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芋头 第51节
热油下锅,蛋液“滋啦”绽开金花。
江枝站在他身后,看着温言蹊的背影。
肩线比童年时更挺拔,可低头炒菜的姿态却一如往昔。
那些江芸不在家,他独自在厨房忙碌的年岁,造就了他一身贤惠本领。
三两下翻炒,金黄的蛋花裹着鲜红的番茄汁盛进盘子。
再一抬头,案板上只剩两根蔫头耷脑的茄子。
他拧开水龙头冲洗茄子:“肉呢?”
江枝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一副勤俭持家的样子:“肉太贵了。”
温言蹊哭笑不得:“我们的日子怎么突然就惨到连肉都吃不起了?”
江枝不说话,从电饭煲里撑了两小碗米饭。
该说不说,那个米饭还没温言蹊半个拳头大。
他盯着她手里的米饭说:“这么吃下去,会饿得我家小孩儿长不高吧?”
正在把饭端到客厅的江枝停下脚步,神色认真:“没事,我快二十了,不会再长个子了。”
看着这小孩越来越认真,温言蹊意识到不对。
他突然关火,跟着她走进客厅。
江枝刚把两碗饭放在桌上,转身时猝不及防撞进他怀里,吓得惊呼一声:“干嘛啊!”
他顺势坐在餐桌椅上,双臂一收将她困在双腿之间。
他拨了几下手机,那封带着互联网大厂logo的offer在手机屏幕里闪烁,薪资栏的数字让江枝瞬间瞪圆眼睛。
温言蹊欣赏完她的表情变化,低低地笑了:“你哥还不至于让你受这种苦。”
江枝跳到他身上:“哥你太牛了!”
温言蹊的手掌稳稳托住她的腿弯,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她膝窝的软肉。
围裙带子早已散开,松垮垮地挂在她腰间,露出锁骨上他昨晚留下的红痕,那是他昨晚失控的证据。
在她抱着他笑的时候,温言蹊的眼底已然没有一丝温度。
直到今天,他仍然不知道江枝的真实想法。
她爱的到底是温言蹊,还是那个对她十年如一日纵容,永远对她有求必应的哥哥?
她又是否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在相爱,除了他,她身边不能再有其他人。
温言蹊没有问过。
他这一生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她。
怕她在他的引导下去思考,告诉他一个他无法承担的结果。
他能做的,是把银行卡密码是她的生日,预留好给她的花呗额度。
就连未来的人生规划里,都给她留好了肆意妄为的空间。
如果有一天她想清楚了,他也尽最大可能的,在她可以挑选的范围里,做最好的那一个。
希望这样,她可以看在他是哥哥的份上,不离开他。
窗外,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桌上那盘番茄炒蛋的热气渐渐消散,凝出油星。
温言蹊收紧手臂,将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了些
如果她一辈子不明白。
那他甘愿做她一辈子的哥哥,一辈子的提款机,一辈子的……共犯。
第39章
温言蹊第三次收到实习工资的那个冬天,趁着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带着江枝去了丽水。
他们曾经无数次一起出行,目的地各不相同。
或许是温万华安排的家族旅行,或许是江芸临时起意的短途探亲。
但无论在哪,他们始终是克制的兄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是两株并排生长的树,枝叶偶尔相触,根系却各自沉默。
而这一次不同。
这是他们第一次两个人的旅行。
客观来说,他们仍然是兄妹,但某些东西早已在暗处悄然变质。
像雪层下的种子,破开冰面,探出嫩芽。
江枝的心情史无前例地高涨,筹备了满满一行李箱的装备。
情侣款的保温杯,同色系的围巾,刻着彼此名字的登山扣。
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只差在温言蹊身上也写上她的名字。
然而,命运又一次戏弄了江枝。
偏偏他们抵达的这几天,气温骤降。
黎明前的雪山脚下,寒气像细密的针,刺透厚重的羽绒服。
精心准备的一切都派不上用场,唯一能穿上的羽绒服,款式颜色截然不同。
江枝低头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双手,又抬头望向两人毫不相称的羽绒服,嘴角不自觉地往下坠,沮丧地敲了敲脑袋:“完了,就羽绒服没买情侣款的。”
温言蹊牵着她的手,拉开自己的羽绒服,将她裹进怀里:“没关系,我们还有独一无二的拼接款。”
他的体温透过衣料传来,江枝甚至能听见他胸腔里沉稳的心跳。
一下,两下,和自己的渐渐重合。
她忍不住在他怀里轻轻蹦跳了两下,发梢轻轻扫过他的下巴。
回头时,她的眼睛弯成月牙。
温言蹊低头,看见她睫毛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在晨光中晶莹闪烁。
他伸手,拨了下她睫毛上的雪。
就在这时,天光乍破。
金色的洪流自雪峰倾泻而下,瞬息间席卷整片山峦。
世界在晨光中燃烧起来,将相拥的两人镀上一层暖色的轮廓。
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雪地上交融成一道分不清彼此的剪影。
江枝兴奋地尖叫:“哥,真的日照金山了!!”
她跳起来指向远方的刹那,温言蹊却只看见——
晨光为她睫毛上的霜雪镀上金边,凝成细碎的光点。
她眼底倒映的雪山在颤动,像是盛着一汪融化的金水。
人们总说,再惊艳的容颜看久了都会褪色。
可他的妹妹不一样。
那是他一手养大的妹妹,从她小学时摔碎门牙还冲他傻笑,到第一次涂口红被发现时涨红的脸。
再到此刻,她仰着脸,鼻尖冻得通红,眼睛里盛着整个日照金山。
每一个瞬间都像年轮,一圈一圈。
刻在他生命最柔软的地方,永不褪色。
江枝拍了无数张照片,回过身环住他的腰:“好不好看?”
温言蹊喉结滚动,所有修辞在胸腔里碎成齑粉。
他低下头,以雪山为证,在她的额头落下了虔诚的一吻。
像触碰初春第一片将融的薄冰,像信徒在神龛前最虔诚的垂首。
这一天在山上坐了索道,去了耗牛坪和蓝月谷,回到古镇时天都黑了。
江枝却仍不知疲倦,吃完饭拽着他的衣袖往夜市里钻。
在卖手工玩偶的店铺处下,她突然停下脚步。
江枝从憨态可掬的石膏玩偶里拿出来一个,问温言蹊:“你看这个像不像你?”
温言蹊低头,看着她手里光着屁屁,脑袋和身子五五分的呆萌玩偶正无辜地和他对视:“?”
“简直一模一样!”江枝自顾自地下了定论,眼睛亮晶晶地转向老板,“这个多少钱?”
“35。”老板乐呵呵地接过来玩偶,检查时突然“咦”了一声,“我给你换个新的吧,这个有点瑕疵。”
江枝踮起脚尖,追着看:“怎么了?”
老板的指甲轻轻点着玩偶的膝盖:“这个是展示品嘛,风吹日晒的,这里颜色掉了一些。不过东西都是好东西,这个你放心。”
温言蹊顺着老板指的地方,看到这个小人玩偶的膝盖上一道浅白的痕迹,像是被时间轻轻咬了一口的月牙。
确实,换个新的更好。
可江枝却摇了摇头:“我就要这个。”
温言蹊以为她是喜欢这个玩偶的样子,在旁边问老板:“是可以换一个一模一样的吗?”
老板连连点头。:“对的,一模一样的,都是我手工做的。”
江枝却把玩偶紧紧攥在手里,摇头时发梢在灯光下划出倔强的弧度:“不要,就要这个。”
见她如此坚持,最终老板笑着完成了交易。
回客栈的这一路,温言蹊不断追问她原因,可她却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就是不说。
门锁咔哒一声合上时,温言蹊的指尖已抵上她的腰窝,他低沉的嗓音带着没什么震慑力的威胁:“最后问一次,说不说?”
江枝站在他身后,看着温言蹊的背影。
肩线比童年时更挺拔,可低头炒菜的姿态却一如往昔。
那些江芸不在家,他独自在厨房忙碌的年岁,造就了他一身贤惠本领。
三两下翻炒,金黄的蛋花裹着鲜红的番茄汁盛进盘子。
再一抬头,案板上只剩两根蔫头耷脑的茄子。
他拧开水龙头冲洗茄子:“肉呢?”
江枝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一副勤俭持家的样子:“肉太贵了。”
温言蹊哭笑不得:“我们的日子怎么突然就惨到连肉都吃不起了?”
江枝不说话,从电饭煲里撑了两小碗米饭。
该说不说,那个米饭还没温言蹊半个拳头大。
他盯着她手里的米饭说:“这么吃下去,会饿得我家小孩儿长不高吧?”
正在把饭端到客厅的江枝停下脚步,神色认真:“没事,我快二十了,不会再长个子了。”
看着这小孩越来越认真,温言蹊意识到不对。
他突然关火,跟着她走进客厅。
江枝刚把两碗饭放在桌上,转身时猝不及防撞进他怀里,吓得惊呼一声:“干嘛啊!”
他顺势坐在餐桌椅上,双臂一收将她困在双腿之间。
他拨了几下手机,那封带着互联网大厂logo的offer在手机屏幕里闪烁,薪资栏的数字让江枝瞬间瞪圆眼睛。
温言蹊欣赏完她的表情变化,低低地笑了:“你哥还不至于让你受这种苦。”
江枝跳到他身上:“哥你太牛了!”
温言蹊的手掌稳稳托住她的腿弯,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她膝窝的软肉。
围裙带子早已散开,松垮垮地挂在她腰间,露出锁骨上他昨晚留下的红痕,那是他昨晚失控的证据。
在她抱着他笑的时候,温言蹊的眼底已然没有一丝温度。
直到今天,他仍然不知道江枝的真实想法。
她爱的到底是温言蹊,还是那个对她十年如一日纵容,永远对她有求必应的哥哥?
她又是否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在相爱,除了他,她身边不能再有其他人。
温言蹊没有问过。
他这一生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她。
怕她在他的引导下去思考,告诉他一个他无法承担的结果。
他能做的,是把银行卡密码是她的生日,预留好给她的花呗额度。
就连未来的人生规划里,都给她留好了肆意妄为的空间。
如果有一天她想清楚了,他也尽最大可能的,在她可以挑选的范围里,做最好的那一个。
希望这样,她可以看在他是哥哥的份上,不离开他。
窗外,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桌上那盘番茄炒蛋的热气渐渐消散,凝出油星。
温言蹊收紧手臂,将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了些
如果她一辈子不明白。
那他甘愿做她一辈子的哥哥,一辈子的提款机,一辈子的……共犯。
第39章
温言蹊第三次收到实习工资的那个冬天,趁着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带着江枝去了丽水。
他们曾经无数次一起出行,目的地各不相同。
或许是温万华安排的家族旅行,或许是江芸临时起意的短途探亲。
但无论在哪,他们始终是克制的兄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是两株并排生长的树,枝叶偶尔相触,根系却各自沉默。
而这一次不同。
这是他们第一次两个人的旅行。
客观来说,他们仍然是兄妹,但某些东西早已在暗处悄然变质。
像雪层下的种子,破开冰面,探出嫩芽。
江枝的心情史无前例地高涨,筹备了满满一行李箱的装备。
情侣款的保温杯,同色系的围巾,刻着彼此名字的登山扣。
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只差在温言蹊身上也写上她的名字。
然而,命运又一次戏弄了江枝。
偏偏他们抵达的这几天,气温骤降。
黎明前的雪山脚下,寒气像细密的针,刺透厚重的羽绒服。
精心准备的一切都派不上用场,唯一能穿上的羽绒服,款式颜色截然不同。
江枝低头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双手,又抬头望向两人毫不相称的羽绒服,嘴角不自觉地往下坠,沮丧地敲了敲脑袋:“完了,就羽绒服没买情侣款的。”
温言蹊牵着她的手,拉开自己的羽绒服,将她裹进怀里:“没关系,我们还有独一无二的拼接款。”
他的体温透过衣料传来,江枝甚至能听见他胸腔里沉稳的心跳。
一下,两下,和自己的渐渐重合。
她忍不住在他怀里轻轻蹦跳了两下,发梢轻轻扫过他的下巴。
回头时,她的眼睛弯成月牙。
温言蹊低头,看见她睫毛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在晨光中晶莹闪烁。
他伸手,拨了下她睫毛上的雪。
就在这时,天光乍破。
金色的洪流自雪峰倾泻而下,瞬息间席卷整片山峦。
世界在晨光中燃烧起来,将相拥的两人镀上一层暖色的轮廓。
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雪地上交融成一道分不清彼此的剪影。
江枝兴奋地尖叫:“哥,真的日照金山了!!”
她跳起来指向远方的刹那,温言蹊却只看见——
晨光为她睫毛上的霜雪镀上金边,凝成细碎的光点。
她眼底倒映的雪山在颤动,像是盛着一汪融化的金水。
人们总说,再惊艳的容颜看久了都会褪色。
可他的妹妹不一样。
那是他一手养大的妹妹,从她小学时摔碎门牙还冲他傻笑,到第一次涂口红被发现时涨红的脸。
再到此刻,她仰着脸,鼻尖冻得通红,眼睛里盛着整个日照金山。
每一个瞬间都像年轮,一圈一圈。
刻在他生命最柔软的地方,永不褪色。
江枝拍了无数张照片,回过身环住他的腰:“好不好看?”
温言蹊喉结滚动,所有修辞在胸腔里碎成齑粉。
他低下头,以雪山为证,在她的额头落下了虔诚的一吻。
像触碰初春第一片将融的薄冰,像信徒在神龛前最虔诚的垂首。
这一天在山上坐了索道,去了耗牛坪和蓝月谷,回到古镇时天都黑了。
江枝却仍不知疲倦,吃完饭拽着他的衣袖往夜市里钻。
在卖手工玩偶的店铺处下,她突然停下脚步。
江枝从憨态可掬的石膏玩偶里拿出来一个,问温言蹊:“你看这个像不像你?”
温言蹊低头,看着她手里光着屁屁,脑袋和身子五五分的呆萌玩偶正无辜地和他对视:“?”
“简直一模一样!”江枝自顾自地下了定论,眼睛亮晶晶地转向老板,“这个多少钱?”
“35。”老板乐呵呵地接过来玩偶,检查时突然“咦”了一声,“我给你换个新的吧,这个有点瑕疵。”
江枝踮起脚尖,追着看:“怎么了?”
老板的指甲轻轻点着玩偶的膝盖:“这个是展示品嘛,风吹日晒的,这里颜色掉了一些。不过东西都是好东西,这个你放心。”
温言蹊顺着老板指的地方,看到这个小人玩偶的膝盖上一道浅白的痕迹,像是被时间轻轻咬了一口的月牙。
确实,换个新的更好。
可江枝却摇了摇头:“我就要这个。”
温言蹊以为她是喜欢这个玩偶的样子,在旁边问老板:“是可以换一个一模一样的吗?”
老板连连点头。:“对的,一模一样的,都是我手工做的。”
江枝却把玩偶紧紧攥在手里,摇头时发梢在灯光下划出倔强的弧度:“不要,就要这个。”
见她如此坚持,最终老板笑着完成了交易。
回客栈的这一路,温言蹊不断追问她原因,可她却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就是不说。
门锁咔哒一声合上时,温言蹊的指尖已抵上她的腰窝,他低沉的嗓音带着没什么震慑力的威胁:“最后问一次,说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