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呸,放你娘的狗屁,那丫头从小就克爹克娘,要不是我把她扔出去,指不定我们老王家还要遭多少灾呢!如今她能考上大学,还不是沾了我王家的福气?”苏燕娣忍不住唾了口,“再说了,养闺女早晚是泼出去的水,考上大学又怎么样,还不是得嫁到别人家去?我家贵德贵全贵喜可都是带把儿的,将来能给老王家续香火。”
苏燕娣这话惹得其他人哄堂大笑起来,“还续香火呢,儿子连个媳妇影都摸不着!”
其中一个二流子开口道,“昨儿我还见王贵德在村口瞅新媳妇轿子呢,那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那血溶于水,就算那死丫头在老苏家长大,那身上也流着我们王家的血,我这就上老苏家认亲去,你们这群嚼舌根的,有本事让自家闺女也考个首都大学出来瞧瞧!”*苏燕娣涨红了脸。
那群村民听到她这话忍不住笑了,“认亲?苏燕娣你可别再闹笑话了,当年你把孩子赶出家门时,咋没想着血溶于水?血脉相连?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的闺女,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又怎么会认你这个娘。”
“要依我看啊,你不是认亲,是想攀高枝吧?”墙根下的老汉吧嗒着旱烟,“咋?想让首都大学的闺女给你那仨光棍儿子说媳妇?还是想让她把你接进首都吃白面馍?”
苏燕娣拨高嗓门,“你们……少胡说八道,我王家的种,自然该认!”
又是一阵哄笑,“有本事你就上门去,看人家不拿扁担给你打出来。”
“我肯定要上榆槐村把这个闺女给认回来的,不信你们就看好了。”
村民们看了会热闹就散开了,苏燕娣越想越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不行,我得去看看!”
这样想着,快速把那洼菜给浇完了,收拾了就往榆槐村的方向走。
……
苏家三房这边热火朝天的,喻娟芳把往日里过年才舍得吃的糖饼瓜子茶叶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连望乡村的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赶来了,板凳不够,只能向左右的邻居都借用了一些,做上标记,等用完了再还回去。
苏会民忙里忙外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一月份穿棉袄的天气,硬是进进出出给忙出了满头大汗。
苏会民心里的喜悦不亚于他们当初把新房子盖起来的那一天,甚至比盖房子还要高兴。
他一共三子一女,大儿子进了部队当兵,前段时间县武装部那边还敲锣打鼓送来了觉生在前线立功的战报,二儿子招工进了煤矿,工作稳定,三儿子苏觉胜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学的是铁道运输工程,苏会民这辈子坐过火车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最小的女儿棠棠更是有出息,竟然考上了首都大学。
那首都大学可是上个世纪就办起来的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棠棠考上了首都大学,前途是可以预计的光明了。
喻父举着搪瓷缸子喝水,与有荣焉地坐在院子里,听着大伙的祝贺话。
喻母拉着喻娟芳的手,是真替她闺女高兴,几个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好孩子。
“棠棠,觉胜他们什么时候开学?”
“二月份就开学了,首都大学和首都交通大学开学时间相近,到时候兄妹俩能一块去报道,瓦妮医学院比他们早开学一个星期,她只能先一个人启程了。”喻娟芳眉眼带笑。
她以前觉得,那日子怎么过都是一个熬字,这辈子唯一的慰藉就是几个孩子,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她住进了宽敞的砖瓦房,能吃好吃饱,穿得暖睡得香,丈夫苏会民现在也懂得体贴她了,几个孩子都有了大出息,那每一天的日子,过起来都像吃了蜜糖似的,甜滋滋的。
“那时间可紧,得把各种东西都提前置备上了。”
“是啊。”喻娟芳也是这么想的,俩孩子上学,要置办的东西可多了,什么粮票、布票、雪花膏、暖壶、被褥、鞋袜、肥皂、搪瓷茶缸……
还得抽出时间,给两个孩子再做两身新衣裳,毕竟是要去首都上学,那可得体面一点。
喻父瞪着眼睛说话,“我听说那上大学,不仅不收学费,等毕业了还能安排进单位当干部?”
“是嘞,学校那边是免学费的,而且学校那边还会给学生发一定的生活补贴,毕业了包分配,以后就是工人或干部了,再也不用像咱们这样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了。”喻娟芳给她爹解释道。
“我听说那考上大学了,就直接从农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了?”有人嗑着瓜子问。
“是嘞。”
张婶惊叹,“我嘞个天啊,那你家棠棠和觉胜可真是鲤鱼跃龙门了。”
要知道那商品粮户口可金贵着嘞,转了商品粮户口,每月能去粮站领定量白面大米,油盐酱醋都有票证供应,优先分配工作,不像在土里刨食看天吃饭,一年到头就分那点子填牙缝都不够的粗粮,那多少人想尽办法都弄不来一个商品粮户口,这下苏家三房可就有五个商品粮户口了。
那张桂香的娘家侄女张春妮,嫁给一个比她大老些岁数,相貌平平,还坡脚的男人,不就是图那商品粮户口吗?
喻父听着这话,“乖乖,这上大学可真好,本来家里小点的那几个孩子都不打算继续念书了,现在看来,那书还是得继续念下去,以后也让他们像棠棠和觉胜这样,读高中,考大学,以后当干部,吃商品粮!”
其他人听着这话,也觉得有道理。
心里暗暗记着,回去就让孩子继续上学,说不定哪天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大伙正唠着家常,苏家院子里突然闯进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苏燕娣身上裹着件大红色的红绸袄,非常扎眼,这是她结婚时穿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旧很旧了,头发梳得油光,大概是用木梳蘸着自己的口水梳的,进门后,她飞速的在人群中找到了棠棠的身影,拉着她的手,两眼通红,泪眼婆娑。
“三丫,我刚才从外边人的嘴里听到你考上大学的消息,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娘真是太高兴了。”
“咱们老王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那破茅屋里竟然飞出了你这样的金凤凰,你打小就聪明伶俐,跟你爹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考上嘞!”
“生恩大过天,你可不能像白眼狼似的忘恩负义啊,你骨子里流的是咱们老王家的血,那苏老三和喻娟芳,他们只是你的舅舅和舅娘,我跟你爹,我们才是你血浓于水的亲爹娘,你这就跟我回家去吧,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日子。”
想起来什么,苏燕娣从棉袄兜里掏出一把黏糊糊的水果糖,“娘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糖了,快收着,你看,娘都记着嘞……”
“你三个哥哥都没娶媳妇,以后可得帮衬着点家里。”
棠棠的手被苏燕娣握在手里,那苏燕娣的眼泪说来就来,“啪嗒啪嗒”掉在她的手背上。
苏燕娣的到来,让在场的人脸色瞬间都冷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终于把偷书和逃婚的剧情都改完了……缓缓呕出一口老血
69
第69章
◎这亲该不该认◎
即便是棠棠从六岁起就没吃过王家的一粒米,但榆槐村这边很多人都不清楚棠棠和王家的内情,苏燕娣这一顶不认生母的白眼狼帽子扣下来,传出去了,棠棠的名声也落不着半点好。
棠棠看着自己被她拽住的手,愣了好一会后,唇角掀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团聚?我在王家,连做个人都不配,我就是那猪圈里任人打骂的牲畜,我怎么配和你们一家人团聚?”
“我在王家,干着最脏最多的活,稍微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如意,你就拿带刺的藤条打我骂我,王拾金就拿大脚板踹我,闹饥荒的年节,王家的红薯窝窝头都是紧着你们一家人吃,我只能吃鸡吃的米糠和你们吃剩下的鸡骨头、鱼骨头。”
“就因为喂鸡喂迟了,你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烧火棍打我,上边的炭火溅到了我的手臂上,那道疤至今都还留在我的手臂上。”说着,棠棠把棉袄的袖子给抡了起来,那道狰狞可怕的烫疤就这样落入众人的眼底。
棠棠小时候身上被打的伤疤不少,但经过一年年时间的恢复,很多疤痕都慢慢的淡了,看不出痕迹来了,唯独这道烫伤一直留在她的手臂上,没有任何消散的痕迹。
连大伙看到都忍不住心一惊,那烫伤的疤痕在手臂右上方的位置,足足有碗口那么大,十几年过去了都还那么狰狞吓人,这刚烫伤的时候,还不得生生疼晕过去?那会子棠棠还是个小孩子呢。
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亲生父母,简直是比畜生还不如。
喻娟芳帮小时候的棠棠洗过澡,自然知道她手臂上有这么一道伤,但她没想到,那伤竟然是被苏燕娣打的。
“我五岁那一年,你带我去了邻村的一户傻子家,骗我说你去趟茅房,其实就是为了一百块钱,想把我卖给邻村黄家十四岁的傻子当童养媳,我跑出去,一路追着你跑,求你不要把我卖给傻子,你瞧见我在后面追,越跑越快,像是怕被什么脏东西给缠上了一般,我摔了一跤,嘴唇、手掌、膝盖上都是血,你连回头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我在瓦罐村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做噩梦,生怕你又把我送到那个傻子家里。”
苏燕娣这话惹得其他人哄堂大笑起来,“还续香火呢,儿子连个媳妇影都摸不着!”
其中一个二流子开口道,“昨儿我还见王贵德在村口瞅新媳妇轿子呢,那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那血溶于水,就算那死丫头在老苏家长大,那身上也流着我们王家的血,我这就上老苏家认亲去,你们这群嚼舌根的,有本事让自家闺女也考个首都大学出来瞧瞧!”*苏燕娣涨红了脸。
那群村民听到她这话忍不住笑了,“认亲?苏燕娣你可别再闹笑话了,当年你把孩子赶出家门时,咋没想着血溶于水?血脉相连?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的闺女,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又怎么会认你这个娘。”
“要依我看啊,你不是认亲,是想攀高枝吧?”墙根下的老汉吧嗒着旱烟,“咋?想让首都大学的闺女给你那仨光棍儿子说媳妇?还是想让她把你接进首都吃白面馍?”
苏燕娣拨高嗓门,“你们……少胡说八道,我王家的种,自然该认!”
又是一阵哄笑,“有本事你就上门去,看人家不拿扁担给你打出来。”
“我肯定要上榆槐村把这个闺女给认回来的,不信你们就看好了。”
村民们看了会热闹就散开了,苏燕娣越想越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不行,我得去看看!”
这样想着,快速把那洼菜给浇完了,收拾了就往榆槐村的方向走。
……
苏家三房这边热火朝天的,喻娟芳把往日里过年才舍得吃的糖饼瓜子茶叶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连望乡村的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赶来了,板凳不够,只能向左右的邻居都借用了一些,做上标记,等用完了再还回去。
苏会民忙里忙外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一月份穿棉袄的天气,硬是进进出出给忙出了满头大汗。
苏会民心里的喜悦不亚于他们当初把新房子盖起来的那一天,甚至比盖房子还要高兴。
他一共三子一女,大儿子进了部队当兵,前段时间县武装部那边还敲锣打鼓送来了觉生在前线立功的战报,二儿子招工进了煤矿,工作稳定,三儿子苏觉胜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学的是铁道运输工程,苏会民这辈子坐过火车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最小的女儿棠棠更是有出息,竟然考上了首都大学。
那首都大学可是上个世纪就办起来的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棠棠考上了首都大学,前途是可以预计的光明了。
喻父举着搪瓷缸子喝水,与有荣焉地坐在院子里,听着大伙的祝贺话。
喻母拉着喻娟芳的手,是真替她闺女高兴,几个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好孩子。
“棠棠,觉胜他们什么时候开学?”
“二月份就开学了,首都大学和首都交通大学开学时间相近,到时候兄妹俩能一块去报道,瓦妮医学院比他们早开学一个星期,她只能先一个人启程了。”喻娟芳眉眼带笑。
她以前觉得,那日子怎么过都是一个熬字,这辈子唯一的慰藉就是几个孩子,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她住进了宽敞的砖瓦房,能吃好吃饱,穿得暖睡得香,丈夫苏会民现在也懂得体贴她了,几个孩子都有了大出息,那每一天的日子,过起来都像吃了蜜糖似的,甜滋滋的。
“那时间可紧,得把各种东西都提前置备上了。”
“是啊。”喻娟芳也是这么想的,俩孩子上学,要置办的东西可多了,什么粮票、布票、雪花膏、暖壶、被褥、鞋袜、肥皂、搪瓷茶缸……
还得抽出时间,给两个孩子再做两身新衣裳,毕竟是要去首都上学,那可得体面一点。
喻父瞪着眼睛说话,“我听说那上大学,不仅不收学费,等毕业了还能安排进单位当干部?”
“是嘞,学校那边是免学费的,而且学校那边还会给学生发一定的生活补贴,毕业了包分配,以后就是工人或干部了,再也不用像咱们这样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了。”喻娟芳给她爹解释道。
“我听说那考上大学了,就直接从农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了?”有人嗑着瓜子问。
“是嘞。”
张婶惊叹,“我嘞个天啊,那你家棠棠和觉胜可真是鲤鱼跃龙门了。”
要知道那商品粮户口可金贵着嘞,转了商品粮户口,每月能去粮站领定量白面大米,油盐酱醋都有票证供应,优先分配工作,不像在土里刨食看天吃饭,一年到头就分那点子填牙缝都不够的粗粮,那多少人想尽办法都弄不来一个商品粮户口,这下苏家三房可就有五个商品粮户口了。
那张桂香的娘家侄女张春妮,嫁给一个比她大老些岁数,相貌平平,还坡脚的男人,不就是图那商品粮户口吗?
喻父听着这话,“乖乖,这上大学可真好,本来家里小点的那几个孩子都不打算继续念书了,现在看来,那书还是得继续念下去,以后也让他们像棠棠和觉胜这样,读高中,考大学,以后当干部,吃商品粮!”
其他人听着这话,也觉得有道理。
心里暗暗记着,回去就让孩子继续上学,说不定哪天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大伙正唠着家常,苏家院子里突然闯进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苏燕娣身上裹着件大红色的红绸袄,非常扎眼,这是她结婚时穿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旧很旧了,头发梳得油光,大概是用木梳蘸着自己的口水梳的,进门后,她飞速的在人群中找到了棠棠的身影,拉着她的手,两眼通红,泪眼婆娑。
“三丫,我刚才从外边人的嘴里听到你考上大学的消息,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娘真是太高兴了。”
“咱们老王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那破茅屋里竟然飞出了你这样的金凤凰,你打小就聪明伶俐,跟你爹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考上嘞!”
“生恩大过天,你可不能像白眼狼似的忘恩负义啊,你骨子里流的是咱们老王家的血,那苏老三和喻娟芳,他们只是你的舅舅和舅娘,我跟你爹,我们才是你血浓于水的亲爹娘,你这就跟我回家去吧,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日子。”
想起来什么,苏燕娣从棉袄兜里掏出一把黏糊糊的水果糖,“娘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糖了,快收着,你看,娘都记着嘞……”
“你三个哥哥都没娶媳妇,以后可得帮衬着点家里。”
棠棠的手被苏燕娣握在手里,那苏燕娣的眼泪说来就来,“啪嗒啪嗒”掉在她的手背上。
苏燕娣的到来,让在场的人脸色瞬间都冷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终于把偷书和逃婚的剧情都改完了……缓缓呕出一口老血
69
第69章
◎这亲该不该认◎
即便是棠棠从六岁起就没吃过王家的一粒米,但榆槐村这边很多人都不清楚棠棠和王家的内情,苏燕娣这一顶不认生母的白眼狼帽子扣下来,传出去了,棠棠的名声也落不着半点好。
棠棠看着自己被她拽住的手,愣了好一会后,唇角掀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团聚?我在王家,连做个人都不配,我就是那猪圈里任人打骂的牲畜,我怎么配和你们一家人团聚?”
“我在王家,干着最脏最多的活,稍微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如意,你就拿带刺的藤条打我骂我,王拾金就拿大脚板踹我,闹饥荒的年节,王家的红薯窝窝头都是紧着你们一家人吃,我只能吃鸡吃的米糠和你们吃剩下的鸡骨头、鱼骨头。”
“就因为喂鸡喂迟了,你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烧火棍打我,上边的炭火溅到了我的手臂上,那道疤至今都还留在我的手臂上。”说着,棠棠把棉袄的袖子给抡了起来,那道狰狞可怕的烫疤就这样落入众人的眼底。
棠棠小时候身上被打的伤疤不少,但经过一年年时间的恢复,很多疤痕都慢慢的淡了,看不出痕迹来了,唯独这道烫伤一直留在她的手臂上,没有任何消散的痕迹。
连大伙看到都忍不住心一惊,那烫伤的疤痕在手臂右上方的位置,足足有碗口那么大,十几年过去了都还那么狰狞吓人,这刚烫伤的时候,还不得生生疼晕过去?那会子棠棠还是个小孩子呢。
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亲生父母,简直是比畜生还不如。
喻娟芳帮小时候的棠棠洗过澡,自然知道她手臂上有这么一道伤,但她没想到,那伤竟然是被苏燕娣打的。
“我五岁那一年,你带我去了邻村的一户傻子家,骗我说你去趟茅房,其实就是为了一百块钱,想把我卖给邻村黄家十四岁的傻子当童养媳,我跑出去,一路追着你跑,求你不要把我卖给傻子,你瞧见我在后面追,越跑越快,像是怕被什么脏东西给缠上了一般,我摔了一跤,嘴唇、手掌、膝盖上都是血,你连回头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我在瓦罐村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做噩梦,生怕你又把我送到那个傻子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