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见孟姝沉默,柳鹤眠朝她笑笑。
“我觉得扶光说的对,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就奇妙在无知无觉吗?分别是常有的事,相遇才是难得。”
孟姝正在心里暗骂扶光这个骗子,倏然听到柳鹤眠的话,不禁有些意外扬眉:“没想到柳大师倒是通透,听起来像是对分别颇有经验。”
柳鹤眠闻言一怔,别过眼,不自然的咳了咳。
“那是自然,我行走江湖这么久,遇到的人数不胜数,可到最后也只剩我自己。”
说着,他眉头一皱,竟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见状,孟姝傻眼了,刚刚不是他劝慰她吗,怎么一说,自己倒先难过起来了
孟姝笑着拍了拍他:“你不是自己呀,你现在不是有朋友了么?”
是啊,他有朋友了。
柳鹤眠倏地抬头,咧嘴一笑。
他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用孟姝的话讲就是没心没肺,自由散漫惯了。
她问他:“接下来有何打算,要不要跟她一起回玉骨村”
柳鹤眠想了想,有些心动,却又摇了摇头。
孟姝倒是有些意外。
她没打算扔下他,见之前柳鹤眠一副不跟着她和扶光不罢休的模样,孟姝以为,他是会和自己走的。
一身布衣蓝袍的年轻人与她并肩站在窗前,目光透过接踵而来的人群,眸光淡淡,似在想着什么。
孟姝很少见到他这般一本正经的样子,前几天法事上,是第一次,如今是第二次。
也是那场法事,让她认识到,柳鹤眠并不是一味的胆小的,在大事面前,他拎的清,拿的准,若非此次有他相助,想要引出影鬼,怕没这么容易。
想起那日在供桌前,年轻人用扶光教他的法诀,幻化了一道燕无瑶的鬼影,以此诱宁宣帝败露,孟姝不免失笑。
微凉中带着一丝燥意的风吹过年轻人的脸,过了半晌,他笑了笑,郑重其事道:“我要继续西行,用《易经》之术,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本就是一路西上而来,此番京城一事让他发现,原来世上神鬼并非触不可及,人心更是复杂难辨。
他先前吊儿郎当惯了,总觉得走一步看一步,潇洒过过日子也很是不错。
但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是会乏味而迷茫的。
他熟读《易经》,能卜、会看、通道法,他的本事,不应只用在街头巷尾的“半仙”买卖上,他能在皇宫用自己的本事诱宁宣帝暴露,也能在他处多为百姓辟邪解卦。
“现在世上竟然有这么多的恶鬼邪怪,我虽不能像你和扶光那么厉害,可风水八卦我还是懂的,”他双手环胸,颇为潇洒地朝孟姝挑眉:“而且扶光还教了我一些驱邪的小法术,到时候我游历江湖,行走天下,若见到百姓有难,自然是能帮多少帮多少。”
孟姝闻言,眼里划过一抹赞赏,却并不意外。
经此一事,大家都有了收获。
而他们,也终将踏上不一样的旅途。
“那你什么时候走?”
“现在!”
“现在”孟姝惊讶。
柳鹤眠挠了挠头,其实是他若现在不走,怕激动劲一过,就不想跟孟姝分开了。
孟姝笑了笑,没拆穿他,“现在走也好。”
她点了点头,正好,她也需赶回玉骨村去找穆如癸,怕时间一久再耽搁下去,那小老头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柳鹤眠见她也要启程,便赶忙回屋收拾包袱去了,想跟着她一起出城。
待柳鹤眠一走,身边顿时安静下来。
暮色缠绕着火烧云,斜斜地顺着江水,融入护城河的白玉栏内,远处的酒家旌旗早已升起,华灯即将初上,热闹过后,街巷的人影渐稀,平静的风意吹来。
孟姝缓缓抬手,垂下眉目,将眼前的窗楣悄然合上。
待走出了“夜中明珠”,孟姝仍是久久不能回神的。
看着眼前这座矗立在京城繁华街市里的锦绣客栈,雄伟的檐角高高翘起,奇异走兽于楼脊蛰伏,溢彩的流光下,觥筹交错的酒香袅袅传来。
看着身周的人来人往,她似叹了一口气,与柳鹤眠转身逆着人流,朝城门的方向走去。
明明来时还是两人,如今夏节已至,天光落下,暮云升起,身边人却悄然变了。
在出城门前,趁着马铺还没谢客,孟姝拿着银子买了两匹快马,一匹给了柳鹤眠,另一匹则留给自己。
待真的出了城门,柳鹤眠倒是舍不得了。
他皱着眉,可怜巴巴地揪着孟姝的衣袖:“孟妹妹,我们一定能再见的,对吧”
孟姝没好气地故意逗他:“要不然,你还是反悔跟我走吧”
柳鹤眠闻言,连忙摇头,顿时离她几步远,利落地翻身上马,他怕再耽搁下去,他真的会后悔了。
夕阳西下,他朝她挥手:“孟妹妹,等我去玉骨村找你玩啊!”
孟姝笑他,表面上烦他烦的要死,实则心里还是舍不得的。
见他真走,马蹄踏起的尘烟模糊了年轻人远去的背影,身遭有来往不断的人与她擦肩而过,看着柳鹤眠远去的方向,孟姝倏然又有些静默了。
一路与人同行惯了,热闹过后,平静总是显得孤独。
她牵着马绳,一边扬鞭上马,一边暗骂道:“扶光,你个骗子,说走就走,最好一辈子也别让我再见到你了!”
可话说出去,她却有些后悔。
因为孟姝猛然认识到,此次分别后,他们可能真的不会再见了。
素衣女子轻叹一声,将腰间的银绣小心别好,尘土扬起间,女子的身影被夕阳摇晃着拉长,落在官道边清浅的草地上,逐渐消失在尽头前。
行人策马远去的背影落在夕阳后,暮色烧云低垂着抚过路人忧思的眉头,烟波漾起间,这京城的城门不曾清冷过。
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往纷呈,来临或离走,迎来的都是不一样的故事。
……
就在孟姝离开的两日后,“夜中明珠”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女人一身榴红色娟纱绣金长裙,手边暗色箭袖上鎏金花色缠绕,浑然天成的美艳间带着飒爽之意,一举一动媚而不俗,冷眸瞧着人时,隐隐有着不可亵渎之意。
她翻身下马,风尘仆仆,快步走入楼中。
牌匾上,“夜中明珠”四个大字遒劲飞扬,她只睨了一眼,便径直来到柜台前,将手中的马鞭“啪”的一声拍在上头,冷声道:“我要见你们东家。”
暮色将落未落时分,“夜中明珠”还没什么客人,只余零星几桌,听到动静,转头偷瞥过来。
柜台前,妙若正在忙着算账,见状抬头看来,眸光微愣。
眼前的女人长得实在漂亮,那双勾人的美目瞧来时,带着浅碎的冷意,她行动如风,气势逼人,看着不像是来喝酒住店,倒像是来砸场子的。
看着看着,妙若眉头不喜皱起。
“夜中明珠”的招牌在京城是说一不二,从建立之初起就没人敢来闹事,今日她难得来一趟,倒是让她碰上了。
妙若放下手中的算盘,语气依旧轻缓,客气有加,可眼中却带起防备:“这位姑娘,我们客栈既无东家也无掌柜,吃酒住店很是欢迎,若是找人便请离开吧。”
闻言,对面的女人却笑了。
她不屑地扫了扫这楼中,掸了掸裙摆上的尘灰,从湘水镇这一路赶来,她马都跑死了两只,就连衣裳也污了。
她想了想,随意地勾了勾手里的马鞭,继而轻声一哼,朝妙若颔首,示意她靠近些,低声冷笑道:“告诉你们将军,就说苏素来找他,他若不出现,我就将这楼给他拆了。”
第100章
后来,有一位年轻的女鬼王,觉得这不分四季的鬼界过于阴寒了些,便向神界借来一盏照世灯。
从此以后,鬼界有了分明的“昼夜”,原本幽森的街市也热闹起来,鬼来鬼往的街头处处充斥着叫卖声,红玉髓灯笼在风中摇晃如流星,随着“夜色”慢慢笼起,戏法摊前的人群也渐渐多了起来。
夜幕降临下,没有繁星的“夜空”显得格外孤寂,彼岸河旁花灯初上,潺潺流水绕过街市。
与街头的热闹不同,顺着酆都城主路一路向前,在鼎沸街市的尽头,九泉交界处,静静矗立着一座座巍峨的宫殿。
隔着三重鬼阙门,高低起伏的雕梁上,珍奇走兽暗暗蛰伏于卷檐边。
琉璃瓦下青火初盛,随着风声扬起,一盏盏夜风中的鬼火轻晃,古着铜铃于静谧的夜色中发出沉闷声响。
与人间的清脆铃音不同,鬼界每一只铃铛的晃起和落下,都象征着一道鬼魂的往生。
幽冥殿内,青莲烛盏里的灯火亮起,跃出的火光照亮了殿中画栋上的古老符纹,九幽冥蝶轻轻煽动翅膀,从殿外飞进,停落在王座前的桌案上。
鬼王座前坐着一位黑袍青年,彼时他正单手撑额,细碎的灯火勾勒出他清冷俊美的轮廓,半阖的眉眼间带着掩不住的疲倦。
“我觉得扶光说的对,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就奇妙在无知无觉吗?分别是常有的事,相遇才是难得。”
孟姝正在心里暗骂扶光这个骗子,倏然听到柳鹤眠的话,不禁有些意外扬眉:“没想到柳大师倒是通透,听起来像是对分别颇有经验。”
柳鹤眠闻言一怔,别过眼,不自然的咳了咳。
“那是自然,我行走江湖这么久,遇到的人数不胜数,可到最后也只剩我自己。”
说着,他眉头一皱,竟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见状,孟姝傻眼了,刚刚不是他劝慰她吗,怎么一说,自己倒先难过起来了
孟姝笑着拍了拍他:“你不是自己呀,你现在不是有朋友了么?”
是啊,他有朋友了。
柳鹤眠倏地抬头,咧嘴一笑。
他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用孟姝的话讲就是没心没肺,自由散漫惯了。
她问他:“接下来有何打算,要不要跟她一起回玉骨村”
柳鹤眠想了想,有些心动,却又摇了摇头。
孟姝倒是有些意外。
她没打算扔下他,见之前柳鹤眠一副不跟着她和扶光不罢休的模样,孟姝以为,他是会和自己走的。
一身布衣蓝袍的年轻人与她并肩站在窗前,目光透过接踵而来的人群,眸光淡淡,似在想着什么。
孟姝很少见到他这般一本正经的样子,前几天法事上,是第一次,如今是第二次。
也是那场法事,让她认识到,柳鹤眠并不是一味的胆小的,在大事面前,他拎的清,拿的准,若非此次有他相助,想要引出影鬼,怕没这么容易。
想起那日在供桌前,年轻人用扶光教他的法诀,幻化了一道燕无瑶的鬼影,以此诱宁宣帝败露,孟姝不免失笑。
微凉中带着一丝燥意的风吹过年轻人的脸,过了半晌,他笑了笑,郑重其事道:“我要继续西行,用《易经》之术,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本就是一路西上而来,此番京城一事让他发现,原来世上神鬼并非触不可及,人心更是复杂难辨。
他先前吊儿郎当惯了,总觉得走一步看一步,潇洒过过日子也很是不错。
但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是会乏味而迷茫的。
他熟读《易经》,能卜、会看、通道法,他的本事,不应只用在街头巷尾的“半仙”买卖上,他能在皇宫用自己的本事诱宁宣帝暴露,也能在他处多为百姓辟邪解卦。
“现在世上竟然有这么多的恶鬼邪怪,我虽不能像你和扶光那么厉害,可风水八卦我还是懂的,”他双手环胸,颇为潇洒地朝孟姝挑眉:“而且扶光还教了我一些驱邪的小法术,到时候我游历江湖,行走天下,若见到百姓有难,自然是能帮多少帮多少。”
孟姝闻言,眼里划过一抹赞赏,却并不意外。
经此一事,大家都有了收获。
而他们,也终将踏上不一样的旅途。
“那你什么时候走?”
“现在!”
“现在”孟姝惊讶。
柳鹤眠挠了挠头,其实是他若现在不走,怕激动劲一过,就不想跟孟姝分开了。
孟姝笑了笑,没拆穿他,“现在走也好。”
她点了点头,正好,她也需赶回玉骨村去找穆如癸,怕时间一久再耽搁下去,那小老头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柳鹤眠见她也要启程,便赶忙回屋收拾包袱去了,想跟着她一起出城。
待柳鹤眠一走,身边顿时安静下来。
暮色缠绕着火烧云,斜斜地顺着江水,融入护城河的白玉栏内,远处的酒家旌旗早已升起,华灯即将初上,热闹过后,街巷的人影渐稀,平静的风意吹来。
孟姝缓缓抬手,垂下眉目,将眼前的窗楣悄然合上。
待走出了“夜中明珠”,孟姝仍是久久不能回神的。
看着眼前这座矗立在京城繁华街市里的锦绣客栈,雄伟的檐角高高翘起,奇异走兽于楼脊蛰伏,溢彩的流光下,觥筹交错的酒香袅袅传来。
看着身周的人来人往,她似叹了一口气,与柳鹤眠转身逆着人流,朝城门的方向走去。
明明来时还是两人,如今夏节已至,天光落下,暮云升起,身边人却悄然变了。
在出城门前,趁着马铺还没谢客,孟姝拿着银子买了两匹快马,一匹给了柳鹤眠,另一匹则留给自己。
待真的出了城门,柳鹤眠倒是舍不得了。
他皱着眉,可怜巴巴地揪着孟姝的衣袖:“孟妹妹,我们一定能再见的,对吧”
孟姝没好气地故意逗他:“要不然,你还是反悔跟我走吧”
柳鹤眠闻言,连忙摇头,顿时离她几步远,利落地翻身上马,他怕再耽搁下去,他真的会后悔了。
夕阳西下,他朝她挥手:“孟妹妹,等我去玉骨村找你玩啊!”
孟姝笑他,表面上烦他烦的要死,实则心里还是舍不得的。
见他真走,马蹄踏起的尘烟模糊了年轻人远去的背影,身遭有来往不断的人与她擦肩而过,看着柳鹤眠远去的方向,孟姝倏然又有些静默了。
一路与人同行惯了,热闹过后,平静总是显得孤独。
她牵着马绳,一边扬鞭上马,一边暗骂道:“扶光,你个骗子,说走就走,最好一辈子也别让我再见到你了!”
可话说出去,她却有些后悔。
因为孟姝猛然认识到,此次分别后,他们可能真的不会再见了。
素衣女子轻叹一声,将腰间的银绣小心别好,尘土扬起间,女子的身影被夕阳摇晃着拉长,落在官道边清浅的草地上,逐渐消失在尽头前。
行人策马远去的背影落在夕阳后,暮色烧云低垂着抚过路人忧思的眉头,烟波漾起间,这京城的城门不曾清冷过。
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往纷呈,来临或离走,迎来的都是不一样的故事。
……
就在孟姝离开的两日后,“夜中明珠”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女人一身榴红色娟纱绣金长裙,手边暗色箭袖上鎏金花色缠绕,浑然天成的美艳间带着飒爽之意,一举一动媚而不俗,冷眸瞧着人时,隐隐有着不可亵渎之意。
她翻身下马,风尘仆仆,快步走入楼中。
牌匾上,“夜中明珠”四个大字遒劲飞扬,她只睨了一眼,便径直来到柜台前,将手中的马鞭“啪”的一声拍在上头,冷声道:“我要见你们东家。”
暮色将落未落时分,“夜中明珠”还没什么客人,只余零星几桌,听到动静,转头偷瞥过来。
柜台前,妙若正在忙着算账,见状抬头看来,眸光微愣。
眼前的女人长得实在漂亮,那双勾人的美目瞧来时,带着浅碎的冷意,她行动如风,气势逼人,看着不像是来喝酒住店,倒像是来砸场子的。
看着看着,妙若眉头不喜皱起。
“夜中明珠”的招牌在京城是说一不二,从建立之初起就没人敢来闹事,今日她难得来一趟,倒是让她碰上了。
妙若放下手中的算盘,语气依旧轻缓,客气有加,可眼中却带起防备:“这位姑娘,我们客栈既无东家也无掌柜,吃酒住店很是欢迎,若是找人便请离开吧。”
闻言,对面的女人却笑了。
她不屑地扫了扫这楼中,掸了掸裙摆上的尘灰,从湘水镇这一路赶来,她马都跑死了两只,就连衣裳也污了。
她想了想,随意地勾了勾手里的马鞭,继而轻声一哼,朝妙若颔首,示意她靠近些,低声冷笑道:“告诉你们将军,就说苏素来找他,他若不出现,我就将这楼给他拆了。”
第100章
后来,有一位年轻的女鬼王,觉得这不分四季的鬼界过于阴寒了些,便向神界借来一盏照世灯。
从此以后,鬼界有了分明的“昼夜”,原本幽森的街市也热闹起来,鬼来鬼往的街头处处充斥着叫卖声,红玉髓灯笼在风中摇晃如流星,随着“夜色”慢慢笼起,戏法摊前的人群也渐渐多了起来。
夜幕降临下,没有繁星的“夜空”显得格外孤寂,彼岸河旁花灯初上,潺潺流水绕过街市。
与街头的热闹不同,顺着酆都城主路一路向前,在鼎沸街市的尽头,九泉交界处,静静矗立着一座座巍峨的宫殿。
隔着三重鬼阙门,高低起伏的雕梁上,珍奇走兽暗暗蛰伏于卷檐边。
琉璃瓦下青火初盛,随着风声扬起,一盏盏夜风中的鬼火轻晃,古着铜铃于静谧的夜色中发出沉闷声响。
与人间的清脆铃音不同,鬼界每一只铃铛的晃起和落下,都象征着一道鬼魂的往生。
幽冥殿内,青莲烛盏里的灯火亮起,跃出的火光照亮了殿中画栋上的古老符纹,九幽冥蝶轻轻煽动翅膀,从殿外飞进,停落在王座前的桌案上。
鬼王座前坐着一位黑袍青年,彼时他正单手撑额,细碎的灯火勾勒出他清冷俊美的轮廓,半阖的眉眼间带着掩不住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