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孟姝摇了摇头,刚想说些什么时,下意识地看了看手心,心中一丝不安划过。
她刚刚不过破釜沉舟一试,没想到,对恶鬼起作用的真的是她的血,而不是羽袅契。
除此之外,她总觉得她遗忘了什么……
“影鬼呢?”她问道。
扶光收回蛟月,整了整衣袍。
“死了。”
见她微愣,扶光皱眉:“怎么了,可是还有不适”
“没有。”孟姝回过神来,抬起头笑着看他:“我真的没事。”
扶光看了她一眼,没多说,继而打量起四周来,目光于一方石板上停留。
孟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由得瞳孔微缩。
在那石板周围,以石板中心为轴,在四周画着孟姝看不懂的图案,乍一看去,倒像是个阵法。
在石板处,还钉着几个黑色锁拷,石缘处隐有残留的干涸血迹。
那是她方才躺过的地方。
孟姝想起什么,猛地抬头,指向头顶藻井:“你看,它们会不会是一体的”
在他们的正上方,血红图腾栩栩如生,仿佛一只瞎眼獠牙的怪物,四周以血线为引,密集地汇聚成为一副古怪的图画。
孟姝刚刚情急之下没太注意,如今细细一看,倒还真觉得那线法像极了人的血肉经脉。
“是祭杀阵。”
身旁的青年突然开口。
孟姝闻言微怔,“什么是祭杀阵”
扶光冷下神色:“祭杀阵在上古玄术记载中,又称为‘阴九绝阵’,其形看若倒悬的北斗七星,实为三魂七魄的镜像。”
“神族灵书阁中,藏有很多的古籍秘辛,其中亦包括记载着‘祭杀阵’的邪书。”
扶光道:“我曾听言,此阵最阴毒之处就是在于可以通过供奉祭品,以满足人心所愿。而在阵法的阵眼处,必有一尊人形青铜鼎,相传此物能颠倒阴阳律令,请阵者若有所求,便可把祭品放在青铜器里。”
孟姝听后,不由得恶心地皱了皱眉。
这么说来,此阵法就像是给这股阴邪的力量祭出贡品,然后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孟姝大骇:“这不就是交易么!”
扶光点头:“就是交易。”
而且是违逆世间道法的邪恶交易。
他指了指藻井,那里血色浓烈,北斗七星的身影暗藏其中,红色墨线将它们交织缠绕,变成可怕而又瑟然的模样。
“将祭品放入阵法中心的青铜鼎处,阵纹便会渗出暗红色水珠,待阵成之时,方圆三里内的活物皆会避阵而走。”
“那时的阳气最弱,祭品之魂也会被逼出绕阵慢行,等脚步渐趋北斗罡步,踏满四十九圈时,这阵法便算是成型了。”
“可是这里,并没有青铜鼎啊”
按照扶光的说法,那这阵法中心,便应该是藻井下正对着的石板。
孟姝看去,那里亦有血色纹路,但除了四角的镣铐后,中间并没有青铜物件。
“祭品可以是世间万物,作为它的容器,青铜鼎自然也可以用别物替代。”
扶光凝眸:“此阵居然出现在冷宫里,想来定是宁宣帝做的古怪。”
可难就难在,他们并不知道宁宣帝用此阵来做什么,更不知道他的祭品和所求。
时辰渐晚,外头的凉风顺着破漏的窗纸吹入,昏黄的暮光暗下,殿门外的老旧宫灯于檐角闪着微光,忽明忽暗的光亮照到殿内,给那色泽鲜艳浓烈的藻井添上诡谲之色。
“那荷池底沉着这么多尸骨,宁宣帝在冷宫大肆杀人,且不说他目的何为,光是这动静,难道就没人发现?”
那池塘的尸骨有的已经是多年前的了,后宫人多眼杂,虽说他是皇帝,可后宫毕竟是妇人居所,权力多集中后妃处,这么多年来,他的行迹难道就没人发现
若不是那夜冬袅来给燕无瑶送药,无意中撞见了,这世上怕是没人知道他的恶行。
“你说的对。”漫长的沉默中,青年眸光忽地一闪。
“什么”孟姝没听清。
扶光看过来,嘴角勾起:“孟姝,你很聪明。”
宁宣帝作为君主,权力无双是不错。
可他的势力大多在朝堂,对于后宫,他或许并不是最关键的那个人。
想要鬼使神差地瞒下这么多命案,光靠他,在后宫布下如此大局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除他以外,宁宣帝在后宫中,还有帮手。
……
墙角兽耳八卦铜壶的刻漏在缓慢流动,宫墙下烛火慢摇,青烟于梵香中袅袅而升,八角琉璃宫灯的细碎光影,拉长了殿中人的身影。
女人跪坐在蒲团上,双眸微闭,绣着凤凰双翼的丝织罗绸铺洒在她膝下,锦罗堆起间,上头的玉绣纹路璀璨生辉,泛着莹莹碎光。
“吱吖——”
紧闭的殿门被推开,穿着暗绿色对襟宫服的女人走进,轻声合上了深褚色的雕花木门。
灯火爬上镂窗纹路,投下来人的斑驳身影。
崔姑姑缓步走到陈妙善的身侧,恭敬地垂首道:“娘娘,都准备好了。”
闻言,菩萨像前的女人缓缓睁开双眼。
盛满禅意的美目倒映出佛龛上浮掠的烛影,她无悲无喜,轻轻地点了点头,继而又闭上了眼眸。
得了示意,崔姑姑朝陈妙善行礼,随即走回门边,推开门缝,朝外头招了招手。
昏暗的月色下,有几人紧贴墙角,猫着腰,踩着碎步往这处快速走来。
崔姑姑推开门,示意他们小心些,将几个小太监领进门后,又谨慎地探了探头,见外面无人,这才放心地合上了门。
“动作轻慢些,放好了东西就赶紧出去,别打扰了娘娘祈诵。”
崔姑姑叮嘱着,一边带着他们往里走。
绕过屏风,昏黄的烛火里,半人高的菩萨尊像正静静地端坐在那,朦胧火影于它身上投下神圣的幽光。
几人不敢多看,轻步走到供桌前,将布袋中的东西掏出一一摆上,动作利落熟稔,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这位皇后娘娘平日里宽宥有加,最是温和善良,看着无欲无求,独独对礼佛一事极为看重,他们在坤宁宫做事多年了,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放下东西后便轻声行礼告退。
崔姑姑目送着他们离开,刚要合上门时,眼前忽地落下一片黑影。
黑夜里,女子姣丽的面容倏然出现在眼前。
廊下灯光昏暗,隔着将合未合的门缝,她面容白皙,摇曳的烛火跳跃在她脸上,漂亮得形同鬼魅,崔姑姑吓了一跳,刚要出声尖叫,却被那人一掌打晕,无力地瘫软坠下。
门外“女鬼”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确保没有发出动静后,无声无息地拉着人一同进了殿内。
宫廊下,画着仕女簪花的美人宫灯于黑夜中泛着莹光,寂静长夜里,坤宁宫内的一扇殿门悄然关上。
天边云际星河浅浅,长明的微火于风中摇曳,一切静得好似什么也没发生。
第91章
不知为何,忽地有些心慌。
菩萨莲座前的供桌上,摆着刚刚燃起到香油,一旁放着几叠金银纸,是一会崔姑姑要放到焚帛炉中烧的。
陈妙善敛着眉,昏黄灯影描摹过她柔情似水的眉目,菩萨面容上浮现一抹淡淡的愁容。
“崔姑姑。”她喊道。
见没人回应,陈妙善眉心拧起,转头看向身后。
“崔姑姑”
还是没人应答。
背后百松屏风上的金绣线于暗处泛着莹光,隔着屏风,陈妙善看不真切,菩萨下的烛火曼曼,光亮爬上屏风侧影,于地上投下点点斑驳。
屋内陷入寂静,陈妙善下意识地握住了手中佛珠,缓缓站起身来,刚要转过身时,一双微凉的手忽地扶上她的肩。
毫无意外的,陈妙善身子一僵,呼吸瞬间屏住。
幽静的佛室里,菩萨高坐于神坛上,青烟笼起间,于地上投下缥缈孤影。
四周静得出奇,外头是孤月笼罩的黑暗,今日坤宁宫寝殿四周的宫人都被她屏退,只余这间屋子灯火残跃。
陈妙善自持冷静从容,心念梵意,鬼神不怕,可在这一刻时,她竟有些动摇。
凝滞的空气里,她不敢转头,手中的珠串被绷紧,她竟有一瞬的亏心,怕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
身后的人双手扶着她的肩,朦胧的灯火缠上她清丽柔和的侧脸,她靠在陈妙善身侧,与她凑近,视线穿过她的耳廓,看向那莲花宝座上的菩萨像。
她的掌心冰凉,视线亦然。
温润白玉一尘不染,高台上的菩萨宽容和善,眉目带着悲悯佛性,于宝莲灯下晋静静垂眸,面容肃穆含笑,似在普度世人。
瞧着,陈妙善听到身后之人轻声一笑。
她笑意极轻,带着讽刺。
陈妙善眉头微皱,是个女子。
她稳下心神,僵硬着四肢,眼神瞥向地下。
在她绣着玉色莲纹的裙边,两道身影重叠着,前头那道身姿纤柔,看上去像个女子。
她刚刚不过破釜沉舟一试,没想到,对恶鬼起作用的真的是她的血,而不是羽袅契。
除此之外,她总觉得她遗忘了什么……
“影鬼呢?”她问道。
扶光收回蛟月,整了整衣袍。
“死了。”
见她微愣,扶光皱眉:“怎么了,可是还有不适”
“没有。”孟姝回过神来,抬起头笑着看他:“我真的没事。”
扶光看了她一眼,没多说,继而打量起四周来,目光于一方石板上停留。
孟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由得瞳孔微缩。
在那石板周围,以石板中心为轴,在四周画着孟姝看不懂的图案,乍一看去,倒像是个阵法。
在石板处,还钉着几个黑色锁拷,石缘处隐有残留的干涸血迹。
那是她方才躺过的地方。
孟姝想起什么,猛地抬头,指向头顶藻井:“你看,它们会不会是一体的”
在他们的正上方,血红图腾栩栩如生,仿佛一只瞎眼獠牙的怪物,四周以血线为引,密集地汇聚成为一副古怪的图画。
孟姝刚刚情急之下没太注意,如今细细一看,倒还真觉得那线法像极了人的血肉经脉。
“是祭杀阵。”
身旁的青年突然开口。
孟姝闻言微怔,“什么是祭杀阵”
扶光冷下神色:“祭杀阵在上古玄术记载中,又称为‘阴九绝阵’,其形看若倒悬的北斗七星,实为三魂七魄的镜像。”
“神族灵书阁中,藏有很多的古籍秘辛,其中亦包括记载着‘祭杀阵’的邪书。”
扶光道:“我曾听言,此阵最阴毒之处就是在于可以通过供奉祭品,以满足人心所愿。而在阵法的阵眼处,必有一尊人形青铜鼎,相传此物能颠倒阴阳律令,请阵者若有所求,便可把祭品放在青铜器里。”
孟姝听后,不由得恶心地皱了皱眉。
这么说来,此阵法就像是给这股阴邪的力量祭出贡品,然后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孟姝大骇:“这不就是交易么!”
扶光点头:“就是交易。”
而且是违逆世间道法的邪恶交易。
他指了指藻井,那里血色浓烈,北斗七星的身影暗藏其中,红色墨线将它们交织缠绕,变成可怕而又瑟然的模样。
“将祭品放入阵法中心的青铜鼎处,阵纹便会渗出暗红色水珠,待阵成之时,方圆三里内的活物皆会避阵而走。”
“那时的阳气最弱,祭品之魂也会被逼出绕阵慢行,等脚步渐趋北斗罡步,踏满四十九圈时,这阵法便算是成型了。”
“可是这里,并没有青铜鼎啊”
按照扶光的说法,那这阵法中心,便应该是藻井下正对着的石板。
孟姝看去,那里亦有血色纹路,但除了四角的镣铐后,中间并没有青铜物件。
“祭品可以是世间万物,作为它的容器,青铜鼎自然也可以用别物替代。”
扶光凝眸:“此阵居然出现在冷宫里,想来定是宁宣帝做的古怪。”
可难就难在,他们并不知道宁宣帝用此阵来做什么,更不知道他的祭品和所求。
时辰渐晚,外头的凉风顺着破漏的窗纸吹入,昏黄的暮光暗下,殿门外的老旧宫灯于檐角闪着微光,忽明忽暗的光亮照到殿内,给那色泽鲜艳浓烈的藻井添上诡谲之色。
“那荷池底沉着这么多尸骨,宁宣帝在冷宫大肆杀人,且不说他目的何为,光是这动静,难道就没人发现?”
那池塘的尸骨有的已经是多年前的了,后宫人多眼杂,虽说他是皇帝,可后宫毕竟是妇人居所,权力多集中后妃处,这么多年来,他的行迹难道就没人发现
若不是那夜冬袅来给燕无瑶送药,无意中撞见了,这世上怕是没人知道他的恶行。
“你说的对。”漫长的沉默中,青年眸光忽地一闪。
“什么”孟姝没听清。
扶光看过来,嘴角勾起:“孟姝,你很聪明。”
宁宣帝作为君主,权力无双是不错。
可他的势力大多在朝堂,对于后宫,他或许并不是最关键的那个人。
想要鬼使神差地瞒下这么多命案,光靠他,在后宫布下如此大局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除他以外,宁宣帝在后宫中,还有帮手。
……
墙角兽耳八卦铜壶的刻漏在缓慢流动,宫墙下烛火慢摇,青烟于梵香中袅袅而升,八角琉璃宫灯的细碎光影,拉长了殿中人的身影。
女人跪坐在蒲团上,双眸微闭,绣着凤凰双翼的丝织罗绸铺洒在她膝下,锦罗堆起间,上头的玉绣纹路璀璨生辉,泛着莹莹碎光。
“吱吖——”
紧闭的殿门被推开,穿着暗绿色对襟宫服的女人走进,轻声合上了深褚色的雕花木门。
灯火爬上镂窗纹路,投下来人的斑驳身影。
崔姑姑缓步走到陈妙善的身侧,恭敬地垂首道:“娘娘,都准备好了。”
闻言,菩萨像前的女人缓缓睁开双眼。
盛满禅意的美目倒映出佛龛上浮掠的烛影,她无悲无喜,轻轻地点了点头,继而又闭上了眼眸。
得了示意,崔姑姑朝陈妙善行礼,随即走回门边,推开门缝,朝外头招了招手。
昏暗的月色下,有几人紧贴墙角,猫着腰,踩着碎步往这处快速走来。
崔姑姑推开门,示意他们小心些,将几个小太监领进门后,又谨慎地探了探头,见外面无人,这才放心地合上了门。
“动作轻慢些,放好了东西就赶紧出去,别打扰了娘娘祈诵。”
崔姑姑叮嘱着,一边带着他们往里走。
绕过屏风,昏黄的烛火里,半人高的菩萨尊像正静静地端坐在那,朦胧火影于它身上投下神圣的幽光。
几人不敢多看,轻步走到供桌前,将布袋中的东西掏出一一摆上,动作利落熟稔,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这位皇后娘娘平日里宽宥有加,最是温和善良,看着无欲无求,独独对礼佛一事极为看重,他们在坤宁宫做事多年了,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放下东西后便轻声行礼告退。
崔姑姑目送着他们离开,刚要合上门时,眼前忽地落下一片黑影。
黑夜里,女子姣丽的面容倏然出现在眼前。
廊下灯光昏暗,隔着将合未合的门缝,她面容白皙,摇曳的烛火跳跃在她脸上,漂亮得形同鬼魅,崔姑姑吓了一跳,刚要出声尖叫,却被那人一掌打晕,无力地瘫软坠下。
门外“女鬼”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确保没有发出动静后,无声无息地拉着人一同进了殿内。
宫廊下,画着仕女簪花的美人宫灯于黑夜中泛着莹光,寂静长夜里,坤宁宫内的一扇殿门悄然关上。
天边云际星河浅浅,长明的微火于风中摇曳,一切静得好似什么也没发生。
第91章
不知为何,忽地有些心慌。
菩萨莲座前的供桌上,摆着刚刚燃起到香油,一旁放着几叠金银纸,是一会崔姑姑要放到焚帛炉中烧的。
陈妙善敛着眉,昏黄灯影描摹过她柔情似水的眉目,菩萨面容上浮现一抹淡淡的愁容。
“崔姑姑。”她喊道。
见没人回应,陈妙善眉心拧起,转头看向身后。
“崔姑姑”
还是没人应答。
背后百松屏风上的金绣线于暗处泛着莹光,隔着屏风,陈妙善看不真切,菩萨下的烛火曼曼,光亮爬上屏风侧影,于地上投下点点斑驳。
屋内陷入寂静,陈妙善下意识地握住了手中佛珠,缓缓站起身来,刚要转过身时,一双微凉的手忽地扶上她的肩。
毫无意外的,陈妙善身子一僵,呼吸瞬间屏住。
幽静的佛室里,菩萨高坐于神坛上,青烟笼起间,于地上投下缥缈孤影。
四周静得出奇,外头是孤月笼罩的黑暗,今日坤宁宫寝殿四周的宫人都被她屏退,只余这间屋子灯火残跃。
陈妙善自持冷静从容,心念梵意,鬼神不怕,可在这一刻时,她竟有些动摇。
凝滞的空气里,她不敢转头,手中的珠串被绷紧,她竟有一瞬的亏心,怕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
身后的人双手扶着她的肩,朦胧的灯火缠上她清丽柔和的侧脸,她靠在陈妙善身侧,与她凑近,视线穿过她的耳廓,看向那莲花宝座上的菩萨像。
她的掌心冰凉,视线亦然。
温润白玉一尘不染,高台上的菩萨宽容和善,眉目带着悲悯佛性,于宝莲灯下晋静静垂眸,面容肃穆含笑,似在普度世人。
瞧着,陈妙善听到身后之人轻声一笑。
她笑意极轻,带着讽刺。
陈妙善眉头微皱,是个女子。
她稳下心神,僵硬着四肢,眼神瞥向地下。
在她绣着玉色莲纹的裙边,两道身影重叠着,前头那道身姿纤柔,看上去像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