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对!”
竟有人如此颠倒黑白,这些人不怪自己所在的地方黑,却怪那个指出来的人?
包范闻言,眉毛又皱巴起来,然而此刻木棒早已被谷星“借”去。他瞧了谷星数眼,却见她神情如旧,仿佛并未被那些颠倒是非的话语伤到分毫。
谷星看着众人,等着那些凶言凶语平复下来后,才继续开口,语气平静却分外坚定:
“我不是来毁你们的家。”
“我承认,这里收留过你们,是你们在流浪之后唯一的依靠。但也别忘了,杀你们女儿、拿你们孩子去换铜钱的,也是这个地方。”
她并不觉得宗族一无是处。
相反,在她尚未能将制度真正铺开、保障落实之前,宗族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人而言,恰恰是最稳妥、最现实的依靠。
谷星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群人,却突然明白了,为何阿秀始终不愿与她同行。
她曾以为,只要告诉阿秀“可以走的路”,阿秀就会信她、随她。
可事实上,真正关键的,从不是“有没有路”,而是那个选择权是否真实属于阿秀。
是否相信,那是自己能走的路。
阿秀深知所处之地黑暗,可她依然选择留下。
因为除了“宗族”与“妾身”这些被赋予的身份,她别无他路。
谷星喉头微哽,却依旧缓缓开口,声音清透:
“我站在这里,不是来审判你们。只是想给你们一个选择。”
“愿留下的,我不拦;愿离开的,我带你走,去《大事件》。”
“在那里,不问出身,不论贵贱。老人有事做,孩子能上学,女人可以拿工钱,不必嫁人冲喜。”
“在那里,你们不是宗族的附属,也不是谁的工具。”
“你是你自己。你们若想来,我随时欢迎,你们若想走,我庆你有更好的选择。”
她语声落下,又顿了顿,补上一句:
“这里很好,《大事件》也不差。你们甚至有第三条路。”
“但我能给你们的,只有两样。一个人该有的尊严,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她不再多言。
四野寂静,原先那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人,此刻却像被人按住了嗓子,一个个沉默下来。
希文怔怔望着那个女子,望着她站在众人之前,神色安静,语气平淡。
她站在人潮里,却仿若不怕风,也不怕火。
他心中某处忽然生出一道细裂,那裂缝极小,细得不易察觉,却在寂静中一点点绽开,落下了尘灰、碎石……最后,塌了。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那几个旧识,原也是流民,瘦得皮包骨,眼神总往地上飘,饿了便偷,冷了便抢。
可后来去了《大事件》。
他再见时,那几人衣服虽旧,却干净;身上没了味,话却多了分底气。
他们笑着说买卖消息、抄写报纸,脸上神色和从前全然不同。
那神色,他觉得陌生。
流民能做什么挣钱?
乞讨,零工,卖艺,摆摊,拾荒,偷盗,抢劫,掠货,买凶杀人。
可自某日起,却多了三个选项。
乞讨,零工,卖艺,摆摊,拾荒,偷盗,抢劫,掠货,买凶杀人,【卖报】,【卖消息】,【抄写报纸】。
他不是不懂。只是一直不肯信。
他早知道,在官府的纸上留名,和在《大事件》的纸上署名,天差地别。
只是他不愿承认罢了。
希文沉默地低下头,嗓子发涩,像被什么哽住。
谷星站在风中,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清楚。
但那些话没有劝他,是他自己终于愿意从那个“过去”里往前走一步。
他缓缓侧过身,看了眼那个通往村口长街的方向。
那是他曾回避过的地方,曾固守过的地方。
然后,他迈开了脚步,在人群中默默地,朝她那边走过去了。
“谷星,我叫范希文,我想加入《大事件》。”
……
流民村,终究没能延续下去。
七十余人中,六十人跟着谷星走了。
而留下的十人,却并非固守原地。
谷星带着人马返回小报,刚踏进院门,就见前头的大小眼忽然一矮身,她还未来得及反应,只觉电光火石之间,一道寒光掠面而来!
她一个惊叫,仓皇下腰,才险险躲过那柄尖刀!
她以为是哪路仇敌杀上门来,连翻几个筋斗才落地定身。一抬头,却见那刺客赫然是暴跳如雷的邺锦明。
“你行啊你!”他咬牙切齿,手还指着她的鼻尖,“人不见几日也就罢了,还带走三十人音信全无,末了给我送回来一堆伤号?!”
谷星自知理亏,刚想拉旁边的大小眼救场,哪知这人早跑得比兔子还快。
她只得强作镇定,打算舌灿莲花圆场几句,
“息怒!”
“息怒!!”
她正要张口,忽听李豹子一声喝止,自屋外快步走入。
“来信了!”
他左右手各持一封,眉心皱成一个川字,“别吵了,急件。”
邺锦明一眼扫到那其中的一封信,脸色“唰”地变了,抽信便走,转眼便没了影儿。
谷星大大松了口气,正暗道小桃来得真是时候,哪知转头便见李豹子神情凝重。
她一愣,从他手中接过另一封信,一看署名,果然是萧枫凛寄来的。
拆开。
第一句:【没钱】
第二句:【这有钱】
她心口一紧,飞快翻到第三句:
【国子监】
第98章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此地的最高学府,是士子聚集之地。不仅掌学问之脉,更是话语权与正统之源。
小报此时财政告急、四处掣肘。她深知单靠流民与下层支持,终究难敌朝堂风浪。
若想谋长远,须得士阶层的首肯,以借其名望声势,暂缓朝廷与保守旧派之压。
萧枫凛即便不说,她也早有打算,也不知道此刻是他猜到她的动向,还是刚好想到一块去。
明明之前这人还一口一个——
“诶~你不准去~”
“国子监~乃晋国学子汇聚之地~事关朝堂根基~岂容你的小报~肆意妄行~”
怎料如今忽而转调,不仅未加阻拦,反亲手递信一封,要她将报纸送入那处。
谷星望着那“国子监”三字,心头起伏难平。
她正打算将信封收好,突然发现那纸下面尚有一页,心觉奇怪,随手翻开一看。
“嗷”的一声低叫几乎从口中惊出。
李豹子闻声大惊,见谷星神情越来越奇异,最终竟眉心紧锁,双目圆睁,仿若石化。
“怎的了?萧枫凛……他说了什么?”
“……”谷星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萧枫凛竟然给她写酸腐情书,怨气深厚让人不敢睁开眼。
她深呼吸了几口,眼睛开了一条缝,入眼便是那句:
帘外影深不见卿,灯前独坐梦初醒。
欲问卿安字难下,恐书将尽仍无凭。
她手一抖,再往下看:
金蟾小立书帏畔,只是书来懒回迟。
原笑卿情深故在,谁知偏怜其色金。
谷星一张脸红橙黄绿紫五色齐聚,又雷又气,几欲当场吐血。
她都还没说萧枫凛抠,这人就来写信怨她只爱钱。
李豹子见她面色大变,更加不安,“到底出了何事?可是紧要事端?”
话音未落,只见谷星一个流星步掠入书房。
李豹子呆立当场,犹豫半天正想追上,忽又听“砰”的一声巨响,谷星已风风火火地将回信写妥,塞入那传信的流民手中,命人速速送去。
李豹子远远瞧了眼信封,见“萧枫凛”那三字龙飞凤舞,顿觉杀气扑面,不禁打了个冷战。
他欲言又止,片刻后轻咳一声:“谷星,如今虽非良时,但那女童冥婚之事……还登载在《大事件》吗?”
谷星收了怒气,袖口缓卷,眼神一转:
“我之前让你查的刘仁善的背景,可查到了?”
李豹子自然也没有忘记刘仁善此人。
那日他因“灭门一案”受审时,此人便静坐一旁,毫无表态,似只是寻常师爷。
他与谷星皆忙着活命,哪还有空余细思谁是谁的兵,谁是谁的爪牙。
师爷一职,虽为文吏幕僚,实无官籍编制。
可这是什么地方?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皇宫门前扫雪的差事都需争破头颅,一个无品寒士,何以能在府衙中坐镇五年?
谷星掀开收集来的消息册子翻看,神色一紧:
刘仁善籍贯不详。二十年前由皇城司引荐,入北城府衙,登记为刑名案牍。
传为内宫宦官祝永德所养,年幼习文,文章尚佳,然性情孤僻,少与人交。
竟有人如此颠倒黑白,这些人不怪自己所在的地方黑,却怪那个指出来的人?
包范闻言,眉毛又皱巴起来,然而此刻木棒早已被谷星“借”去。他瞧了谷星数眼,却见她神情如旧,仿佛并未被那些颠倒是非的话语伤到分毫。
谷星看着众人,等着那些凶言凶语平复下来后,才继续开口,语气平静却分外坚定:
“我不是来毁你们的家。”
“我承认,这里收留过你们,是你们在流浪之后唯一的依靠。但也别忘了,杀你们女儿、拿你们孩子去换铜钱的,也是这个地方。”
她并不觉得宗族一无是处。
相反,在她尚未能将制度真正铺开、保障落实之前,宗族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人而言,恰恰是最稳妥、最现实的依靠。
谷星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群人,却突然明白了,为何阿秀始终不愿与她同行。
她曾以为,只要告诉阿秀“可以走的路”,阿秀就会信她、随她。
可事实上,真正关键的,从不是“有没有路”,而是那个选择权是否真实属于阿秀。
是否相信,那是自己能走的路。
阿秀深知所处之地黑暗,可她依然选择留下。
因为除了“宗族”与“妾身”这些被赋予的身份,她别无他路。
谷星喉头微哽,却依旧缓缓开口,声音清透:
“我站在这里,不是来审判你们。只是想给你们一个选择。”
“愿留下的,我不拦;愿离开的,我带你走,去《大事件》。”
“在那里,不问出身,不论贵贱。老人有事做,孩子能上学,女人可以拿工钱,不必嫁人冲喜。”
“在那里,你们不是宗族的附属,也不是谁的工具。”
“你是你自己。你们若想来,我随时欢迎,你们若想走,我庆你有更好的选择。”
她语声落下,又顿了顿,补上一句:
“这里很好,《大事件》也不差。你们甚至有第三条路。”
“但我能给你们的,只有两样。一个人该有的尊严,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她不再多言。
四野寂静,原先那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人,此刻却像被人按住了嗓子,一个个沉默下来。
希文怔怔望着那个女子,望着她站在众人之前,神色安静,语气平淡。
她站在人潮里,却仿若不怕风,也不怕火。
他心中某处忽然生出一道细裂,那裂缝极小,细得不易察觉,却在寂静中一点点绽开,落下了尘灰、碎石……最后,塌了。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那几个旧识,原也是流民,瘦得皮包骨,眼神总往地上飘,饿了便偷,冷了便抢。
可后来去了《大事件》。
他再见时,那几人衣服虽旧,却干净;身上没了味,话却多了分底气。
他们笑着说买卖消息、抄写报纸,脸上神色和从前全然不同。
那神色,他觉得陌生。
流民能做什么挣钱?
乞讨,零工,卖艺,摆摊,拾荒,偷盗,抢劫,掠货,买凶杀人。
可自某日起,却多了三个选项。
乞讨,零工,卖艺,摆摊,拾荒,偷盗,抢劫,掠货,买凶杀人,【卖报】,【卖消息】,【抄写报纸】。
他不是不懂。只是一直不肯信。
他早知道,在官府的纸上留名,和在《大事件》的纸上署名,天差地别。
只是他不愿承认罢了。
希文沉默地低下头,嗓子发涩,像被什么哽住。
谷星站在风中,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清楚。
但那些话没有劝他,是他自己终于愿意从那个“过去”里往前走一步。
他缓缓侧过身,看了眼那个通往村口长街的方向。
那是他曾回避过的地方,曾固守过的地方。
然后,他迈开了脚步,在人群中默默地,朝她那边走过去了。
“谷星,我叫范希文,我想加入《大事件》。”
……
流民村,终究没能延续下去。
七十余人中,六十人跟着谷星走了。
而留下的十人,却并非固守原地。
谷星带着人马返回小报,刚踏进院门,就见前头的大小眼忽然一矮身,她还未来得及反应,只觉电光火石之间,一道寒光掠面而来!
她一个惊叫,仓皇下腰,才险险躲过那柄尖刀!
她以为是哪路仇敌杀上门来,连翻几个筋斗才落地定身。一抬头,却见那刺客赫然是暴跳如雷的邺锦明。
“你行啊你!”他咬牙切齿,手还指着她的鼻尖,“人不见几日也就罢了,还带走三十人音信全无,末了给我送回来一堆伤号?!”
谷星自知理亏,刚想拉旁边的大小眼救场,哪知这人早跑得比兔子还快。
她只得强作镇定,打算舌灿莲花圆场几句,
“息怒!”
“息怒!!”
她正要张口,忽听李豹子一声喝止,自屋外快步走入。
“来信了!”
他左右手各持一封,眉心皱成一个川字,“别吵了,急件。”
邺锦明一眼扫到那其中的一封信,脸色“唰”地变了,抽信便走,转眼便没了影儿。
谷星大大松了口气,正暗道小桃来得真是时候,哪知转头便见李豹子神情凝重。
她一愣,从他手中接过另一封信,一看署名,果然是萧枫凛寄来的。
拆开。
第一句:【没钱】
第二句:【这有钱】
她心口一紧,飞快翻到第三句:
【国子监】
第98章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此地的最高学府,是士子聚集之地。不仅掌学问之脉,更是话语权与正统之源。
小报此时财政告急、四处掣肘。她深知单靠流民与下层支持,终究难敌朝堂风浪。
若想谋长远,须得士阶层的首肯,以借其名望声势,暂缓朝廷与保守旧派之压。
萧枫凛即便不说,她也早有打算,也不知道此刻是他猜到她的动向,还是刚好想到一块去。
明明之前这人还一口一个——
“诶~你不准去~”
“国子监~乃晋国学子汇聚之地~事关朝堂根基~岂容你的小报~肆意妄行~”
怎料如今忽而转调,不仅未加阻拦,反亲手递信一封,要她将报纸送入那处。
谷星望着那“国子监”三字,心头起伏难平。
她正打算将信封收好,突然发现那纸下面尚有一页,心觉奇怪,随手翻开一看。
“嗷”的一声低叫几乎从口中惊出。
李豹子闻声大惊,见谷星神情越来越奇异,最终竟眉心紧锁,双目圆睁,仿若石化。
“怎的了?萧枫凛……他说了什么?”
“……”谷星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萧枫凛竟然给她写酸腐情书,怨气深厚让人不敢睁开眼。
她深呼吸了几口,眼睛开了一条缝,入眼便是那句:
帘外影深不见卿,灯前独坐梦初醒。
欲问卿安字难下,恐书将尽仍无凭。
她手一抖,再往下看:
金蟾小立书帏畔,只是书来懒回迟。
原笑卿情深故在,谁知偏怜其色金。
谷星一张脸红橙黄绿紫五色齐聚,又雷又气,几欲当场吐血。
她都还没说萧枫凛抠,这人就来写信怨她只爱钱。
李豹子见她面色大变,更加不安,“到底出了何事?可是紧要事端?”
话音未落,只见谷星一个流星步掠入书房。
李豹子呆立当场,犹豫半天正想追上,忽又听“砰”的一声巨响,谷星已风风火火地将回信写妥,塞入那传信的流民手中,命人速速送去。
李豹子远远瞧了眼信封,见“萧枫凛”那三字龙飞凤舞,顿觉杀气扑面,不禁打了个冷战。
他欲言又止,片刻后轻咳一声:“谷星,如今虽非良时,但那女童冥婚之事……还登载在《大事件》吗?”
谷星收了怒气,袖口缓卷,眼神一转:
“我之前让你查的刘仁善的背景,可查到了?”
李豹子自然也没有忘记刘仁善此人。
那日他因“灭门一案”受审时,此人便静坐一旁,毫无表态,似只是寻常师爷。
他与谷星皆忙着活命,哪还有空余细思谁是谁的兵,谁是谁的爪牙。
师爷一职,虽为文吏幕僚,实无官籍编制。
可这是什么地方?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皇宫门前扫雪的差事都需争破头颅,一个无品寒士,何以能在府衙中坐镇五年?
谷星掀开收集来的消息册子翻看,神色一紧:
刘仁善籍贯不详。二十年前由皇城司引荐,入北城府衙,登记为刑名案牍。
传为内宫宦官祝永德所养,年幼习文,文章尚佳,然性情孤僻,少与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