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若说宫群内还好,除了巡逻的鬼军,还时常会有长老等鬼官走动,可祠堂却不同了。
若说幽静森严,这鬼界内怕是没有哪处比这更甚。
七七四十九阶石梯之上,正对着一座巍峨雄伟的宫殿,与鬼族中其他宫殿不同,此处宫墙多为青墨色,檐边走兽更是奇形怪状,无一相同,若是细细看去便会发现,这些走兽并非寻常可见的屋脊兽,竟都是些穷凶极恶的凶兽。
不仅如此,檐边之下,随着云纹雕饰的翻卷,竟围着宫殿挂满了一圈的古着铃,只要有风荡过,每走几步便会听到一声孤闷铃响。
在台阶之上,殿门旁有着一处凉亭。
凉亭四周皆爬满绿萝,底下种满鸢尾花,紫云萦绕间,藤椅轻摇,有个侏儒老头正打着瞌睡,时不时有凉风吹过,拂起他的白毛胡须,看着好不惬意。
就在此时,殿前守卫传来响动:“神君。”
神君
小老头耳朵一动,仿佛听到什么要紧的事,急得身下藤椅一歪,险些栽倒在地。
他连忙起身,慌乱去找身边拐杖,却发现不知何时掉落在地,于是他只能伸长脖子去拿,谁知一抬头,竟对上青年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倚长老好兴致啊。”
“神……神君。”孟倚愣住,他还保持着伸手去够拐杖的姿势,一时间竟不知该继续拿还是将手收回。
扶光见状,倒也不恼。
他弯腰,将地上的木藤拐杖捡起,特地屈身递给他。
孟倚眨了眨眼,连忙接住,经过这一番,他瞬间精神起来,方才的瞌睡虫不知在何时早已跑光。
“神君怎么有空来祠堂了?”许是偷懒被人抓住,他尴尬一笑,有些不自然地仰头看来。
孟倚天生矮小,左右不过三尺高,可扶光却很高,因此孟倚只得仰头看他,两眼相觑间,竟有几分莫名的搞笑。
扶光没拆穿他的囧事,也没打算提起,只是转头看向那殿门紧闭的祠堂。
孟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神情一顿:“神君可是要进祠堂”
“可以吗?”
“这是自然。”孟倚呵呵一笑:“神君早已继位,是我界之主,百鬼之王,这祠堂自然是进得的。”
只是他有些意外。
从百年前继位以来,扶光虽对鬼界上下尽心尽力,却好像总是在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或许也是这距离,让鬼界中人对他尊敬有加的同时,却不甚亲近,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孟倚叹气,只是苦了神君,夹在神鬼两族之中,难办不说,还颇遭非议。
他朝扶光伸出了手,走在面前引路,将人带到殿门前。
按理说,鬼王每五十年便要入祠堂主持祭祀一事,可扶光到底不是鬼族人,他也明白,虽鬼族人不说什么,可这毕竟是神圣之地,他不好插手,因此便提出由族中长老代劳。
于是乎这么多年来,这还是扶光第一次入祠堂。
随着孟倚右手一动,手中拐杖震地间,无形的鬼力光波向四周荡开,眼前紧闭的殿门也是第一次向扶光缓缓打开。
第146章
随着步履上前,青年的月白衣袍落入殿中,眼前忽地洒下一道阴影。
他察觉,是那足足有半殿高的女神雕像。
这是他第一次踏足这。
当他抬眸的那一刹那,殿外屋檐下的古着铃疯狂摇响,焚香顺着风意传来,当雕像入目的那一眼,扶光或许此生都不会忘记。
其实那天他骗了段之芜。
他对孟姝的身份虽起疑,却不敢笃定。
直到那天诈出了段之芜的异样,扶光这才惊觉原来有些大胆的猜测或许是正确的。
可所有的猜想,都不如这一刻的亲眼所见来得彻底。
足足半殿高的女神雕像屹立于正中,在她身后是无数的烛台,高燃的烛火上,明黄色烛光荡开,按阶摆开的牌位足足有九层之高。
彼时那如腾云般,袅袅升起的白烟正缭绕着雕像下摆,漫过那石刻雕画的飘逸裙裾,满室华光下,那女神像手持神武长剑,英姿飒爽,乌发云肩上,额中青墨棠花熠熠生辉,而她神情温柔却不失肃穆,自带威严杀气,目视远方的眼神中,更隐有睥睨百鬼之势。
这便是鬼界为悼念逝去的故主,特地供奉的女神雕像。
原来如此。
扶光瞳孔一缩,顿时明白什么,那些曾经困惑的疑点全部串联成线。
怪不得当初在湘水镇见到孟姝时,段之芜会露出那样的神情,还有黑白无常,以及游音怀……
他们都是见过鬼王姝的人。
而孟姝与她,有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脸。
青年的眸光忽然变得幽沉,里头暗潮涌动。可就在他要更上前一步时,扶光呼吸倏地一滞,紧接着心口突然传上一阵钝痛。
这种感觉来得太过强烈,他抬头仰望着它,透过那尊雕像,仿佛看到了被百年时光掩埋的过往。
而在那过往里,有一道朦胧的身影渐渐与眼前雕像重合,就在他即将看清时,眼前又忽地蒙上一层烟雾,伴随着心口钝痛,似乎在阻止他细想。
“神君”
孟倚见他一直盯着那女神雕像,以为是他不知道,特地解释道:“这便是吾界第九代鬼王,姝殿下的雕像。”
说着,他眉目一敛,带着满腔敬意朝那女神雕像微微拱手。
“说起来,神君与殿下也算有些渊源,只是可惜,殿下命薄,早早便走了。”
那段过往于鬼界上下而言,无疑是一次惨痛的代价,说来也悲悯,鬼界历代鬼王,竟无一善终。
待心口那股钝痛终于散去,扶光不动声色压下眼底异样,闻言却微愣:“渊源”
在他记忆里,他与鬼王姝不过当年瑶池仙宴的匆匆一见,连面容都记不甚清,怎会有渊源
“神君不记得了”孟倚有些讶异
“当年殿下独闯苍梧山遇险,还是神君出手相助。”
苍梧山
扶光蹙眉。
他知道这个地方。苍梧山在神鬼两界之间,传闻是天地初开时所留下的一处秘境,其中奇珍异宝无数,天帝法器之一的浮屠镜也是源于此山。
但宝物往往与危险相伴而生。
与内境桃源不同,苍梧山的外围却是一片不生地,烈火焰烬下,冤魂哀嚎,不见生灵。
除此之外,那还是第八代鬼王,也就是鬼王姝之父,青墨的战死之地。
闻言,扶光眉头轻轻皱起:“你说,我曾与鬼王姝相识”
可他记忆里并无这些。
就连那苍梧山,他也从未去过。
孟倚以为是扶光贵人多忘事,诧异之余摆了摆手:“都是旧事了。当年殿下刚刚继位,年纪尚轻,却因思念挚亲,一时冲动,竟孤身一人去闯那苍梧山,险些遭祸。”
孟倚摇头:“若非神君相助,小殿下怕是早已身陷囹圄。说起来,我们鬼界欠神君的,还是太多了。”
不管是百年前还是百年后,鬼界与扶光之间的牵扯总是纠缠不休的。
扶光知道孟倚不会骗他,更不会拿此事说笑。
可越听下去,他便愈发觉得不对。
满殿香火华光下,女神雕像威风凛凛,目光悠远,缭绕的烟雾摇曳着爬上青年的袍摆,伴着门外的声声铜铃,一点一点敲击在他心上。
待扶光从祠堂走回时,夜色已深。
酆都城内灯火再次亮起,红玉髓灯笼伴着幽风摇晃,涟漪葳蕤的彼岸河旁笑声一片,欢闹与喜悦间,更衬得三重阙门之后的压抑静谧。
扶光沿着宫墙小道缓缓走回。
四周宫檐浮跃而起的火光映照出青年孤身前行的身影,青砖玉瓦下,他垂眸黯然,步履缓慢,每走一步,眼里的晦暗便重一分。
孟姝,鬼王姝……妄枝山,战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那钝痛又密密麻麻爬上心口,可却与方才的感受不同。
这一次,扶光很清楚的知道,他是为何而心痛。
鬼界无月,却因一盏照世灯的点燃,让这混沌之界有了安然盛世的明亮,满城烟火间,竟也遍拾光明。
可在这欢声笑语下,却独独消失了那抹青色身影。
扶光抬头看向天上那轮“明月”,他的身影半隐于宫墙檐角下,照世灯的光影或可拂照过这鬼界的每一处角落,却在此刻独独照不到这来。
“我自小异于常人,生来招鬼,邪祟缠身。”
“扶光,我是怪物吗?”
湘水暮春楼,褚镇梨园,皇宫后院,沙漠夜城……
女子声容不断浮现在他脑海里,过往的一幕幕皆成画面,一点点从眼前翻过,扶光却只觉得浑身寒凉。
青年独行的身影倏然停下,他脚步似有千钧重,随着心口漾开的那抹疼痛,他呼吸一沉,扶着身旁宫墙蹙眉喘息。
怪不得她惧黑,原是如此。
眸色涌动间,扶光深吸一口气,不忍地闭上眼,垂下的右手却越攥越紧,隐有青筋勒出。
若说幽静森严,这鬼界内怕是没有哪处比这更甚。
七七四十九阶石梯之上,正对着一座巍峨雄伟的宫殿,与鬼族中其他宫殿不同,此处宫墙多为青墨色,檐边走兽更是奇形怪状,无一相同,若是细细看去便会发现,这些走兽并非寻常可见的屋脊兽,竟都是些穷凶极恶的凶兽。
不仅如此,檐边之下,随着云纹雕饰的翻卷,竟围着宫殿挂满了一圈的古着铃,只要有风荡过,每走几步便会听到一声孤闷铃响。
在台阶之上,殿门旁有着一处凉亭。
凉亭四周皆爬满绿萝,底下种满鸢尾花,紫云萦绕间,藤椅轻摇,有个侏儒老头正打着瞌睡,时不时有凉风吹过,拂起他的白毛胡须,看着好不惬意。
就在此时,殿前守卫传来响动:“神君。”
神君
小老头耳朵一动,仿佛听到什么要紧的事,急得身下藤椅一歪,险些栽倒在地。
他连忙起身,慌乱去找身边拐杖,却发现不知何时掉落在地,于是他只能伸长脖子去拿,谁知一抬头,竟对上青年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倚长老好兴致啊。”
“神……神君。”孟倚愣住,他还保持着伸手去够拐杖的姿势,一时间竟不知该继续拿还是将手收回。
扶光见状,倒也不恼。
他弯腰,将地上的木藤拐杖捡起,特地屈身递给他。
孟倚眨了眨眼,连忙接住,经过这一番,他瞬间精神起来,方才的瞌睡虫不知在何时早已跑光。
“神君怎么有空来祠堂了?”许是偷懒被人抓住,他尴尬一笑,有些不自然地仰头看来。
孟倚天生矮小,左右不过三尺高,可扶光却很高,因此孟倚只得仰头看他,两眼相觑间,竟有几分莫名的搞笑。
扶光没拆穿他的囧事,也没打算提起,只是转头看向那殿门紧闭的祠堂。
孟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神情一顿:“神君可是要进祠堂”
“可以吗?”
“这是自然。”孟倚呵呵一笑:“神君早已继位,是我界之主,百鬼之王,这祠堂自然是进得的。”
只是他有些意外。
从百年前继位以来,扶光虽对鬼界上下尽心尽力,却好像总是在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或许也是这距离,让鬼界中人对他尊敬有加的同时,却不甚亲近,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孟倚叹气,只是苦了神君,夹在神鬼两族之中,难办不说,还颇遭非议。
他朝扶光伸出了手,走在面前引路,将人带到殿门前。
按理说,鬼王每五十年便要入祠堂主持祭祀一事,可扶光到底不是鬼族人,他也明白,虽鬼族人不说什么,可这毕竟是神圣之地,他不好插手,因此便提出由族中长老代劳。
于是乎这么多年来,这还是扶光第一次入祠堂。
随着孟倚右手一动,手中拐杖震地间,无形的鬼力光波向四周荡开,眼前紧闭的殿门也是第一次向扶光缓缓打开。
第146章
随着步履上前,青年的月白衣袍落入殿中,眼前忽地洒下一道阴影。
他察觉,是那足足有半殿高的女神雕像。
这是他第一次踏足这。
当他抬眸的那一刹那,殿外屋檐下的古着铃疯狂摇响,焚香顺着风意传来,当雕像入目的那一眼,扶光或许此生都不会忘记。
其实那天他骗了段之芜。
他对孟姝的身份虽起疑,却不敢笃定。
直到那天诈出了段之芜的异样,扶光这才惊觉原来有些大胆的猜测或许是正确的。
可所有的猜想,都不如这一刻的亲眼所见来得彻底。
足足半殿高的女神雕像屹立于正中,在她身后是无数的烛台,高燃的烛火上,明黄色烛光荡开,按阶摆开的牌位足足有九层之高。
彼时那如腾云般,袅袅升起的白烟正缭绕着雕像下摆,漫过那石刻雕画的飘逸裙裾,满室华光下,那女神像手持神武长剑,英姿飒爽,乌发云肩上,额中青墨棠花熠熠生辉,而她神情温柔却不失肃穆,自带威严杀气,目视远方的眼神中,更隐有睥睨百鬼之势。
这便是鬼界为悼念逝去的故主,特地供奉的女神雕像。
原来如此。
扶光瞳孔一缩,顿时明白什么,那些曾经困惑的疑点全部串联成线。
怪不得当初在湘水镇见到孟姝时,段之芜会露出那样的神情,还有黑白无常,以及游音怀……
他们都是见过鬼王姝的人。
而孟姝与她,有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脸。
青年的眸光忽然变得幽沉,里头暗潮涌动。可就在他要更上前一步时,扶光呼吸倏地一滞,紧接着心口突然传上一阵钝痛。
这种感觉来得太过强烈,他抬头仰望着它,透过那尊雕像,仿佛看到了被百年时光掩埋的过往。
而在那过往里,有一道朦胧的身影渐渐与眼前雕像重合,就在他即将看清时,眼前又忽地蒙上一层烟雾,伴随着心口钝痛,似乎在阻止他细想。
“神君”
孟倚见他一直盯着那女神雕像,以为是他不知道,特地解释道:“这便是吾界第九代鬼王,姝殿下的雕像。”
说着,他眉目一敛,带着满腔敬意朝那女神雕像微微拱手。
“说起来,神君与殿下也算有些渊源,只是可惜,殿下命薄,早早便走了。”
那段过往于鬼界上下而言,无疑是一次惨痛的代价,说来也悲悯,鬼界历代鬼王,竟无一善终。
待心口那股钝痛终于散去,扶光不动声色压下眼底异样,闻言却微愣:“渊源”
在他记忆里,他与鬼王姝不过当年瑶池仙宴的匆匆一见,连面容都记不甚清,怎会有渊源
“神君不记得了”孟倚有些讶异
“当年殿下独闯苍梧山遇险,还是神君出手相助。”
苍梧山
扶光蹙眉。
他知道这个地方。苍梧山在神鬼两界之间,传闻是天地初开时所留下的一处秘境,其中奇珍异宝无数,天帝法器之一的浮屠镜也是源于此山。
但宝物往往与危险相伴而生。
与内境桃源不同,苍梧山的外围却是一片不生地,烈火焰烬下,冤魂哀嚎,不见生灵。
除此之外,那还是第八代鬼王,也就是鬼王姝之父,青墨的战死之地。
闻言,扶光眉头轻轻皱起:“你说,我曾与鬼王姝相识”
可他记忆里并无这些。
就连那苍梧山,他也从未去过。
孟倚以为是扶光贵人多忘事,诧异之余摆了摆手:“都是旧事了。当年殿下刚刚继位,年纪尚轻,却因思念挚亲,一时冲动,竟孤身一人去闯那苍梧山,险些遭祸。”
孟倚摇头:“若非神君相助,小殿下怕是早已身陷囹圄。说起来,我们鬼界欠神君的,还是太多了。”
不管是百年前还是百年后,鬼界与扶光之间的牵扯总是纠缠不休的。
扶光知道孟倚不会骗他,更不会拿此事说笑。
可越听下去,他便愈发觉得不对。
满殿香火华光下,女神雕像威风凛凛,目光悠远,缭绕的烟雾摇曳着爬上青年的袍摆,伴着门外的声声铜铃,一点一点敲击在他心上。
待扶光从祠堂走回时,夜色已深。
酆都城内灯火再次亮起,红玉髓灯笼伴着幽风摇晃,涟漪葳蕤的彼岸河旁笑声一片,欢闹与喜悦间,更衬得三重阙门之后的压抑静谧。
扶光沿着宫墙小道缓缓走回。
四周宫檐浮跃而起的火光映照出青年孤身前行的身影,青砖玉瓦下,他垂眸黯然,步履缓慢,每走一步,眼里的晦暗便重一分。
孟姝,鬼王姝……妄枝山,战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那钝痛又密密麻麻爬上心口,可却与方才的感受不同。
这一次,扶光很清楚的知道,他是为何而心痛。
鬼界无月,却因一盏照世灯的点燃,让这混沌之界有了安然盛世的明亮,满城烟火间,竟也遍拾光明。
可在这欢声笑语下,却独独消失了那抹青色身影。
扶光抬头看向天上那轮“明月”,他的身影半隐于宫墙檐角下,照世灯的光影或可拂照过这鬼界的每一处角落,却在此刻独独照不到这来。
“我自小异于常人,生来招鬼,邪祟缠身。”
“扶光,我是怪物吗?”
湘水暮春楼,褚镇梨园,皇宫后院,沙漠夜城……
女子声容不断浮现在他脑海里,过往的一幕幕皆成画面,一点点从眼前翻过,扶光却只觉得浑身寒凉。
青年独行的身影倏然停下,他脚步似有千钧重,随着心口漾开的那抹疼痛,他呼吸一沉,扶着身旁宫墙蹙眉喘息。
怪不得她惧黑,原是如此。
眸色涌动间,扶光深吸一口气,不忍地闭上眼,垂下的右手却越攥越紧,隐有青筋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