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天,喻娟芳又想办法到黑市搜罗了不少肉票,但这次她没敢一次性买太多,把苏觉生苏觉孝还有苏觉胜都叫上了,每人分了几斤肉票,叫他们分散了在人群里排队买肉。
  买回肉后,一直等到其他几房都熄灯了,才趁着夜黑打水清洗买来的肉,处理干净再放进锅里卤,第二天凌晨五点开始骑着自行车,把卤肉给运到黑市上买卖,喻娟芳做的卤肉滋味好,鲜辣醇厚,几乎每次摆摊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了。
  到了十月底,她手里果然攒下来了一百多块钱!
  喻娟芳本来以为这已经是上天对他们足够眷顾了,没想到十一月中旬,他们家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
  秋季学期之后,棠棠已经升入小学三年级,她爹苏会民被停职已经有大半年时间,苏会民离开小学后,公社那边又安排了新的老师过来教学。
  她爹的腿恢复情况比预计的要好很多,已经可以脱离拐杖独立行走了,他本来打算出山劳动了,但喻娟芳不同意,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起码要休养够三个月骨头才能真正长好,于是他便在家里料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顺便到山里砍了柳条回来编筐。
  总而言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放学之后,棠棠跟苏觉胜还没回到家,就看见他们家门口停了一辆汽车,门口围了一堆看热闹的乡邻,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兄妹俩脑海中不知道怎么又浮现了苏会民半年前被抓走的情景,脸色一白,紧张的相跟着朝家里跑去。
  “听说苏老三藏诗的事调查结果出来了,那诗是别人藏在教材里的,只是刚好经过他的手最后一道交上去,这才背了这么久的锅,这下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张奶奶手里杵着拐杖,听到这话叹了口气,“唉,那老三一家这大半年的还真是不容易,先是被抓去关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放回来后还摔断了腿,家也分了,最苦的还是老三媳妇,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操持,人都生生累瘦了一大圈!”
  “那老三的教师工作还能恢复吗?那小学不是已经来了新的老师?”有村民好奇的问道。
  “小学现在教师人手充足,老三现在用不着回学校了,听说给安排了新职位,安排他去咱们红旗公社当教育专干!”
  “我嘞个乖乖,直接从老师变成了管老师的了?老三这是升迁了啊!”
  “谁说不是呢,以前当老师在咱们队里分粮食,现在成了脱产干部,直接吃上商品粮了!”
  “啥?”张桂香听到这话,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周围人看见她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老苏家这家真是分早了,没想到福气在后头嘞!”
  当初老苏家是怎么在苏会民出事后迫不及待的撇掉累赘的,大伙都有目共睹,背地里没少唾骂其他几房,现在好啊,分了家那是半分光都沾不着了!
  棠棠和苏觉胜听到村民们讨论的话,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还没来得及踏进家门,就看见苏会民送着一个面容儒雅的中年男人从屋里出来。
  “这次事件,我们认真调查了你的工作经历,你在教育一线多年,教学成果有目共睹,如今公社教育工作正需要你这样经验丰富又踏实肯干的人。”
  苏会民微微颔首,神色谦逊,“主任您过奖了,都是我分内之事。”
  送走徐主任后,棠棠和苏觉胜终于从人群挤进院子里,“爹!”
  “邻居们说的都是真的吗?调查结果出来了,您真的能回去工作了?”
  苏会民脸上半年以来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他看着自己这两个乖巧伶俐的孩子,忍不住欣慰地笑了,“真的!”
  21
  第21章
  ◎美好的一天◎
  苏会民摔断的腿已经没有大碍,十二月份就去了公社报道,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教育政策执行和宣传,教育资源的调配与管理,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苏会民骑上自行车顺道把儿子送到公社中学,自己又赶到红旗公社上班。
  苏会民从榆槐村小学调到红旗公社工作之后,每个月的基础工资从原先的十八块钱涨到每个月三十块钱。
  十二月月底,苏会民终于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把整整三十块钱都交到了妻子喻娟芳的手里。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喻娟芳第一次收到苏会民的工资,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她的手微微颤抖,眼眶微热,激动了好久才恢复平静。
  ……
  瓦妮把自己新学的花绳翻样教给棠棠,“对,你把食指给勾到这个位置,拇指撑开,另一个手指这样……”
  玩游戏的时候棠棠不爱跟苏觉胜他们在一块玩,他们男孩子喜欢玩的弹珠、打弹弓、抽陀螺、滚铁环她都不感兴趣,她还是更喜欢跟瓦妮姐姐还有满丫她俩在一块,玩剪窗花,跳皮筋,抓石子,还有翻花绳。
  虽然为分家这事闹得不太愉快,但那都是大人的事情,她们堂姊妹关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平日里还是乐呵乐呵的在一块玩。
  这个翻绳步骤太复杂了,棠棠翻到后边已经不抱指望,但她做完最后一道步骤,发现翻出来的就是瓦妮第一次给她演示的非常复杂的爱心翻花绳图案,“欸,好像翻出来了?”
  “对!就是这样!”瓦妮眉眼带笑,很高兴自己又教会了一个“徒弟”。
  早上八点钟左右,喻娟芳过来叫她回去换身衣服,平时周六周日不用上学,棠棠就穿前两年的旧衣旧衫,这样干起活来也不会心疼。
  毕竟那衣服穿的次数越多,对衣服的磨损也会相对的增加。
  瓦妮看到喻娟芳特意换上了一件显气色的桃红色棉袄,乌黑的长发盘得齐齐整整,还背上了平时很少背出门的那个格子挎包,“快回去吧,三婶这是要带你上街去嘞!”
  “那我就先回去了,我记住步骤了,谢谢瓦妮姐姐!”
  棠棠回到屋子里的时候,几个哥哥都收拾齐整了,开始长身体后几个小子饭量也蹭蹭往上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喻娟芳平时上街不带他们三小子,要是带上了他们估计没个两三块钱打不住,今天是例外。
  喻娟芳靠着前两个月卖卤肉攒下了不少钱,加上苏会民昨天又把刚领的工资都交给了她,既然他们现在有了这么多钱,喻娟芳觉得总不能这么苦巴巴的过日子,于是决定带着几个孩子到街上下馆子。
  棠棠把身上深灰色的褂子给脱了下来,换上一件枣红色的棉袄,长发梳着两个牛角辫儿,垂在脑后,发尾微微上翘,光像是在她白皙的脸蛋扑上一层蜜粉,甜甜的,看起来乖巧又灵动。
  喻娟芳忍不住亲了下她的脸蛋,她现在可太稀罕这闺女了,“走吧!”
  自行车被苏会民骑去公社了,但他们今天运气真不错,正好碰上了本村的村民赶着牛车去城里送货,能顺路把他们给送到红旗公社。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喻娟芳脸上满是笑意连声道谢,坐上了牛车的后边,村民熟练的挥动了一下赶车的鞭子,牛车便“嘎吱嘎吱”地缓缓向前行进了。
  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覆盖了一层薄雪的土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路边干枯的野草也随风摇动,入了冬,目之所及都是一片片荒凉又寂寞的山野,没有植被的遮掩后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着它的贫瘠,河流也给冻上了,太阳似乎离地球表面越来越远,再也不能给生活在这的人们提供一丝一毫的温暖了。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
  真好啊,棠棠不由得感叹,这已经是她来老苏家的第三个年头了。
  大概是将近年关,公社比平时要热闹很多,还支起了戏台子,有不少穿着一身簇新的碎花棉袄的农村婆姨手上挎着个篮子悠哉悠哉的逛着,农闲的村民拎着自家种的老南瓜和烟草到公社前街出售,
  “先去下馆子还是先去供销社?”喻娟芳打量了一下周围,盘算着待会去买点什么东西。
  苏觉生、苏觉孝、苏觉胜、棠棠激动的异口同声,“下馆子!”
  在知道喻娟芳要带他们下馆子的那一刻,几人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多迫不及待了,虽然上供销社买东西也很高兴,但他们还是更渴望能在国营食堂里吃上一顿。
  喻娟芳看着孩子们兴奋期待的眼神,忍不住笑了下,“好,那就先下馆子!今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咱们每个人都能吃够,吃饱!”
  :=
  周末加上临近年关,国营食堂里人不少,窗口飘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他们等了好一会才找到一个靠角落的位置,棠棠上次来的时候还不认识字,这次她已经看得懂挂在窗口前的菜单了。
  “我要吃红烧肉面,肯定特别香!”苏觉胜搓了搓手,一脸馋相。
  “我想吃鸡腿面。”棠棠咽了下口水。
  喻娟芳就各自让他们先去点了自己想吃的面,苏觉生点了猪排面,苏觉孝要的是排骨,苏觉胜要了一份红烧肉面,棠棠点了鸡腿,喻娟芳点的是牛肉面,三小子食量大,都要的三两面,棠棠和她娘只要了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