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她上前一步,看向谢必安:“我们是奉神君的命令前来此处查案,眼下正遇一瓶颈之处,不知谢常使可愿出手助我们一臂之力?”
她朝谢必安点头问好,语气柔和,面上带着善意的浅笑。
谢必安是鬼界德高望重的阴差使者,想要他出手帮忙单靠不铮实在是有些困难,唯有搬出扶光的名头或许才可一试。
不铮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没想到孟姝反应如此机敏,心中对孟姝的赞赏更多了几分。
果不其然,谢必安闻言微微蹙眉,嘴角常带的笑意淡了下来。
彼时屋外的阳光漏了一缕进来,恰巧照到孟姝所站立的地方,谢必安并不惧光,他抬头看向孟姝,没了方才昏暗的阴影,少女的面容暴露在光线之下,他瞳孔微缩,霎时间觉得面前人十分眼熟。
时间好似被牵回百年前,在冥府外,年轻的鬼王毫无架子地在阎王殿前席地而坐,看见他走来便朝他笑着招手。
她声音清亮明媚,所到之处似可以扫除一切阴霾,就连阴气沉沉的阎王殿也不例外。
“七爷,你们家阎王又不肯见我了,我就找他拿个东西有这么难吗,你快帮我进去说句好话,我拿到马上就走,绝不再烦他……”
时过境迁,不过百年的时光,可那位年轻的鬼王就好似湮灭在这时间里一般,就连那张笑意盈盈的面容他都快要记不清了。
可眼前女子的脸却是那么的相似,相似到恍惚间竟让他再次回到了当年……
第24章
闻言,谢必安顺势垂眸,不露痕迹地隐下眸中的情绪,待他再起抬起头来依旧是那个面含笑意的翩翩公子。
“既是神君的意思,我岂有不帮之理。”谢必安笑笑,继而松开了手中的元馗。
他看向不铮:“不知神使需要我做些什么?”
见谢必安愿意松口帮忙,不铮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谢必安的面子可不是谁都卖的,以他在冥府的地位大可不必如此谦逊地与不铮说话。
“我来此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可惜的是经受此物的人已经死了,”不铮叹道:“不知谢常使可否通过死人怨灵之气找到那件物品的所在?”
樊世春已经死去几日,魂魄想必早就入了鬼界地府,无论他是入轮回道还是鬼道,这些都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事,如今唯有通过怨灵之气方可一探。
闻言,谢必安眼底划过一抹诧异。
怨灵之气乃是死后怨气的一种,常常依附于生前最珍视或最在意的物件上,只是没想到不铮居然会知道这些。
看来能跟在那位神君身边的,果然也不是一般人物。
谢必安微笑道:“私自插手地下之事本是大忌,纵使是怨灵之气也不例外。”
听这话,是谢必安也不能帮忙的意思了?
孟姝眉头一皱,本以为事情无果时,谁知谢必安又开口了。
“神君与神使虽是神界中人,可自神君接任鬼王以来也有百年,总归不算外人,这个忙我还是帮得起的。”
见此,孟姝与不铮相视一眼,后者一愣,随即朝谢必安抱拳谢道:“那便辛苦谢常使了。”
谢必安点头笑笑,向不铮问好樊世春的生辰八字后便不再多说。
他向前走出一步,双手结印,屋外的阳光瞬间被阻挡在外,整个屋子陷入幽暗之中,沉闷的空气挤压着逼入。
随着一道幽暗的绿光闪过,自谢必安脚下出现一个红色法阵,法阵内的血红色符咒随着他的鬼力催动不断向四周延伸着,最后爬向了屋内的四角。
这屋子便是樊世春生前所住之地,到处都是他的气息,要想以生息为引找到怨灵之气应该不难。
谢必安缓缓闭上双眸,随着他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屋内四角的符咒缓缓升起,如同水滴一般汇聚到中央,最终重重落回地上的法阵中被其吞噬。
就在谢必安重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地上的红色法阵也在缓缓缩小,最后竟汇成了一幡小巧的血红色灵旗。
那灵旗漂浮至半空,似在感受着什么,竟时不时上下波动着。
谢必安见事成,便转过身来朝孟姝与不铮微微一笑,道:“此灵旗可感知死者怨灵之气所在,顺着它,你们便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不铮感激道:“多谢谢常使。”
谢必安笑着摆手道:“神使客气了,必安还有差事在身,便先带着元馗回去了。”
不铮与孟姝相视一眼,也并未再多说什么,与谢必安道别后便急急追着灵旗跑了出去。
看着少女离开的身影,谢必安站在屋内阴影处,眼帘微垂,隐下了眼底的波澜。
她已经死了,纵使有着一样的面容,眼前的这个凡人女子,也绝对不会是她。
瞬息间,屋内之人消失在地,整个樊家内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
……
孟姝与不铮追着灵旗走出了樊家,樊家村内的衙役皆是凡人,看不见这灵旗漂浮的诡异景象,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两人还是十分谨慎避开了村民和巡逻的衙役。
山坳中的村子内静悄悄的,灵旗越走越远,眼前的屋舍渐渐变少,泥泞的土路也越来越窄。
“这是……”
走出小路,眼前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
四周长林密布,叶子被风打响,枯叶顺风飘零,缓缓落进干涸的石潭,而此时,那血红色灵旗正停留在石潭的正上方。
居然在这里!
孟姝心中大骇,她想过樊世春或许会把东西藏在了无比隐秘狭小之地,却万万没想到居然就在这进村之人必会看到的石潭中!
此时的石潭不知早已干涸了多久,可见此潭并未多深,孟姝抬脚跃进,潭边石壁也才堪堪到她腰间。
潭地的石块或许因为风霜日晒的缘故,再加上原本积水而积满了一层厚厚的苔藓,石块也被腐蚀得坑洼斑驳,没了潭水的覆盖,站在其中更是将潭底一览无余。
见此,孟姝眉头轻皱。
她先前来过这个地方,先前进村时也看查看过此处,可是这潭底空空如也,何来藏东西的地方?
不铮跃进潭中,顺着石壁将潭底绕了一圈,并执剑柄敲每块底部石砖,也皆是一无所获。
“奇了怪了,这灵旗不可能出错才是。”
他面色沉重,握着长剑的手不由得收紧几分。
本以为这潭底石块会有机关玄机,可未曾想也没有……
环顾石潭四周,绿苔附着于斑驳的石块上,并顺此缓缓上爬,若是回到以前这石潭潭水盈盈之时,当不知会是一番多美的景象。
孟姝缓缓收回目光,低头想了想,却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直都被潭底吸引了去,却忽视了另外一个地方!
“不铮,以剑柄扣石,往潭壁上试试!”
孟姝此话一出,不铮便顿时领会,幡然醒悟!
果不其然,顺着潭壁寻找,当剑柄落于其中一块石块时,果然听见了清脆的敲击声,与其他石块沉闷的声音并不同。
不铮再次执剑敲了敲,壁边石块弹出,孟姝凑近一看,发现这石块之下居然还有着一个狭小的空间,一个木盒静静躺在其中。
“看来就是这个了!”
孟姝将其拿出,并拂去了木盒上的灰,不知被封存了多久的盒子再次曝露于天幕之下。
这盒子不仅看上去平平无奇,就连拿在手中也是格外的轻。
孟姝将其打开,发现里面有着几张纸。
这纸张数量大约有十来张左右,并被反复折叠了好几次,这才堪堪全部塞入木盒。
为了节省时间,孟姝拿出一部分交与不铮,自己则翻看剩下的。
待粗略地扫过几张后,孟姝的眉头越皱越深,不铮的表情也越来越难看。
……
湘水镇西巷内置有一处私人宅院,传闻此宅的第一任主人就惨死在宅中后院,从那以后这宅子便夜夜啼泣,似有鬼魅哭诉。
彼时阳光正好,有影从墙檐掠下,紧接着巡视的家丁便由远走来。
孟姝与不铮快速潜入宅中,以长廊作掩,这才没被家丁发现。
“你主上说让我们来这寻他?”见家丁走远,孟姝这才开了口。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看来这就是樊宏天的住处不错了。
不铮点了点头:“主上应当就在这宅子中,我们小心些,切勿打草惊蛇。”
孟姝了然,确认四下无人后便快步向内院走去。
既是樊府,樊宏天作为一宅之主其寝屋应当很好辨认才是。
果不其然,顺着游廊还没走出多远,便见到一处无论是位置还是大小都更为上佳的屋子。
“就是这了。”
此时正值当值白日,樊宏天应当还在衙署。
孟姝警惕地打开窗楣一角,确保内里无人后这才轻手轻脚地翻身进去,不铮紧随其后。
屋内竹香袅袅,雕窗木刻下的书案上摆满了书卷,不铮走近香炉捻起香灰一点在鼻尖闻了闻,是上好的竹袖香无疑。
她朝谢必安点头问好,语气柔和,面上带着善意的浅笑。
谢必安是鬼界德高望重的阴差使者,想要他出手帮忙单靠不铮实在是有些困难,唯有搬出扶光的名头或许才可一试。
不铮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没想到孟姝反应如此机敏,心中对孟姝的赞赏更多了几分。
果不其然,谢必安闻言微微蹙眉,嘴角常带的笑意淡了下来。
彼时屋外的阳光漏了一缕进来,恰巧照到孟姝所站立的地方,谢必安并不惧光,他抬头看向孟姝,没了方才昏暗的阴影,少女的面容暴露在光线之下,他瞳孔微缩,霎时间觉得面前人十分眼熟。
时间好似被牵回百年前,在冥府外,年轻的鬼王毫无架子地在阎王殿前席地而坐,看见他走来便朝他笑着招手。
她声音清亮明媚,所到之处似可以扫除一切阴霾,就连阴气沉沉的阎王殿也不例外。
“七爷,你们家阎王又不肯见我了,我就找他拿个东西有这么难吗,你快帮我进去说句好话,我拿到马上就走,绝不再烦他……”
时过境迁,不过百年的时光,可那位年轻的鬼王就好似湮灭在这时间里一般,就连那张笑意盈盈的面容他都快要记不清了。
可眼前女子的脸却是那么的相似,相似到恍惚间竟让他再次回到了当年……
第24章
闻言,谢必安顺势垂眸,不露痕迹地隐下眸中的情绪,待他再起抬起头来依旧是那个面含笑意的翩翩公子。
“既是神君的意思,我岂有不帮之理。”谢必安笑笑,继而松开了手中的元馗。
他看向不铮:“不知神使需要我做些什么?”
见谢必安愿意松口帮忙,不铮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谢必安的面子可不是谁都卖的,以他在冥府的地位大可不必如此谦逊地与不铮说话。
“我来此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可惜的是经受此物的人已经死了,”不铮叹道:“不知谢常使可否通过死人怨灵之气找到那件物品的所在?”
樊世春已经死去几日,魂魄想必早就入了鬼界地府,无论他是入轮回道还是鬼道,这些都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事,如今唯有通过怨灵之气方可一探。
闻言,谢必安眼底划过一抹诧异。
怨灵之气乃是死后怨气的一种,常常依附于生前最珍视或最在意的物件上,只是没想到不铮居然会知道这些。
看来能跟在那位神君身边的,果然也不是一般人物。
谢必安微笑道:“私自插手地下之事本是大忌,纵使是怨灵之气也不例外。”
听这话,是谢必安也不能帮忙的意思了?
孟姝眉头一皱,本以为事情无果时,谁知谢必安又开口了。
“神君与神使虽是神界中人,可自神君接任鬼王以来也有百年,总归不算外人,这个忙我还是帮得起的。”
见此,孟姝与不铮相视一眼,后者一愣,随即朝谢必安抱拳谢道:“那便辛苦谢常使了。”
谢必安点头笑笑,向不铮问好樊世春的生辰八字后便不再多说。
他向前走出一步,双手结印,屋外的阳光瞬间被阻挡在外,整个屋子陷入幽暗之中,沉闷的空气挤压着逼入。
随着一道幽暗的绿光闪过,自谢必安脚下出现一个红色法阵,法阵内的血红色符咒随着他的鬼力催动不断向四周延伸着,最后爬向了屋内的四角。
这屋子便是樊世春生前所住之地,到处都是他的气息,要想以生息为引找到怨灵之气应该不难。
谢必安缓缓闭上双眸,随着他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屋内四角的符咒缓缓升起,如同水滴一般汇聚到中央,最终重重落回地上的法阵中被其吞噬。
就在谢必安重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地上的红色法阵也在缓缓缩小,最后竟汇成了一幡小巧的血红色灵旗。
那灵旗漂浮至半空,似在感受着什么,竟时不时上下波动着。
谢必安见事成,便转过身来朝孟姝与不铮微微一笑,道:“此灵旗可感知死者怨灵之气所在,顺着它,你们便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不铮感激道:“多谢谢常使。”
谢必安笑着摆手道:“神使客气了,必安还有差事在身,便先带着元馗回去了。”
不铮与孟姝相视一眼,也并未再多说什么,与谢必安道别后便急急追着灵旗跑了出去。
看着少女离开的身影,谢必安站在屋内阴影处,眼帘微垂,隐下了眼底的波澜。
她已经死了,纵使有着一样的面容,眼前的这个凡人女子,也绝对不会是她。
瞬息间,屋内之人消失在地,整个樊家内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
……
孟姝与不铮追着灵旗走出了樊家,樊家村内的衙役皆是凡人,看不见这灵旗漂浮的诡异景象,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两人还是十分谨慎避开了村民和巡逻的衙役。
山坳中的村子内静悄悄的,灵旗越走越远,眼前的屋舍渐渐变少,泥泞的土路也越来越窄。
“这是……”
走出小路,眼前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
四周长林密布,叶子被风打响,枯叶顺风飘零,缓缓落进干涸的石潭,而此时,那血红色灵旗正停留在石潭的正上方。
居然在这里!
孟姝心中大骇,她想过樊世春或许会把东西藏在了无比隐秘狭小之地,却万万没想到居然就在这进村之人必会看到的石潭中!
此时的石潭不知早已干涸了多久,可见此潭并未多深,孟姝抬脚跃进,潭边石壁也才堪堪到她腰间。
潭地的石块或许因为风霜日晒的缘故,再加上原本积水而积满了一层厚厚的苔藓,石块也被腐蚀得坑洼斑驳,没了潭水的覆盖,站在其中更是将潭底一览无余。
见此,孟姝眉头轻皱。
她先前来过这个地方,先前进村时也看查看过此处,可是这潭底空空如也,何来藏东西的地方?
不铮跃进潭中,顺着石壁将潭底绕了一圈,并执剑柄敲每块底部石砖,也皆是一无所获。
“奇了怪了,这灵旗不可能出错才是。”
他面色沉重,握着长剑的手不由得收紧几分。
本以为这潭底石块会有机关玄机,可未曾想也没有……
环顾石潭四周,绿苔附着于斑驳的石块上,并顺此缓缓上爬,若是回到以前这石潭潭水盈盈之时,当不知会是一番多美的景象。
孟姝缓缓收回目光,低头想了想,却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直都被潭底吸引了去,却忽视了另外一个地方!
“不铮,以剑柄扣石,往潭壁上试试!”
孟姝此话一出,不铮便顿时领会,幡然醒悟!
果不其然,顺着潭壁寻找,当剑柄落于其中一块石块时,果然听见了清脆的敲击声,与其他石块沉闷的声音并不同。
不铮再次执剑敲了敲,壁边石块弹出,孟姝凑近一看,发现这石块之下居然还有着一个狭小的空间,一个木盒静静躺在其中。
“看来就是这个了!”
孟姝将其拿出,并拂去了木盒上的灰,不知被封存了多久的盒子再次曝露于天幕之下。
这盒子不仅看上去平平无奇,就连拿在手中也是格外的轻。
孟姝将其打开,发现里面有着几张纸。
这纸张数量大约有十来张左右,并被反复折叠了好几次,这才堪堪全部塞入木盒。
为了节省时间,孟姝拿出一部分交与不铮,自己则翻看剩下的。
待粗略地扫过几张后,孟姝的眉头越皱越深,不铮的表情也越来越难看。
……
湘水镇西巷内置有一处私人宅院,传闻此宅的第一任主人就惨死在宅中后院,从那以后这宅子便夜夜啼泣,似有鬼魅哭诉。
彼时阳光正好,有影从墙檐掠下,紧接着巡视的家丁便由远走来。
孟姝与不铮快速潜入宅中,以长廊作掩,这才没被家丁发现。
“你主上说让我们来这寻他?”见家丁走远,孟姝这才开了口。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看来这就是樊宏天的住处不错了。
不铮点了点头:“主上应当就在这宅子中,我们小心些,切勿打草惊蛇。”
孟姝了然,确认四下无人后便快步向内院走去。
既是樊府,樊宏天作为一宅之主其寝屋应当很好辨认才是。
果不其然,顺着游廊还没走出多远,便见到一处无论是位置还是大小都更为上佳的屋子。
“就是这了。”
此时正值当值白日,樊宏天应当还在衙署。
孟姝警惕地打开窗楣一角,确保内里无人后这才轻手轻脚地翻身进去,不铮紧随其后。
屋内竹香袅袅,雕窗木刻下的书案上摆满了书卷,不铮走近香炉捻起香灰一点在鼻尖闻了闻,是上好的竹袖香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