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说到这,浅娘微微偏头看向谷星,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低声叹息:“还请节哀……人死不能复生。”
谷星没哭。
可她脸色惨白,像是被抽去了血色与神魂,眼睫低垂,影子落在脸上,越发显得无精打采。
她缓缓闭上眼,双拳死死攥紧,指甲嵌入掌心,渗出细小血痕,却像是全然感觉不到痛。
“阿秀呢?”她声音干涩,“那个带你来的姑娘,她知道这些吗?”
“你来之前,她就先来找过我了。”浅娘轻声道,“我把知道的都告诉她了……她听完就走了。”
话音未落,只听“砰——”一声巨响,谷星已猛地撞开房门冲了出去。
她直奔昨夜阿秀歇息的房间,可屋中空荡荡的。
她沿着走廊打听,一路问过去,都说不见阿秀在院中。
谷星心脏像是被人攥住似的,阵阵抽痛。
她为什么没早点认出那三人?为什么在那晚的月光下,她没有看清楚他们的脸?
若是当初匹大牛不救她就好了。
情绪像漏勺,懊悔一滴一滴地流下,筛剩下的,只有无法言说的痛苦。
她脑子里一片混乱,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冲。
还没跑出几步,便被一只手狠狠扯住了手腕。
“你去哪里?”
江兀皱眉打量谷星,不过是一会不见,这人怎就把自己折腾成这副模样?
“我去哪?”谷星双手颤抖,连声音都不稳了。
“我去道歉。”
“江兀,对不起。”
“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你。”
“是我任性妄为,是我一次次地利用你的信任,一遍遍地伤你。”
闲无忧口中的因果,因起于她,果结于她。
她不过是一只误闯莫比乌斯环的蚂蚁,穷尽一生,都走不出这无尽的轮回。
她以为自己是在为流民奔走,为他们开辟活路,可到头来,却又亲手将他们逼至死地。
她竟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她的激烈情绪惊动了新宅里的众人,流民们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看着她满脸惊惶地站在院中,不明所以。
几个胆大的靠近了一些,小声问道:“谷主编,你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谷星望着他们关切的目光,咬牙,强撑着扯出一个笑来,抬手摆了摆,“没事,好着呢。”
但她那满脸惨白的神色,分明不像“好着”的样子。
见众人半信半疑,她干脆笑得更用力了些,语气带上几分打趣,“还不快回去干活?等邺锦明回来,瞧见你们偷懒,可又得吼人了。”
一听到“邺锦明”三个字,众人果然面露惊色,互相看了她一眼,这才讪讪散去。
谷星垂在身侧的拳头早已紧握,指节发白。
这一打岔,虽让她稍微冷静了一些,但嘴唇依旧泛白,头脑晕眩,恨不得找个地方一睡不醒。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发哑,“江兀……难道是因为你我之间的恩怨,让你不愿支持全民医保的推行?”
可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故事的结局似乎早已被写好,她的一切挣扎,看似是在复仇,实则是在赎罪;看似是在救人,实则是在救自己。
悲伤像水,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她的每一次呼吸。
“谷星,你为什么要救流民。”
江兀突然开口。
谷星抬头哑然,她愣了神,着了魔,
“因为……因为我就是流民。”
“那我为什么不救流民。”
“……因为你不是。”
谷星忽地深吸一口气,倏然抬手,一把推开江兀,转身而去。
她高声喊了一嗓子,又将周围的流民纷纷吸引过来,她环顾四下,“你们谁知道阿秀去哪儿了?”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我看到她出去了!”一个小伙子举手道。
“去哪了?”谷星立刻追问。
那人摇摇头,“不知道,她走得急。”
又有人高声应道:“我见着她往东街那头去了!”
谷星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一动,正欲往外冲,却被一名年长流民一把拦住。
“谷主编,您要找人?”那人语气急切,“最近因皇帝生辰,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对流民和乞丐的盘查也更严了。”
“若你真想找阿秀姑娘,不如让我们兄弟几人分头去寻。”
谷星摇了摇头,眼神执拗,“不行,一块找。我有急事找她。若是见到她,一定要拦住她。”
她害怕阿秀去找陆昀。
实在害怕。
若是阿秀也发生什么。
她如何有颜面去面对小泥鳅。
她托人捎话给李豹子,又与流民们分头散开,踏入人海中找人。
此时正值皇帝生辰庆典,街头巷尾民间酬神、戏班唱曲、舞狮献艺,热闹得人人脸上都挂着喜色。
路上人头攒动,拥堵不堪,官府在各处设粥棚施粥,僧道齐出,行布施赈济之举,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整座京城都在狂欢。
在这万千人海之中寻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谷星翻过一条条街巷,终于抵达城南李员外宅院,顾不得其他,直接翻墙进了府中。
她快步奔入阿秀住过的房间。
房里陈设极简,环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桌上那几本摊开的册子上。
她走近翻看,才发现竟是《大事件》的每一期抄本。
仔细一看,她便被上面的内容所怔住。
每一篇社评、每一则民间小报、每一句她随口说过的话,阿秀都一字不落地誊写了下来。甚至还有几页边角处,写着她早已忘记的只言片语,却被阿秀细心地圈了出来。
谷星手指不自觉地卷着桌角的纸页,心神恍惚,纸张早已被卷得皱巴作响。
余光一动,她猛地察觉门口有一道影子。
她抬起头,只见门口立着一名妇人。正是李员外的大夫人,李氏。
李员外好色成性,多少年来接连不断地娶女人,阿秀是他第几房?阿秀之后还有几房?她记不清。
只记得当时自己怒不可遏,暗中设伏,一箭封根,那畜生吓得魂飞魄散,剃发为僧,自此才算收了心。
而后这宅中由大夫人之子继承当家,本可理所当然将这一群“无用的旧人”变卖处置,换些银钱口粮。
可那大夫人却一反常态,雷厉风行地将整院的女子全数留下,护得妥妥帖帖。
正因如此,阿秀才有机会踏出这院墙一步,才得以受李豹子托付,远赴封丘寻她谷星。
也是从那时起,这些院中女子才读上了书,才有了那个去到哪都捧着书的阿秀。
谷星对这人既佩服又感激。
她正欲打个招呼,脸上挤出几分微笑,话未出口,却被对方一声厉喝打断,
“你来这儿做什么?”
李氏眉目凌厉,声音又快又重,“阿秀日日夸你,我本以为你是何等人物,没想到是个连条狗都不如的丧家犬。”
“……难不成你现在才来找她?今天才知道真相?”
“你是图个安心?还是想她安慰你、回头哄你?你拿她当什么?”
谷星眨了眨眼,忽地一步上前,手腕一转,“锵——”地拔出短刀,刀尖直指大夫人脖子。
冷光一闪,气氛骤冷。
“你嘴巴我不喜欢,说话注意点。你怕不是将我当你的家丁不成?”她语气毫无起伏,甚至带着点淡淡的不耐。
当什么仁善之人?那是她愿意的时候才做的选择。她当谷主编之前,一直都是谷星。
刀尖抵在李氏喉前,她这才缓缓睁开眼皮,直视谷星,眼神冷静得出奇,像是早已等着这一刻。
“你可知晓阿秀内心几分?”
“她和其他女人一样,几乎是逃到这院子里的。”
“除夕那夜,阿秀一边陪李家人吃团圆饭,一边摸着你送她的新年帖子。你邀她出门,她却没去。”
“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夜罕见地没有雪。
李氏与府中亲戚老小吃完年夜饭,独自一人贪图片刻清静。冷酒入暖肠,人却愈发爽快!
她一脚蹬上假山,矗立在众山之巅,世界一览无遗,粉墙都不过是脚下砖。
四面八方的炮竹声似乎都在为她鼓掌。她正享受着风卷衣摆的摇晃,却隐隐在风中捕捉到有人低声啜泣的声音。
她低头一看,看到那刚入门的小七。
阿秀独自蜷着,手里攥着一张小小的帖子,一边抚摸,一边默默拭泪。
李氏觉得晦气,心想:真没用,会哭的女人没出息。
可转念又来了兴致,她兴冲冲地从山上滑下来,蹲在阿秀面前,一把摸上阿秀的小脸:“你再哭大声点,我爱听。”
她就爱看人哭。
可从那以后,阿秀就再也没在她面前哭过。
谷星没哭。
可她脸色惨白,像是被抽去了血色与神魂,眼睫低垂,影子落在脸上,越发显得无精打采。
她缓缓闭上眼,双拳死死攥紧,指甲嵌入掌心,渗出细小血痕,却像是全然感觉不到痛。
“阿秀呢?”她声音干涩,“那个带你来的姑娘,她知道这些吗?”
“你来之前,她就先来找过我了。”浅娘轻声道,“我把知道的都告诉她了……她听完就走了。”
话音未落,只听“砰——”一声巨响,谷星已猛地撞开房门冲了出去。
她直奔昨夜阿秀歇息的房间,可屋中空荡荡的。
她沿着走廊打听,一路问过去,都说不见阿秀在院中。
谷星心脏像是被人攥住似的,阵阵抽痛。
她为什么没早点认出那三人?为什么在那晚的月光下,她没有看清楚他们的脸?
若是当初匹大牛不救她就好了。
情绪像漏勺,懊悔一滴一滴地流下,筛剩下的,只有无法言说的痛苦。
她脑子里一片混乱,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冲。
还没跑出几步,便被一只手狠狠扯住了手腕。
“你去哪里?”
江兀皱眉打量谷星,不过是一会不见,这人怎就把自己折腾成这副模样?
“我去哪?”谷星双手颤抖,连声音都不稳了。
“我去道歉。”
“江兀,对不起。”
“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你。”
“是我任性妄为,是我一次次地利用你的信任,一遍遍地伤你。”
闲无忧口中的因果,因起于她,果结于她。
她不过是一只误闯莫比乌斯环的蚂蚁,穷尽一生,都走不出这无尽的轮回。
她以为自己是在为流民奔走,为他们开辟活路,可到头来,却又亲手将他们逼至死地。
她竟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她的激烈情绪惊动了新宅里的众人,流民们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看着她满脸惊惶地站在院中,不明所以。
几个胆大的靠近了一些,小声问道:“谷主编,你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谷星望着他们关切的目光,咬牙,强撑着扯出一个笑来,抬手摆了摆,“没事,好着呢。”
但她那满脸惨白的神色,分明不像“好着”的样子。
见众人半信半疑,她干脆笑得更用力了些,语气带上几分打趣,“还不快回去干活?等邺锦明回来,瞧见你们偷懒,可又得吼人了。”
一听到“邺锦明”三个字,众人果然面露惊色,互相看了她一眼,这才讪讪散去。
谷星垂在身侧的拳头早已紧握,指节发白。
这一打岔,虽让她稍微冷静了一些,但嘴唇依旧泛白,头脑晕眩,恨不得找个地方一睡不醒。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发哑,“江兀……难道是因为你我之间的恩怨,让你不愿支持全民医保的推行?”
可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故事的结局似乎早已被写好,她的一切挣扎,看似是在复仇,实则是在赎罪;看似是在救人,实则是在救自己。
悲伤像水,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她的每一次呼吸。
“谷星,你为什么要救流民。”
江兀突然开口。
谷星抬头哑然,她愣了神,着了魔,
“因为……因为我就是流民。”
“那我为什么不救流民。”
“……因为你不是。”
谷星忽地深吸一口气,倏然抬手,一把推开江兀,转身而去。
她高声喊了一嗓子,又将周围的流民纷纷吸引过来,她环顾四下,“你们谁知道阿秀去哪儿了?”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我看到她出去了!”一个小伙子举手道。
“去哪了?”谷星立刻追问。
那人摇摇头,“不知道,她走得急。”
又有人高声应道:“我见着她往东街那头去了!”
谷星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一动,正欲往外冲,却被一名年长流民一把拦住。
“谷主编,您要找人?”那人语气急切,“最近因皇帝生辰,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对流民和乞丐的盘查也更严了。”
“若你真想找阿秀姑娘,不如让我们兄弟几人分头去寻。”
谷星摇了摇头,眼神执拗,“不行,一块找。我有急事找她。若是见到她,一定要拦住她。”
她害怕阿秀去找陆昀。
实在害怕。
若是阿秀也发生什么。
她如何有颜面去面对小泥鳅。
她托人捎话给李豹子,又与流民们分头散开,踏入人海中找人。
此时正值皇帝生辰庆典,街头巷尾民间酬神、戏班唱曲、舞狮献艺,热闹得人人脸上都挂着喜色。
路上人头攒动,拥堵不堪,官府在各处设粥棚施粥,僧道齐出,行布施赈济之举,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整座京城都在狂欢。
在这万千人海之中寻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谷星翻过一条条街巷,终于抵达城南李员外宅院,顾不得其他,直接翻墙进了府中。
她快步奔入阿秀住过的房间。
房里陈设极简,环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桌上那几本摊开的册子上。
她走近翻看,才发现竟是《大事件》的每一期抄本。
仔细一看,她便被上面的内容所怔住。
每一篇社评、每一则民间小报、每一句她随口说过的话,阿秀都一字不落地誊写了下来。甚至还有几页边角处,写着她早已忘记的只言片语,却被阿秀细心地圈了出来。
谷星手指不自觉地卷着桌角的纸页,心神恍惚,纸张早已被卷得皱巴作响。
余光一动,她猛地察觉门口有一道影子。
她抬起头,只见门口立着一名妇人。正是李员外的大夫人,李氏。
李员外好色成性,多少年来接连不断地娶女人,阿秀是他第几房?阿秀之后还有几房?她记不清。
只记得当时自己怒不可遏,暗中设伏,一箭封根,那畜生吓得魂飞魄散,剃发为僧,自此才算收了心。
而后这宅中由大夫人之子继承当家,本可理所当然将这一群“无用的旧人”变卖处置,换些银钱口粮。
可那大夫人却一反常态,雷厉风行地将整院的女子全数留下,护得妥妥帖帖。
正因如此,阿秀才有机会踏出这院墙一步,才得以受李豹子托付,远赴封丘寻她谷星。
也是从那时起,这些院中女子才读上了书,才有了那个去到哪都捧着书的阿秀。
谷星对这人既佩服又感激。
她正欲打个招呼,脸上挤出几分微笑,话未出口,却被对方一声厉喝打断,
“你来这儿做什么?”
李氏眉目凌厉,声音又快又重,“阿秀日日夸你,我本以为你是何等人物,没想到是个连条狗都不如的丧家犬。”
“……难不成你现在才来找她?今天才知道真相?”
“你是图个安心?还是想她安慰你、回头哄你?你拿她当什么?”
谷星眨了眨眼,忽地一步上前,手腕一转,“锵——”地拔出短刀,刀尖直指大夫人脖子。
冷光一闪,气氛骤冷。
“你嘴巴我不喜欢,说话注意点。你怕不是将我当你的家丁不成?”她语气毫无起伏,甚至带着点淡淡的不耐。
当什么仁善之人?那是她愿意的时候才做的选择。她当谷主编之前,一直都是谷星。
刀尖抵在李氏喉前,她这才缓缓睁开眼皮,直视谷星,眼神冷静得出奇,像是早已等着这一刻。
“你可知晓阿秀内心几分?”
“她和其他女人一样,几乎是逃到这院子里的。”
“除夕那夜,阿秀一边陪李家人吃团圆饭,一边摸着你送她的新年帖子。你邀她出门,她却没去。”
“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夜罕见地没有雪。
李氏与府中亲戚老小吃完年夜饭,独自一人贪图片刻清静。冷酒入暖肠,人却愈发爽快!
她一脚蹬上假山,矗立在众山之巅,世界一览无遗,粉墙都不过是脚下砖。
四面八方的炮竹声似乎都在为她鼓掌。她正享受着风卷衣摆的摇晃,却隐隐在风中捕捉到有人低声啜泣的声音。
她低头一看,看到那刚入门的小七。
阿秀独自蜷着,手里攥着一张小小的帖子,一边抚摸,一边默默拭泪。
李氏觉得晦气,心想:真没用,会哭的女人没出息。
可转念又来了兴致,她兴冲冲地从山上滑下来,蹲在阿秀面前,一把摸上阿秀的小脸:“你再哭大声点,我爱听。”
她就爱看人哭。
可从那以后,阿秀就再也没在她面前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