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65节
  姜茶可好心了,蹬蹬镫跑过去劝:“牛奶奶,快别骂了,赶紧去报警啊。丢了多少钱得跟警察说清楚,不然马爷爷不清楚情况,还以为您自个儿偷偷把钱藏起来,备着以后花呢,是吧。咱这么多年吵架都占着理,可不能因为一小贼,被老爷们拿到短处,是不是?报了警,有警察作证,咱到哪儿都腰杆子直。”
  姜茶说一句,牛一刀点一次头,直到姜茶说完,老太太还夸呢:“还是茶茶想得周到,奶奶这就去报警!我这钱可是被偷了,才不是偷偷藏起来。那老不死的要是敢冤枉我,我打不死他!”说着匆匆忙忙朝着派出所的方向走。
  姜茶在后面嘿嘿嘿的笑,姜楠看得新奇,花钱买了八串糖葫芦,递给姜茶时,忍不住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你个小人精,劝人家报警就报警呗,怎么那么些话!”
  姜茶接过糖葫芦,小手一挥,一副你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哎呀,妈,你知道什么?!你在胡同里住了多久,我住了多久?马爷爷牛奶奶俩天天吵架,跟多少世的仇人似的,不这么劝,她能去报警吗?你和我爸都是公安大学的大学生,要是不报警,是不是得来找你俩评理?我这可是给你俩省事儿呢。”
  姜楠心里一暖,捏了捏小家伙的脸颊,被姜茶气哼哼地瞪了一眼。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逛街,良久,就在姜楠的糖葫芦要吃完的时候,听周知行道:“你说干个体户的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拿到钱最想干什么?”
  姜楠看了周知行一眼:“买房?”
  “对,也不全对。房谁都想买,不唯独这些人。”周知行小声道,“这时候先富起来的,祖上都是有些老底子的,也都见过好东西,肯定想着办法充门面。我猜,如今的潘家园肯定更热闹!”
  姜楠瞪圆眼睛:“你想再去鬼市?”
  “对!”周知行坚定地点点头,“怎么样,明儿早起去看看?”
  姜楠嗯嗯嗯地点头,上次的陶俑人、砚台等都还在空间里收着呢,说不得这次又有什么奇遇。姜楠嘿嘿嘿的笑,如今两人放暑假,正好早起去看看。
  说到做到,姜楠和周知行没张扬,不是不告诉姜满城和陈金花,两人如今年纪大了,还是别轻易打乱生物钟的好。他俩先去探探路,要是好东西多,回来再告诉父母就是了。
  翌日,一大早,也就三点钟吧,两人悄么悄地起床,轻手轻脚地开门洗漱,这才骑上自行车离开。是的,他们在京城又买了两辆自行车,平时出门做什么的,也方便不是。
  不多时,潘家园鬼市再次出现在二人面前。三年过去,如今鬼市的人更多了,不论是卖货的还是买货的,都多了起来。时不时还能听到争吵声,什么“懂不懂规矩”,什么“有钱就是规矩,少特么废话,你到底卖不卖?”
  两人将自行车锁好,提上小竹篮,这才去摊位上看。东西也比以前更多,连烟盒、伟人像章、旧收音机都有,也不知道谁会买一台旧收音机。伟人像章前,竟然有一枚纯金的,姜楠咦了一声,忍不住弯腰去看,这可当真少见。
  那摊主十分的自得:“没见过吧?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淘换来的,怎么样,好看吧?”
  姜楠没说话,又在像章里挑选起来,这东西买来也不亏,好几款不常见的,例如梅花型的、飞机纪念款、建筑浮雕的,都被姜楠挑出来。
  周知行扫了眼,五枚像章,其中一枚是纯金的,其他四枚的材料都很常见,只是造型稀奇罢了。心里有了数,周知行倾身上前,和摊主讨价还价,最终以三百二十元的价格成交。
  刚来就有了收获,两人心里高兴,再逛就轻松多了。路过瓷器摊位时,周知行被一个雪青色的花瓶吸引。只见花瓶上着釉,暗夜里也亮闪闪的。
  瓶身呈大肚广口状,高约一尺,最宽处有一拃来宽,像是四五个月大的孕妇,肚子微微隆起。最细的瓶口不若成人的大拇指宽,瓶口如喇叭样伸展。
  整个瓶身,线条柔和优美,远远看去,有股勾人摄魄的美。只是太新了,凡是见过的,都会停下来看上几眼,有些还会驻足把玩一番,最后,却都无一例外地放下。
  他们是来淘老物件的,不是来买琉璃厂新做的瓶子的。要买新东西,不会去供销社或者百货商城吗?何苦一大早来鬼市晃悠。
  周知行却把玩了良久,里里外外的看,实在是太喜欢了,忍不住上前和摊主讲了讲价,最终以十块钱的价格成交。旁边的人还劝呢:“大兄弟,这东西一看就是如今新造的,不值当在潘家园买。你去旁边的供销社,十块钱买仨还富余。”
  周知行笑笑:“我就喜欢这个瓶子,颜色好,造型也漂亮,回去放家里,光看着,心情就美滋滋。”
  那人就不说话了,啥东西都讲究个眼缘,兴许人家就是好这口儿呢。姜楠也没多问,还不兴看走眼一回啊,没想到走出去没五十米,周知行道:“别担心,新是因为上一个收藏的人爱惜,经常擦拭导致的。我看了,花瓶至少是清康熙年间的。不是官造,但也算是民间的精品了,有些收藏价值。”
  姜楠笑:“我还以为你看走眼了呢。没事儿,之前买了不少了,这个你要是喜欢,咱们就收藏着不卖。”
  周知行斜眼儿:“哟,财大气粗了?”
  姜楠得意:“那是!”
  夫妻俩复又高兴地逛起来,不过快六点了,仍没看到满意的。就在两人以为今儿就这样了时,看到一个卖古剑的摊位。席子上,摆着有十二三把古剑,大多锈迹斑斑,看着极不起眼。不过摊位前的人倒是很多,出钱买的也有两三个,估计是觉得越旧的,越真。
  姜楠和周知行被吸引,周知行可是在古代做过侍卫的人,对剑这种东西,天生有一股子执着。他弯腰在摊位前认真挑拣,姜楠没什么兴趣,示意她去前面看瓷器了。周知行点点头,埋头继续观察手中的剑。
  他有种直觉,这把剑必定十分珍贵。青铜剑,剑身长约半米,四指来宽,剑格上刻着铭文,周知行不认识那字,握剑的手却开始微颤。能刻字的,必是有些来历,他不动声色地又挑选了两把,这两把看起来华丽多了,也是整个摊位上最新的,都拎上,这才起身去跟摊主讨价还价。
  等跟姜楠汇合时,周知行已经是三把长剑在手,造型十分惹眼了。姜楠起身,等人少了才低声问:“多少钱?”
  周知行比了个手势,五百?
  嗯呢,这三把可都是古剑,货真价实的。这么贵也值得!
  值不值得的都买了,只当是买到好东西了吧。
  来到停车的地方,好家伙,两辆自行车,前后四个轮胎的气全没了。姜楠那个气啊,正想开口骂两句,被周知行一把拉住胳膊,悄悄往不远处的修车摊努了努嘴儿。姜楠低声道:“摊主故意放的?”
  周知行眯眼,压低声音道:“你以为呢?没看这么多自行车,都没气了吗?别声张,能在这里摆摊子,背后肯定有人。以后咱们还得来呢,闹开了,只怕下次就是扎轮胎了,不值当。”
  姜楠深深吸气呼气,知道这时候乱,没想到乱到这种程度。周知行将篮子递给姜楠:“别气了,付点钱打气就行了,几分钟的事儿,总比耽误时间补*胎强,在这儿等着吧,我去。”
  姜楠伸手接过篮子,点点头,看着周知行去开车锁,一手一个车子,推着往前走。那摊主看着也就二十一二岁,坐在小马扎上,一直斜眼儿观察着这边呢,见两人规规矩矩地来打气,没吵没闹的,笑着起身,拍了拍周知行的肩膀:“好兄弟,放心,以后哥罩着你。”
  周知行呵呵笑了两声,付了五毛钱,给两辆自行车都打了气,这才离开。
  回到家,已经快七点半了。两人在路上买了早饭,家里人陆续醒了过来。姜满城和陈金花一见这俩人的架势,就知道出去过。吃早饭的时候也没问,等仨孩子和朋友出去玩,文大妈去买菜了,四人才开始说正事儿。
  周知行拿出那把剑,和姜满城围着研究,越看越觉得眼热。
  姜满城不可置信地道:“难不成是战国古剑?”
  周知行不确定:“看造型像,但另两把不是,最多是元朝的东西。这三个怎么放一块儿的,有些奇怪。”
  姜满城哦了一声:“你怀疑......”
  周知行点点头,搔着下巴道:“对,这两把新的肯定是下面的,想来应该不是倒斗的直接出货,而是转了一道手。”
  他指着那把疑似战国的古剑,说:“这把剑把玩的人多,剑柄光溜溜的,人气儿旺。但这两把,明显都是崭新的,这不对。”
  陈金花:“报警吗?”
  姜楠和周知行点头,当然要报,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姜楠问系统:“那些人里真有袁建设?”
  【对的,宿主。袁建设和叶春萍到大西北后,没过两年就分开了。孩子归叶春萍,袁建设入赘去了,女方是当地的老住家。那家人以前就是干这一行的,如今没人管了,开始重操旧业。目前一伙子租住在京郊,具体地址是......】
  姜楠咽了咽口水,还真是缘分,没想到来京城了,还能听到袁建设和叶春萍的动态,她问:“那叶春萍呢?”
  【叶春萍再嫁给了当地的一个鳏夫,已经留在当地了。她身体不好,不能再生了,也折腾不起来了。】
  将系统的话复述了一遍,姜楠提议道:“要不还是老办法?把这些事儿匿名给到潘家园附近的派出所?”
  姜满城叹气:“好是好,就是你和周知行的功劳就没法说了,你俩留京的事儿把稳吗?需不需要攒个功劳什么的?”
  姜楠笑了:“没事儿,要功劳还不容易,明儿我跟周知行再去转转,不信潘家园里逛的,就没坏人,我们抓几波,功劳不就到手了?叶春萍这个事儿没办法,不能私下干,她们人多,又都是穷凶极恶的,还是别冒险的好。”
  周知行点头同意,四人不再说话,又欣赏起买回来的老物件。陈金花不太喜欢这些,出去看小枳和小烨了,两人正在胡同口玩儿呢,和同伴们哈哈哈的,笑声能传出去老远。茶茶跟着同伴去少年宫滑旱冰,说是中午也不回来,要在外面吃。六七个孩子一起,最大的都十三四了,大白天的,一家人也没担心。
  一日无事,翌日一大早,两人又早早起来,不仅要将匿名信给到派出所,还得在潘家园鬼市溜达溜达,看看怎么立功。
  两人骑着自行车,悄么悄把信放在派出所门口,这才转身去了潘家园鬼市,将自行车停在老地方,漫无目的的溜达。正走着呢,姜楠眼尖,又因着抓贼经验丰富,这不就看到人群里的三只手了嘛。
  来这里淘宝的,谁身上是没钱的?三只手选择这里下手,也算是合理。两人没冒然行动,谁知道这人是不是有同伙呢,跟上再说。
  系统还在那儿叭叭呢,【宿主,该人的同伙有五人,分别在三点钟方向,穿蓝色衣服小平头那个......小心九点钟方向穿黑色衣服中分的那个,他是头儿,身上有刀......】
  一一列举出来,姜楠和周知行小心地确认。擒贼先擒王,得先抓住黑衣服那个,且是现行才好,不然捉贼不拿赃,没人认的。两人装着对那个摊位十分感兴趣的样子,默默来到摊位前,姜楠的眼睛,全程死死盯着黑衣服,等终于下手了,这才一举擒获。
  “先生,您的钱包。”姜楠将黑衣服手里的钱包递给前面的人,交代道,“小心着些。”
  被抓住的黑衣服一只手被高高举起,挣脱不开,知道是遇到硬茬子了,扭头愤恨地看着二人,见两人不害怕,又去瞪被偷的大哥。那大哥是个老实的,接过钱包就跑,半点儿不跟三人接触。
  被人害怕的感觉还挺新鲜,姜楠笑了一下,没当回事儿。周围人见状,哪儿有不明白的,这是有贼啊,纷纷开始掏钱包,瞬间,“我钱包呢”、“有小偷”、“抓小偷了”,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瞬间响成一片。
  姜楠和周知行压着黑衣服的汉子,将他身上的钱包扒拉出来,有来认领的,姜楠问清钱包里面的东西后,如数奉还,有那想冒领的,见这么严谨,便歇了心思。姜楠边发钱包,边给人家说:“麻烦去前面派出所做个证人,咱这抓了小偷,得有贼赃才行,是吧?现在能够还给您,但还请去做个证人。”
  “自然,自然。”
  第119章 顺利留京
  如今的人,大部分还是淳朴的,等六个钱包都还回去了,走出鬼市时,身后不仅跟了六位失主,还有一片拍手叫好之声。
  不止如此,竟然还有抓到小偷的,一群人乌泱泱往派出所走。
  去往派出所的路上,黑衣服才急了,直嚷嚷:“别给脸不要脸,不就偷了几个钱包嘛,都还回去了,你们还想怎么样?告诉你们,关进去最多一个月,老子出来可不会放过你们。”
  周知行淡淡地瞥了这人一眼,做了快十年的警察,能怕你不成?没看你那同伙都被逮住了一个,这就不是简单的偷窃,而是牵扯到了团伙犯罪。一跟团伙牵扯上,恐怕就不是一个月能完的事儿了。
  可不是,两个三只手被扭送到派出所,警察们还惊讶呢,有人小声嘀咕:“这平时没事儿,一忙起来还扎推儿。”
  姜楠轻笑,可不扎堆儿嘛,他俩就是存心来找事儿的。听到两人是公安大学的大学生,民警们瞬间站得笔直。这以后可都是同行,说不定毕业了,还是他们的领导呢,可得好好表现。
  就连派出所的副所长都出来了,和两人握过手,十分上道的说:“二位放心,这两人我们一定好好审,对于二位说的,团伙成员不止两人的问题,我们会重视的。感谢,真是太感谢了,这样,我们会以派出所的名义,向公安大学发出感谢信,感谢您二位对附近治安的贡献。”
  周知行笑:“这怎么好意思,所长真是客气了,大家以后都是同行,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这话还听不懂嘛,他们该做,那派出所能没表示嘛,表扬,一定表扬。副所长呵呵笑着表示,放心,感谢信明儿就亲自送到公安大学。
  出来时,已经早上七点了。估摸姜满城和陈金花都该去上班了,既然赶不上,两人也不着急了,慢悠悠地往家赶。盗墓的案子,派出所已经派出专人去调查,他们就不掺和了,暑假就多抓些贼,争取多立功。
  两人不知道,因着之后二人时常去潘家园转悠,本该在十日后发生的大劫案,被彻底蝴蝶掉了。而大劫案的受害者颜回,在上辈子遇害当日,顺利花八百块,买到了唐时的古物。
  离开潘家园时,颜回突然心口剧痛,仿佛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抽离,又重生了一般。好在他死死抱着古物,没让东西碎了。年末,姜楠和周知行经过颜回牵线,又买了两套院子,都是颜回的同学要卖,凑出国留学的费用不得不出手的,算是这日救命之恩的回报吧。
  当然,这些如今谁也不知道,就连系统,对于书外的事儿也一无所知。在潘家园晃悠那几日,二人又入手了两个鼻烟壶、三枚玉佩、一把古琴,收获颇丰。当然,都是周知行看中的,两人算是在买古董的同时抓贼,两不耽误。
  仅凭几个小毛贼,自然不算大功劳的。最大的功劳,还真是无意中碰到的,或者说,是两人好人有好报?
  那日,两人从潘家园回来,正买豆浆油条呢,旁边的大爷大妈们一个劲儿嘀咕。
  穿白色老头衫的黑瘦大爷,不忿地说:“那王校长家还有海外关系?当时咋当上校长的?”
  旁边的灰上衣短发大妈附和:“就是,当初斗那么厉害,多少人因着海外关系都下放了,他王连生怎么就能躲过去?靠山是谁?”
  “什么啊,你们情况都不知道,怎么乱说话。”边儿上的土黄色汗衫的大妈道,“王连生家祖上是被剥削的丫鬟小厮,这是当时的主家回来了,想见见王家的老太太。”
  灰上衣短发大妈扁扁嘴,立马阴阳怪气儿道:“哟,点名要见老太太啊?那这王连生......幸亏老王死的早,不然今儿非气死不可。”
  言外之意很明显,王连生恐怕是资本家的儿子,不然为啥要单独见老太太?不得不说,王老太当初瞒得可够紧的。这要不是主家找过来,谁知道还有这茬呢,一群人意味深长地笑起来。早餐摊子就在青云胡同的胡同口,多少人都听见了这话,挤眉弄眼的,好不热闹。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这话太毒,且消息传开了,不是好事儿。不管老太太去不去,王家都危险了。
  不去,有心人会以为老太太当初跟了主家,手里不定有多少主家给的好东西,如今只怕是不敢和那边牵扯上关系。这是怕以后反复,说不清。
  去吧,更麻烦,谁知道见面后,老头子会给多少东西呢。瞧着吧,要不了几天,青云胡同的小贼只怕就要多起来了,来几个大晚上溜门撬锁的强盗都有可能。
  还真让两人猜着了,当日老太太没赴约,但小偷还是来了。之后两天,成天在这一片转悠,在姜家门口都路过好几次。小贼们也都知道,这家是做警察的,万不敢上门,都是匆匆走过。但姜楠和周知行的眼睛多毒啊,一眼就认出来了。
  姜楠低声:“估计这两天就得动手。”
  周知行点点头:“盯着点儿,偷东西也就罢了,就怕闹出人命。”
  就是怕这个啊,上门偷盗的,王家人要是乖乖给钱还好,万一闹起来,就怕强盗一时激愤做出些什么,造成伤亡。就算事后强盗被抓了,伤害已经造成,补不回来了。
  王连生当初在茶茶入小学的事儿上,是帮了忙的,况且又是邻居,这几年常来常往的,可不能让王老太太出事儿。真就是不错眼的盯着,也就是第二日晚上十二点左右吧,姜楠被系统吵醒,一屁股坐起来:“就是今晚,快。”
  两人不敢耽搁,套上衣服就往外跑,嗖嗖的。打开大门,外面已经闹起来了,两人飞速来到五号门,只见院儿里,几乎所有住户都起来了,一个个在二进院的前后门堵着。而二进院内,只王家的灯大亮着,从里面传出一道陌生沙哑的男声:“都走开,不然我杀了这老太太!”
  管院牛老太尽力安抚,她尽量心平气和地说:“好,我们都让开,你别冲动啊,如今可只是偷盗,要是闹出人命,可就不好收场了。我们都回家,你悄悄离开,就当没这回事儿,怎么样?反正我们也不知道你是谁,咱们互相都不认识的,是不是?你考虑考虑我这个话。”虽尽量在平稳,声音多少还是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