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39节
为什么又没有说。
她想不明白,只希望这场梦能做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或许她就能探究出来了。
“梨月,我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她站起身来,往窗外看了一眼,发现院里的桂花落了一地,有丫鬟拿了陶罐去摘干净的,说要给她做桂花饼吃。
“我打听好了,书房的夏月说老爷前几日从管事妈妈那里要了个丫头,也不知道带到哪里去了,就是没见回来。我又让前院的张六去瀛海楼逛了一圈,才发现那丫头从楼里出去买胭脂水粉。我看就是买给相宁的。”梨月低声道。
“您要怎么处置她?”她又想起上次小姐面无表情地拔了头上的簪子,让人把相宁送到庄子里去。
那一点都不像她。
她是赵家心肠最软的小姐。
谁知赵明宜扶了扶窗沿,轻声道:“我不能再留她了,你*帮我找人……”
梨月心里咯噔一下。她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未尽之意:“除掉她容易,可是若是被老爷发现了怎么办?”
“那就把事情做得像意外。”她目光淡漠地看向窗外,桂花的香气很浓,连带着夏日温热的风里都带着香。她的手却很冷。
这应该是她前世今生,第一次手上染血吧。
这感觉一点都不好。让她觉得恶心。陈婉那样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人,她都没想动手杀她。这次却是不得不了。
梨月听命下去。
她却是又坐回了椅子上,捧着一杯清茶发起了呆。那她父亲呢?她可以对相宁下手,却不能对她父亲做什么?可是她父亲明明一点都不无辜。
又茫然了起来。
六月的时候,府里又发生了一件事,云珠摘完桂花过来跟她说:“五小姐这些日子都不曾出门,老太太也气,没有管她。谁知今早丫头端了早食进去,发现五姑娘打碎了茶盏,用瓷片割了手腕。”
“怎么会这样!”赵明宜觉得这一点都不像这位姐姐。却又觉得合理。
她惯是好强的,可是前些日子闹出了些闲话出来,王夫人也没留个准话就走了,她肯定气急了。可是用碎瓷片割手腕,这是用命在威胁老太太。
“听说没出什么大事,只是破了点口子,五小姐应该也是害怕的。”云珠道:“您要去看看她吗?上回她让婆子传您跟那位公子的事,也太让人恶心了,这回刀子扎在自个儿身上,也终于知道会痛了。”
赵明宜却是在想,明湘终于还是要嫁到王家去的。其实王家的家风很不错,王夫人也是个和蔼的婆婆,前世明湘嫁后她们见得少,不过想来她应该也是过得不错的。
不知道人是不是命里有定数,明湘在家有祖母小心捧着,出嫁后也不愁什么。她在闺阁的时候父亲对她颇有微词,后来千般万般喜欢的人,对她也不好。
只希望这辈子不要再与他有什么纠葛。见都不要再见了。
“我去看看五姐姐吧。”她放下手里的棋子,起身让云珠给她梳妆:“从前都是她看我的笑话,也该我看看她的了。”
说是这么说,可是真的到了二院,她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
明湘躺在床榻上,面色惨白,眼眶里还带着泪,哭着伏在老太太怀里,小声抽泣着:“祖母,您要帮帮我啊,凭什么我被人议论,三少爷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您得帮我啊。”
老太太还没看见另一个孙女在门口,只一心哄着明湘:“我都说了,你是姑娘家,要顾及着些,千万不能闹出些什么来,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你要我怎么帮你,舍了这把老脸去王家给你说亲么?”
明湘也知道这不合适,可是又害怕王家真的不认账,一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伏在老太太怀里哭。
正在擦眼泪的空挡,才发现站在门口的妹妹,立马坐起了身来,恨恨地道:“你来干什么,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定要看我狼狈不堪才肯罢休吧。”
赵明宜见她回过神来,也往里走。仔细地打量了她一下,才看见她手腕上的伤。口子很浅,就像云珠说的,只划破了一层皮。老太太却还是心疼得摸着她的头。
“我只是听说姐姐划了手,来看看你而已。”
丫头给她搬了个绣墩,她就在床边坐了,看着明湘的手腕道:“其实并不值得,什么都不值当伤了自己的身体。”来了之后她才觉得,旁人的笑话真的没什么可看的。她并不会从中获得什么快感。
反而让她想起自己曾经做的傻事来。
她也曾卑微的想要讨一个人喜欢,希望他能看到自己。后来临死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她想再见哥哥一面,想把那枚印还给他,想开心地看一次瀛海河面上的烟花。
还想再像以前那样,在一个湿润的雨天,去等哥哥下衙。出门就是满地打落的槐花。
“你知道什么,你又不懂。”明湘并不高兴她这么说,又伏到了老太太怀里去。
老太太这回却是沉默地没有随着孙女,第一次呵斥了明湘:“难道你妹妹说得不对?为了一个外人,这样伤害自己,伤的只会是我跟你娘的心。人家才不会心疼。”
赵明宜坐了一会儿,静静地看着老太太搂着明湘。就像心肝一样。
真的也没什么可看的。
很快出去了。
姐姐有祖母跟婶娘疼她,她也有母亲啊。也不少什么的。
那边儿二老爷寻了林氏说要抬相宁,林氏不咸不淡的,让他要抬便抬,似乎与她没什么关系。他气急了,转身就往瀛海楼去,相宁总是乖巧柔顺的。
不像林娉。
上了阁楼雅室,那个他找来的丫头守在门口,见他过来连忙行礼。他摆了摆手,问姑娘在里头做什么。
“相宁姑娘在画画呢,早晨让奴婢买了纸笔还有砚台。”丫头收了她的镯子,自然愿意帮她说几句好话:“这几日您没来,姑娘常站在窗边看呢,就盼着楼外有您的马车。”
二老爷心里的气立马顺了不少:“行了,你守着吧。”
相宁早从窗边看见他过来了,这会儿正研了墨,像模像样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便传来门开的声音,还有一道脚步声,一双文人的手从她身后探过来,拿了桌案上的宣纸:“你在画什么?”
相宁‘啊’了一声,眼睛睁大了,似乎很惊喜。却一边克制着,小声道:“是昙花。”
“怎么画这个?”赵攸筠皱了皱眉。
相宁思衬着道:“昙花高洁,月下仙子,不染尘气。不好吗?”她想着,林氏母家经商,自己也有产业,满身的铜臭,二老爷应该不喜欢。
而她就像这昙花儿,洁净无尘。这样才能讨他欢心。
谁知赵攸筠却皱起了眉,摇摇头:“这花儿是漂亮,只是寓意不好,一年只开四次,每次只有两个时辰。”赵家是不允许种这种花的,他父亲不喜欢。仙不仙子的倒是其次。
相宁猜错了他的意思,心里咯噔一跳,才晃过神来,从他手中那回了那张画:“那我以后不画了,您别不高兴。”
他叹了口气。
“无事,你若喜欢也无妨。”
坐了一会儿,他便开始教相宁写起字来。写到‘江流有声’四个字的时候,忽而顿了一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您怎么了?”相宁抬头。
赵攸筠道:“想起了我那女儿……她第一日练字的时候,连横竖都写不好,我就教了她写这四个字。一晃眼都这么大了,也要出嫁了。”还学会了跟他顶嘴,管起他的事来了。
相宁知道他有两个女儿:“您说的是哪位小姐?”
最好不要是六小姐。若是二老爷跟她还有几分父女情,她要把她拉下来就更难了。
“是我的小女儿。”说罢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不说她了,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相宁松了口气。她正想着要如何同他说这件事,后来想想,这件事由她捅出来风险极大,赵家怎么可能任由她把这样的丑事传出去。最好是让明湘小姐知道。
明湘小姐向来不喜欢她妹妹。若是能由她出面,才是最好的。
她在走神,赵攸筠也心神不宁。他在想为何林娉开始给他纳妾,他要抬相宁也不管,甚至开始让书房的丫头进屋伺候。就连枫露茶也再没沏过了。
.
王夫人却是正在发愁儿子在赵家惹出来的事。
王颂麒正在厅中微微低着头,任由他母亲训斥。厅内的丫头都被赶了出去。
“我教养你到现在,究竟是有没有教过你与姑娘往来要注意分寸,你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等拉拉扯扯的事情来呢?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放?”
“母亲!”王颂麒也实在憋得慌,他哪里知道见的是五姑娘。他分明是听送茶的丫头说看见六小姐往垂花门那边去,他才趁着宾客离席,去内院接他母亲。
谁知碰见了五姑娘。
“母亲,我真的要娶她吗?”他急急地问道。
王夫人瞪他:“那你想如何?去寿宴的人家非富即贵,传都传开了,你若不娶,不光是我们家的脸面无光,赵家面上也不好看。”
“可是!”他握紧了手,却是不再敢说了。
他要怎么说呢?说他给五小姐送玉石,就是知道她的性子,她会去向六小姐炫耀。他想以此来试探六小姐,究竟对他有没有一点情意。
可是他又喜欢五姑娘的主动热情。
是他摇摆不定,犹豫不决。这些都是很不堪的东西,要他如何跟母亲说呢!
“听凭母亲做主罢。”他不再纠结了。
天方才大亮,他便吩咐侍从套马回书院。侍从问这分明是月休的日子,为何不多待两日就走了。
王颂麒面色不太好看:“要你去就去,这么多话?”
侍从飞快地走了。只是没想到转身就遇到了人。绣兰花儿的圆领袍子,一身清雅干净,利落地束了腰,面色淡淡地打量着他。侍从立马俯身喊了声:“五爷。”
王嗣年没管他,只看向颂麒,淡淡地道了声:“怎么去了一趟寿宴,回来脾气这么大。往日我教你修身养性,平心静气,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教导他这么多年,未曾想竟然从未发现他的性子在不知不觉中走歪了。
王颂麒立马低下了头:“叔父。”
“我让人去书院给你告假,你这些日子不要去了,去了也无用。”王嗣年看了他一眼。随即吩咐侍从往书院去一趟,而后便匆匆去了刑部。
白日里内阁与六部一直在商讨讨伐叛王事宜,皇帝也燥郁,甚至将御案上的砚台都砸碎了,犯了头疼的病。圣上走后,留元辅大人主持朝会,六部官员也都留在那里。
等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王嗣年忽而想起赵家那个小姑娘托付他的事,便喊了郎中令程何过来:“你去一趟钦天监,找监正樊大人,就说是我相托,请他测算一下近来的天气。”
“好好的,看天气做什么?”程何疑惑。
王嗣年道:“辽东战事未平,气象影响粮草车马行运,自然要注意。”
“可是这些年的六月都十分旱热,今年也如往年一样,大体是不会有雨的。”程何觉着无需如此麻烦。
王嗣年内心隐隐也觉着是那个姑娘多虑了。可是到底受人相托,他既然已经答应,就不能没有信用,看了一眼程何:“要你去便去,这么多话做什么。”
程何见他不耐烦,正要走,却见眼前的大人已经站起了身:“罢了,还是我亲自去一趟,你下值罢。”
上官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衙门门前。
监正答应他的请托后,终于才乘了马车回府。回府后身边的侍从告诉他:“赵大人已经掌控了军务衙门,蓟州的兵马也到了广宁,眼下正在盘查辽东的驿站、粮仓、渡口。李澧李总兵平叛之意不显,似乎有些作壁上观的意思。”
“这么快?”王嗣年有些讶然。
到这样局势复杂的地方还能这么快掌控局面,他只觉他走得实在太快了。足够有手段,也足够有魄力。正如他自己说的,他需要这个机会,他已经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他年长一些,总该多几分经验,偶尔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怎么做会更好。他也会静静地听他说话,有时也会采纳他的意见,似乎是听从他的。
可是他走得太快。
已经到了他要仰望的地步了。
.
而那厢,林氏正在房里处理宴后的事情,还有一些庄户跟商铺的银钱没有结清,她得打理完。不曾想就在这时,张妈妈过来禀她:“咱们在锦州的庄子,有个婆子过来求我,说想见您一面。”
她想不明白,只希望这场梦能做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或许她就能探究出来了。
“梨月,我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她站起身来,往窗外看了一眼,发现院里的桂花落了一地,有丫鬟拿了陶罐去摘干净的,说要给她做桂花饼吃。
“我打听好了,书房的夏月说老爷前几日从管事妈妈那里要了个丫头,也不知道带到哪里去了,就是没见回来。我又让前院的张六去瀛海楼逛了一圈,才发现那丫头从楼里出去买胭脂水粉。我看就是买给相宁的。”梨月低声道。
“您要怎么处置她?”她又想起上次小姐面无表情地拔了头上的簪子,让人把相宁送到庄子里去。
那一点都不像她。
她是赵家心肠最软的小姐。
谁知赵明宜扶了扶窗沿,轻声道:“我不能再留她了,你*帮我找人……”
梨月心里咯噔一下。她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未尽之意:“除掉她容易,可是若是被老爷发现了怎么办?”
“那就把事情做得像意外。”她目光淡漠地看向窗外,桂花的香气很浓,连带着夏日温热的风里都带着香。她的手却很冷。
这应该是她前世今生,第一次手上染血吧。
这感觉一点都不好。让她觉得恶心。陈婉那样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人,她都没想动手杀她。这次却是不得不了。
梨月听命下去。
她却是又坐回了椅子上,捧着一杯清茶发起了呆。那她父亲呢?她可以对相宁下手,却不能对她父亲做什么?可是她父亲明明一点都不无辜。
又茫然了起来。
六月的时候,府里又发生了一件事,云珠摘完桂花过来跟她说:“五小姐这些日子都不曾出门,老太太也气,没有管她。谁知今早丫头端了早食进去,发现五姑娘打碎了茶盏,用瓷片割了手腕。”
“怎么会这样!”赵明宜觉得这一点都不像这位姐姐。却又觉得合理。
她惯是好强的,可是前些日子闹出了些闲话出来,王夫人也没留个准话就走了,她肯定气急了。可是用碎瓷片割手腕,这是用命在威胁老太太。
“听说没出什么大事,只是破了点口子,五小姐应该也是害怕的。”云珠道:“您要去看看她吗?上回她让婆子传您跟那位公子的事,也太让人恶心了,这回刀子扎在自个儿身上,也终于知道会痛了。”
赵明宜却是在想,明湘终于还是要嫁到王家去的。其实王家的家风很不错,王夫人也是个和蔼的婆婆,前世明湘嫁后她们见得少,不过想来她应该也是过得不错的。
不知道人是不是命里有定数,明湘在家有祖母小心捧着,出嫁后也不愁什么。她在闺阁的时候父亲对她颇有微词,后来千般万般喜欢的人,对她也不好。
只希望这辈子不要再与他有什么纠葛。见都不要再见了。
“我去看看五姐姐吧。”她放下手里的棋子,起身让云珠给她梳妆:“从前都是她看我的笑话,也该我看看她的了。”
说是这么说,可是真的到了二院,她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
明湘躺在床榻上,面色惨白,眼眶里还带着泪,哭着伏在老太太怀里,小声抽泣着:“祖母,您要帮帮我啊,凭什么我被人议论,三少爷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您得帮我啊。”
老太太还没看见另一个孙女在门口,只一心哄着明湘:“我都说了,你是姑娘家,要顾及着些,千万不能闹出些什么来,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你要我怎么帮你,舍了这把老脸去王家给你说亲么?”
明湘也知道这不合适,可是又害怕王家真的不认账,一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伏在老太太怀里哭。
正在擦眼泪的空挡,才发现站在门口的妹妹,立马坐起了身来,恨恨地道:“你来干什么,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定要看我狼狈不堪才肯罢休吧。”
赵明宜见她回过神来,也往里走。仔细地打量了她一下,才看见她手腕上的伤。口子很浅,就像云珠说的,只划破了一层皮。老太太却还是心疼得摸着她的头。
“我只是听说姐姐划了手,来看看你而已。”
丫头给她搬了个绣墩,她就在床边坐了,看着明湘的手腕道:“其实并不值得,什么都不值当伤了自己的身体。”来了之后她才觉得,旁人的笑话真的没什么可看的。她并不会从中获得什么快感。
反而让她想起自己曾经做的傻事来。
她也曾卑微的想要讨一个人喜欢,希望他能看到自己。后来临死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她想再见哥哥一面,想把那枚印还给他,想开心地看一次瀛海河面上的烟花。
还想再像以前那样,在一个湿润的雨天,去等哥哥下衙。出门就是满地打落的槐花。
“你知道什么,你又不懂。”明湘并不高兴她这么说,又伏到了老太太怀里去。
老太太这回却是沉默地没有随着孙女,第一次呵斥了明湘:“难道你妹妹说得不对?为了一个外人,这样伤害自己,伤的只会是我跟你娘的心。人家才不会心疼。”
赵明宜坐了一会儿,静静地看着老太太搂着明湘。就像心肝一样。
真的也没什么可看的。
很快出去了。
姐姐有祖母跟婶娘疼她,她也有母亲啊。也不少什么的。
那边儿二老爷寻了林氏说要抬相宁,林氏不咸不淡的,让他要抬便抬,似乎与她没什么关系。他气急了,转身就往瀛海楼去,相宁总是乖巧柔顺的。
不像林娉。
上了阁楼雅室,那个他找来的丫头守在门口,见他过来连忙行礼。他摆了摆手,问姑娘在里头做什么。
“相宁姑娘在画画呢,早晨让奴婢买了纸笔还有砚台。”丫头收了她的镯子,自然愿意帮她说几句好话:“这几日您没来,姑娘常站在窗边看呢,就盼着楼外有您的马车。”
二老爷心里的气立马顺了不少:“行了,你守着吧。”
相宁早从窗边看见他过来了,这会儿正研了墨,像模像样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便传来门开的声音,还有一道脚步声,一双文人的手从她身后探过来,拿了桌案上的宣纸:“你在画什么?”
相宁‘啊’了一声,眼睛睁大了,似乎很惊喜。却一边克制着,小声道:“是昙花。”
“怎么画这个?”赵攸筠皱了皱眉。
相宁思衬着道:“昙花高洁,月下仙子,不染尘气。不好吗?”她想着,林氏母家经商,自己也有产业,满身的铜臭,二老爷应该不喜欢。
而她就像这昙花儿,洁净无尘。这样才能讨他欢心。
谁知赵攸筠却皱起了眉,摇摇头:“这花儿是漂亮,只是寓意不好,一年只开四次,每次只有两个时辰。”赵家是不允许种这种花的,他父亲不喜欢。仙不仙子的倒是其次。
相宁猜错了他的意思,心里咯噔一跳,才晃过神来,从他手中那回了那张画:“那我以后不画了,您别不高兴。”
他叹了口气。
“无事,你若喜欢也无妨。”
坐了一会儿,他便开始教相宁写起字来。写到‘江流有声’四个字的时候,忽而顿了一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您怎么了?”相宁抬头。
赵攸筠道:“想起了我那女儿……她第一日练字的时候,连横竖都写不好,我就教了她写这四个字。一晃眼都这么大了,也要出嫁了。”还学会了跟他顶嘴,管起他的事来了。
相宁知道他有两个女儿:“您说的是哪位小姐?”
最好不要是六小姐。若是二老爷跟她还有几分父女情,她要把她拉下来就更难了。
“是我的小女儿。”说罢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不说她了,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相宁松了口气。她正想着要如何同他说这件事,后来想想,这件事由她捅出来风险极大,赵家怎么可能任由她把这样的丑事传出去。最好是让明湘小姐知道。
明湘小姐向来不喜欢她妹妹。若是能由她出面,才是最好的。
她在走神,赵攸筠也心神不宁。他在想为何林娉开始给他纳妾,他要抬相宁也不管,甚至开始让书房的丫头进屋伺候。就连枫露茶也再没沏过了。
.
王夫人却是正在发愁儿子在赵家惹出来的事。
王颂麒正在厅中微微低着头,任由他母亲训斥。厅内的丫头都被赶了出去。
“我教养你到现在,究竟是有没有教过你与姑娘往来要注意分寸,你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等拉拉扯扯的事情来呢?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放?”
“母亲!”王颂麒也实在憋得慌,他哪里知道见的是五姑娘。他分明是听送茶的丫头说看见六小姐往垂花门那边去,他才趁着宾客离席,去内院接他母亲。
谁知碰见了五姑娘。
“母亲,我真的要娶她吗?”他急急地问道。
王夫人瞪他:“那你想如何?去寿宴的人家非富即贵,传都传开了,你若不娶,不光是我们家的脸面无光,赵家面上也不好看。”
“可是!”他握紧了手,却是不再敢说了。
他要怎么说呢?说他给五小姐送玉石,就是知道她的性子,她会去向六小姐炫耀。他想以此来试探六小姐,究竟对他有没有一点情意。
可是他又喜欢五姑娘的主动热情。
是他摇摆不定,犹豫不决。这些都是很不堪的东西,要他如何跟母亲说呢!
“听凭母亲做主罢。”他不再纠结了。
天方才大亮,他便吩咐侍从套马回书院。侍从问这分明是月休的日子,为何不多待两日就走了。
王颂麒面色不太好看:“要你去就去,这么多话?”
侍从飞快地走了。只是没想到转身就遇到了人。绣兰花儿的圆领袍子,一身清雅干净,利落地束了腰,面色淡淡地打量着他。侍从立马俯身喊了声:“五爷。”
王嗣年没管他,只看向颂麒,淡淡地道了声:“怎么去了一趟寿宴,回来脾气这么大。往日我教你修身养性,平心静气,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教导他这么多年,未曾想竟然从未发现他的性子在不知不觉中走歪了。
王颂麒立马低下了头:“叔父。”
“我让人去书院给你告假,你这些日子不要去了,去了也无用。”王嗣年看了他一眼。随即吩咐侍从往书院去一趟,而后便匆匆去了刑部。
白日里内阁与六部一直在商讨讨伐叛王事宜,皇帝也燥郁,甚至将御案上的砚台都砸碎了,犯了头疼的病。圣上走后,留元辅大人主持朝会,六部官员也都留在那里。
等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王嗣年忽而想起赵家那个小姑娘托付他的事,便喊了郎中令程何过来:“你去一趟钦天监,找监正樊大人,就说是我相托,请他测算一下近来的天气。”
“好好的,看天气做什么?”程何疑惑。
王嗣年道:“辽东战事未平,气象影响粮草车马行运,自然要注意。”
“可是这些年的六月都十分旱热,今年也如往年一样,大体是不会有雨的。”程何觉着无需如此麻烦。
王嗣年内心隐隐也觉着是那个姑娘多虑了。可是到底受人相托,他既然已经答应,就不能没有信用,看了一眼程何:“要你去便去,这么多话做什么。”
程何见他不耐烦,正要走,却见眼前的大人已经站起了身:“罢了,还是我亲自去一趟,你下值罢。”
上官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衙门门前。
监正答应他的请托后,终于才乘了马车回府。回府后身边的侍从告诉他:“赵大人已经掌控了军务衙门,蓟州的兵马也到了广宁,眼下正在盘查辽东的驿站、粮仓、渡口。李澧李总兵平叛之意不显,似乎有些作壁上观的意思。”
“这么快?”王嗣年有些讶然。
到这样局势复杂的地方还能这么快掌控局面,他只觉他走得实在太快了。足够有手段,也足够有魄力。正如他自己说的,他需要这个机会,他已经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他年长一些,总该多几分经验,偶尔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怎么做会更好。他也会静静地听他说话,有时也会采纳他的意见,似乎是听从他的。
可是他走得太快。
已经到了他要仰望的地步了。
.
而那厢,林氏正在房里处理宴后的事情,还有一些庄户跟商铺的银钱没有结清,她得打理完。不曾想就在这时,张妈妈过来禀她:“咱们在锦州的庄子,有个婆子过来求我,说想见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