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6节
  一个个想法纷呈踏来,最终他还是划去了酷吏二字。
  放下笔,想了想。
  “那我不当酷吏,你们就别再拦我了,母亲说,做人留一线,你们别给我什么都不留!到时候我就让大家都不好过!”
  想着,他提笔写下了‘弄臣’二字。
  这个时候大丫鬟白梅也打听消息回来了。
  周铁衣将自己零散写的东西,放在灯上点燃,然后又放进铜盆里,等烧尽了倒水搅和。
  虽然他纸上只零星写着几个平常的词,想法都在脑子里过的,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
  白梅静静地看着,暗道,少爷真是长大了。
  随即又有些怜爱地看向周铁衣,外面的风闻,她作为周铁衣的大丫鬟自然是听到,只不过她实在是没有一点帮助的力量。
  只能够尽心照顾周铁衣的起居。
  等周铁衣处理完文字,白梅才上前说道,“刚刚去问了妙玉道姑,大明道宫宫主应该明日午时到天京,落脚在明德宫。”
  周铁衣嗯了一声,放下笔。
  本来今天他是回来问母亲大明道宫那位宫主什么时候到的,不过母亲让他问妙玉师姐。
  母亲这是真的想要撮合自己和妙玉师姐的姻缘?
  周铁衣也不是傻子。
  不过他又有些不解,按理来说母亲就是这样被耽误道行的,就算不怪罪父亲,怎么还耽误起别人的道行来了。
  这倒不像是母亲展现出来的气度。
  就算他周铁衣要掌管太乙观,也不用一个师姐帮忙啊。
  暂时没有想通这点,周铁衣索性也就留着不想。
  白梅见周铁衣心思重重,上前从后面帮周铁衣按了按太阳穴。
  周铁衣享受着按摩,忽然转头笑道,“我这几天,倒是让姐姐担心了,实在是罪过。”
  不等白梅回答,周铁衣就笑道,“作为赔罪,今晚我要好生服侍姐姐,让姐姐试试我新练的掌法。”
  白梅被周铁衣说得脸红,不过也稍微放下心来。
  不过仍然劝道,“少爷,你正事要紧。”
  周铁衣摇头晃脑,说道,“圣人说,食色性也。只要我还有心思想着那事,就说明我还没有被压倒。”
  他一番歪理倒是说得白梅不知道怎么辩驳,只能够按周铁衣肩膀的时候多用几分力气。
  周铁衣和白梅调笑了一会儿,心情也舒畅了起来。
  他拿起旁边的青签纸。
  这种特制的纸张,专门用来给圣上写祝寿词,只有三品以上的文官和武将家里才能够得到一些。
  一般这种纸上呈,就算没有塞银子,宫里的太监们都会第一时间送到圣上手中。
  毕竟讨好的话,圣上听了高兴,他们自然也不会挨板子。
  周铁衣重新磨了一遍墨,等江南的水烟砚台上墨汁够浓,他心中笔意也足够了。
  再落笔。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写到这里,他停了下来。
  本来后面还有一大截,不过他是记不得几句。
  但这四句已经足够了,足以名传千古。
  李太白这位千古弄臣,儒家后来还不是厚爱有加。
  自己循着李太白的路,只要这大夏江山不颓废,让着天后一点,总能安稳渡过前期。
  想了想,周铁衣觉得好像又差了点意思。
  他揣摩了一下当今圣上的心思,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
  再提笔写道。
  “古来圣贤事,浮云挂空名。”
  “仗剑行世间,大醉一场梦。”
  周铁衣拿起青签,读了一遍,觉得朗朗上口,笔意也连贯。
  连起来刚好讲的是以儒入道的心境,正符合现在圣上的想法。
  成了!
  这篇诗有李太白执笔,本来就名传千古,在加上圣上想要修道的心态,在他眼中,恐怕能够名传万古。
  周铁衣自己也是越看越喜欢,一旁的白梅也拿起诵读了一遍。
  忽然叹息对周铁衣说道,“少爷,你这般学识,当初那些大儒怎么舍得将你拒之门外呢,真是他们瞎了眼。”
  周铁衣倒是没有太在意,笑着说道,“诗词不过小道罢了,不过这小道也有小道的用法,儒家喜欢民意,这点我倒是也喜欢得很。”
  这篇绝世名篇,得有个响亮的名字。
  周铁衣思忖了一下,落笔:
  《梦游紫霄道宫登三十六重宝殿叩见日月大道尊授我长生后有感》
  第67章 大道无名
  翌日,风和日丽。
  周铁衣美美地起身,和阿大几人,练了一通拳法,用军阵之法采纳了朝霞紫气,他丹田内的气血已经饱满如江河,整个人的肌肤也散发出莹莹宝光。
  这是气血充盈到异象的特征,不过一两日,或者下一刻,周铁衣就可以圆满自身丹田气血。
  冲洗了一遍身体,白梅拿来一套道服。
  这套道服并不是什么华服,反而按周铁衣的要求,质朴得很。
  整件衣服,黑底白纹,白色的纹路也仅仅只在衣袖,衣襟两处,拉一条细线,这是道观弟子的基本款。
  “这样会不会太寡淡了。”
  白梅帮周铁衣装扮好之后,略带不满意地说道。
  平日里,周铁衣就算是外面穿素色的青衫,也是内衬暗纹麒麟,腰悬宝玉,如今却是一点装饰也不要,连平日里半侧飞凤发箍也不戴。
  周铁衣没有加冠,所以常常戴着一只墨色飞凤发箍,别着眉前长发,不至于让长发遮住眼睛。
  不过那墨色飞凤发箍算件奢侈珍宝,今天戴着,到不方便。
  “等等。”
  白梅让周铁衣坐好,然后出门折断了一截开得正好的梨花嫩枝,帮周铁衣盘了个发髻,将黄蕊白瓣的梨花当发簪,插了上去。
  周铁衣看了看自己的发簪,笑道,“还是姐姐有心思。”
  说着,他先是取下来,然后手掌拂过花枝,五行真意弥散开来,【御使五炁】,这支梨花尽数开放,又只留下顶上三朵,重新插在发髻上,这下五天这梨花也不会凋谢。
  今日拜见大明道宫宫主之事,妙玉和周铁衣约好,所以当周铁衣在望月楼下喊自己名字之时,妙玉整理了一下道袍,就施施然走出来。
  但当看到周铁衣的时候,她明显愣了一下。
  开得正好的姹紫嫣红桃李树下,一位高大俊朗的年轻道人穿着黑白素衣,脚踏玄草编织的芒鞋,手持一根二十四节青竹做杖,头上插着一枝鹅蕊梨花,花开三朵,得五行之妙。
  “你今天怎么做这打扮?”
  妙玉走了过去,想要如往常一样说话,不过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克制的悸动。
  周铁衣原本等的无聊,听到妙玉声音,立马明白。
  这套衣服是点在了妙玉师姐的审美上了!
  于是天真无邪的,露出酒窝说道,“这般打扮,不好吗?我要拜见大明道宫宫主,但自己又没有受道牒,自然只能够穿黑底白纹,若师姐觉得不好看,我就回去改改。”
  “那倒是不用。”
  几息之间,妙玉已经平复了心情,反而能够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向周铁衣,“这身打扮,正合道法自然。”
  “师姐喜欢,那自然是好的,师姐帮我看看后面的发丝整理好没有?”
  周铁衣转过身,让妙玉帮自己看看耳后的头发。
  这从后面看,自然也是好看的。
  妙玉忍不住抬手,帮周铁衣理了理本来就已经整理好的发髻,“好了。”
  周铁衣转过来,得意地一笑,顿时人比桃花俏。
  ······
  明德宫位于玉京山第十一层楼上,这里建筑稀少,只有两座道宫,一座佛庙,再上,就是皇宫所在的第十二重楼了。
  周铁衣和妙玉坐着游天舟,舟上只有他们两人,周铁衣有些好奇,“为什么母亲不来?”
  妙玉抿嘴笑道,“当年师叔曾经怒斥大明道宫宫主妖言惑众,所以不来。”
  周铁衣一愣,已经升起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这么重要的事,母亲昨天怎么没给自己提。
  见周铁衣没有那副事事在握的神色,妙玉笑出了声。
  周铁衣立马反应过来,“师姐,你捉弄我!”
  妙玉手中浮尘一甩,“放心,无名师祖对我们道门弟子都很好,特别是对你这种。”
  对我这种?
  周铁衣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