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苏会民这一动就牵扯到了腿上的上,疼得他满头大汗,苏觉生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低头嗫嚅道,“爹,我们知道了。”
  棠棠见状,上前握住了她爹娘的手交叠在一块,“爹,娘,哥哥,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
  苏会民和妻子对视一眼,都在彼此脸上看到了一抹轻松的神色,“棠棠说得对,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
  ……
  分家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次苏会民摔断腿,把大家的面和心不和,私心算计都彻底摆在了明面上,这家已经没有任何继续搅和着过下去的必要了。
  翌日傍晚时分,朱老太把其他人都聚到了一处。
  “你们想清楚了吗,是单独把三房分出去,还是你们全都分出去单过?”
  “既然是分家,那索性就分个彻底吧,大伙都分出去单过!”于亚红早有分家的念头,但前几年大家都沾着苏会民的光,张桂香还有吴芳妹他们肯定是不同意分家的,也就是苏会民现在工作丢了,腿又伤了,张桂香和吴芳妹怕苏会民占大伙便宜,才会主动吵着要分家。
  朱老太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场人,“老大,老二,老四,你们都同意分家吗?”
  苏老大没说话,人都是有私心的,张桂香这段时间在耳边的唠叨早已经让他心里的天平倾斜,想到苏会民如今伤病缠身,未来还不知道要拖累家里多久,只是他们在苏会民最艰难的时候抛弃他,这事要是传出去了着实不太好听。
  苏老二重重叹了口气,他觉得老三这腿伤着他们就分家不好,就算要分家起码也得等到他腿伤痊愈之后,但这都闹成这样了,每天大伙在一个桌上吃饭都觉得呕心得慌。
  苏老四挠挠头,躲开朱老太的目光,他向来没什么主见,都听他媳妇的。
  朱老太目光落在苏会民的身上,“老三,你的想法呢?只要你不同意,这家咱们就不分!”
  苏会民的心情早已经变得平静,“娘,这家分了吧,藏诗的事情现在都没个结论,万一将来再把铁蛋他们牵连了。”
  “老三的腿伤着,家里的那点东西该多给他分点……”苏老大的话还没说完,大腿便狠狠地拧了一把,张桂香瞪了他一眼。
  喻娟芳冷笑了声,“不用,公平均分就行,免得将来厘不清!”
  /:.
  两天之后,这个家就在朱老太的主持下一分为四了,所有碗筷、板凳、米粮都一分为四,大家从今往后各过各的日子,进项独立核算,每天轮流使用厨房,各做各的饭,大家现在还是住在老宅,苏老头去世前已经给他们各划分了一块宅基地,谁先把房子建起来再搬出去。
  除此之外,朱老太还给他们各房分了二十块钱。
  朱老太其实手里有小四百块钱,苏会民这些年月月工资上交,加上大伙的工分在到她手里,她攒下了不少,但这笔钱她都是要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等着给自己往后养老的。
  朱老太的口粮和养老由兄弟四个分担,往后她跟着苏老四一家过活,她实在不放心吴芳妹这个懒媳妇,想着这两年身子还轻快能多帮着点是帮点。
  确定好分家的一切事宜后,家里还剩下几升白面,朱老太干脆拿了出来,领着几个儿媳给做了满满一大锅白面片,大人小孩坐在席片炕上吃完了,这一顿就当是分家饭了。
  19
  第19章
  ◎美味卤肉◎
  虽然朱老太给他们每一房各分了二十块钱,但苏会民的腿伤要花钱买药,而且营养得跟上,喻娟芳就把自己之前没舍得卖的那个陪嫁的银镯子给卖掉了。
  不多不少,卖了三十块钱。
  苏会民的自行车是他自己买的,平时也是苏会民在骑,张桂香倒是打过这自行车的念头,但被苏老大给强行拽回去了,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向苏会民开口要分他的自行车。
  苏觉生已经升入初二,分家了,也没必要扯什么一碗水两碗水端平的了,苏会民直接把他的自行车给了他骑着去上学,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上学时间,也不用每天走二十里地那么疲累。
  喻娟芳分家之后,娘家人来看过她一回,还给她硬塞了五块钱还有十几颗鸡蛋,几个孩子都很懂事的把鸡蛋让给了苏会民,喻娟芳便每天给他煮一颗鸡蛋,偶尔也换换口味,做成煎蛋或者打了调进汤里。
  晚饭喻娟芳简单做了点吃的,醋溜土豆丝和腌咸菜,高粱黑豆稀饭,还蒸了几个黑馍馍,把饭端屋里一家六口吃了,几个孩子就出去院子里玩了,喻娟芳伺候着苏会民把药给喝完了,刚打算把空碗端去厨房洗干净,苏会民便拉住了她的胳膊。
  “这些年,是我愧对你了。”
  喻娟芳怔了好一会,才淡淡地摇了摇头,“没什么愧对不愧对的,过日子嘛,无非是你帮扶着我,我帮扶着你,互相提携着过下去。”
  多年夫妻感情,喻娟芳自然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实心眼还有些愚孝,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本分善良,对她和孩子也算是实打实的好。
  她从来没后悔过嫁给苏会民。
  喻娟芳手头上原本有五十五块钱,但给苏会民买药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花了差不多快二十块钱,她现在手头上只剩下三十五块钱。
  棠棠他们几个孩子要上学,苏会民要吃药养伤,三房现在主要靠喻娟芳一个人出山劳动挣工分,年底分下来的粮食估计会很少,肯定不够吃。
  喻娟芳又想到了她多年以来的夙愿——盖一座新房子。
  屋顶黑漆漆的房梁落下不少蛛丝网和虫子啃食的痕迹,他们现在住的这个老宅是苏会民小时候住的了,一座破旧的土坯瓦房,盘了个土炕,一家六口挤在一间屋子里,又闷又挤,以前没分家的时候不敢想新房子的事,现在分家了偶尔会想想,但想要盖一座新房子,没有千把块钱办不下来。
  盖房子用的砖石沙子,用来做梁、柱、门窗的木材,请工匠……这每一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想要盖一座土坯房总花费估计得要1000块钱左右,至于砖瓦房要1500-2000块钱起步了。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扔沙包,一个不小心沙包就被踢进了屋子里。
  棠棠进来捡沙包,正好看到喻娟芳在炕桌上写写算算着什么,“娘。”
  棠棠抿了抿嘴唇,她知道他们家现在就靠着娘一个人挣工分,估计挺不到冬天全家就要饿肚子了,“奶奶之前说那卖豆腐的营生除非全家一起做,不然谁都不做了,大伯母和四婶婶不愿意早起做豆腐,后来就搁置了,但是咱们现在分家了,能不能把那卖豆腐的营生再重新拾起来做呢?”
  棠棠心里想的很简单,只要有钱他们就能买到粮食,有粮食就不会饿肚子了。
  棠棠的话倒是提醒了喻娟芳,是啊,她完全能再把那黑市的营生捡起来干。
  她脑海中浮现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不做豆腐了,做豆腐费时费工夫利润低,一个人还做不来,咱们改做卤味!”
  总算是有了空闲的时间,喻娟芳干完上午的农活后,下午跟队里请了半天假,带着棠棠出门了。
  她之所以带上棠棠,是因为棠棠之前一直跟着她卖豆腐,娘俩早就磨练出了默契和经验,而且棠棠这丫头很有灵性,有时候喻娟芳脑子没转过来,她很快就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在旁边提点她。
  自从严打之后,黑市的地点就更加隐蔽了,轻易还找不着,娘俩找了半天才找到了新的黑市交易地点。
  喻娟芳花五块钱买下了十五斤的肉票,除此之外,他们还在黑市上买到了一些珍稀的冰糖和香料,这些都是做卤味必不可少的。
  卖肉的副食品店前排着长队,五花肉六毛五一斤,鸡鸭肉五毛钱一斤,猪头肉便宜点,四毛钱一斤,一共十五斤的肉票,喻娟芳买了五斤的五花肉,五斤的鸡鸭肉,五斤的猪头肉,还有些临时处理的鸡鸭内脏,因为不要肉票她就全部包圆了。
  察觉到售货员落在自己脸上的目光,喻娟芳心里咯噔了一下,虽然面上强装着镇静但手脚已经在无意识的发颤了,她一下子买这么多肉太引人注目了,正六神无主间,就听见棠棠用脆生生的声音说道,“娘,舅舅结婚办喜宴是大喜事,她不是还叫你去买点做肉的大料?你可千万别忘了。”
  喻娟芳听见棠棠的话,也迅速冷静下来,她脸上露出笑容,“你舅舅结婚是大喜事,我怎么会忘记了呢!”
  售货员听到娘俩的对话,这才收回了目光,打消了疑虑。
  把肉装进背篓里,在上面盖上一层荷叶又盖上一层碎花布,再铺上杂草,喻娟芳才蹬着自行车带着棠棠回去了,回到榆槐村时,天已经彻底黑了。
  风有些凉森森的,星星点点装饰着漆黑的天空,下了工的村民都已经回了家,只能偶尔听见村舍里传来的一两声狗叫声。
  苏觉生兄弟三人看到母亲和妹妹回来,忙跑上前去帮扶着车帮搬东西。