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于亚红本来不抱什么希望,但今天见到了那宋小军,的的确确是个不错的农村后生。
  吴芳妹捏着围裙角转悠,“我已经问过了我那表姐和表姐夫,他们对瓦妮这妮子满意得紧嘞,要是错过了这门婚事,那可是打着灯笼都再也挑不到这么好的了。”
  于亚红一点头,难得认同了吴芳妹的话,“说得是,我去给瓦妮做思想工作,一定要让她同意了这么婚事,绝对不能再这么错过了。”
  60
  第60章
  ◎瓦妮的婚事◎
  棠棠给瓦妮端了碗酸梅汤,顺便搬了张板凳跟她一块在院里坐着看月亮。
  棠棠实在是难以理解二伯母对于瓦妮姐姐婚事上的急切,但于亚红是长辈,她也不好在背后说这些长辈的是非。
  “棠棠,你有什么理想吗?”
  “我还没想过以后的事。”棠棠垂眸,除非能被招工进厂,不然每一届的毕业生都得沿着“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路子走,农村学生毕业之后回本村务农,城市户口的学生到乡下去插队,她不愿意想那么多,想多了也是负担,“那你呢?瓦妮姐,你有什么理想吗?”
  “我厌倦了榆槐村的生活,一睁眼,四面八方都是山,耳边充斥的都是村民们的闲话、争吵和闹架,我想去更陌生广阔的天地,去看外面的世界,哪怕是到遥远的他乡去漫无目的的流浪。”瓦妮长这么大,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上学的县城,她渴望有一天,自己的双脚能站在除了原林县之外的地方,但一旦她结了婚,她将会在婆家的要求下,一两年内生第一个孩子,第二三年生第二个孩子……从此围着男人孩子打转,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会变成一场可笑的虚妄。
  棠棠听到瓦妮的这番话很惊讶,在她心里,瓦妮姐一直都是很内秀的形象,不显山露水,尽管她知道瓦妮骨子里是个非常坚韧的女子,但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大胆出格的想法。
  瓦妮的指尖按在酸梅汤的碗沿上,月光把碗里的影子泡得发涨,“你说煤矿,离咱们榆槐村有多少远呢?”
  棠棠认真回想了一遍上次苏觉孝回来探亲说过的话,“我听觉孝哥哥说,从原林县到鹰嘴湾煤矿,得先从原林县搭三个小时的汽车到乡阳市,再从乡阳市坐五个小时的火车到铜陵煤矿总局,再坐一个小时的火车就能到鹰嘴湾煤矿了。”
  瓦妮忍不住叹息一口气,月色清清泠泠的洒在她的身上,“真远啊。”
  “那跟榆槐村一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
  瓦妮刚把被褥铺到炕上,就看见她娘一脸神秘地走了进来。
  “瓦妮,你白日里见到的那个后生,你感觉咋样?”
  “白日里见到的那个后生?”瓦妮脑海里浮现那个穿军绿色劳动布制服的瘦高青年形象,“就一般般吧,怎么好端端突然问起这个?”
  “娘跟你说嘞,那个后生叫宋小军,是你四婶她的一个远房表侄子,家里就住在离咱们榆槐村四里地外的望乡村,就是你三婶她娘家,那小宋初中毕业,他爹是大队长,他在队里当会计,家境很殷实,他爹娘也对你满意着嘞,我估摸着这十里八乡没有比这更好的亲事了。”
  “娘,你看你又来了……”瓦妮也是服了她娘了,有种无力感。
  “瓦妮,你就听娘的,这个小宋跟之前的后生都不一样,娘瞧着他面相好,一看就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你嫁到他们老宋家,就用不着吃那么多苦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娘操心那么多,还不是都是为了你,我得让你这往后有依靠啊,你以为我情愿拿热脸去贴那媒婆的屁股?你以为我情愿把自己家里都舍不得吃的糖拿去送人?我这都是为了谁啊……”
  于亚红说着说着,一股辛酸热泪涌了上来,“你们一天天的长大,我跟你爹年纪都大了,干不动了,娘不能让你蹉跎成老姑娘啊!”
  “瓦妮,你就听娘一句劝吧!”
  “难道你要娘给你跪下吗?”
  于亚红滚烫的热泪落在她的手背,瓦妮别开头,眼泪也控制不住簌簌地往下流,浑身上下被一种无力感笼罩着。
  “娘,你别再说了。”瓦妮的声音突然哑了,她攥出被发麻的手,把她娘脸上的眼泪给揩掉了,“不就是嫁人吗?我嫁、我嫁行了没。”
  瓦妮合上眼,像是被抽空了力气一般,她爹娘辛苦拉扯自己到这么大,还供她念完了高中,她总不可能让她娘真的给她跪下。
  今日不是什么宋小军,明天也会是什么李小军、王小军,她终究是没办法抗争这时代婚姻观念的桎梏。
  于亚红听到瓦妮的话,她忙把自己脸上的泪给擦干净了,由哭变笑,“行!只要你愿意嫁,这一切都好说,娘明天就让人去给宋家那边递话,挑个合适的日子商议事宜!”
  “她爹,咱们家总算要有大喜事了!”
  瓦妮看见她娘欢欢喜喜的背影,嘴角掀起一抹自嘲的笑,她跟这个宋小军也就见了一面,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这就要结婚了。
  ……
  夏收之后,村里的农忙期暂时结束了,轰轰烈烈的两场雨过后,宋家人就上门了。
  棠棠和觉胜也被叫了过来帮忙,两孩子和堂姐瓦妮一块,把老苏家这个旧房子收拾得利利索索,汤清水利,专门泡了新茶,还在桌子上摆了红枣糕来招待客人。
  宋小军是家里独子,这个文弱的青年看起来挺温吞的模样,新做的劳动布褂子浆得发硬,领口卡得脖子通红,长辈们说话时他就低着头,没什么自己的主见。
  宋大柱是个中年庄稼人,夏立兰的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看着就是精明利落人。
  两条村离得不远,宋大柱和夏立兰以前也是见过瓦妮的,他们对瓦妮这个有文化,又勤快的女子非常满意,觉得这么好的闺女就该是他们老宋家的媳妇,这次上门夫妻俩的手里拎满了礼物,有在公社买的点心,一罐金黄的菜籽油,还有一盒茶叶,还有一些从地里摘的新鲜蔬果。
  这些礼物对于第一次上门的人来说,可谓是很丰厚的礼了,夏立兰捏起一块枣糕往嘴里送,啧啧道,“瞧瞧这糕发得多暄腾,跟瓦妮这孩子一样,看着文静,心里有斤两!”
  苏老三和于亚红对夏立兰夸赞瓦妮的话受宠若惊,于亚红忙道,“看她婶子说的,我看咱小军才是有本事的后生,瞧着又高又俊,这在队里当会计,用不着在地里卖力气,工分还比普通社员高,这没文化的人还干不来,也就是小军有本事。”
  “我听说瓦妮这妮子读过高中嘞,我家小军啊,粗心大意,在生产队里记账时总写错字,往后有瓦妮帮衬,队里的算盘珠子也能少蹦俩!”
  夏立兰环顾了一圈这个不大的土坯房,“我记着瓦妮好像有三个哥哥?都娶亲了没?”
  于亚红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猜测宋家人是要开始谈彩礼的事了,“没呢,这不是想着先把瓦妮的婚事给解决了,男娃娃再拖两年也不打紧,这闺女可不能拖,一拖就成老姑娘了。”
  “这家里就一间房,怕是将来不好娶媳妇进门吧?”
  听到夏立兰这么直白的问话,于亚红的神色一愣,“她婶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前几年三房父子几个打了点土坯,又用手里的闲钱给买了点木材和瓦片,在他们现在这个西屋的旁边又盖了个小房间,栓福兄弟三个晚上就住那小房间里,但要是想娶媳妇,不盖个新房子怕是没那么容易娶新媳妇进门,起码得有个稳定的居所。
  盖房子,说起来简单,但没个大几百上千块钱办不下来啊。
  虽然二房出工的劳动力不少,但一年到头记下来的工分都换成了粮食,家里吃一部分,剩下的给拿到粮站卖了,也就堪堪够第二年的花用,至于活钱那是半分都不剩下。
  于亚红分家后省吃俭用,也就攒下了两百来块钱,她心里盘算着,等出嫁罢女儿,向左亲右邻都借一点,起码盖一座小一点的土坯房,那大儿子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
  夏立兰把于亚红的手给握在手里,知道她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嗐,大妹子你可千万别多想,我这不是想着咱们家要是结成了亲家,那就是一家人,你们要是有盖房子的打算,还需要多少钱,我跟孩子他爹可以借给你们,到时候动工了,还能让小军过来帮扶一把!至于那财礼,我们按照普通人家的两倍数给!”
  于亚红听到这话,一紧张,那茶碗里的水就破了不少在炕席上,洇出片深褐的印子。
  他们二房要是想要盖房子,起码还得借上四五百块钱,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不知道要辗转多少亲戚,受尽多少冷眼才能借够这笔钱,但宋家竟然这么阔气大方,直接开口说要借给他们?
  而且这两倍财礼,这村里人家嫁女儿,一般都是粮食一百斤,布料五尺,现金30元,再加上两床被面,这宋家说要给两倍财礼,那就是粮食两百斤,布料十尺,现金60元和四床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