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她在鬼族辈分不低,对着孟姝一个素未谋面的小辈却能如此放低姿态,句句谦卑,让孟姝心生好感之际,又有些惭愧。
“医姑客气了,我虽对毒蛊有所了解,可魂引仙毕竟不是凡物,再加上中蛊之人又是冥鬼,我只能尽力一试,怕还是要麻烦医姑指点。”
眼前的姑娘虽是初见,可不知是因为那副一样的声容还是别的什么,竟让花医姑徒生好感之意,见她如此有礼,心中那份赞赏更多了几分。
“那便请姑娘随我一同去看看。”她伸手,率先走出馆中。
馆前空地上,不甚明朗的天光压抑着,草垫上的冥鬼长相百怪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彼时都面色苍白,痛苦难耐。
花医姑告诉孟姝,在前几日苏素将冥鬼带回时,她便已经为它们医治过,但收效甚微,说到底外伤事小,还是魂引仙作祟。
她的手搭上其中一个冥鬼的脉搏,教予孟姝看:“冥鬼的脉象是死脉,与人不同,但万物皆通,阴阳颠倒,只要将人体经脉反过来,便是冥鬼脉象所在。”
闻言,孟姝顿悟垂眸,尝试着接过那冥鬼的手。
摸索间,她似发现什么,倏然抬头:“我摸到它的脉了!”
花医姑微微一笑。
这姑娘在医术上果真颇有天赋,一点就通。
孟姝从袖中摸出早就备好的银针,将其铺于地上,熟稔地抽针而出,对准穴位,利落下针。
中蛊的冥鬼数量不少,孟姝主针,花医姑记录下她的要求,对症配药,扶光和苏素则帮着她们熬药。
眼见冥鬼们的脸色慢慢缓和,天色也渐渐暗下。
“姐姐,谢谢你……”
孟姝刚把针收好,便听见背后有人与她说话。
她转头看去,发现是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女童,正艰难地从草垫上起身,怯生生地看向她。
孟姝轻愣,朝她温柔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好好修养,听花医姑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一天诊治下来,听到感激的话数不胜数,这些冥鬼虽为鬼怪,却有着一颗难得的良善之心,看出她是肉体凡胎没有为难不说,还担心自己为它们施针会染上鬼气。
孟姝只好笑着告诉它们,她这人与鬼怪有缘,生来招鬼,因此只是短暂的接触,是不会影响她的。
孟姝松开抚摸女童脑袋的手,对上她那有些羞涩又赤诚的眼神,好似想起什么,从身上掏了掏,将一颗饴糖放入她的手中。
“等会喝药如果觉得苦,可以含一颗。”
这还是柳鹤眠今早买给她的,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孟姝起身,刚一转头,便对上檐下青年的目光。
一到夜晚,鬼界的风便有些凉了。
他一身月白绣银锦袍,站在馆檐之下,夜色清浅,灯火悠悠,飘掠过青年俊美如玉的眉眼,倒颇有一番风月之意。
莫名的,孟姝想起昨日游音怀的那番话。
“扶光望舒不夜侯,星汉碧落忘忧君。”
鬼王府中的那汪清池,名唤“望池”。
她眼睫微闪,眸子半垂而下,就在她沉默间,檐下的青年不知何时已走到她的跟前。
“如何”
孟姝知道他问的是那些冥鬼的中蛊情况。
她有些凝重地摇了摇头:“没有解药,我也只能先缓解它们的症状,为它们多争取一些时间。”
方才她对女童说的那番话,是安慰,也是希望。
扶光闻言,眉心轻蹙,知道她所言非虚。
他们一起走入医署馆中,碰巧遇上配药回来的花医姑。
孟姝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她,花医姑神色一沉,拿着药方的手指缓缓收紧。
“可此事难就难在,那下蛊之人在魂引仙中多加了一味毒,若查不出那味毒是什么,莫说配出解药了,等毒性越深,怕是今日的汤药都不再管用。”
此话不假。
当时刚发现宝凤楼下了魂引仙时,穆如癸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孟姝:“中了魂引仙的人,若是半月之内还没解蛊便会化作一具白骨,我如今虽用银针帮它们延缓了毒性,但毕竟治标不治本。”
她思索道:“这段日子,在配出解药之前,我每日都会来为它们施针,不知医姑可否方便”
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
听孟姝这么说,花医姑眼睛一亮。
她怎么可能不答应,孟姝对毒蛊如此了解,能有她的银针相助定能为冥鬼多谋些时日。
她连忙应下,便见孟姝继续开口:“不过在此一事上,我阿爷的蛊术比我更要高超,待我回去问过他后,明日再一同前来为冥鬼施针。”
说到穆如癸,孟姝与扶光相视一眼,今日一早便不见他的踪影,也不知人跑去哪了。
第148章
酆都城内灯火高燃,除却一番热闹,有一人影逆着人流,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三重鬼阙门,轻车熟路地避开鬼军,一路绕进那宫群的最高点。
与外头的喧闹不同,这里静得出奇,除灯火幽幽的宫灯外,便只剩下鬼军巡逻时盔甲摩擦的声响。
宫墙阴影下,有人提酒而行,静悄悄地爬上那高峨石阶。
夜色拂照过那人身影,略显佝偻的身影却行动矫健,脚下动作迅猛如风,不过片刻便已登至阶顶。
在那里,巍峨宫殿俯首而下,随着轻风摇荡,檐下古着铃时不时发出低沉声响。
看着眼前的雄伟高殿,穆如癸眸子默了默,将酒壶于腰间别好,熟稔地绕到殿后一角,飞身而起。
殿顶屋瓦翻动间,有人身轻如燕飞身而下。
他拿起一旁香烛,缓步走到供桌前,借着幽暗烛火,点燃了三炷香。
香火萦绕下,模糊了老者瘦小佝偻的身影,他举起手中长香,于蒲团前跪下,重重地朝眼前牌位磕了磕头。
飘忽的青烟袅袅而起,随着烛火摇曳,橙黄色的明光拂掠过其中一个灵位上的朱砂。
鬼族祠堂中所供奉的灵位众多,除了历代鬼王,还有那些族中功臣,与别处不同的是,其中的鬼王灵牌,皆是按照在位时间而摆。
而眼下,穆如癸目光所停,便是落在那第二阶正中的牌位上。
他眸色沉沉,隐有动容,敛下的眉梢间,难得窥见沧桑之色。
若孟姝在定会讶异,她从未见过穆如癸这般神情,敬重之中带着几分悲戚。
青烟缥缈间,他迟缓着抬头,神色难掩孤寂,一点点掠过第二阶上排开的十二个牌位,最后又重落回最中间的那个上。
“你们一定没想到吧,我竟然又回来了。”
他低头,自嘲一笑:“本以为我此残生不会再踏足鬼界,却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这里。”
他取下腰间酒壶,将古铜色小壶往蒲团前一摆,豪迈地该跪为坐,眼神晦暗地看向阶上灵牌。
“也不知道我如今这副模样,你们能否认得出来。”他摇了摇壶中酒,眯眼一看。
忘忧君不多,好在他今日特地留下一些,否则还真不够他们分的。
想起那群在军营里豪情壮言的酒鬼,穆如癸摇头轻哂,将壶中美酒倾洒而下,滴答滴答落在殿中砖石上。
随着酒香溢出,他似想起什么,倒酒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那正中的牌位。
“殿下,我今日前来,还想告诉你一个消息。”
“我找到少主了。”他笑。
穆如癸:“我也算不负你所托,兜兜转转,还是将棠花玉交到了她的手上,只可惜,我未能护好她。”
他垂眸:“她战死后生,化作凡胎,有幸让我在妄枝山捡到,我本想让她这一生只做凡人,远离神鬼,平安度过,却没想到,她竟天生招鬼,终究还是与鬼怪扯上了关系。”
“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穆如癸苦笑轻叹:“没办法,我只能将她再带回苗疆,好在有棠花玉,能保她凡人之身不受鬼怪侵扰。可没想到……”
他一顿:“还是让她遇上了扶光,还卷入恶鬼一事中。”
“殿下,”他抬首,柔和的眸色间带着茫然,“你说这究竟是缘还是劫”
穆如癸抬起手,擦了擦眼角的湿润。
“怪我,怪我太大意,没能护好她,让那些人又卷土重来,险些让少主再度丧命。”
说着,他悔恨地攥紧了拳头。
在孟姝昏迷不醒的那几个日夜里,穆如癸将自己关在房中时,他每一刻都在想,若孟姝再也醒不来,他要怎么办
穆如癸想,他哪怕重蹈覆辙,散尽一身修为也要拼了命杀了那人,然后自戕,为她殉葬。
“说出来怕你笑我,可我这条命本就是多偷得来的。”他悲戚一哂,抬手将壶中仅剩的忘忧君一饮而尽。
“为什么,为什么当年偏偏只我活了下来”他笑着笑着,有泪水隐隐流出。
这些年来,他宛若废人一具,若非为了孟姝,他恐怕早就一把刀抹了脖子,随他们去了。
“医姑客气了,我虽对毒蛊有所了解,可魂引仙毕竟不是凡物,再加上中蛊之人又是冥鬼,我只能尽力一试,怕还是要麻烦医姑指点。”
眼前的姑娘虽是初见,可不知是因为那副一样的声容还是别的什么,竟让花医姑徒生好感之意,见她如此有礼,心中那份赞赏更多了几分。
“那便请姑娘随我一同去看看。”她伸手,率先走出馆中。
馆前空地上,不甚明朗的天光压抑着,草垫上的冥鬼长相百怪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彼时都面色苍白,痛苦难耐。
花医姑告诉孟姝,在前几日苏素将冥鬼带回时,她便已经为它们医治过,但收效甚微,说到底外伤事小,还是魂引仙作祟。
她的手搭上其中一个冥鬼的脉搏,教予孟姝看:“冥鬼的脉象是死脉,与人不同,但万物皆通,阴阳颠倒,只要将人体经脉反过来,便是冥鬼脉象所在。”
闻言,孟姝顿悟垂眸,尝试着接过那冥鬼的手。
摸索间,她似发现什么,倏然抬头:“我摸到它的脉了!”
花医姑微微一笑。
这姑娘在医术上果真颇有天赋,一点就通。
孟姝从袖中摸出早就备好的银针,将其铺于地上,熟稔地抽针而出,对准穴位,利落下针。
中蛊的冥鬼数量不少,孟姝主针,花医姑记录下她的要求,对症配药,扶光和苏素则帮着她们熬药。
眼见冥鬼们的脸色慢慢缓和,天色也渐渐暗下。
“姐姐,谢谢你……”
孟姝刚把针收好,便听见背后有人与她说话。
她转头看去,发现是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女童,正艰难地从草垫上起身,怯生生地看向她。
孟姝轻愣,朝她温柔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好好修养,听花医姑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一天诊治下来,听到感激的话数不胜数,这些冥鬼虽为鬼怪,却有着一颗难得的良善之心,看出她是肉体凡胎没有为难不说,还担心自己为它们施针会染上鬼气。
孟姝只好笑着告诉它们,她这人与鬼怪有缘,生来招鬼,因此只是短暂的接触,是不会影响她的。
孟姝松开抚摸女童脑袋的手,对上她那有些羞涩又赤诚的眼神,好似想起什么,从身上掏了掏,将一颗饴糖放入她的手中。
“等会喝药如果觉得苦,可以含一颗。”
这还是柳鹤眠今早买给她的,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孟姝起身,刚一转头,便对上檐下青年的目光。
一到夜晚,鬼界的风便有些凉了。
他一身月白绣银锦袍,站在馆檐之下,夜色清浅,灯火悠悠,飘掠过青年俊美如玉的眉眼,倒颇有一番风月之意。
莫名的,孟姝想起昨日游音怀的那番话。
“扶光望舒不夜侯,星汉碧落忘忧君。”
鬼王府中的那汪清池,名唤“望池”。
她眼睫微闪,眸子半垂而下,就在她沉默间,檐下的青年不知何时已走到她的跟前。
“如何”
孟姝知道他问的是那些冥鬼的中蛊情况。
她有些凝重地摇了摇头:“没有解药,我也只能先缓解它们的症状,为它们多争取一些时间。”
方才她对女童说的那番话,是安慰,也是希望。
扶光闻言,眉心轻蹙,知道她所言非虚。
他们一起走入医署馆中,碰巧遇上配药回来的花医姑。
孟姝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她,花医姑神色一沉,拿着药方的手指缓缓收紧。
“可此事难就难在,那下蛊之人在魂引仙中多加了一味毒,若查不出那味毒是什么,莫说配出解药了,等毒性越深,怕是今日的汤药都不再管用。”
此话不假。
当时刚发现宝凤楼下了魂引仙时,穆如癸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孟姝:“中了魂引仙的人,若是半月之内还没解蛊便会化作一具白骨,我如今虽用银针帮它们延缓了毒性,但毕竟治标不治本。”
她思索道:“这段日子,在配出解药之前,我每日都会来为它们施针,不知医姑可否方便”
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
听孟姝这么说,花医姑眼睛一亮。
她怎么可能不答应,孟姝对毒蛊如此了解,能有她的银针相助定能为冥鬼多谋些时日。
她连忙应下,便见孟姝继续开口:“不过在此一事上,我阿爷的蛊术比我更要高超,待我回去问过他后,明日再一同前来为冥鬼施针。”
说到穆如癸,孟姝与扶光相视一眼,今日一早便不见他的踪影,也不知人跑去哪了。
第148章
酆都城内灯火高燃,除却一番热闹,有一人影逆着人流,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三重鬼阙门,轻车熟路地避开鬼军,一路绕进那宫群的最高点。
与外头的喧闹不同,这里静得出奇,除灯火幽幽的宫灯外,便只剩下鬼军巡逻时盔甲摩擦的声响。
宫墙阴影下,有人提酒而行,静悄悄地爬上那高峨石阶。
夜色拂照过那人身影,略显佝偻的身影却行动矫健,脚下动作迅猛如风,不过片刻便已登至阶顶。
在那里,巍峨宫殿俯首而下,随着轻风摇荡,檐下古着铃时不时发出低沉声响。
看着眼前的雄伟高殿,穆如癸眸子默了默,将酒壶于腰间别好,熟稔地绕到殿后一角,飞身而起。
殿顶屋瓦翻动间,有人身轻如燕飞身而下。
他拿起一旁香烛,缓步走到供桌前,借着幽暗烛火,点燃了三炷香。
香火萦绕下,模糊了老者瘦小佝偻的身影,他举起手中长香,于蒲团前跪下,重重地朝眼前牌位磕了磕头。
飘忽的青烟袅袅而起,随着烛火摇曳,橙黄色的明光拂掠过其中一个灵位上的朱砂。
鬼族祠堂中所供奉的灵位众多,除了历代鬼王,还有那些族中功臣,与别处不同的是,其中的鬼王灵牌,皆是按照在位时间而摆。
而眼下,穆如癸目光所停,便是落在那第二阶正中的牌位上。
他眸色沉沉,隐有动容,敛下的眉梢间,难得窥见沧桑之色。
若孟姝在定会讶异,她从未见过穆如癸这般神情,敬重之中带着几分悲戚。
青烟缥缈间,他迟缓着抬头,神色难掩孤寂,一点点掠过第二阶上排开的十二个牌位,最后又重落回最中间的那个上。
“你们一定没想到吧,我竟然又回来了。”
他低头,自嘲一笑:“本以为我此残生不会再踏足鬼界,却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这里。”
他取下腰间酒壶,将古铜色小壶往蒲团前一摆,豪迈地该跪为坐,眼神晦暗地看向阶上灵牌。
“也不知道我如今这副模样,你们能否认得出来。”他摇了摇壶中酒,眯眼一看。
忘忧君不多,好在他今日特地留下一些,否则还真不够他们分的。
想起那群在军营里豪情壮言的酒鬼,穆如癸摇头轻哂,将壶中美酒倾洒而下,滴答滴答落在殿中砖石上。
随着酒香溢出,他似想起什么,倒酒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那正中的牌位。
“殿下,我今日前来,还想告诉你一个消息。”
“我找到少主了。”他笑。
穆如癸:“我也算不负你所托,兜兜转转,还是将棠花玉交到了她的手上,只可惜,我未能护好她。”
他垂眸:“她战死后生,化作凡胎,有幸让我在妄枝山捡到,我本想让她这一生只做凡人,远离神鬼,平安度过,却没想到,她竟天生招鬼,终究还是与鬼怪扯上了关系。”
“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穆如癸苦笑轻叹:“没办法,我只能将她再带回苗疆,好在有棠花玉,能保她凡人之身不受鬼怪侵扰。可没想到……”
他一顿:“还是让她遇上了扶光,还卷入恶鬼一事中。”
“殿下,”他抬首,柔和的眸色间带着茫然,“你说这究竟是缘还是劫”
穆如癸抬起手,擦了擦眼角的湿润。
“怪我,怪我太大意,没能护好她,让那些人又卷土重来,险些让少主再度丧命。”
说着,他悔恨地攥紧了拳头。
在孟姝昏迷不醒的那几个日夜里,穆如癸将自己关在房中时,他每一刻都在想,若孟姝再也醒不来,他要怎么办
穆如癸想,他哪怕重蹈覆辙,散尽一身修为也要拼了命杀了那人,然后自戕,为她殉葬。
“说出来怕你笑我,可我这条命本就是多偷得来的。”他悲戚一哂,抬手将壶中仅剩的忘忧君一饮而尽。
“为什么,为什么当年偏偏只我活了下来”他笑着笑着,有泪水隐隐流出。
这些年来,他宛若废人一具,若非为了孟姝,他恐怕早就一把刀抹了脖子,随他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