿的时候,祂故意不汇聚人族的规则,从而扼制人族的发展。
但事与愿违,结果人族虽然没有大罗殿帮助汇聚规则,但是学宫起到了人族的传承作用,让人族三圣登极,同时在最后一战中,正是因为大罗殿缺少了人道规则,所以最象征着人道规则的儒圣才能够击穿天宫,让天帝陨落。
此时天宫重新塑造,包含了莲花世界,三清众神,自然也需要将人道包含进去。
那分裂成为五瓣的传国玉玺忽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从孟秋宇身后的包袱中飞出,浮在空中,一道道规则开始向传国玉玺自然靠拢。
其中演化出人族圈养六畜,播种五谷,改道山河,重塑幽冥,再立天宫等等诸多异象。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人道的核心就是以万物供养自身,所以人族才是百族之中最擅长改造天地的种族。
随着传国玉玺在大罗殿中不断汲取力量。
正在与周铁衣对峙的神尊们脸色再变。
这无疑是将军之举。
周铁衣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他率先打通了天宫的棋盘,而神道还被拦在小天宫之外,当传国玉玺和大罗殿融合,当人道开始汲取星球本源的规则,就算祂们在天上拖住周铁衣三百年,之后的大势也会像周铁衣预料的一样。
人道注定要力压百族,只不过这个过程可以是和平崛起,也可以是提前的百族战争,这选择的方向此时落在了众多神尊们手中。
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通过谈判也无法得到。
“可,不过人族不可建一国,当与诸族通婚,建百国,分封于天下。”
人族本身的血脉承受力就很强,身怀龙血,凤血的修行者并不在少数。
若是有周铁衣和天帝联合改变星球的核心规则,那么人族的血脉和百族通婚就会更加容易诞生后代。
周铁衣倒不是纯人种理论者,在他看来,随着人族的扩张,以后与百族通婚是必然的,毕竟人族本身的xp也多种多样,喜欢兽耳的不在少数。
至于天帝分封百国的提议倒是更让周铁衣在意,毫无疑问,在无法阻止人道本身大兴的前提下,天帝想要通过分化人族内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对于周铁衣自己而言,他也不想要再出现一位大夏皇帝或者大夏太祖。
此刻传国玉玺在吸收星球本源规则的时候,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夏太祖正在悄无声息地增强自己的力量。
“通婚可以,但是人族与异族的生育率应该远低于同族,此乃天道使然。”
保证纯种人族的主体性,同时接纳百族血统,最终形成一个以人族为核心种族,百族血统共存的天下大势。
“大夏国祚仍然存续,不过皇帝在位期间无法修行,只能够代天行权!至于百国的建立,百族可以自行引渡人族血脉完成。”
周铁衣再次定下规则。
以前大夏皇帝们登极之后,就没有退位的说法,所以如果再让皇帝们可以修行,那么必然会出现挑战他规则秩序的野心家。
当然周铁衣也没有将事情做绝,而是给了皇帝们一种选择。
要么权力,要么修行。
这样皇帝们就算登基,执政的时间也不过三五十年,这既保证了人族帝国政策的连续性,也让人族帝国内部有序更迭,维持帝国的活力。
至于民选帝国政治,这显然不适用于这个世界。
民选的基础是人人平等,但是在可以修行的世界,修行者在各种能力上已经与普通人有了质的差别,就比如一个二品的司民,他完全有能力阻止一场水灾,但是民选出来的司民却没有这个能力。
至于让王朝如同五帝轮转那样更迭,这确实会给下层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也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每一轮王朝更迭,普通人死伤四五成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站在乱世普通人的视角,根本无法理解王朝更迭的巨大灾难。
所以维持现在的制度仍然有意义,至于以后大夏的国祚会不会继续延续,这要看后来的大夏皇帝们的选择。
周铁衣不会支持王朝更迭,也不会反对王朝更迭。
当然他会慢慢改变皇帝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以后皇帝会逐渐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沟通天地人的信仰通道,而非实权统治者,实权统治力将会继续下放到三司。
这已经是周铁衣能够为人族接下来几百年的发展想到的最好的制度。
至于几百年之后还会不会有变化,那就要看人族自己的选择,圣人也只是帮助人类走出蒙昧,而真正走向宇宙的还是人类自己。
天帝颔首道,“可。”
他同意的一瞬间,象征着六道轮回的大磨出现在两界山道观之中,正在汲取规则恢复自身实力的大夏太祖睁开眼睛,看向六道轮回大磨,坦然道,“你还真不让我一手啊。”
轮回大磨中传出周铁衣的声音,“还请宫主在这世间轮转三百年,真正看一看这山河变化,到时候再确定人族帝国的去留。”
第685章 拜见天尊
大夏太祖最终消失在轮回大磨之中。
周铁衣不会再困住祂们本来对于祂们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于三百年的轮转,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大夏太祖自己一直坚信的那样,只要活得够久,那么永远都会有机会,他已经在转世之前布置好最后的因缘,转世之后,齐仁蝉,孟秋宇两人会因为这段因缘反过来渡他。
大夏太祖确实是从青莲寺出来的,这一点他并没有骗周铁衣,所以对于佛法的领悟,他向来也不弱于人。
周铁衣将大夏太祖送入轮回之后,转头看向了天帝,“既然三百年之后定下封神之劫,那么天帝理应身在劫中,才能够主导封神大势,还请天帝入轮回,三百年之后登极。”
此时确定了一件件关于天下众生命运的规则之后,周铁衣身上的气势越来越庞大。
他虽然和天帝同时借助一品大神的身躯复活,但是现在两者也有了明显的强弱之分。
周铁衣掌握人道与天道大势,重立天下核心的规则,而天帝仅仅只是占据着腾格里的身体,虽然本身距离圣道只有半步之遥,但此时天宫的主导权已经落入了周铁衣手中,没有天宫,神道本身又不占据优势,所以天帝想要重新登极,仍然要面对劫数。
而这劫数就是封神之劫,这本来就是人神之间融合最后的争斗,自然需要天帝应劫,到时候分封诸神,天帝登极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这个过程中,周铁衣作为世间唯一的天尊,当独享这天下气运三百年。
天帝注视着周铁衣,“你真是寸步不让。”
周铁衣笑道,“该让的我都让了。”
天帝知道周铁衣的意思,如果此时祂不主动退让,那么周铁衣就做得出来打碎这颗星球,带着人族远走星河的决定,就像是蒸汽三道演化的未来场景一样。
这一点周铁衣不可能退让,就像当初大夏太祖想要他牺牲,换取自己登极和人族大兴一样,当初周铁衣没有向大夏太祖退让,今日也不会向天帝退让,他已经准备好了退路,所以该退让的是没有退路的人。
天帝此时手持着天劫斧,但随着新的规则重新确定,这一段劫数已经到了尾声,天劫斧接连劈碎了两件绝世神兵,力量也已经用尽。
毫无胜算。
天帝轻而易举就评估出自己和周铁衣此时的实力对比,与其不体面地被周铁衣打落云端,还不如自己坦然走下去。
而周铁衣给出的条件天帝也确实能够接受,仅仅只是三百年的轮转,大夏太祖都能够接受的条件,祂自然也能够接受。
天帝不再多言,自身散作一道道元始祖炁,落在山河万方之中,这是天下众生的机缘,也是祂三百年后回归的依凭。
没有了最后的干扰,半虚半实的圣道之桥在周铁衣脚下凝聚,他踏着桥,在众生的注视之下,一步步走入大罗殿中。
当他进入了这象征着规则本源的大罗殿里,一股柔和的力量从大殿之中向外吹拂,分开了正在战斗的众生。
这股柔和的力量虽然如同春风一样看似无害,但是被分开的人神都没有妄图再反抗,因为这本身就是天意。
小天宫和天宫不再有隔阂,两者重新融为一体,本源增强,一朵巨大的莲花在星球之上盛开,莲花的花瓣轻轻触碰宇宙空间,产生了涟漪一样的变化。
首先星球本身不再完全遵循物理世界的规律,围绕着恒星转动,其本身更高的维度让恒星开始围绕这颗星球旋转。
无论从任何方向看去,星球本身都是中心。
宇宙的任何星球,只要没有完全升维,那么大夏所在的星球都能够以一种更高维的姿态俯视群星,这不仅让这颗星球的本源会不断增强,同时也会逐渐改造星球自身的山河规则。
如今也只是在中品,上品的层次,人道与百族的数量还有差距。
但是人族繁衍极快,若再给人族三百年和平发展的时间,那么三百年后人族大兴也成为定局,顶多是在人族内部争一争罢了。
“道友未免太霸道了吧。”
凤祖皱眉说道。
在这件事上雷神倒是表现出可有可无的态度,祂和其祂神尊还略有不同,祂本身并没有创造种族,雷霆本来就不受约束和难以控制,所以自然也不会成为像凤祖苍龙这样的种族神。
祂之前和苍龙联合,也不过是因为苍龙掌握着天象变化,和雷神一脉相辅相成罢了。
所以这个规矩对于祂的利益损害并不大,大不了祂将信仰转到人族身上就行,反正现在周铁衣又不禁止荒古众神在人道之中传播信仰了。
周铁衣这次没有用强,他好整以待,微笑着不说话。
神尊们沉默的这段时间,天宫的局势也在迅速变化。
有着雷神的开辟之力作为凭借,周乾和猿通两人分别劈开了天元宫和地德宫,周乾入驻天元宫,其中的本源之力开始弥补他缺失的三魂,猿通本身是山岳巨猿化生,又得了一部分地母本源,在周坤不抢占地德宫下,他入驻地德宫顺理成章。
于是天宫最后的门户被打开,那象征着万有之理,星球本源的大罗殿出现在周铁衣和天帝两人面前。
但是那小天宫之中,神道的进展却近乎于无,大量的神道仍然被挡在孙乘龙支撑起的四大天门之外,即使少部分进入,也被儒释道三家和三清阻击,几乎无法和人族争夺小天宫的主导权。
周铁衣不说话,那是因为局势已经很明显了。
人族大兴就是天数,这在天宫之争已经体现,若是众位神尊再不识天数,也扭转不了大局,他可以继续这么拖下去,只要拖住几位神尊,那么人族掌握天宫之后,仍然掌握天下大势。
第684章 人之道
周铁衣与众多神尊们对峙着。
两仪殿有了主人,大罗殿被彻底打开。
虚数之桥继续向前延伸,只不过这时桥上已经没有了其他人,只有孟秋宇这怀揣着碎裂传国玉玺的普通人。
但是走到了这一步,修行反倒是累赘。
大罗殿里,这里是万法之源,是此世规则的具现,只要步入修行,都会被属于自身的大道影响。
反倒是像孟秋宇这种没有修行的普通人,他就是承载着周铁衣的意志进来的。
一切的危险都被挡在了两仪殿外,孟秋宇小心翼翼迈步走下虚数之桥,他面前是一座雄伟到包罗万象的宫殿,花鸟鱼虫,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凡是在这颗星球上显化的规则,在大罗殿中都能够找到对应的象征。
只是缺了一样,那是当初天帝创造大罗殿的时候故意隐去的。
那就是‘人’。
万年前周铁衣定下人道大兴,只不过当时这件事只有凤祖知晓,祂也并没有告知天帝。
登圣之前的天帝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人族将要取代神道,不过那个时候祂还没有完全看清楚未来的走向,所以尝试阻止和延缓人道大兴的趋势。
因此在创造大罗殿的时候,祂故意不汇聚人族的规则,从而扼制人族的发展。
但事与愿违,结果人族虽然没有大罗殿帮助汇聚规则,但是学宫起到了人族的传承作用,让人族三圣登极,同时在最后一战中,正是因为大罗殿缺少了人道规则,所以最象征着人道规则的儒圣才能够击穿天宫,让天帝陨落。
此时天宫重新塑造,包含了莲花世界,三清众神,自然也需要将人道包含进去。
那分裂成为五瓣的传国玉玺忽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从孟秋宇身后的包袱中飞出,浮在空中,一道道规则开始向传国玉玺自然靠拢。
其中演化出人族圈养六畜,播种五谷,改道山河,重塑幽冥,再立天宫等等诸多异象。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人道的核心就是以万物供养自身,所以人族才是百族之中最擅长改造天地的种族。
随着传国玉玺在大罗殿中不断汲取力量。
正在与周铁衣对峙的神尊们脸色再变。
这无疑是将军之举。
周铁衣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他率先打通了天宫的棋盘,而神道还被拦在小天宫之外,当传国玉玺和大罗殿融合,当人道开始汲取星球本源的规则,就算祂们在天上拖住周铁衣三百年,之后的大势也会像周铁衣预料的一样。
人道注定要力压百族,只不过这个过程可以是和平崛起,也可以是提前的百族战争,这选择的方向此时落在了众多神尊们手中。
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通过谈判也无法得到。
“可,不过人族不可建一国,当与诸族通婚,建百国,分封于天下。”
人族本身的血脉承受力就很强,身怀龙血,凤血的修行者并不在少数。
若是有周铁衣和天帝联合改变星球的核心规则,那么人族的血脉和百族通婚就会更加容易诞生后代。
周铁衣倒不是纯人种理论者,在他看来,随着人族的扩张,以后与百族通婚是必然的,毕竟人族本身的xp也多种多样,喜欢兽耳的不在少数。
至于天帝分封百国的提议倒是更让周铁衣在意,毫无疑问,在无法阻止人道本身大兴的前提下,天帝想要通过分化人族内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对于周铁衣自己而言,他也不想要再出现一位大夏皇帝或者大夏太祖。
此刻传国玉玺在吸收星球本源规则的时候,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夏太祖正在悄无声息地增强自己的力量。
“通婚可以,但是人族与异族的生育率应该远低于同族,此乃天道使然。”
保证纯种人族的主体性,同时接纳百族血统,最终形成一个以人族为核心种族,百族血统共存的天下大势。
“大夏国祚仍然存续,不过皇帝在位期间无法修行,只能够代天行权!至于百国的建立,百族可以自行引渡人族血脉完成。”
周铁衣再次定下规则。
以前大夏皇帝们登极之后,就没有退位的说法,所以如果再让皇帝们可以修行,那么必然会出现挑战他规则秩序的野心家。
当然周铁衣也没有将事情做绝,而是给了皇帝们一种选择。
要么权力,要么修行。
这样皇帝们就算登基,执政的时间也不过三五十年,这既保证了人族帝国政策的连续性,也让人族帝国内部有序更迭,维持帝国的活力。
至于民选帝国政治,这显然不适用于这个世界。
民选的基础是人人平等,但是在可以修行的世界,修行者在各种能力上已经与普通人有了质的差别,就比如一个二品的司民,他完全有能力阻止一场水灾,但是民选出来的司民却没有这个能力。
至于让王朝如同五帝轮转那样更迭,这确实会给下层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也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每一轮王朝更迭,普通人死伤四五成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站在乱世普通人的视角,根本无法理解王朝更迭的巨大灾难。
所以维持现在的制度仍然有意义,至于以后大夏的国祚会不会继续延续,这要看后来的大夏皇帝们的选择。
周铁衣不会支持王朝更迭,也不会反对王朝更迭。
当然他会慢慢改变皇帝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以后皇帝会逐渐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沟通天地人的信仰通道,而非实权统治者,实权统治力将会继续下放到三司。
这已经是周铁衣能够为人族接下来几百年的发展想到的最好的制度。
至于几百年之后还会不会有变化,那就要看人族自己的选择,圣人也只是帮助人类走出蒙昧,而真正走向宇宙的还是人类自己。
天帝颔首道,“可。”
他同意的一瞬间,象征着六道轮回的大磨出现在两界山道观之中,正在汲取规则恢复自身实力的大夏太祖睁开眼睛,看向六道轮回大磨,坦然道,“你还真不让我一手啊。”
轮回大磨中传出周铁衣的声音,“还请宫主在这世间轮转三百年,真正看一看这山河变化,到时候再确定人族帝国的去留。”
第685章 拜见天尊
大夏太祖最终消失在轮回大磨之中。
周铁衣不会再困住祂们本来对于祂们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于三百年的轮转,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大夏太祖自己一直坚信的那样,只要活得够久,那么永远都会有机会,他已经在转世之前布置好最后的因缘,转世之后,齐仁蝉,孟秋宇两人会因为这段因缘反过来渡他。
大夏太祖确实是从青莲寺出来的,这一点他并没有骗周铁衣,所以对于佛法的领悟,他向来也不弱于人。
周铁衣将大夏太祖送入轮回之后,转头看向了天帝,“既然三百年之后定下封神之劫,那么天帝理应身在劫中,才能够主导封神大势,还请天帝入轮回,三百年之后登极。”
此时确定了一件件关于天下众生命运的规则之后,周铁衣身上的气势越来越庞大。
他虽然和天帝同时借助一品大神的身躯复活,但是现在两者也有了明显的强弱之分。
周铁衣掌握人道与天道大势,重立天下核心的规则,而天帝仅仅只是占据着腾格里的身体,虽然本身距离圣道只有半步之遥,但此时天宫的主导权已经落入了周铁衣手中,没有天宫,神道本身又不占据优势,所以天帝想要重新登极,仍然要面对劫数。
而这劫数就是封神之劫,这本来就是人神之间融合最后的争斗,自然需要天帝应劫,到时候分封诸神,天帝登极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这个过程中,周铁衣作为世间唯一的天尊,当独享这天下气运三百年。
天帝注视着周铁衣,“你真是寸步不让。”
周铁衣笑道,“该让的我都让了。”
天帝知道周铁衣的意思,如果此时祂不主动退让,那么周铁衣就做得出来打碎这颗星球,带着人族远走星河的决定,就像是蒸汽三道演化的未来场景一样。
这一点周铁衣不可能退让,就像当初大夏太祖想要他牺牲,换取自己登极和人族大兴一样,当初周铁衣没有向大夏太祖退让,今日也不会向天帝退让,他已经准备好了退路,所以该退让的是没有退路的人。
天帝此时手持着天劫斧,但随着新的规则重新确定,这一段劫数已经到了尾声,天劫斧接连劈碎了两件绝世神兵,力量也已经用尽。
毫无胜算。
天帝轻而易举就评估出自己和周铁衣此时的实力对比,与其不体面地被周铁衣打落云端,还不如自己坦然走下去。
而周铁衣给出的条件天帝也确实能够接受,仅仅只是三百年的轮转,大夏太祖都能够接受的条件,祂自然也能够接受。
天帝不再多言,自身散作一道道元始祖炁,落在山河万方之中,这是天下众生的机缘,也是祂三百年后回归的依凭。
没有了最后的干扰,半虚半实的圣道之桥在周铁衣脚下凝聚,他踏着桥,在众生的注视之下,一步步走入大罗殿中。
当他进入了这象征着规则本源的大罗殿里,一股柔和的力量从大殿之中向外吹拂,分开了正在战斗的众生。
这股柔和的力量虽然如同春风一样看似无害,但是被分开的人神都没有妄图再反抗,因为这本身就是天意。
小天宫和天宫不再有隔阂,两者重新融为一体,本源增强,一朵巨大的莲花在星球之上盛开,莲花的花瓣轻轻触碰宇宙空间,产生了涟漪一样的变化。
首先星球本身不再完全遵循物理世界的规律,围绕着恒星转动,其本身更高的维度让恒星开始围绕这颗星球旋转。
无论从任何方向看去,星球本身都是中心。
宇宙的任何星球,只要没有完全升维,那么大夏所在的星球都能够以一种更高维的姿态俯视群星,这不仅让这颗星球的本源会不断增强,同时也会逐渐改造星球自身的山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